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非遺傳承——銘悅園社區開展手工絨花製作活動

2020-12-20 瀟湘晨報

為了豐富社區居民日常生活,帶領居民進一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12月11日,臨河裡街道銘悅園社區組織開展了「非遺傳承·花容鄰裡」手工絨花製作活動。

銘悅園社區手工絨花製作活動現場

活動開始,老師為居民們詳細介紹了絨花的製作過程,需經染色、軟化黃銅絲、勾條、打尖、傳花等近十道工序。製作一朵直徑約十釐米的絨花,至少得花兩三天,還不包括選購蠶絲等前期準備工作。

由於時間有限,此次活動為居民提供的是已經做好的絨棒,來教大家使用絨棒做成絨花。

活動現場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開始製作花瓣,用手擰緊絨棒,小心翼翼地擠出花瓣尖。經過大家的努力,絨花終於初見雛形。

參與活動的李阿姨開心地說:「沒想到能做出跟電視劇裡一樣的絨花,真好看啊!」

老師向我們介紹,絨花工藝歷史悠久,可惜長期鮮為人知,一部《延禧攻略》「帶火」了這項非遺工藝。專業的絨花製品不僅僅是花,還可以是柿子、元寶、如意、鳳冠、龍船、丹頂鶴等各種形狀,色彩明快,栩栩如生。

希望這次活動能調動居民參與非遺文化傳承保護的積極性,既鍛鍊動手能力,也為生活增添一份頗具心意的禮物。

(責任編輯:吳思)

【來源:通州區文明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通州:非遺傳承——銘悅園社區開展手工絨花製作活動
    為了豐富社區居民日常生活,帶領居民進一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12月11日,臨河裡街道銘悅園社區組織開展了「非遺傳承·花容鄰裡」手工絨花製作活動。銘悅園社區手工絨花製作活動現場活動開始,老師為居民們詳細介紹了絨花的製作過程,需經染色、軟化黃銅絲、勾條、打尖、傳花等近十道工序。製作一朵直徑約十釐米的絨花,至少得花兩三天,還不包括選購蠶絲等前期準備工作。
  • 巧手做紙盤貼畫,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活動
    近年來國風盛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技藝除了剪紙和刺繡,還有這樣一個好玩的非遺技藝——麵塑。捏麵塑 傳承民間藝術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居民間的互動交流。近日,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製作活動。
  • 巧手做紙盤貼畫,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活動
    近年來國風盛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技藝除了剪紙和刺繡,還有這樣一個好玩的非遺技藝——麵塑。捏麵塑 傳承民間藝術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居民間的互動交流。近日,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製作活動。
  • 垃圾分類學起來,四員廳社區開展未成年人創意手工製作活動
    為豐富社區未成年人周末生活,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鍛鍊孩子們動手動腦能力,近日,四員廳社區聯合通州區睿聯事務所兒童之家,在社區活動室開展未成年人創意手工製作活動,來自轄區的11組家庭參加了本次活動。小朋友們和爸媽一起觀看垃圾分類宣傳片活動開始,老師和孩子們共同觀看了垃圾分類宣傳片,看完宣傳片後,老師向孩子們講解了垃圾分類的小知識。同時,為了讓大家了解垃圾對環境的危害,學會如何分類處理垃圾,老師還向孩子們普及了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與回收標準,提高孩子們的綠色環保意識。
  • 燕南社區開展「非遺進社區,文化永傳承」之草編活動
    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意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特色,讓更多的居民認識身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豐富社區文化生活,營造歡樂祥和的社區氛圍,10月9日下午燕南社區開展「非遺進社區,文化永傳承「主題活動,一同了解草編工藝。
  • 珠江社區黨支部開展「傳承傳統文化端午節手工製作」活動
    6月4日,二七區嵩山路辦事處珠江社區黨支部開展了「傳承傳統文化,端午節手工製作」活動。這次活動由珠江社區黨支部組織,黨員志願者、青年志願者和轄區幼兒園大班小朋友一起製作端午節手工材料包。端午節,是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節日。由於中國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再加上口耳相傳故事傳說,於是各地產生了眾多相異的過節習俗。
  • 芳草街街道神仙樹社區開展手工扎染非遺文化體驗活動
    7月12日,芳草街街道聯合神仙樹社區、玉成志願服務與研究中心共同開展了「巧手扎染,傳承非遺——扎染DIY公益活動」。此次活動是神仙樹「無國界 類海外」國際化社區可持續營造項目的重要內容,旨在進一步營造神仙樹社區「無國界 類海外」的文化交流空間,促進中外居民文化互鑑、語言互通、彼此互信,從深層次推進社區國際化。芳草街街道神仙樹社區20組中外籍親子家庭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邀請到了樂趣社區文化服務中心負責人劉藝為大家講解扎染製作的方法和技巧。
  • 巧手做紙盤貼畫,通州區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活動
    近年來國風盛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技藝除了剪紙和刺繡還有這樣一個好玩的非遺技藝——麵塑。 捏麵塑 傳承民間藝術 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居民間的互動交流。近日,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製作活動。
  • 通州:垃圾分類學起來——四員廳社區開展未成年人創意手工製作活動
    為豐富社區未成年人周末生活,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鍛鍊孩子們動手動腦能力,近日,四員廳社區聯合通州區睿聯事務所兒童之家,在社區活動室開展未成年人創意手工製作活動,來自轄區的11組家庭參加了本次活動。小朋友們和爸媽一起觀看垃圾分類宣傳片活動開始,老師和孩子們共同觀看了垃圾分類宣傳片,看完宣傳片後,老師向孩子們講解了垃圾分類的小知識。同時,為了讓大家了解垃圾對環境的危害,學會如何分類處理垃圾,老師還向孩子們普及了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與回收標準,提高孩子們的綠色環保意識。
  • ...民俗傳承」,柳州銀山街道銀山社區開展端午節製作手工香囊活動
    6月23日上午,柳州市銀山街道銀山社區開展國家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濃情端午 民俗傳承」系列之製作手工香囊活動。此次活動邀請了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統戰人員和失獨人員參加,大家早早的來到活動現場,幫助擺放桌椅,準備活動材料。
  • 非遺工藝——南京「絨花」製作教程!
    其實,這是南京具有代表性的、極具地方特色的傳統手工藝品「絨花」,唐代被列為皇室貢品。絨花因其特殊的手法直到現在都無法用機器生產,只能手工製作。2006年,南京絨花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獨具南京特色的手工藝品之一;絨花製作,則是南京的一項非遺工藝。
  • 通州:垃圾分類學起來——四員廳社區開展未成年人創意手工製作活動
    為豐富社區未成年人周末生活,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鍛鍊孩子們動手動腦能力,近日,四員廳社區聯合通州區睿聯事務所兒童之家,在社區活動室開展未成年人創意手工製作活動,來自轄區的11組家庭參加了本次活動。小朋友們和爸媽一起觀看垃圾分類宣傳片活動開始,老師和孩子們共同觀看了垃圾分類宣傳片,看完宣傳片後,老師向孩子們講解了垃圾分類的小知識。同時,為了讓大家了解垃圾對環境的危害,學會如何分類處理垃圾,老師還向孩子們普及了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與回收標準,提高孩子們的綠色環保意識。
  • 洛陽洛龍區白馬寺鎮:開展非遺傳承進社區活動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9月23日下午,洛陽市洛龍區白馬寺鎮綜合文化站組織開展「非遺傳承進社區」活動,為轄區五十四中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非遺體驗課」。此次活動由鎮文化辦和五十四中聯合舉辦,旨在增進同學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讓非遺傳承真正做到「見人、見物、見生活」。
  • 洛陽洛龍區白馬寺鎮:開展非遺傳承進社區活動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9月23日下午,洛陽市洛龍區白馬寺鎮綜合文化站組織開展「非遺傳承進社區」活動,為轄區五十四中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非遺體驗課」。此次活動由鎮文化辦和五十四中聯合舉辦,旨在增進同學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讓非遺傳承真正做到「見人、見物、見生活」。
  • 當非遺走進生活:絨花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絨花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6月15日,純手工製作、全球限量20套的南京絨花香水禮盒正式亮相。趙樹憲認為帕爾馬之水和南京絨花在很多地方有異曲同工之妙,「帕爾馬之水有著很悠久的品牌歷史,且一直倡導手工製作,這與始於唐朝,且同樣強調手工製作的絨花不謀而合。此外絨花使用蠶絲製作,與香水一樣,都體現著高貴與不凡的生活品質。」
  • 南通果園村社區開展「傳承愛國精神 爭做時代新人」親子手工製作活動
    中國江蘇網8月22日南通訊(通訊員 陳霍)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即將來臨之際,8月22日上午,南通市崇川區文峰街道果園村社區黨委、關工委組織社區青少年和家長開展「傳承愛國精神 爭做時代新人」親子手工製作活動。
  • 成都李家沱社區:引入非遺文化 更新傳承模式
    1月10日,由成都市成華區府青路街道李家沱社區主辦,四川中國西部社會發展研究院承辦的「培文李家沱·共創文化宴」青少年手工之古算盤非遺課堂在李家沱社區開展,在老師指導下,家長和孩子一起手工製作「古算盤」,傳承非遺文化。
  • 絨花非遺傳承人趙樹憲做客南京報恩寺遺址 講述絨花之美
    絨花非遺傳承人趙樹憲做客報恩寺遺址 講述絨花之美  【解說】當地時間9月9日,一場「師恩深如海,獻禮教師節」主題公益活動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上演,活動當天,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絨花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樹憲做客現場,為遊客和觀眾展示南京絨花的非遺技藝。
  • 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在上海市奉賢區開展「非遺在社區」工作交流活動
    「非遺在社區」工作交流活動。  調研考察階段,來滬與會代表還赴奉賢區古華園(奉賢滾燈)、青村鎮吳房村(土布染織技藝),靜安區朝陽中學(打花棍),徐匯區園南中學(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凌雲街道社區學校(皮紙製作技藝),黃浦區五裡橋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上海燈彩)實地調研考察了上海「非遺在社區」特色實踐案例。
  • 金象花園社區開展「花燈籠 迎中秋」手工宮燈製作活動
    9月10日上午,錦江區成龍路街道金象花園社區開展了金象家「黨建引領追夢人 民俗為媒匯能量」——「花燈籠 迎中秋」手工宮燈製作活動。社區居民踏著輕快的腳步早早地來到活動現場,手工老師首先講解了宮燈的歷史文化及製作方法,並送上了中秋節日祝福。大家迫不及待地在老師的指導下,擺燈架、連燈飾、掛燈線,宮燈的中國紅讓現場透著濃濃的節日氣息,社區居民滿面笑容相互展示自己親手製作的手工宮燈。活動中還穿插了中秋互動問答,大家積極搶答、樂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