大家好,我是百家號作者歷史作者,今天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日軍的萬歲衝鋒,在戰場賭上士兵性命,卻只是徒勞」。歡迎關注,點讚,收藏哦~
二戰時期,法西斯日本帝國主要在東亞和東南亞開闢戰場,進行侵略殖民活動,為中國、菲律賓等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然而日本法西斯主義終究是錯誤的,是反人類的,這也決定了日本帝國最終的覆滅。
到了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日本的軍隊在戰場上,被同盟國的軍隊打得節節敗退,地盤不斷丟失。面對士兵的減員和軍用物資、武器的損耗,日本軍隊唯有不斷放慢自己的侵略步伐,一改戰爭初期的主動進攻態勢。由於不甘心面對失敗,日本軍方高層企圖負隅頑抗,於是他們進行最後的反擊——萬歲衝鋒。
萬歲衝鋒在二戰初期,日本軍隊便有在使用,而不是許多人認為的是在二戰末期才出現的。萬歲衝鋒主要是日本士兵在進行最後反擊的衝鋒時,口中高喊萬歲,然後奮勇衝向敵人、攻擊敵人的一種自殺式攻擊手段。這種攻擊手段在二戰的前、中、後期都有使用,只不過在二戰後期用的比較集中,比較多。
實際上,萬歲衝鋒的出現,並不是因為這種戰術有多麼了得,而是日本軍方基於自身的作戰和侵略條件而決定的。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小島國,國內多山地、河流,常年面臨許多自然災害,蒙受損失。因此,日本是一個匱乏相應資源的國家,對於能源是比較依賴從他國進口的。在近代,日本接受了西方世界侵略他國、掠奪資源的思想,將侵略其他弱小的國家,以此掠奪資源、土地、人口作為本國的基本「國策」,那麼日本帝國就不得不面對本身戰略資源匱乏的事實。
我們都知道,作戰的基礎就是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也就是打戰打的是國力的強弱。日本帝國要侵略他國,就得解決本國略資源的匱乏,因此日本帝國在被侵略國家進行大肆搜刮。打下的地盤越多,日本軍隊就需要更多的物資來維持、補充軍隊的規模,這樣就得繼續加大力度去侵略,有如一種惡性循環。因此,在二戰的前、中期,日軍很少使用萬歲衝鋒,是因為戰略物資充足,不需要採用以犧牲士兵的性命為主,來獲取勝利的戰術。
到了戰爭的中、後期,日軍高層由於偷襲了美軍的珍珠港,為自己惹來了美國這個大國。美軍怎麼會怕了日本,他們迅速擴充軍隊的規模,使用的裝備也十分精良,而且有不少經歷過一戰的將士,所以日軍在面對美軍在太平洋區域發起的攻勢後,開始力不從心,最終退守島國本土。這時候,日本軍隊高層為了保衛日本本土,不被美軍登陸,在無奈之下唯有重啟併集中採用萬歲衝鋒這一戰術。然而美軍大多都配備當時十分先進的自動或者是半自動武器。在美軍的衝鋒鎗等武器的掃射下,日軍的戰術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徒然損兵折將。
二戰時期的日本軍人由於都經過洗腦以及對天皇、聖戰等等的瘋狂崇拜,使得日本士兵在作戰時都十分勇猛,可以說是致生死於度外,只想著在戰場上毀滅對手。如此狂熱的心態,再加上萬歲衝鋒,日本的交戰國都對日本士兵感到頭疼。但正是由於知道日軍這一項戰術的可怕,其他國家只要在戰場上遭遇了,都會對之採取堅決打擊的態度。蘇聯和美國的軍隊為了壓制日軍的戰術,可都是下了狠心打,美國更是用上了噴火器和機關槍,對日軍造成了十分嚴重,甚至是很不人道的傷害。但是面對如此瘋狂的日軍,以「狠」制「狠」也是逼不得已,這也是戰爭的無情所在。
不過日軍在二戰末期,還是採用了這種自殺式的戰術,究其原因就是日本國內已然戰略物資匱乏,沒有足夠的、精良的武器來和美軍作戰。為了捍衛本土,日本軍隊不得不採用萬歲衝鋒,以這種需要付出寶貴的士兵的性命的戰術,企圖阻止美軍登陸。雖然萬歲衝鋒對於美軍「進入」自己的家園,起到了一些「拖延時間」的作用,但是畢竟代價太大,而成本太高,最終只是徒然折損士兵的性命。
此時,日本的敗局已然註定,誰都無法挽回。在這種情況下,萬歲衝鋒就成了一種無用的掙扎,一種最後的瘋狂!二戰雖然早已遠離我們,但是歷史的教訓卻是我們不該忘記的。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到這裡了。對於日軍的萬歲衝鋒,在戰場賭上士兵性命,卻只是徒勞,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