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菊香蟹肥,特別是中秋前後。當您常逛霞山水產品批發市場,就會發現,大部分品種的蟹都能在攤上見到,量比其他季節都多,大有「百蟹橫行慶中秋,千家團聚盼月圓」之勢。
湛江人對蟹的美味不需多費筆墨,許多人吃海鮮就衝著蟹而來,市民普遍知道,要食肉甜買花蟹,要嘗膏香選掩仔蟹、膏蟹,煲湯燉粥用水蟹。但市民不知的是,我們平時所吃的掩仔蟹、膏蟹、黃油蟹、水蟹和肉蟹等十多個品種的蟹竟是同一隻蟹,因其殼面都是青綠色,我們統稱之為青蟹。
一、青蟹在不同的生長周期產生出不同的品種
青蟹在淺灘完成生長周期的全部品種的轉化,若「不幸」被漁民在某一個階段捉起,就是這個階段品種,也就是說,被捉起時恰巧是膏蟹階段,上市後就稱之為「膏蟹」,賣膏蟹的價, 每階段的品種味道不同,價格也不同。
青蟹有十一個品種:軟殼蟹、螚媬蟹、水蟹、肉蟹、幹膏蟹、掩仔蟹、重殼蟹、黃油蟹、膏蟹、黃油膏、慢爪蟹。其轉化過程為:
1、重殼蟹 成型後長到最肥時有雙重殼,裡層軟殼,外層硬殼,此時為重殼蟹。
2、軟殼蟹 重殼蟹脫殼後成為軟殼蟹,是一個蛻變重生的過程,脫殼後迅猛長大。青蟹一生中,要脫三到四次殼。
3、「螚媬蟹」 軟殼蟹三天左右蟹殼變硬,但還未到正常硬度,像剛出生的嬰兒頭蓋骨,手指輕摁即凹,此時為「螚媬蟹」。 螚媬蟹動作緩慢,活動能力差,處於變「水蟹」的前奏。
4、水蟹 水蟹是由螚媬蟹轉化而成,是一個逐漸長大並且慢慢變瘦的過程,相當於小孩子的「拔骨」,大量的蛋白質和鈣質被吸收發育骨骼,所以肉少而稀,格間被吸進大量的水,顧名思義為「水蟹」。
5、肉蟹 水蟹長肥,肉漸漸滿格、變結實,成為肉蟹,肉蟹體內依然有少量水。
6、幹膏蟹 肉蟹轉化為幹膏蟹後,體內已經沒有水,並出現少量如煮熟的水蛋一樣的膏,是自瘦變肥以來蟹膏的首次出現。幹膏蟹兇狠好鬥、生猛敏捷,相當於熱血青年。我們平時見到某種青蟹遇挑逗時雙鉗高舉,作「格鬥」狀的,往往就是幹膏蟹。
7、掩仔蟹 幹膏蟹繼續長肥,雄性蟹經脫殼後再長大一輪,變大公蟹,經與母蟹交配後直至「慢爪」、老死,不再轉化為其他蟹種;雌蟹即轉化為「掩仔蟹」,掩仔蟹俗稱「姑娘蟹」,相當於已發育完成,尚未出嫁的年輕女孩,體內滿含油狀膏,既清香又嫩滑,是青蟹中最好品種之一,廣受食客追捧。
8、黃油蟹 大部分的掩仔蟹脫殼再長肥後向膏蟹轉化,但有極少數因肥過了頭,膏油積聚過多,或因其他因素,無法完成重殼-脫殼過程,等於少了一輪的發育,無法轉化為膏蟹,直接變為黃油蟹。黃油蟹對光察看,通體透出紅色,滿腔盡含金黃色的稀油,香味比掩仔蟹更勝一籌,是青蟹之王,素有「一匙黃油值千金」的地位。
9、膏蟹 掩仔蟹正常情況下經歷脫殼、交配後變為膏蟹,膏蟹的蟹膏為固體狀,厚實、滿腔,是青蟹中的高檔品種之一。
10、黃油膏 黃油膏來自於肥過了頭的膏蟹,相當於超級肥胖的女人,沒有生育能力,無法把蟹膏形成卵排出體外,與體內黃油不均勻地攪渾在一起,稀的黃油混合著固狀的膏,因此得名「黃油膏」,黃油膏價值介於膏蟹和黃油蟹之間。
11、慢爪蟹 慢爪蟹雖是活的,但行動緩慢,動作遲鈍。慢爪蟹分為自然慢爪和人為慢爪。
自然慢爪是指青蟹生命即將走向盡頭,猶如年邁老人,全身器官衰竭,瀕臨老死。
人為慢爪是受販運、銷售的過程中時間太長,或者環境不適合等因素的影響,人為導致其即將死亡。人為慢爪在任何一個階段都有出現。
二、不同品種不同味道
1、重殼蟹香中帶澀;軟殼蟹香甜中帶酸。
2、水蟹和螚媬蟹肉味清甜,雖然其肉稀味淡,食肉不是最佳選擇,但煲湯煮粥卻清甜無比,並且有不錯的藥膳功效。比如水蟹公配千年傷(中草藥名稱)隔水蒸可祛傷積;水蟹生地湯可祛溼。
3、肉蟹是食肉蟹種,口味香甜適中、純正。
4、幹膏蟹既有肉蟹的甜,也有掩仔蟹的香。
5、掩仔蟹肉味清香,高質量的掩仔蟹滿腔盡含油狀膏,膏香濃鬱,口感細滑,僅次於正宗的黃油蟹,常有商家把極靚的掩仔蟹充當黃油蟹賣。
6、膏蟹的肉香、膏香濃鬱至極點,味厚重,多吃易膩。
7、黃油蟹的蟹油口感細滑,油香濃鬱而不膩,食後口中留香持久,是青蟹中極品,有人試過吃黃油蟹三日不漱口,口中還留餘香。
8、黃油膏的味道界於膏蟹與黃油蟹之間,固膏越少,口味越偏黃油蟹;反之,則偏膏蟹。
【各位讀者,中秋將至,食蟹正當時,為使市民吃上性價比高的「正嘢」,本人將於9月5日(星期五)向讀者介紹青蟹品種的辨別、挑選等知識,並著重推介以青蟹為主的菜餚配置方案,敬請關注本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