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山區要大變樣
詳細規劃來了
搬遷撤併部分村莊
建慢行路
打造風景帶
……
19日
南部山區「多規合一」規劃草案出爐
規劃期限:2017年—2035年
南部山區將這樣規劃
根據《規劃草案》
定位:
南部山區定位為濟南市生態功能保護區和綠色生態示範區。
發展目標:
生態南山,詩畫南山,野趣南山
規劃範圍:
濟南市南部山區管理委員會管轄範圍,北至仲宮街道辦事處、西營行政邊界;南至泰安界;西至長清、歷城區界;東至市區變節,包涵仲宮街道辦事處、柳埠街道辦事處、西營鎮三鎮街全域範圍。土地總面積571.39平方公裡。
兩大功能:
生態功能↓
涵養水源——加強對水源地,泉水滲漏帶的保護和監管,提高水資源涵養能力
資源保育——統籌實施山林泉湖草系統治理,保護自然資源總量
景觀旅遊功能↓
風景營造——以山水自然本底為基礎,打造三川景觀帶,塑造優美大地景觀。
休閒旅遊——積極融入區域旅遊格局,打造大泰山山水文化旅遊景點,帶動全域鄉村旅遊發展
總體空間格局規劃
三大人口聚集區: 仲宮、柳埠、西營
仲宮、柳埠、西營。依託三個片區,打造南部山區人口聚集、經濟發展、公共服務、旅遊服務核心。
交通主幹道,串起旅遊、產業、城市發展……
S103——旅遊服務發展軸
濟泰高速——休閒養生服務軸
大南環高速、港西路——農副產品流通軸
S327——東西向城鎮發展軸
六大片區:
河谷發展片區
2個後山生態核心保育片區
3個前山生態一般保育片區
實現由廊到片的全域保護
有了如上規劃
接下來
南部山區會有那些變化呢?
住宅方面:部分村莊搬遷
高度整合城鄉資源,推動城鎮集聚高效、鄉村特色鮮明的城鄉差異化發展模式,對生存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等地區的村莊,通過易地扶貧搬遷,生態宜居搬遷,農村集聚發展搬遷等模式,實施村莊搬遷撤併,統籌解決民生和生態問題。
旅遊方面:生態旅遊地圖劃定
趕快戳下面看大圖↓
打造旅遊、特色種植兩大核心產業,休閒、度假、觀光、遊憩、體驗功能為一體的生態旅遊發展高地。串聯旅遊資源,打造「兩核、三區、四環、多點」的生態旅遊風景線。
交通方面:建慢行路
對外交通格局:
南部山區將強化與主城區和周邊城市對接,與主城區構建「一主兩輔多通道」
對內交通格局:
南部山區還將打造慢行線路,倡導綠色出行,並構建旅遊路網結構
環境方面:全域生態保護,空氣達到優良
至2035年,南部山區森林覆蓋率達61.9%以上,林地保有量353.74平方公裡,河湖水面率2.79%以上,南部山區重要水功能區PM2.5不高於35微克/立方米,百分之百達標。
來源 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