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時有人問力哥,能不能投資寫字樓、商鋪或旅遊地產?
問寫字樓和商鋪的,大多是三四線城市的,因為一二線的寫字樓和商鋪價格都已經很貴了,而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寫字樓和商鋪,總價低,不限購,很多人就心動了。
而問旅遊度假房的,則一二線城市的居多,日子越過越好,就想到海邊或山裡買一套度假屋,一方面可以投資升值,一方面自己以後也可以去度假養老。
雖然客觀地說,力哥不應該一棒子打死所有這些房產品種,但對於普通人來說,我還是建議大家儘可能迴避。
大家想一想,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中介向你推薦寫字樓、商鋪或旅遊度假房?
因為佣金比例,比普通住宅更高。
為什麼佣金比例更高呢?
房子不好賣唄。
先來說寫字樓和商鋪這兩種商用物業。
買房投資要獲得收益,要麼靠租金,那就必須長期有人願意租住,要麼靠出售賺差價,那就必須有很強的流動性,買房需求大,容易脫手。
而商用物業的出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經濟所處的歷史發展階段。
很多三四線的地方政府很歡迎開發商用物業,因為這些能帶來就業和稅收,能持續推動地方GDP增長,而普通住宅則是一錘子買賣。
但是這種思路,會導致商用物業的建造速度,超過當地經濟的實際發展水平,也就是沒有那麼多租寫字樓和商鋪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商用物業不是剛需,經濟形勢好,賺錢機會多的時候,自然商用物業會比較吃香,但經濟形勢變差了呢?
畢竟,不管經濟好不好,普通人日子總要繼續過,飯總要繼續吃,房子總要繼續住。
不可能經濟低迷,自己住的房子也不要了。但如果經濟低迷帶動房價下跌,那作為剛需的住宅,需求最容易被刺激出來,而商用物業,依然乏人問津,因為這時抄底買下的人,很可能還是租不掉。
更大的問題在於人口。
絕大多數三四線城市的人口,放在10年以上的長周期來看,一定會逐漸減少。因為人口向少數中心城市聚集,是全世界城市化發展的經驗,中國不可能例外。
相比於住宅,商用物業更仰賴人口基數,也更容易受到衝擊。
不說三四線,就以上海為例,投資選擇寫字樓和商鋪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靠近地鐵,已是人盡皆知的真理。
但即使靠近地鐵,也不一定就能租出去。
比如前幾個月我自己公司換辦公室,我也到處跑,發現很多位置稍偏的寫字樓,空置率就明顯比較高。即使靠近地鐵的,只要附近還蓋了更大更新的寫字樓,作為老樓的租金也會受影響。
我租下的寫字樓,據說上半年還能維持在5塊多,就因為隔壁新開了一個寫字樓,我實際以4.7元/平方米租下。
而在外環外,到處都是區政府甚至鎮政府大力扶持的商務區,在上海郊區,也沒那麼缺地,大片農田可以平整出來,綜合開發,段位往往都很高,但因為位置偏僻,要是沒有地鐵直通,往往也沒那麼好租。
據我觀察,中國現在整體的寫字樓數量已經過剩了,真正稀缺的, 永遠是一線城市市中心的稀缺土地上的寫字樓。
北京國貿
還記得最近北京出了個新政嗎?五環以內(南四環),原則上未來不允許再造新的寫字樓,這才是真稀缺。哪怕中國經濟再低迷,北京國貿、上海陸家嘴、深圳福田、廣州珠江新城、香港中環的寫字樓,長期看,也還是香餑餑。
上海陸家嘴
至於商鋪,其實投資風險比寫字樓更高。
寫字樓裡,可以辦公,也可以做各種直接面向C端客戶的商業用途,比如我租的辦公室,之前是租給一家足療按摩養身機構的。
而我周圍的鄰居,大多是做和孩子有關的生意,這種生意,開在寫字樓和商鋪都可以,但商鋪租金比寫字樓貴得多,所以我們在馬路上經常能看到「旺鋪招租」的廣告,其實這些鋪子一點不旺。
即使是寫字樓,我入駐3個月來,同一樓層一共8戶人家,已經有三戶房間換了新租客,可見創業失敗的概率,真的高。
再說商鋪租金,現在各種城市綜合體越來越多,但裡面的消費也越來越高。其中最大的成本,就是越來越貴的店面租金。
別說綜合體了,就說我家小區門口的門面房,前幾天我去那家充其量只有30平米的沙縣吃餛飩,一看怎麼餛飩都漲價了,老闆娘就開始吐苦水,說租約下個月到期,房東直接把房租從1萬漲到2萬,就算天天包餛飩,一天不休息,每天就要增加300多塊錢成本,相當於每天至少50碗大餛飩都在替房東下。
她現在也沒想好怎麼辦,實在不行,只能關門走人。
所以上海外環內,現在隨便一碗只有三四片薄如蟬翼的牛肉片的蘭州拉麵,都要10元起賣,隨便一個開在門面房裡的煎餅果子,稍微加一點料,也要10多塊。
要是你想開個高端點的服裝飾品店,左邊是蘭州拉麵,右邊是沙縣小吃,你覺得這店有可能生意好嗎?
中國餐飲界三大巨頭
另外商用物業不是民生剛需,所以房屋交易階段,不會有各種稅收優惠,一定是封頂徵收,這塊成本在轉手時,也會嚇死人。
而在房屋持有階段,水電煤都貴,物業費更貴,如果買下後常年租不出去,光是物業費的成本就嚇死人。
再來說說度假房。
道理和商用物業是相通的,人口永遠是最核心的要素。
真正國際知名的旅遊渡假區的核心區域的地產,還是蠻稀缺的。
但這種房子,往往可遇不可求,真正已經開發成熟,管理規範,每年客流穩定的知名旅遊區,核心區域哪裡還有新房出售?
旅遊地產一般要麼靠山,要麼靠海。
中國山川秀麗,海岸線綿長,在我看來,不管是黃山廬山還是大理版納,旅遊地產的稀缺性其實並沒有那麼高。
熱帶海島的一線海景房,稀缺性會高一些,在中國只有海南有。
海南度假別墅
但即使是海南,也已經被過度開發了,太多的沿海樓盤,已經變成鬼城。
我有一個平時常駐海南,在海南做了10年旅遊地產企劃的上海朋友,整天在賣文昌陵水的房子,他私下多次和我說,海南真正值得買的,只有海口市中心那四個區,連三亞都不值得買。
三亞的城市級別,達不到那麼高,但因為全國人民都去哄搶,房價卻高得嚇人。
三亞
國外也是一個邏輯,我在曼谷買房之前,先去東南亞最熱門也是最成熟的海島遊目的地——普吉島轉了一圈,發現普吉島真正有投資價值的核心一線海景房,只有那麼一小塊沿著芭東海灘的地皮,卡倫海灘也還行,到了卡塔海灘就稍微有點偏了,更不要說更南邊的奈涵和拉威海灘了,基本就是把投資客往絕路上帶的節奏。
但真正最熱門的一線海景房,還輪得到在2018年留給你嗎?普吉島30年前剛開發的時候,最好的一線海景就已被希爾頓們給搶先圈走了,所以現在新開發的度假房,往往只能造在後面的半山腰上,雖說海景也還是看得見,但走到海灘和商業區,也還要走個十幾二十分鐘,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芭提雅的問題就更嚴重了,連海灘邊核心區的房子,我都不看好。
一是芭提雅的城市規模太小,二是我對芭提雅這個地方,一點好感也沒有。
芭提雅的海灘很髒,這個大家都知道,畢竟開發那麼多年了,但芭提雅的紅燈區實在太誇張,芭提雅海灘邊上,晚上站滿了站街女,可以說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帶孩子來玩的家長,該怎麼和孩子解釋這些姐姐阿姨,整天衣著暴露站在路邊幹嘛呢?
芭提雅紅燈區
黃賭毒是人性的弱點,旅遊區靠開放黃和賭來拉動經濟,並不稀奇,但關鍵要限制區域,好好管理,普吉島的紅燈區集中在芭東海灘步行街,如果沒興趣,完全可以避開,但芭提雅避無可避。
這種情況,在經濟更落後,百姓更貧窮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也存在,而在柬埔寨的內陸,貧窮更加誇張,有些父母甚至會把女兒的初夜權,以20美金的價格賣給外國人。所以我才說,泰國買房只能投曼谷市中心,柬埔寨買房,只能投金邊市中心。
但即使是金邊,這座城市的貧富差距之大,也太過驚人,也只適合高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客。
越南我還沒去考察過,但也是一個邏輯,要投只能投胡志明市的市中心,連河內都別投,但越南有個硬傷,就是對中國人抱有太強的敵意。
所以說,看了那麼多,我覺得最值得買的,還是普通住宅,尤其是中心城市中心區域的普通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