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碎」塞班——史上最大規模的萬歲衝鋒

2020-12-21 上遊新聞

對於中國人來說,7月7日是一個永遠值得被銘記的日子:在1937年的這一天,日本軍隊發動盧溝橋事變,拉開了全面侵華戰爭的序幕。然而,冥冥之中有天意註定,7年之後的同一天,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軍隊得到了報應,遭遇了恥辱性的慘敗:1944年7月7日,在登陸美軍的打擊下,塞班島上的日軍殘兵敗將走投無路,糾集3000餘人發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絕望而又瘋狂的大規模自殺衝鋒!

▲正在爬上塔波查山的美軍海軍陸戰隊員,為了攻下這座制高點,美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戰至7月6日,氣數已盡的日軍第43師團等各部已基本被美軍趕出塔波查山區,退至小島的西北岸至東北角的一條狹長地帶上。此時,擺在師團長齋藤義次面前的是兩個選擇:一是將全軍撤至島的東北角,繼續固守;二是組織所有剩餘兵力,進行一場近乎自殺式的萬歲衝鋒!沒有任何猶豫,齋藤義次選擇了後一種方案。他連同在島上協助統籌防禦工作的著名日本海軍將領南雲忠一,向在塞班島上負隅頑抗的日軍士兵發去號召:「告塞班島的皇軍將士,自美軍發起進攻以來已二十日有餘,所有島上官兵以及軍屬同心協力、英勇善戰,在各處發揮著皇軍精神並完成著超負荷任務。然而我們沒能佔據天時地利,僅憑人和戰至今日,如今戰鬥資源匱乏,用於進攻的武器悉遭損壞,戰友們也相繼倒下。本應報此仇恨,怎奈敵進攻依然延續,雖我等仍舊佔據塞班島一隅可仍舊處於熾烈的炮擊之中。當今戰事坐以待斃是死,進也是死。生死須得其所,方可彰顯帝國男兒之錚錚鐵骨。現今所給予美軍一擊,我等埋骨塞班島,以築成太平洋之防波堤。戰陣訓言或者就不能接受被俘虜囚禁的侮辱,理當以忠孝赤誠之心勇往直前,雖死猶生。所有官兵一起共祝聖壽無疆,願皇國振興永旺,前進!」

在齋藤義次和南雲忠一的鼓動下,殘餘的日本陸軍士兵,被困島上的日本海軍工作人員甚至日本平民紛紛集結起來,準備「為皇國獻身」。不過,兩位高官卻沒有參加到這次自殺式的萬歲衝鋒當中。在發布完命令之後,齋藤義次、南雲忠一以及另外數名日軍指揮官便在山洞指揮部中切腹自殺。

▲著名的日本海軍指揮官南雲忠一,他在塞班島戰役末期自殺身亡

▲負責指揮塞班島陸軍第43師團的齋藤義次

在戰場的另一邊,自從登陸塞班以來,美軍登島部隊的最高指揮官霍蘭·史密斯中將做出預判:狗急跳牆的日軍肯定會發起一次大規模自殺式萬歲衝鋒。他甚至還準確地預料到這次進攻,必然發生在島西側比較平坦的平原上。7月6日,霍蘭中將在海軍陸戰隊的託馬斯·沃森少將陪同下,訪問了第27師指揮部。當時,霍蘭中將發出警告:「在今天晚上到明天凌晨這段時間裡,日本人極有可能發起一次萬歲衝鋒。」他要求所有部隊做好充分警戒。事後看來,霍蘭中將的警告是非常及時的。喬治·韋斯利·格雷納將軍回憶說:「他(霍蘭中將)沒有任何改變命令的意思。而日軍將要發動反擊的情報,是從一名在7月6日傍晚被第105步兵團俘獲的日本俘虜的口中套出的。」

▲指揮登島部隊的霍蘭·史密斯將軍,他準確地預判到了狗急跳牆的日軍肯定會發起萬歲衝鋒

7月6日傍晚,塞班島西北海岸。隨著夕陽在西方徐徐落下,已經進行了一整天戰鬥的美軍第105步兵團,在塔納帕格村(TANAPAG)的東北方安營紮寨下來。在這一天晚上,第105團1營和2營(欠G連)的1000餘名官兵,前出固守一處位於左翼的前沿陣地,而第105團的3營則留在了右翼,負責掩護該團的指揮機關。由於統籌上的疏忽,1營和3營之間的300碼空地上,沒有派遣任何部隊駐守。儘管在晚上9點曾經有命令要求1營派遣部隊協防該區域,但是這些粗心大意的美國大兵們卻把命令當做了耳邊風。他們的這種行為,為後續的苦戰埋下了伏筆。

▲7月6日早上和傍晚第105步兵團的布置形勢圖,可以看見1營和2營的環形防禦陣地右側留出了一個大口,這裡將是日本人長驅直入的突破口

正當這些美國大兵們在散兵坑中安然入睡的時候,在東北方的馬坤沙(MAKUNSHA)村中,日本陸軍的殘餘部隊、被困的日本海軍人員甚至是島上的平民百姓,聚集成一支龐大的萬歲衝鋒隊伍。根據一名倖存的朝鮮勞工回憶,參與自殺衝鋒的日軍至少有3000多人。為了這次玉石俱焚的戰鬥,島上的日軍可謂孤注一擲,甚至找來了殘存的5輛坦克參與到進攻當中。不過,不少殘兵敗將沒有武器,只得找來了一批木棍,在一端綁上刺刀當做長矛使用。

隨著集結的人數越來越多,美軍第27步兵師偵察部隊發現馬坤沙村內的異動。在無法觀測彈著點的情況下,他們呼叫附近的軍艦對村子進行炮火打擊。結果,鬆散而凌亂的炮擊絲毫沒有影響到這些喪心病狂的日本人。

▲由於戰火的摧殘,日軍集結點馬坤沙村已經在今天的地圖上徹底消失,往日村子所在的位置已經變成一片綠油油的樹林

凌晨3點,美軍第105團陣地的北側陸續響起了零星的槍聲。美國大兵以為日軍來襲,紛紛扣動機槍扳機,朝著黑暗之中亂打一氣。然而,萬歲衝鋒還沒有開始,這只是日軍針對前沿陣地發起的一次火力偵察行動!日本人仔細觀察了夜空中呼嘯而過的彈道,發現了美軍1營和3營之間有一片長約300碼的區域沒有任何防禦力量。於是,他們便將最精銳的陸軍士兵和坦克,集中朝這個方向發起衝擊。

▲日軍萬歲衝鋒的攻勢示意圖,其中央集團甚至衝進了後方海軍陸戰隊的炮兵陣地中!

4點整,第105團前沿陣地上,美軍士兵聽到了震天響的「板載(日語:萬歲)」呼喊聲。他們驚恐地抬起頭來往前一看,無數的日軍士兵正如同潮水般朝陣地上衝來!指揮第105團2營的愛德華·麥卡錫少校描述了當時的場面:「這讓我想起了老式西部電影中牛群狂奔的鏡頭,拍攝電影的攝像機被事先埋在地裡,你能夠看見牛群一窩蜂地衝過來,然後消失在鏡頭之外。跟電影鏡頭不同的只有一點:日本猴子們源源不斷地出現,沒有任何消停下來的跡象!」

▲老式的西部牛仔片中,經常會出現牛群狂奔的鏡頭。只不過,麥卡錫少校所遇到的不是狂奔的牛群,而是高喊萬歲衝來的日本人

在如此瘋狂的攻勢之下,被孤立在外側左翼陣地的兩個營難以招架,前沿防線逐漸被日軍的洪流撕裂。儘管形勢已經瀕臨崩潰,但1營的美國士兵依然堅守在陣地上,不肯後退一步。在他們身後,1營的營長威廉·奧布萊恩中校親自上陣督戰,鼓勵屬下繼續奮戰。當大多數美軍士兵架不住壓力,開始後撤的時候,奧布萊恩中校雙持手槍,朝著迎面而來的日軍士兵不斷開火射擊,為其他士兵後撤爭取時間。不久之後,身受重傷的奧布萊恩中校耗光了所有彈夾,於是他又跳上附近的一輛吉普,抄起車尾的點50機槍,昂然屹立朝著潮水般湧來的日軍部隊不斷開火——這是撤離前線的隊友們看到最後一幕。

▲1營指揮官威廉·奧布萊恩中校與日本鬼子拼死搏殺的藝術圖

當美軍在第二天攻回1營陣地的時候,士兵們驚訝地發現奧布萊恩中校已經壯烈犧牲,他身上重重疊疊地堆滿了日軍的屍體!最終,奧布萊恩中校因為自己的英勇獻身行為,而被美軍追授榮譽勳章。

▲在作戰中英勇犧牲的1營指揮官威廉·奧布萊恩中校

除了指揮官奧布萊恩中校之外,1營還有另外一位勇士同樣獲得了榮譽勳章——託馬斯·貝克列兵。在日軍大舉衝破美軍防線之時,這位來自紐約的年輕戰士便被一枚子彈命中胃部,依然冷靜地舉起他的M1加蘭德步槍,接連開火射擊命中敵軍。在他的彈藥消耗殆盡的時候,日本人嚎叫著圍了上來,這時候,貝克站起身來,端著加蘭德步槍像打棒球一樣左右揮舞,一口氣打倒了十幾個日本兵。

看到貝克受傷嚴重,戰友設法把他往後方送,然而剛走了五十碼,貝克再次中彈倒地。這一次,貝克毅然拒絕了戰友的幫助,說寧可自己一個人戰死,也不願拖累戰友深陷險境。貝克央求戰友把他扶起來,依靠著一棵樹坐好,再給他一把武器。無奈之下,戰友給他留下一把裝填著8發子彈的手槍。撤下火線之前,戰友們看到貝克靠著樹幹,手中緊握手槍,靜靜等待著日本人的出現。

在戰鬥結束之後,打掃戰場的美軍士兵發現貝克的遺體,手中緊握著子彈打光了的手槍——在他面前,躺著8具日軍的屍體!

▲在混戰中奮不顧身,拒絕後撤的1營A連列兵託馬斯·貝克

就在1營崩潰後撤的時候,位於左翼的2營同樣不容樂觀,迅速被日軍突破。塔納帕格村外,戰線之後的2營野戰醫院很快湧進了高喊著「萬歲!」的日軍士兵。只見一名日本士兵衝出灌木叢,用刺刀接連殺害了幾位躺在地上、毫無還手之力的美軍傷員!目睹這一切,外科醫生班傑明·劉易斯·所羅門上尉不由得怒火中燒,他抄起手邊的一把步槍,果斷擊斃了人面獸心的日本士兵。緊接著,又有兩名日軍士兵衝進野戰醫院,所羅門上尉不假思索,掄起步槍把他們砸倒在地,然後一槍再一刺刀,把兩個日本人送上了西天,為犧牲的傷員報了仇。

然而,越來越多的日軍士兵衝進野戰醫院。所羅門上尉眼看支撐不住,命令醫護人員幫助傷員撤退,他頂著槍林彈雨跳進最近的一處機槍陣地,抄起機槍向蜂擁而來的日軍士兵射擊。當美軍部隊在數天後重返2營的戰地醫院時,所羅門上尉的遺體依然留在機槍陣地上,人們在他的身上發現了76個彈孔和無數個刺刀造成的傷口。在他的槍口前面,橫七豎八地躺著98具日軍士兵的屍體!最終,這位勇敢的醫務人員同樣被美軍追授榮譽勳章。

▲操縱機槍,掩護其他醫務人員轉移傷員的班傑明·劉易斯·所羅門上尉,由於他以醫務人員身份操作重武器違反了《日內瓦公約》,引發非議,所羅門上尉的榮譽勳章直至2002年才被轉交給他的親屬

在左翼被孤立的1營2營遭到毀滅性打擊的同時,右翼負責掩護指揮所的3營卻是另外一番景象:該部陣地位於一處高地,他們得以居高臨壓制來襲的日軍步兵。隨著3營的士兵不斷開火,大叫著「萬歲!」衝上高地的日軍士兵紛紛被子彈撂倒,日軍針對第105團指揮所的攻擊行動最終被3營的士兵擊潰,殘餘的日軍士兵退下了高地。

儘管指揮所是保住了,但是第105團的防線卻被日軍完全撕破,從缺口中湧進的日軍坦克和步兵瘋狂地向前衝鋒,直接衝進了後方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0炮兵團3營的炮兵的陣地!3營H連中,阿諾德·C·霍夫斯泰德中尉描述了當時的情景:7日凌晨3點鐘,遠處開始傳來陣陣步槍和機槍的聲音,我們沒有收到任何相關的消息。後來,槍聲開始越來越接近我們的陣地。由於擔心炮兵陣地即將遭到攻擊,炮手們開始將炮彈引信調至4/10秒,準備用榴彈炮跟敵人進行近距離交火。

▲塞班島上的海軍陸戰隊第10炮兵團士兵正在操作一門榴彈炮

凌晨5點15分,正當天色開始逐漸變亮的時候,一群人從右前方大概600碼的位置衝了出來。由於擔心這是陸軍的士兵,所以所有炮組都沒有打響火炮。當這群人衝到400碼的時候,我們終於認出這些是日本人!由於我們知道自己人還在前方有一個炮兵觀察哨,於是我們朝著右翼的日軍士兵打出了延時和碰撞引信的炮彈,而左翼的機槍也響了起來。

當炮位接戰後,我感覺3號和4號炮的射速太慢了,於是我便跑到這兩門炮的位置要求他們提高射速。我狠狠地訓了他們一頓,然後留下來跟4號炮組一同作戰,直至接到撤退的消息為止。炮組發射了一些定時引信和撞擊引信的炮彈,甚至連煙霧彈都打了出去。日軍開始以小口徑武器和機槍火力壓制炮位,這使得火炮無法繼續開火,並且導致炮位淪陷。

倖存的炮組人員往後撤了大概150碼的距離,在一個前日軍機械堆積場內設置了防線。早上7點鐘,我們所有人的手上就剩下了1桿卡賓槍,1桿BAR自動步槍,1把手槍和8桿日本人的步槍。日本人已經包圍了我們,並且在一個樹林裡面設立了火力點。到了下午15點,陸軍的坦克終於出現了,他們從右側過來,幹掉了那個火力點,然後陸軍步兵解救了我們。我估計有400-500名日本人襲擊了炮兵陣地,他們裝備了機槍、步槍、手榴彈和坦克。

▲擊退日軍進攻後,海軍陸戰隊的成員們正在檢視被H連擊毀的那輛日軍坦克

在H連淪陷之前,勇敢的炮手們想辦法將一門榴彈炮掉過頭來,對準一輛衝過防線的日軍坦克開火射擊!在不到50碼的距離上,這輛日軍坦克被大口徑榴彈轟成了碎片。實際上,3營的H連是唯一一個發起攻擊的炮兵連,由於擔心殺傷友軍,隸屬3營的其他榴彈炮並沒有對日軍部隊開火射擊。由於場面過於混亂,H連的炮手們匆忙後撤,忘記把榴彈炮的後膛和炮鎖取下,導致榴彈炮完好無缺地落入了日本人的手裡!值得慶幸的是,執行萬歲衝鋒的日軍士兵已經陷入癲狂狀態,一門心思要和「鬼畜米英」拼命,完全沒有想到這些炮其實還能派上用場……

▲3營倖存者的合照,他們最終挨過了那場可怕的萬歲衝鋒

為了制止這場瘋狂的萬歲衝鋒,第27步兵師的炮兵部隊開始以近乎瘋狂的方式發射榴彈炮。在凌晨5點15分至6點15分的一個小時時間裡,該部的3個炮兵營一共打出了2666發105毫米炮彈——也就是說,幾乎每分鐘都會有44發炮彈著地!在美軍的飽和打擊之下,日軍的自殺衝鋒終於停了下來。

早上10點,第27師指揮部組織第106步兵團配合裝甲部隊前出反攻。與此同時,第105團1營和2營的倖存者們正由2營營長麥卡錫少校指揮,退守至塔納帕格村內。他們在塔納帕格村內勉強組織了一條防線,固守待援。在接下來的4個小時裡面,被圍困的美軍士兵與日本人進行了慘烈的逐屋爭奪戰。更加糟糕的是,他們被後方第27師的炮兵觀察哨誤認為退縮死守的日軍殘餘部隊。於是乎,摧枯拉朽般的炮擊立刻劈頭蓋臉地砸在了兩個營的倖存者頭上!不少美國大兵被炮火逼得走投無路,只好從村子邊緣的懸崖跳入海中,向附近的美軍驅逐艦遊去。幸運的是,他們最終被驅逐艦的艦員救起。

▲戰鬥結束後,塔納帕格村外到處都是被第105團1營和2營官兵擊斃的日軍士兵屍體

午後時分,援兵終於趕到了塔納帕格村,最先出現的是美軍裝甲部隊的坦克。由於害怕遭到日軍步兵的自殺式攻擊,這些坦克不分青紅皂白地向任何靠近坦克的人——包括兩個營的倖存者——開槍射擊。為了讓坦克停止誤傷友軍的行為,麥卡錫少校奮勇站了起來,頂著槍林彈雨向坦克揮手示意。他最終爬上了一輛坦克,通過車載無線電協調進攻行動,避免裝甲部隊再次傷及其他倖存者。與此同時,在麥卡錫少校建議之下,一批搭載著醫療用品和救護人員的卡車火速趕赴塔納帕格村,救助被困在村內的傷員。

▲正在清掃戰場的美軍士兵,其中一名士兵正在舉槍朝日軍屍體射擊,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要提防一些受傷的日軍頑固分子,他們往往會裝作屍體,在美軍士兵放鬆警惕的時候拉響身上的手榴彈

隨著7日的夕陽徐徐落下,塞班島上殘餘的日軍有生力量,已在這場瘋狂的萬歲衝鋒中消耗殆盡。當戰火平息之時,映入美軍士兵眼帘的是一幅可怕的景象:從馬坤沙村到塔納帕格村這短短4000多碼的路途上,漫山遍野都是日軍士兵的屍體,3000多名日軍士兵在這場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萬歲衝鋒中殞命。為了儘快處理這些屍骸,防止疫情擴散,美軍找來了工程兵部隊的大型推土機,在附近就地挖出了幾個大坑,將這數千具屍體埋入了地下。

▲美軍工程兵部隊的推土機正在為2000餘名日軍士兵挖掘一個大型填埋坑

縱觀7月7日的塞班島戰鬥, 3000多名日本士兵、平民發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自殺衝鋒、屍骨無存,他們僅僅重創美軍2個步兵營和一個炮兵營,造成600餘人傷亡。這次萬歲衝鋒不僅沒有「築成太平洋的防波堤」,而且還加速了島上日軍的潰滅。7月9日下午16點15分,指揮塞班島登陸戰鬥的裡奇蒙·特納海軍上將正式對外宣布,塞班島已經被美軍徹底佔領。這意味著,日本人曾經誇下海口,宣稱「永遠不會被攻破」的「絕對國防圈」已經土崩瓦解。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老照片:當日軍「萬歲衝鋒」遭遇美國重機槍
    在戰鬥中,日軍以實施進攻,衝鋒為第一原則,「白刃戰」和生還概率極低的「肉彈攻擊」,成了日軍的拿手好戲。防禦時,拼命「死守」,沒有命令絕不退卻。 圖為二戰後期,在衝鋒路上被美軍擊斃的日軍。
  • 日軍的萬歲衝鋒,在戰場賭上士兵性命,卻只是徒勞
    由於不甘心面對失敗,日本軍方高層企圖負隅頑抗,於是他們進行最後的反擊——萬歲衝鋒。萬歲衝鋒在二戰初期,日本軍隊便有在使用,而不是許多人認為的是在二戰末期才出現的。萬歲衝鋒主要是日本士兵在進行最後反擊的衝鋒時,口中高喊萬歲,然後奮勇衝向敵人、攻擊敵人的一種自殺式攻擊手段。這種攻擊手段在二戰的前、中、後期都有使用,只不過在二戰後期用的比較集中,比較多。
  • 這種衝鋒德軍、蘇軍都做不到:二戰日本兵最勇敢?
    文/快哉風二戰中,日本士兵有一種別無分號的瘋狂衝鋒:萬歲衝鋒。西方人稱這種聞所未聞的自殺衝鋒為「Banzai charge」,日本人則稱「萬歲突擊」——因為衝鋒時,日本兵口呼「天皇陛下萬歲」的口號。圖:萬歲衝鋒按照日本人的定義,「萬歲衝鋒」並非一種戰術,而是以「玉碎」為前提的自殺突擊。二戰的多次戰役中,日軍在彈盡糧絕之後,由軍官帶領,包括傷員在內所有能動的士兵都會端起刺刀和手榴彈,向敵軍陣地做最後一次衝鋒,以求榮譽的「玉碎」。
  • 天皇陛下萬歲!那些高呼「萬歲衝鋒」的日寇,他們後裔怎麼樣了?
    萬歲衝鋒,日俄戰爭期間發端於日本軍隊的一種集群式武士道衝鋒,因日本士兵在衝鋒時喜歡高呼「天皇陛下萬歲」而得名,另由於假名「てんのうへいかばんざい」中「ばんざい」的發音「banzai」,故中國人習慣性稱其為「板載衝鋒」。
  • 關於日軍的「萬歲衝鋒」,美軍:我當時害怕地給了他們一梭子
    二戰時期的日本軍人給我們最大的印象就是愛拼刺刀,由於日軍從學生時期就開始訓練格鬥拼刺技術,在這方面中國軍隊可謂是吃了大苦頭,毫不誇張的說當時一個日本兵可以和中國三個士兵同時進行拼刺。日軍的「萬歲衝鋒」在一戰和沙俄的交戰中就開始運用了,當炮兵覆蓋敵人陣地後,步兵便立即展開進攻,衝上去和敵人進行肉搏戰,想必這也是受到武士道精神的影響。二戰後期由於日軍在與美軍的作戰中頻頻失利,兩國之間國力的差距在武器裝備上更是顯而易見。
  • 塞班島1944:日軍最後一次大規模"萬歲衝鋒"
    塞班島1944:日軍最後一次大規模"萬歲衝鋒"
  • 日軍的萬歲衝鋒,對於美軍有用嗎?看看第一次經歷的美軍就知道了
    日本在美國面前,就如同中國在日本面前一樣,當初在中國戰場上,日軍還經常使用白刃戰,而到了美軍太平洋戰場上,日軍每次使用白刃戰都是在拼命了,後來大家將太平洋戰役中的白刃戰稱為萬歲衝鋒。這些日軍在子彈用盡之後,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向美軍發起衝鋒,而第一次經歷這樣作戰方式的美軍,嚇得連手中的衝鋒鎗都握不住了,不少人因為驚慌失措沒來得及第一時間反應,還真的被美被日軍滅了不少。
  • 美軍第一次遭遇「萬歲衝鋒」,士兵毫無準備,慘遭日軍「屠殺」
    比如在1942年的中途島海戰之後,美軍就第一次領教了日本自殺式襲擊「萬歲衝鋒」。在當時日軍佔領了阿拉斯加附近的兩座荒島阿圖島和基斯卡島。
  • 乘風破浪-史上最浪的情話,塞班最漫的玩法
    在這一天,姑娘們都會祈求自己的真摯愛情,今天帶你看看古今中外史上,最浪的情話以及塞班最漫的玩法!眾裡尋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在平滑如緞的蔚藍色海面上,有個珍珠般的翠綠小島,那就是軍艦島,在查莫洛語中是「珍珠」的意思。
  • 東航MU9005空機飛往塞班,成功帶261名滯留旅客回京
    東航MU9005空機飛往塞班,成功帶261名滯留旅客回京 澎湃新聞記者 何穎晗 2018-10-28 23:45 來源
  • 追隨電影的腳步,探訪全球最美取景地——塞班!
    愛情電影《奔愛》   由於塞班島在二戰中的重要戰略地位,也留下了日軍最後司令部、日軍坦克等歷史遺蹟,許多軍事題材的電影都在這裡拍攝,包括吳宇森導演,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風語者》、日本導演平山秀幸執導,竹野內豐、井上真央等主演的《太平洋的奇蹟》,美國導演Phil Karlson執導的戰爭電影《玉碎塞班島
  • 北京朝陽區啟動史上最大規模中小學資源整合
    北京朝陽區啟動史上最大規模中小學資源整合 2015-04-13 02:37:53參與互動()   朝陽區啟動史上最大規模中小學資源整合
  • 1月31日 塞班自由行
    航班時間:延吉-釜山BX338   11:45-15:35釜山-塞班7C3452  21:35-02:00+1提示:旅客在釜山飛往塞班時可換成夏裝!時間:塞班當地時間與北京時間有兩小時時差,塞班時間比北京時間早2 小時。如:塞班時間為晚上22:00,北京時間為晚上20:00。衣著穿戴:沙灘裝,休閒裝為主,拖鞋,沙灘鞋,遊泳衣等(飛機和船上空調比較冷,可以準備一件外套。)
  • 韓國跑香港攬遊客 派出史上最大規模宣傳促銷團
    摘要:韓國觀光公社(韓國旅遊發展局)13日表示,將派遣史上最大規模宣傳促銷團參加15日起在香港舉行的國際旅遊展,積極吸引當地遊客訪韓。負責人稱,派團規模如此之大,是因為訪問韓國的香港人逐年增多,香港市場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
  • 攜程為價格戰推出史上最大規模機票促銷
    據了解,本次促銷的投入力度與規模,無論從優惠程度、投放座位規模、航線數量、涉及城市總數來說,前所未有,均堪稱攜程史上最大。無論從優惠程度、投放座位規模、航線數量、涉及城市總數,規模均堪稱攜程史上最大,未來還會陸續加入其他家航空公司。記者上攜程官網實際操作發現,只要進入國內機票頻道,點選「一起來拼機,機票1折起」方案,就可參與本次活動。
  • 西藏大昭寺史上最大規模金頂維修竣工(圖)
    西藏大昭寺史上最大規模金頂維修竣工 中新社拉薩10月28日電(記者趙延)拉薩漸入冬季,大昭寺5座剛剛經過鎏金工藝維修的金頂,在柔和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前來朝拜的信眾們紛紛拿出手機與之合影留念布瓊次仁介紹,在大昭寺金頂維修一期、二期工程中,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以及大昭寺共同籌措資金4400餘萬元進行維修,而金頂鎏金所使用的金子更是難以估價,這是大昭寺史上最大規模的金頂維修。
  • 就在今天,史上最大規模的南極遊出發了!
    這是史上最大規模的南極遊。除了遊客安全,如何在遊玩中不破壞南極生態也是飛豬首要考慮的問題之一。南極不同於其他旅遊勝地,由於溫度低,自淨能力很差。為此,飛豬的行程手冊堪稱史上最嚴,旅遊守則面面俱到,單是環保規範和注意事項就有30餘項,比國際南極旅遊組織協會推出的「南極探訪須知」標準更為嚴格。比如:請勿刻畫及留下瀏覽痕跡,登陸前後每個人所換的特製登陸靴都要經過消毒,還要用吸塵器將登陸時要穿的衣服口袋『搜身』,防止將無意中藏著的植物種留在南極。
  • 中國軍隊創造二戰史上最大逆襲:數千英軍大呼中國萬歲!
    據孫克剛《緬甸蕩寇志》中的記載,新38師所做的這一切,使得數千英軍官兵「個個豎起大拇指高呼中國萬歲,眼眶中竟都含有感激的淚水。」 這也是盟軍在第一次緬戰中唯一的大勝仗,因此被戰史研究者認為「中國軍隊創造了二戰史上最大的逆襲」而聞名世界。 歷史的魅力首先觸發人們對歷史的興趣,繼而激勵人們有所作為,它的作用始終是至高無上的。我們下期再見!
  • 「硫磺島之魔」:慄林忠道,自帶鏟子絕望衝鋒!交代下屬要埋自己
    為了讓日軍僅有的一些重武器得到最大程度地保護和發揮,慄林忠道進行全軍動員,所有日本士兵都搖身一變,全部成為「土木挖掘工」。無數條縱橫交錯的坑道和混凝土工事,還有天然巖洞三者有機結合,士兵和重武器全部藏身裡面,以避免美軍強大的火力打擊。在他看來,日軍只有依據有利地形展開一層層的阻擊,逐漸削減美軍的銳氣,才會有一絲勝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