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臭豆腐是聞著臭,吃著香,在市中心武林路邊上的環北新村社區門口,就有人擺攤賣起了油炸臭豆腐。
臭豆腐攤經常顧客盈門,不過社區裡部分居民不幹了。
社區高阿姨說,每天下午,社區門口都有人在擺攤賣臭豆腐,已經有些日子了。
「我們是12幢,就在社區的一個小門口,這個攤位的主人也住在社區裡,攤位就擺在門口的弄堂裡,從每天下午擺到晚上六七點。油炸臭豆腐要用很多油,一炸起來那個油煙氣就往上冒,再加上我本身就不太喜歡臭豆腐,聞到那個味道,真的難受死了!」
高阿姨還說,受不了的居民人不止她一個,有人還為此打了12345市長熱線投訴。
王師傅和他的臭豆腐攤
居民大伯:反對擺臭豆腐攤的原因無非三個
昨天下午1點多,12幢樓底的弄堂口還沒看到臭豆腐攤。
一個背著手曬太陽的大伯抬手看了看表,「還沒到時間嘞,要到2點之後才會出來。」
大伯說,攤主小區裡的居民應該都蠻熟悉的。「四五十歲年紀,最早是在小區外面擺夜宵攤的,看上去蠻辛苦,晚上10點鐘出來,有時候擺到凌晨一兩點甚至三四點,賣賣炒粉幹什麼的。」
有一位抱著小孫子的阿姨也湊上來說,「聽說他老婆身體不好,只能靠他這樣子做賺點錢。後來麼夜宵攤不擺了,就在弄堂口架了個煤氣灶賣臭豆腐,哦對了,還有蔥包檜、手抓餅。」
大伯接過話茬,「你說他地方也找得蠻好的,就擺在社區的鐵門裡頭。上次我們還幫他算過帳嘞,一碗臭豆腐賣5塊,他說一碗起碼能賺2塊,有時候一天賣幾百碗嘞。」
大伯還說,擺攤的師傅姓王,在社區弄堂口賣臭豆腐起碼大半年了,生意不錯,回頭客比較多。大伯猜測,王師傅擺攤的位置好,靠近公交站,每天下午2點到晚上7點路上人最多,等公交車的人,不會在乎多花5塊錢買份油炸臭豆腐消消閒。
大伯分析,有居民不希望王師傅擺攤賣臭豆腐,無非三個原因。
「第一個,油煙氣和味道確實有一點,特別是邊上12幢的人,要是碰到不喜歡吃臭豆腐的,是真的會覺得噁心。第二個,他擺攤的位置正好是社區的出入口,高峰期他的攤位旁邊要圍十幾個人,經常從這裡進出的人會覺得有麻煩。第三個,你別看他這個攤位不大,收入還可以,估計有人眼紅了吧!」
攤主:臭豆腐生意好不好,主要看風向
下午2點一過,臭豆腐攤果然擺起來了。
攤主是個頭髮有些斑白的男人,戴一副黑框眼鏡。他就是王師傅。
王師傅拉來白鐵皮的小推車,支起煤氣灶,架好大油鍋,還擺好了做蔥包檜的大鐵盤。
已經有顧客在等了。
等熱完油,王師傅戴上手套從泡沫箱裡拿出6塊臭豆腐放進油鍋,「嗞啦嗞啦」炸上幾分鐘,再盛進圓圓的紙盒裡,一份5元,淋上甜麵醬和辣醬,拿牙籤一戳,有人就在旁邊趁熱吃了;有人還會點上兩三份臭豆腐再加幾副蔥包檜,這是替朋友帶的。
王師傅也會關照幾句,「要不要用塑膠袋扎牢?軟了就不好吃了!」
我問王師傅,生意怎麼樣?
「看情況的,這麼一箱100多塊臭豆腐,有時候能賣完,有時候只能賣上兩三盒,主要看風向,你看這個弄堂,要是風往外面吹,臭豆腐的味道飄出去了,外面路過的人聞到了就會進來,要是風往裡面吹,生意就會少一點。」
半個小時工夫,王師傅賣出了十來份臭豆腐,還有三四副蔥包檜。
趁著人少的空當,王師傅坐下來跟我說,「其實賣這個東西有投訴,我也曉得的,不過都是討生活嘛,要是年紀輕,我肯定還要去外面拼拼的。其實投訴主要是針對油煙。你看,我戴眼鏡的,眼鏡框上油漬都很少,我平時也留心的,以後這方面我也會控制的。」
環北新村社區的傅書記說,擺攤的王師傅家裡也確實有困難,社區早就在想辦法解決了。
「王師傅今年50多歲,我們給他介紹了幾個工作,比如外面的保安,但是一來工資收入不太高,二來離家也有點距離。他老婆身體不好,長期用藥比較花錢,又需要經常在家照顧,孩子呢還要上學,確實有不方便的地方。我們也在積極想辦法,爭取能幫助他換個工作,另外聯合城管行政執法,儘量減少對居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