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西集鎮開展麵塑技能學習活動

2020-12-19 瀟湘晨報

揉、擀、捏、搓、壓、剪……惟妙惟肖的紅櫻桃、牡丹花、黃麥穗等精緻的藝術品就出現在了大家的眼前。為促進全鎮婦女就業,提升她們的技能水平。西集鎮婦聯聘請了麵塑非遺傳承人楊帆老師,在老莊戶村開展麵塑技能學習活動。

居民們在一起學做麵塑

「面要揉到位,劑子也要擀適中,太薄或太厚做出的麵食效果都不好,做櫻桃莖時會出現粗細不均勻的情況。」麵塑老師邊演示邊將麵塑製作的要點講給婦女們聽。

活動中,麵塑老師向大家發放了麵團、擀麵杖和剪刀等製作材料和工具,並耐心地講解了製作麵塑的小「訣竅」。與此同時,麵塑老師通過現場示範,將麵塑的製作方法教給婦女們。而麵塑老師嫻熟的手法、細緻的講解,更是讓仔細傾聽的婦女們看得目不轉睛,躍躍欲試。

「老師,您看看我做的,看著不太像櫻桃,是不是哪個步驟沒做好呀?」「老師,牡丹花心我怎麼都剪不好,您能重新教教我嗎?」……在麵塑老師的細心指導下,婦女們開始製作麵塑,搓一搓、揉一揉、捏一捏,不一會的功夫,一團團五顏六色的麵團就變成了黃麥穗、櫻桃和各種鮮豔的花朵,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每個人都手捧著自己的作品,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通過這次的麵塑技能培訓,不僅豐富了我的業餘生活,而且還可以回家做給家人吃。」村民程立榮說道。

據了解,鎮婦聯重點培訓的10餘名技術骨幹參與鎮域外其他社區開展的教學活動,並帶領骨幹學員擔任助教外出授課。此外,增加就業10餘人,切實增加了大家的經濟收入。鎮婦聯將繼續深入開展麵塑培訓,為全鎮的婦女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責任編輯:吳思)

【來源:通州區文明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巧手做紙盤貼畫,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活動
    近年來國風盛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技藝除了剪紙和刺繡,還有這樣一個好玩的非遺技藝——麵塑。捏麵塑 傳承民間藝術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居民間的互動交流。近日,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製作活動。
  • 巧手做紙盤貼畫,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活動
    近年來國風盛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技藝除了剪紙和刺繡,還有這樣一個好玩的非遺技藝——麵塑。捏麵塑 傳承民間藝術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居民間的互動交流。近日,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製作活動。
  • 新時代文明實踐:做手工 學知識 西集鎮兒童學習傳統文化
    為了培養兒童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和積極思考的能力,營造有利於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西集鎮婦聯在各村兒童之家開展了做面花、畫臉譜和製作乾花掛件等手工活動。畫臉譜 感受國粹魅力「京劇臉譜色彩豐富,線條多變……」為了讓兒童們學習傳統文化,近距離感受國粹魅力,12月4日,在和合站村兒童之家開展了「手繪臉譜和面人製作」主題親子活動。
  • 通州西集鎮中心區範圍曝光!郎府中學將新建!
    小編獲悉,近日市規自委網站公示了《通州區西集鎮TZ07-0104-6001地塊規劃綜合實施方案公示》:這裡將規劃一處24班中學。公示中顯示:《通州區西集鎮TZ07-0104-6001地塊規劃綜合實施方案》已編制完成。
  • 傳遞非遺文化丨城廂鎮開展殘疾人麵塑培訓活動
    大家知道咱們國家有種傳統手藝名叫麵塑嗎小廂來跟你們簡單擺擺關於麵塑麵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麵人,是一門古老的民間傳統藝術為進一步拓寬殘疾人就業渠道,推動社區殘疾人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城廂鎮龍潭社區「融樂陽光家園」開展了為期
  • 通州各鄉鎮、街道開展夏日安全生產大檢查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為切實做好夏日安全生產工作,連日來,通州各鄉鎮、街道開展了安全生產大檢查。7月9日下午,宋莊鎮開展了安全生產全面檢查。針對轄區內企業、單位、商超、加油站等場所的消防設施運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以及用火用電情況進行重點檢查。連日來,宋莊鎮持續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要求各部門認清形勢,常鳴警鐘,切實增強責任意識,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 山亭區西集鎮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9月26日,在棗莊市山亭區西集鎮龍河文化廣場 「非遺文化」 節展銷活動中,來自不同地方的土陶、刺繡、麵塑、剪紙等精緻的非遺精品,十分吸引眼球,讓遊客在零距離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魅力。
  • 巧手做紙盤貼畫,通州區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活動
    近年來國風盛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技藝除了剪紙和刺繡還有這樣一個好玩的非遺技藝——麵塑。 捏麵塑 傳承民間藝術 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居民間的互動交流。近日,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製作活動。
  • 「田間話脫貧 圍坐說規劃」 --北京通州法院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開展...
    為進一步深刻領會「十四五」規劃重要精神,加深對黨中央關於推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政策的理解,11月26日,通州法院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開展了「田間話脫貧 圍坐說規劃」暨通州區西集鎮車屯村主題參觀學習活動。通州法院法警大隊副大隊長、車屯村駐村第一書記楊曉航帶領青年幹警參觀了車屯村脫貧重點項目「可移動柔性大棚」和車屯村村容整治後的新風貌,青年理論學習小組成員與車屯村村委會圍繞「十四五」規劃以及脫貧攻堅開展了座談討論。
  • 北京通州:走進民間藝術 弘揚傳統文化
    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活動的蓬勃開展,民間文化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為此通州積極開展「走進民間藝術 弘揚傳統文化」主題活動,豐富通州底蘊,鑄造城市內涵。  特色高蹺表演   傳承民間藝術文化多年來積極排練並參與多場文娛演出,為西集鎮乃至全區居民帶來獨特的民間藝術風情。
  • 山西麵塑藝術展開展
    9月22日上午,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山西省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太原美術館承辦的「擷彩大地 面中乾坤——山西麵塑藝術展」在太原美術館開展。孫卓陽攝此次展覽既是山西各地麵塑代表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山西麵塑培訓班學員的學習成果匯報。40名學員在30天的學習、實踐過程中,交流切磋、共同創作,將培訓學到的知識和獲得靈感與看家本領相結合,溫習傳統作品,創作時代作品。
  • 北京通州區西集鎮經濟適用房項目位置價格效果圖介紹
    近日,通州規劃委城鄉測繪所完成了通州區西集鎮綜合配套區F地塊經濟適用房項目的正負零測量。  通州區西集鎮綜合配套區F地塊經濟適用房項目是北京市通州區正在建設中的重點經濟適用房建設項目,由北京運潮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設。
  • 漯河麵塑作品亮相全國職業技能大賽
    12月10日晚,中央電視臺一套晚間新聞節目播出了正在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的消息。其中,色彩豔麗、人物栩栩如生的麵塑作品畫面讓人眼前一亮。這些麵塑作品出自漯河技師學院師生之手。  當天上午,備受矚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開賽。
  • 「精彩回顧」做「通州」的「記憶大師」
    「展覽正在通州舉辦這個展覽聚焦於中國城鄉變遷中文化景觀與公共記憶的記錄和保護團隊的年輕人們通過在北京市鋁材廠廠區通州南大街於家務鄉仇莊村、西集鎮儒林村潞城鎮興各莊村和張家灣鎮皇木廠村等6個各具特色的城鄉區域開展調研、採集和拍攝工作累計完成了超過20000張圖像檔案300分鐘視頻、4500GB數據文件通州作為
  • 勁松職業高中舉行社區教育「麵塑培訓」
    為落實《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舉辦北京市第十六屆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的通知》的要求,繼續推進全區學習型城市建設,勁松職業高中積極開展「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系列活動。11月17日,「北京市勁松職業高中社區教育—麵塑培訓」在朝陽區常營鄉鑫兆佳園社區成功舉行。
  • 全國技能大賽上,副省長戴柏華「點讚」漯河「非遺」麵塑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王建輝12月14日,記者了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近日在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開賽,本次大賽以「新時代 新技能 新夢想」為主題,設86個比賽項目,共有2500多名選手、2300多名裁判人員參賽
  • 北京通州開展「向國旗敬禮」活動 培育青少年愛國情懷
    為更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7周年,北京通州各中小學校紛紛開展「向國旗敬禮」活動,線上線下相結合,通過組織青少年網上簽名寄語,國旗下光榮入隊,開展「童心向黨」活動等,培育青少年的愛黨愛國情感和奮發進取精神。
  • 兩所高校研究院擬落戶副中心 西集鎮國家級產業園升級
    構建「一廊五組團」格局、打造新一代智慧園區,位於通州區西集鎮的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通州)進入快速建設期。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由通州區獲悉,目前園區已經引入企業49家,其中,西北工大、南京理工大學兩所院校,擬在園區設立研究院。
  • 北京通州開展「潤物無聲 文明化於心付於行」主題活動
    除了結合各月主題開展特色活動,「文明加油站」在社區宣傳日時,也會開展常規志願服務,內容涵蓋義診、義演、理髮、修鞋、修車等。   文明在路上——杜絕中國式過馬路 「等燈 等燈」成街邊新風尚   區領導也帶頭上街,參與志願服務,呼籲廣大市民文明出行,共同營造良好交通秩序,   在文明交通引導志願服務的活動中,玉橋街道創新性地試點開展 「等燈 等燈」活動,並在全區推廣。該活動將歌曲,手語操,廣場舞等一系列創新新形式融入到文明交通引導過程中,通過好玩、有趣的行為藝術來吸引過往行人,倡導文明交通,讓等紅燈變得不再枯燥。
  • 麵塑「達人」潘俊芳
    以捏、搓、揉、掀等手法塑型,以刀針切、刻、劃、點等細工塑造,各種活靈活現的麵塑造型,惟妙惟肖,既是觀賞物,也可作玩具。這些麵塑,均出自金壇麵塑第五代非遺傳承人潘俊芳之手。如今,潘俊芳又在家創作一套由全福全壽、八仙過海等38個堆花糰子組成的「麵塑群」,將於今年9月在武進區湟裡鎮美麗鄉村展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