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八大菜系,
民間有四大名菜,
還有流傳在江湖上的十大名菜,
美食的江湖每年都打的天花亂墜,
然而陝菜好像從來都沒怎麼進入過決賽,
有人說「陝西無菜」,
意思是陝西菜不成體系、沒有特點。
這話說的我們陝西人可不願意,
明明美食天堂就在陝西。
這不前幾天,
在陝西渭南舉行了第26屆中國廚師節,
各路美食大神雲集的現場,
第一次評選出了陝西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
這第一份美食「狀元榜」,
不知道能不能讓陝菜能飄香更遠。
這次的廚師節,
被譽為「中國餐飲業的奧林匹克」,
陝西100多種名菜和小吃第一次匯聚一起,
由國內數百名大廚和群眾品鑑點評,
也給外地名廚們留下深刻印象。
不過當這「陝西十大名菜」出爐,
我們倒覺驚訝,
因為這十大名菜裡,
雖有我們耳熟能詳的大菜,
竟也有一些小眾到我們很少有人知道的菜色。
那麼我們來看看,
十大名菜都有些什麼?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①
葫蘆雞
葫蘆雞該是這十大名菜裡最讓人耳熟能詳的一個,
它是陝西西安漢族傳統名菜,
從唐代開始就有了這道菜,
相傳,葫蘆雞始於唐玄宗禮部尚書韋的官廚。
韋氏用菜極為講究,窮奢極欲,
命家廚烹製酥嫩的雞肉,
第一位廚師先炸後煮,韋氏嫌肉質太老,便重罰鞭打;
第二位廚師先煮後炸,這樣做出來的雞著實美味,
但韋氏嫌雞肉不成形,不好看,竟將廚子活活打死;
第三位廚師吸取了前兩位廚師的經驗教訓,
把雞綑紮起來,然後先煮再蒸後炸。
這樣做出來的雞肉不但香醇酥嫩而且形似葫蘆,
後人便將其稱之為「葫蘆雞」。
典故聽起來雖然有些殘酷,
但也著實為後人留下了葫蘆雞的美味,
據說葫蘆雞的傳統選料,
是用西安城南三爻村的「倭倭」雞。
這種雞飼養一年,淨重一公斤左右,肉質鮮嫩。
再用特殊的烹飪方式,
使雞肉表面呈金黃色,
並且肉質香嫩可口,
最後再伴有一小碟花椒鹽佔著吃,
用陝西話說那就叫做「撩」!
覓食地推薦:
古法葫蘆雞
地址:大學城外國語大學南門
電話:029-85841325
長安大牌檔
地址:小寨東路小寨賽格國際購物中心6樓西北角
電話:029-89326688
地址:未央路龍首村印象城購物中心4樓東北角
電話:029-86260088
②
燒三鮮
燒三鮮是一道很有陝西特色的招牌菜,
也是一道適合冬季食用的家常菜。
因為它的主要原料有:
水發海參、水發魷魚、油發魚肚、小青菜、花菇等葷素搭配,
從視覺上就讓人覺得非常健康,
而且入口滑嫩,
又講究營養健康,
適合一家人食用。
覓食地推薦:
大清花餃子館
地址:東大街273號(原炭市街如家精選酒店二樓)
電話:029-87386868
地址:高新一路7號(近光華路)
電話:029-68806166
地址:曲江池東段金地廣場3樓
電話:029-89666133
地址:李家村萬達3樓
電話:029-85560921
地址:長安西路與東儀路十字西南角
電話:029-68782233
地址:友誼路黃雁村十字東南角華豪麗晶2樓
電話:029-85397203
地址:錦業路(綠地世紀城饕界)
電話:029-68729377
地址:長纓西路華東.萬和城
電話:029-68291179
地址:國色天香B座5樓(陝師大對面)
電話:029-84167897
地址:雁塔北路時億國際廣場南座一層A011號
電話:029-68092015
③
紫陽蒸盆子
紫陽蒸盆子傳說始創於漢劉邦時期,
當年劉邦帶軍打仗行夜至紫陽縣漢王城,
當地軍民為歡迎劉邦,
特意找來廚師準備大擺宴席,
可是軍隊第二天就要出發,
七碟八碗的準備來不及,
有聰明的廚師就將豬蹄、母雞、魷魚
和當地的黑木耳、蓮萊等加入調料,
一起放入大烏盆,用大火蒸製一夜。
清晨劉邦大軍聞香而醒,
狼吞虎咽地吃了精光,個個精神煥發,
劉邦大為讚賞,問廚師此為何名,
廚師以前也從未這樣做過,
正為難時,猛看見桌上的大烏盆,
靈機一動說此菜名叫「蒸盆子」。
雖然只是傳說,
但是紫陽蒸盆子用料極其講究,
雞要本地仔母雞,
其它青菜及香料都要當地土產,
稍有差遲則口味大變。
紫陽蒸盆子湯鮮肉香,。
上席的時候與小菜搭配,
最具地方特色。
它的燉煮時間最少不能低於4小時,
才能使這道菜原汁原味,湯醇肉香,
稍有差遲則口味大逮,
非一般地域所能為,
所以當之不愧地成為最具特色的傳統大菜。
覓食地推薦:
紫陽蒸盆子
④
帶把肘子
大荔帶把肘子最為出名,
不僅是因為它的色香味俱全,
也由於它的典故,
匠人李玉山通過這道菜,
懲治了為非作歹的州官,
還當地人民的太平,
也因為得到的撫臺大人賞識,
而流傳百世.
所謂「帶把肘子」,就一定要「帶把」,
也就是帶著豬爪才行。
用旺火蒸製,籠蓋須留一個小的縫隙,
這樣成品才不致因蒸氣過大而損壞形態及色澤。
端上桌的「帶把肘子」形狀、色澤極為漂亮,
呈現出獨特的棗紅色。
相比「東坡肘子」,
它的肉質更軟、酥爛,
而且容易夾(相信不少朋友在吃東坡肘子時,
都經歷過不得不將幾乎整個大肘子
一起端起來吃的尷尬),
吃起來酥爛不膩,
味道香醇美嫩。
不過畢竟這「帶把肘子」製作方法過於繁複,
既顯得油膩又賣不上價,
在西安,要想找到一家能做正宗
「帶把肘子」的餐館還不太容易,
多在一些小本經營的小店中列入菜單,
不過據說在陝西大荔一帶,
逢年過節請客如果沒有「帶把肘子」這一道菜,
就不能算全席。
所以這道菜不但代表了一種文化,
更成為了一種習慣。
覓食地推薦:
大荔帶把肘子
地址:朱雀大街1號(近友誼西路)
電話:029-87881989
地址:北關正街35號方興大廈4樓(省氣象局對面)
電話:029-86333377
⑤
海參烀蹄子
這道菜相比之下,
就沒有前面幾項的知名度高了,
大概是因為在陝西地區,
它的覆蓋面不廣,
而且能精確做出它味道的大廚並不多。
據說這是以前的官府菜,
也許是因為用料過於考究,
所以不那麼經常出現在尋常百姓家。
不過現在,
「海參烀蹄子」是陝西有名的風味菜餚,
選料講究加上採用:
陝西獨特「烀」的烹製方法,
就更別具一格,
特別是在秋冬季節,
定是大補。
覓食地推薦:
大唐博相府酒店餐廳
地址: 芙蓉東路6-1號
電話: 029-85563333
⑥
糟肉
糟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餚,
屬於閩菜系福州菜。
不僅紅白二色引人食慾,
而且香肥不膩,美味可口,
可謂是家常菜中色香味俱全的佳餚。
這道菜的「祖籍」聽起來不那麼陝西,
但其實它在陝西中也很有歷史了,
1991年,西安市桃李村飯店率先研製創新「陝西官府宴」,
以秦菜大師張生財為組長的技術研究小組,
將糟肉列入「官府宴」之中。
1993年12月,第三屆全國烹飪大賽團體賽在北京舉行,
參賽的西安桃李村飯店隊,
經評委們評出,該隊包括糟肉在內的菜品獲得了金杯。
饒有興味的是,
糟肉的魅力不僅令國人垂涎欲滴,
爭相品嘗一飽口福,
而且也徵服了洋人。
糟肉之所以有這樣大的魅力,
主要在於甜香饞人,酒香醉人,
棗香宜人,因為用了醪糟醅,
有一種濃烈的香味,
又因為肉爛棗軟,使酒香變得既令嗜酒者喜愛,
也讓不飲酒的人樂於接受,
加上坐它時刀工精細,
造型誘人,有人賦詩讚曰:
「肥肉吃了不膩口,酒香宜人食慾增,
紅棗營養味道美,食後餘香樂無窮。」
覓食地推薦:
大唐博相府酒店餐廳
地址: 芙蓉東路6-1號
電話: 029-85563333
桃李村飯店
陝西省西安蓮湖區西關正街2號
電話:029-88618359
⑦
溫拌腰絲
這道菜在很多人看來也是小眾,
不過嘗過它的人也是讚不絕口
溫拌腰絲是由唐代羊皮花絲演變而來,
西安很有名的漢族小吃,
不過,作為一個在西安土生土長20多年的吃貨,
我竟然沒有聽過它的名字。
據說它因為用豬腰子和其他輔料、調料、
以及溫拌的方法製成而得名。
一款用低檔料烹製成高檔菜的代表作之一。
它改變了拌菜必「涼」的成規,
使人耳目一新。
成品不但風味特殊,且溫馨暖齒,
某些牙病患者也可大膽品嘗。
而且是可是西安飯莊的「看家菜」噢!
覓食地推薦:
西安飯莊
地址:南大街110號(鐘樓西南角)鐘樓飯店
電話:029-87600115
地址:錦業路38號粵漢國際2樓(近綠地世紀城)
電話:029-88600033
地址:豐鎬東路30號(近喜來登大酒店)
電話:029-84295780
地址:長安南路375號(陝師大斜對面)
電話:029-85439661
地址:鳳城五路26號(西安中學對面)
電話:029-86530333
地址:昆明路石橋立交正北300米
電話:029-89397777
⑧
金錢釀髮菜
這道菜的名字,
聽起來就非常富貴,
原來相傳,
唐代京都長安商戶王元寶特別喜歡髮菜,
幾乎每餐必備。
後來王元寶成為長安富豪,
加之髮菜與「發財」同音,
舊時富商大賈舉辦酒宴,
多以此道菜作為頭菜,
象徵著生意興隆,財源茂盛。
這不僅僅是一道菜,
其實在現在人的認識當中,
更像是一道甜點,
吃到口中軟滑爽口,
雞湯味鮮,雞茸脆嫩,髮菜綿軟。
甚至國內外來賓來到這裡,
無不點名要求品嘗,
品嘗後也是無不嘖嘖連聲、交口稱讚,
沒吃過的我表示有點流口水。
覓食地推薦:
西安飯莊(地址同上)
⑨
生煨魷魚絲
魷魚海鮮可並不僅僅屬於沿海城市,
這道白煨魷魚絲原是陝西省三原縣著名的漢族風味菜,
它是為紀念明代萬曆年間工部尚書溫純而創製的,
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了。
這道菜後來進入古都西安,
成為三秦名饌代表作之一,揚名中外。
不過這道菜在三原有它本來的做法,
後傳到西安之後,
便有了更簡便的製作方式:
將雞腿、豬肘肉切成4 條,先入砂鍋中,
上放魷魚絲,加湯而煨,
最後揀去雞腿、豬肘不用,
整理好魷魚絲絮,
撤上火腿絲、澆原汁即成。
不得不說,
這道到西安簡化做法成了西安飯莊的名菜,
但我依然相信,
三原縣的農家老婦手裡,
有著更美味的生煨魷魚絲。
覓食地推薦:
三原老黃家
⑩
奶湯鍋子魚
「奶湯鍋子魚」是一味歷史悠久的長安古菜,
有1300多年歷史。
自唐中宗李顯,大臣拜官,
例要獻食天子,名曰:「燒尾宴」,
取意「魚躍龍門」,前程遠大。
韋巨源官拜尚書令左僕射時,
進獻的食單中有「乳釀魚」。
「奶湯鍋子魚」即由「乳釀魚」發展演變而來。
因地制宜,
這道菜以黃河鯉魚為主料,
初以「銅爨」(音竄)為炊具,
後改用為火鍋,
煨以其汁如乳汁一樣的奶湯,
上席後點燃酒精,
菜式很新穎,而且在酒精的左右下
味道就加香醇而鮮美。
據說這原在宮廷的御宴和官邸的宴席上使用,
不過現在已經深入民間啦。
覓食地推薦:
西安飯莊(地址同上)
除了這些叫上名,
或者叫不上名的陝西十大名菜,
此外,還有這樣一些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美食,
被評為陝西十大小吃,
不出意外的話,
看看這些美食在你心裡排第幾吧。
▼肉夾饃
▼陝西涼皮
▼牛羊肉泡饃
▼葫蘆頭
▼Biangbiang面
▼陝西餄餎
▼臊子麵
▼鍋盔
▼千層油酥餅
▼金線油塔
其實外面的山珍海味,
還是不敵家裡的這一口特色小吃,
陝西的小夥伴外出歸來,
很多人都會想咥碗泡饃,
啃個夾饃,
最後再吞下一碗臊子麵.
小吃我們已耳熟能詳,而這次中國廚師協會給的這十大陝菜,
有些看似離經叛道,
其實深挖它們背後的故事或者細細品味其味道,
都會覺得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