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朝陽移動營業廳內,消費者正在諮詢資費業務。近年來,袁州區嚴厲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和企業經營信息的各類違法行為,切實維護了群眾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胡 霞攝(中經視覺)
右圖 5月13日,河北省遷安市公安局公安幹警沈軍偉(左一)來到華北理工大學遷安學院宣傳保護個人信息、防範電信詐騙等知識。 陳 儒攝(中經視覺)
近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相繼表示,將採取有力措施治理騷擾電話。此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也印發通知,決定於2019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在全國部署開展「守護消費」暨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專項執法行動。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個人手機等信息被房產中介、小貸金融、保險基金、裝飾裝修等行業掌握,被反覆撥打推銷電話,讓人煩不勝煩。對於如何治理重點行業和領域騷擾電話亂象問題,一些讀者來信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剷除空中「牛皮癬」
潘鐸印
剛在醫院給將要出生的孩子建上檔,就接到一大堆推銷月嫂的廣告電話;車險快要到期,總會有一堆保險推銷電話打過來;登記過一次房屋出租信息,來自中介的電話響個不停……很多人對這些現象並不陌生,幾乎每天都能接到這樣的推銷電話,不管你需要不需要,不管你曾經拒絕過多少次,這類電話依然樂此不疲。
去年7月份,國家十三部門聯合印發《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方案》,決定自2018年7月份起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一年半的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其中明確:各基礎電信企業要按照「誰接入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語音線路和「95」「96」「400」等碼號資源的用戶資質審查。行動方案還規定,嚴禁在用戶明確表示拒絕後仍向其撥打營銷電話,對違法違規企業和從業人員依法採取監管措施或予以行政處罰。
治理騷擾電話,一是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快通信網絡不良語音信息判定標準、電信網絡不良和詐騙語音處置技術能力要求等行業標準的編制,在法律法規中明確界定騷擾電話的定義和處罰標準等。二是運營商要切實承擔起社會責任,全面掌握使用主體、接入位置、資源用途、允許傳送的主叫號碼等信息,定期排查語音中繼、網際網路專線接入,特別是要告別企業的利益短視,嚴禁為非法經營、超範圍經營提供線路資源和業務接入。三是要加大騷擾電話源頭監管治理,加大對地產、金融、教育培訓等行業廣告行為的市場監管,斬斷騷擾電話利益鏈,徹底剷除騷擾電話「牛皮癬」。
(作者地址:青島市山東路12號)
切實加強源頭控制
李長瑞
去年7月份,工信部、司法部等13個部門聯合發文,決定從去年7月份起至今年12月底,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現在看來,騷擾電話整治工作可能還不容樂觀,與百姓的期望還有差距。
依照現有技術手段和條件,運營商可以通過大數據,更好實現從源頭管控騷擾電話。然而,少數地方分公司仍然存在只要給錢就能辦「電話增值服務」的現象,相關審查不夠嚴格,使得騷擾電話問題屢禁不止。即便被標註成騷擾電話,一些人也能找到「門路」,花點錢就立馬解除相關標註。這應該是相關癥結所在。近期,移動、聯通、電信三家運營商相繼表示,將採取有力措施治理騷擾電話。筆者認為,只要通訊運營商真正重視起來,採取相應措施,加強源頭控制,就一定能極大減少騷擾電話的活動空間。
一是綜合整治應從運營商做起,抓住關鍵環節,自上而下壓實責任,既要講求經濟效益,更要看重治理的社會效果。二是各級工信部門要發揮主管牽頭作用,重點督促運營商,建立責任區,從源頭控制騷擾電話。同時,還要多收集社會反響,把群眾滿意度作為治理成效的衡量標準。三是市場監管部門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及時掌握相關動態,向政府提供有關的社情民意,以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形成合力來抵制騷擾電話。四是治理工作要運用綜合行政和法律手段,督促運營商層層發揮作用,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切實扭轉被動局面,以維護企業社會形象。
(作者地址:山東省臨沭縣沭新街)
暢通投訴維權渠道
王宗徵
在日常生活中,騷擾電話的內容五花八門,多數帶有誘惑性和欺騙性,不僅幹擾了電信用戶生活和工作,還容易使一些警覺性不高的用戶被欺騙,蒙受損失。因此,必須暢通投訴維權渠道,堅決遏制電話騷擾行為。
首先,建立健全舉報和投訴渠道。在現實生活中,騷擾電話讓人不勝其擾,但針對電話騷擾行為的投訴和維權,用戶又苦於找不到出路,只好忍氣吞聲,這樣就使一些電話騷擾者得寸進尺,變本加厲。因此,防止電話騷擾,維護電信用戶權益,監管部門和電信運營商要主動作為,針對電話騷擾特點,強化相關投訴和維權渠道建設,保障渠道暢通,讓被電話騷擾的電信用戶舉報有門、投訴有道,使電話騷擾者受到應有懲處。
其次,電信用戶要敢於和善於投訴維權。面對電話騷擾,電信用戶不能選擇一味忍讓,更不要輕信那些帶有誘惑性和欺騙性的騷擾電話,而是要敢於發聲,理直氣壯地舉報和揭露電話騷擾行為。同時,要注意留好原始證據,並及時提供給有關部門,為投訴和維權提供可靠依據。
再者,加大曝光力度震懾電話騷擾行為。廣播電視、報刊、新聞網站等媒體要加大依法處理電話騷擾案例的曝光力度,講清電話騷擾危害和有關部門依法對相關案件的處理過程及結果,以此震懾電話騷擾者,並警示電信用戶注意依法投訴和維權。
(作者單位:天津市寶坻區檔案館)
做好自身防範工作
翟志勇
面對大量騷擾電話,做好自身防範工作十分重要。
首先,保護好個人信息不洩露。生活中,經常有一些商家以免費發放禮物、小紀念品等方式,讓消費者留下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聯繫方式等個人信息,這時必須保持警惕,儘量做到不貪圖小便宜,能不留個人信息的就儘量不要留。在辦理一些需要提交個人信息事務的時候,一定要去正規機構辦理,不要輕易相信網上或別人宣傳的一些辦理機構,減少信息洩露的風險。
其次,要善於利用科技手段,通過加載一些騷擾電話攔截軟體,將一些高頻電話攔截掉,讓騷擾電話打不進來。遇到推銷、售房等電話,第一次就要明確表明自己的態度,該拒絕就直接拒絕,不要含糊不清,讓對方看到希望、繼續糾纏。
再者,收集好相關證據。有了證據在手,無論是向運營商投訴維權還是向公安機關報案,用戶都能掌握主動權,做到維權有理有據,給騷擾者以嚴厲打擊。
最後,要敢於積極維權。許多用戶在騷擾電話面前沉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騷擾電話證據收集起來比較困難,怕麻煩,這就需要騷擾電話受害者勇敢站出來,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增強個人合法權益的維護能力,進而推動全社會對騷擾電話的整治,共同維護清淨安心的電信市場秩序。
(作者單位:陝西省勉縣老道寺鎮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