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做紙盤貼畫,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活動

2020-12-18 瀟湘晨報

一直以來,手藝人都備受尊敬。近年來國風盛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技藝除了剪紙和刺繡,還有這樣一個好玩的非遺技藝——麵塑。

捏麵塑 傳承民間藝術

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居民間的互動交流。近日,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製作活動。

居民在老師的指導下製作麵塑

活動中,志願者老師向大家發放了麵塑的材料和工具,並展示了即將要製作的展品。根據老師娓娓道來的講述,居民們逐漸掌握了麵塑製作的基本步驟和方法要領,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實操起來。

搓一搓、揉一揉、捏一捏……居民們將七彩麵團在雙手間來回滾動。不一會兒,在老師的幫助下,一個個美麗的玫瑰花、靈動的小青蛙、寓意吉祥的錦鯉就在居民們的巧手中逐漸誕生。看著手中栩栩如生的作品,居民們臉上洋溢著笑容。

活動的開展,為居民提供了交流互動的平臺,在拉進居民距離的同時,讓大家近距離接觸了非遺文化,親身感受到文化之美。

文化活動慰藉了居民心,手工課程則增強了殘疾人的自信心,讓他們收穫到快樂,職康站的紙盤貼畫課程就十分熱鬧。

做貼畫 提升手工技能

近日,職康站為殘疾人開展了一堂紙盤貼畫課程,課程以手工製作為主,意在充分鍛鍊殘疾人學員的邏輯思維和動手能力。

老師指導居民製作貼畫

課上,職康站老師為學員們提前準備好所需工具、彩色紙盤以及生肖樣式的貼畫。隨後,老師對紙盤貼畫的整體結構作了詳細的介紹,並現場演示紙盤貼畫的製作方法。

看著老師製作和講解很簡單,但在職康站的學員們手中卻是有些難度。製作過程中,有的學員難以使用雙面膠這一類工具,有的學員則將容易將動物的部位貼歪和貼錯……每當遇到這種情況,職康站的老師都耐心講解,並手把手地幫助學員們順利完成粘貼畫。

最終,學員們在自己的努力下,製作完成一個個可愛的紙盤貼畫。拿著自己完成的作品,大家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來源:北京通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巧手做紙盤貼畫,通州區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活動
    近年來國風盛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技藝除了剪紙和刺繡還有這樣一個好玩的非遺技藝——麵塑。 捏麵塑 傳承民間藝術 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居民間的互動交流。近日,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製作活動。
  • 順義區:巧手扮生活——勝利街道義賓北社區開展手工貼畫製作活動
    為豐富居民家庭生活,提升居民文化素質和動手能力,12月10日上午,順義區勝利街道義賓北社區居委會舉辦主題為「與秋葉共舞 巧手扮生活」的手工貼畫技能培訓活動,20餘位社區志願者參加培訓。課上,指導老師通過PPT和手工貼畫作品向大家進行了教學展示。「使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樹葉為材料,經過選材、粘貼、裝框、補畫就能做成精美的藝術作品。」老師用詳細的講解,充分調動起大家的興趣。 隨後,工作人員給大家發放了圖樣、卡紙、銀杏葉、雙面膠、彩筆等材料。
  • 河西區掛甲寺街新城小區開展非遺進社區——麵塑手工體驗活動
    為了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傳播,增強居民對傳統民俗藝術的了解,掛甲寺街於11月26日下午在新城小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舉辦了「非遺進社區-麵塑手工體驗活動」,邀請了非遺技藝——麵塑的指導老師向掛甲寺街的老人朋友們進行麵塑的介紹和教學。
  • 東營市圖書館麵塑手工課走進安寧社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帥為弘揚傳統民俗文化,讓更多的少年兒童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麵塑的傳統技藝魅力,11月29日下午,東營市圖書館麵塑手工課走進安寧社區,為轄區的少年兒童傳授傳統民俗文化藝術。「老師,麵塑讓我的小手變靈活了耶!」「老師,小兔子的眼睛安這個位置行嗎?」「老師,我想讓小兔子穿上花裙子。」安寧社區的活動室內氣氛十分活躍、暖意洋洋。活動中,麵塑老師介紹了麵塑的製作方法,詳細地講解了麵塑的技巧。在孩子們的提問中,老師逐一回答孩子們的問題,並手把手教學。
  • 東營區文匯街道勝泰社區開展「巧手編織幸福」手工編織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娜娜 通訊員 馮源11月26日上午,文匯街道勝泰社區開展「巧手編織幸福」手工編織主題活動,轄區共有20餘名居民參加。本次活動旨在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強其動手能力,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
  • 通州:西集鎮開展麵塑技能學習活動
    西集鎮婦聯聘請了麵塑非遺傳承人楊帆老師,在老莊戶村開展麵塑技能學習活動。 居民們在一起學做麵塑「面要揉到位,劑子也要擀適中,太薄或太厚做出的麵食效果都不好,做櫻桃莖時會出現粗細不均勻的情況。」麵塑老師邊演示邊將麵塑製作的要點講給婦女們聽。
  • 商隆社區開展「妙手生花」少兒手工DIY花藝製作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娜娜 通訊員 薛金帥為豐富社區青少年周末生活,鍛鍊青少年的動手能力, 近日,文匯街道商隆社區開展了少兒手工製作紙藝花環活動,讓孩子們利用自己的巧手和智慧來裝點美好生活。活動中,社區邀請到天籟少兒美術老師魏昀衫,魏昀衫也是社區婦女兒童家園的老師,她帶領大家做了手指操,活動筋骨,放鬆心情。然後她耐心地講述了紙藝花環的製作過程,並發放了製作材料。孩子們認真地聽講,製作過程中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積極向老師請教,仔細完成了剪花瓣、剪綠葉、粘貼等每一個步驟。
  • 漢豐街道駟馬社區開展「魅力手工 美麗人生」紙藤花手工製作活動
    {"title":"漢豐街道駟馬社區開展「魅力手工 美麗人生」紙藤花手工製作活動",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kaizhouqu/kaizhouquxinwen/2020-07-24/2736383.html", "image":"https://image2
  • 通州:非遺傳承——銘悅園社區開展手工絨花製作活動
    為了豐富社區居民日常生活,帶領居民進一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12月11日,臨河裡街道銘悅園社區組織開展了「非遺傳承·花容鄰裡」手工絨花製作活動。銘悅園社區手工絨花製作活動現場活動開始,老師為居民們詳細介紹了絨花的製作過程,需經染色、軟化黃銅絲、勾條、打尖、傳花等近十道工序。製作一朵直徑約十釐米的絨花,至少得花兩三天,還不包括選購蠶絲等前期準備工作。
  • 北門社區開展手工小課堂活動
    北門社區開展手工小課堂活動 2020-12-15 15: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萬春鎮踏水橋社區開展手工餃子活動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6日訊  近日,溫江區萬春鎮踏水橋社區在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開展手工餃子活動,以包餃子為主題,進一步加強居民與居民,居民與社區之間的聯繫,同時也讓居民再次感受傳統民俗文化活動開展之前,社區志願者來到民政對象和計生家庭家中,邀請他們共同參加「巧手佳人 情滿踏水橋」社區手工餃子活動,同時還通過社區微信、QQ群發布活動的具體信息。上午9時,受邀的居民早早的就來到活動現場,自發地開始準備食材,有的摘菜洗菜、有的和面擀皮、有的調料活餡兒,各種調料都有條不紊的準備著。
  • 文化共傳承,多彩傳統技藝走進東方社區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楊凡銳近日,沙河街道東方社區黨委在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8場主題為「非遺進社區 文化共傳承」傳統技藝學堂的活動。活動中,講師講解非遺文化知識,同時手把手教居民非遺物品古法造紙、風箏、金絲彩沙畫、中國結、麵塑、浮雕畫,剪紙、皮影戲的製作技巧,結束後並開展一場「我是非遺傳承人」傳統文化進社區活動的成果展。通過8次活動,在手工技藝的陶冶中,使社區居民們了解了「非遺」文化的博大精深,讓越來越多的傳統技藝和文化在社區中發揚光大。
  • 蜀山區各社區開展慶祝「六一」兒童節系列活動
    各類活動的開展,展示了少年兒童活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使孩子們開拓了視野,培養了想像力和創造力,也增進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井崗鎮井崗鎮衛樓社區婦聯開展「無菸日」主題活動,普及菸草危害知識。南崗鎮南崗鎮新城社區婦聯開展「法治六一」主題活動,40多組親子家庭來到社區活動室,通過模擬法庭庭審了解校園侵權行為的界定,學習法律知識。南七街道丁崗社區婦聯在兒童之家開展「無煙丁崗,健康共享-世界無菸日主題活動」。
  • 助力脫貧攻堅|| 萬榮「河東巧姐」解雲仙:巧手捏麵塑 指尖傳非遺
    萬榮花饃線條簡練、富有形式美感,在當地婚喪嫁娶、節日祭祀等活動都離不開花饃,可謂「有饃就有事,有事就有饃」。今天,讓我們走進「河東巧姐」、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解雲仙,看看她是如何用一雙「巧手」捏出她的絢爛人生。有志者事竟成 精誠所至 潛心習得好手藝
  • 宏葑社區開展青少年「巧手做燈籠 歡喜迎新年」活動
    為弘揚和推廣傳統文化,豐富轄區青少年假期文化生活,1月25日上午,在新春來臨之際,宏葑社區組織轄區青少年開展「巧手做燈籠歡喜迎新年」活動。活動正式開始前,社區工作人員給青少年們派發了製作燈籠的材料,大家仔細閱讀製作說明後,在社區志願者的指導下,紛紛動手開始組建、拼裝。在孩子們的相互協作中,很快,都搭建完成了燈籠的初步框架。
  • 蓬萊區第二實驗小學開展「巧手布貼慶雙節」主題活動
    中秋逢國慶即將到來,為了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理解和感悟,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提升學生勞動素養,蓬萊區第二實驗小學開展了「巧手布貼慶雙節」綜合實踐主題活動。活動中,老師引導學生了解布貼畫的歷史及其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地位,學習它的九步製作流程,感受布貼畫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同時將中秋合家團圓的節日文化和國慶普天共祝的喜悅心情向學生進行了細緻地講解和描繪,使學生領悟自己的布貼作品要表達的精神內涵。
  • 麵點師轉型做「麵塑」為婦女微家做「微培訓」
    中國江蘇網11月27日南京訊 11月21日,浦口區婦聯、江浦街道婦聯、新河社區婦聯,攜手南京市建鄴區朝陽公益服務中心,在新河社區婦女微家「鄰裡互助屋」,開展了一場非遺麵塑教學活動。讓廣大女同胞感嘆不已的是,郭立洋通過藝術加工賦予了麵團新的價值,讓傳統手工藝在自己指尖裡煥發新的生機,他的創業故事也非常勵志。
  • 麵塑老師進社區教老人們捏麵人,有人坦言:看到那麼多「面人」感覺...
    12月4日,在桃園路街道第一中心社區,參加完活動的劉奶奶回味精彩的課堂內容,為老師的手藝叫好。展示作品感受非物質文化魅力、提高動手實踐能力、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12月4日上午,桃園路街道第一中心社區開展「非遺文化進社區,麵塑傳承念黨恩」主題活動,讓轄區老人們近距離感受麵塑的技藝和魅力。
  • 天津:非遺進社區 品傳統文化
    ↑7月10日,北京風車項目的非遺傳承人在製作風車。當日,在天津市河東區富民路街道雅仕嘉園社區,河東區文旅部門舉辦了首場非遺進社區活動,津派麵塑、內畫鼻煙壺、草編柳編技藝等16個項目的非遺傳承人攜作品到場參加,吸引了眾多社區居民前來觀看。
  • 蘇州市香城花園社區開展手工製作活動
    市場信息報訊(胡斌) 為豐富青少年暑期生活,激發手工創作熱情,提高動手能力,近日,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元和街道香城花園聯合華元社區、峰匯園社區邀請了蘇州美術館老師開展「巧手創意 美麗雲朵燈」手工製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