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石林:石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保護名錄項目120項

2020-12-09 石林電視臺

彝族撒尼人是石林的主體少數民族,自成體系的語言文字、美麗動人的詩文傳說、絢麗斑斕的民族服飾、熱情奔放的民族歌舞、古樸粗獷的摔跤競技、激情澎湃的三弦舞蹈、萬人狂歡的傳統節日、神奇迷人的民俗風情……無不演繹出古老民族的文化韻味和地域特徵,石林民族民間文化底蘊豐厚、內涵豐富,是石林寶貴的文化遺產。石林縣歷來高度重視優秀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業務部門的指導幫助下,通過摸底調查,確立重點保護項目,逐級申報命名,全縣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保護名錄項目120項。

國家級4項:(彝族撒尼語口傳敘事長詩《阿詩瑪》、彝族(撒尼)刺繡、彝族三弦舞(撒尼大三弦)、摔跤(彝族摔跤);

省級5項:(糯黑彝族文化保護區、阿著底彝族撒尼族刺繡之鄉、月湖傳統文化保護區、彝族古樂、火草布紡織技藝);

市級29項:(獅虎舞、叉舞、架子樂等);縣級82項:(圭山彩虹、撒尼鼓舞等);國家級珍貴古籍文獻名錄2項(彝文手抄本《指路經》、彝文古籍《納多庫瑟》聖經問答);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區12個,其中省級3個(糯黑村、阿著底村、月湖村),市級5個(維則村、芭茅村、海宜村、大老挖村、下冒水洞村),縣級4個(上蒲草村、巖子腳村、紅路口村、矣美堵);民族文化傳習館7個(大糯黑、維則、大平地、月湖、彝族第一村、民族小學、長湖中心小學);非遺傳承基地2個(省級傳承基地長湖中心小學、市級傳承基地民族小學)。傳承人:各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29名,其中國家級5人、省級20人、市級29人、縣級75人。

來源:石林縣非遺中心

編輯:張益坤

編審:堵紹娟

監製:徐敬堯

石林融媒

相關焦點

  • 30項!普洱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
    12月9日,普洱市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3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將被收錄入普洱市第五批市級名錄。普洱市歷來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為保護和傳承普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現新公布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0項。
  • 32項!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啦!
    32項!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啦!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九府字〔2020〕45號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市直及駐市有關單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九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為進一步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現將九江市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天水市19個項目入圍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第四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 (天水呱呱)    天天天水網訊【記者羅雙紅】第四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甘谷麻鞋)      省政府要求各地、各部門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及《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
  • 北京18項上榜!文旅部發布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近日,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湖北公布第6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0日訊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22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和17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入選。據了解,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名錄時,同時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管理工作。
  • 威海出臺辦法 三種措施分類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威海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8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14項。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繼承和弘揚威海市優秀傳統文化,威海市政府將《威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列為今年政府規章完成項目。
  •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
  • 璦琿上元節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璦琿上元節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10項列入天津市和平區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原標題:10項列入和平區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為了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12月19日,由中共和平區委宣傳部、和平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和平文化宮、和平區非遺保護中心、和平區非遺大師工作室承辦的「多彩非遺創造美好生活」非遺文化展示、展演活動暨和平區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頒牌儀式在和平文化宮舉行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經驗」
    其中,就法治建設而言,中國政府先後頒布了《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規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等法律、法規、文件;啟動了《中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認證、搶救、保護和研究工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
  • 寒亭區新增6名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入選人數名列各縣市區首位,我區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增至31名。神芳橋作品——《濰縣磚雕如意門樓》富郭莊芥末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掌握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知識和精湛技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代表性人物。
  • 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
    中新網12月3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日前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53項)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計153項),現予公布。
  • ...享非遺 · 知識篇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及分類
    2008年6月,國務院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將十大門類調整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和民俗。
  • 香港4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香港4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14-12-05 21:23:56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香港12月5日電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東阿縣文化和旅遊局關於公示第七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和《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貫徹國辦發[2005]18號文件做好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精神,2020年,東阿縣文化和旅遊局部署開展了第七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 湘潭「巫家拳」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12月21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在公示的337個項目中,湖南共有19項入選,其中湘潭巫家拳入選。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食品...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涉及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  涉及食品領域30項,其中,新入選17項,擴展13項。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省市縣四級名錄體系正在形成
    新華網北京1月31日電(記者廖翊)記者從31日文化部召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古籍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省、市、縣四級名錄體系正在逐步形成。
  • 武山縣12項非遺項目入選第四批天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武山高蹺)近日,第四批天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在入選的41個項目中,武山高蹺、武山馬社火、姜維黃龍帶把槍、武山春秋大刀等12個項目或技藝入選。至此,我縣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6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8項。武山縣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石窟文化、史前文化、三國文化和獨特的地方民俗文化構成了武山歷史文化的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