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景泰藍拍賣過億,那麼當代景泰藍作品有收藏價值嗎?

2020-12-15 寶藏天下

景泰藍,獨步皇宮數百年,是帝王御製的藝術品,其身份與地位非常尊貴,如今,景泰藍已經不再是只有皇家才能擁有的工藝品,隨著景泰藍收藏市場的火熱,人們也開始越來越關注景泰藍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201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一對《清乾隆御製掐絲琺瑯雙鶴香爐》以1.29億港元落槌,創下了掐絲琺瑯器的世界拍賣紀錄,從此將景泰藍拉入億元時代!

清乾隆御製掐絲琺瑯雙鶴香爐

2008年中貿聖佳拍賣公司春季拍賣會上,一對高28釐米的《清乾隆掐絲琺瑯多穆壺》以9072萬元人民幣成交;2010年6月在巴黎佳士得,一對《清乾隆掐絲琺瑯胡人像》更是以652.8萬歐元(4987萬元人民幣)高價成交!

清乾隆掐絲琺瑯多穆壺

近年來,隨著古代景泰藍拍賣屢創天價紀錄!很多人將目光投向景泰藍行業,但古代景泰藍已經成為古董文物,大多都是國寶級的收藏品,很少有私人藏品,而且藏品真假難辨、良莠不齊,收藏風險很大。綜合分析如今景泰藍行業及市場的發展走勢,眾多投資者把目光轉向現代景泰藍藝術品。

和平歡歌

也許很多人會感慨,當代景泰藍沒有古代景泰藍更有收藏價值,其實並不是,當代景泰藍同樣有收藏價值,古代景泰藍是經過時間的沉澱後,具有了文化價值以及歷史紀念意義,價值無法估量;當代景泰藍經過時間沉澱後也會變為文物,並且在造型、工藝都遠遠超越古代景泰藍,未來收藏價值甚至會將其超越。

《作龍花燻》

現如今現代景泰藍已然成為我國閃耀世界的外交名片,屢次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

外交部禮賓司原代司長魯培新先生說過:「夠規格、可以代表中國文化的禮物送給外國元首,景泰藍當之無愧!」並且還表示:我國對外的178個大使館,90%以上都陳設有景泰藍!

著名收藏家、古董鑑賞家、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馬未都先生也表示:「景泰藍是代表中國燦爛文明的!」

當代景泰藍第一人張同祿大師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

2008年,張同祿大師早年創作作品《祥龍晉寶》拍出2000萬天價!

《祥龍晉寶》

張同祿大師設計的作品《作龍花燻》被輾轉賣到南美後,一位華商花重金買回,回流國內,2006年在京城拍賣會上拍出1100萬元天價。

《候風地動儀》

張同祿大師作品《候風地動儀》96年曾被藏家以5000元買走,2002年拍出46萬,收藏6年獲利92倍。

這其實不是一個特例,它也是現代景泰藍以後發展的一個必然!

景泰藍近年來的火爆,可謂有目共睹,從天價拍賣引發強烈反響,到景泰藍《喜鳳瓶》、《一帆風順》、《和平尊》……陸續被作為國禮贈送外國元首及聯合國,再到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向紐交所贈送的景泰藍版淘公仔,以及國民老公王思聰高端定製的景泰藍頭盔……

一個個關於景泰藍的全國性熱門事件刷爆眼球, 這門昔日的皇家藝術已經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香餑餑。

現如今我國現存的國家級景泰藍大師只有6位,除了張同祿外,還有霍鐵輝,戴嘉林,米振雄,鍾連盛,劉永森,數量十分稀少,每一位都堪稱是「國寶級大師」,他們的作品都具有極高的藝術水平,未來市場價值不可估量。

不僅如此,許許多多的景泰藍創作者,他們的作品在經過時間的沉澱後一直在創作升值神話,尤其是一些藝術水平極高的作品,收藏價值也是非常的可觀,如今還有許多現代工藝的融合,例如各種金鑲玉,銅鑲玉,等等,這些工藝都加強了景泰藍作品的收藏價值。所以當代景泰藍非常具有收藏價值。

相關焦點

  • 是誰在收藏景泰藍?你絕對想不到
    >在2010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以1.295億港幣(約合1.113億元人民幣)天價拍下《清乾隆御製掐絲琺瑯雙鶴香爐》一對創下了掐絲琺瑯藝術品的世界拍賣紀錄。▲ 收藏家、古董鑑賞家馬未都馬未都在《百家講壇》中大談景泰藍:「中國的古代工藝中,大部分工藝都是官民共享,比如瓷器,我們有官窯就有民窯,比如玉器,宮廷製作,民間也製作只有一個獨特的工藝,它基本上在清末之前是宮廷獨享的,在同光中興之前,這門工藝沒有走入民間,這就是景泰藍。」
  • 三大知名「假」珠寶:景泰藍、琉璃、施華洛世奇水晶,值不值錢?
    都說珠寶純天然的好,那常常被人們提及的「假珠寶」:景泰藍、琉璃、施華洛世奇到底值不值錢呢?是否有收藏價值呢?1景泰藍景泰藍的學名叫銅胎掐絲琺瑯,也叫「琺藍」、「嵌琺瑯」,是中國的傳統手工藝品。景泰藍工藝的紛繁複雜大工序分制胎、掐絲、燒焊、點藍、燒藍、磨光、鍍金7道,小的流程共有108道。而每一道小流程,又分為很多個細節。舊時的景泰藍多為景泰藍精品專供皇宮貴族享用。在古代,擁有景泰藍是身份與權貴的象徵,瓷器上比較常見。景泰藍作為我國的瑰寶,這種手藝經常被製成各種各樣的首飾!
  • 皇家景泰藍辦廟會 敦煌文化元素的景泰藍小插屏將上架
    話說到了農曆雞年,景泰藍皇家藝術廟會也已經開辦了第四屆,每年春節都會有慕名而來的淘寶人。今兒個,小編先     原標題:皇家景泰藍辦廟會 敦煌文化元素的景泰藍小插屏將上架     千龍網北京訊 備受市民喜愛的景泰藍皇家藝術廟會將於1月29日(大年初二)在北京市琺瑯廠開鑼。
  • 金屬器 | 銅胎掐絲琺瑯景泰藍之美
    據此,中國元代後期已出現掐絲製品,應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且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獸耳三環樽、勾蓮鼎式爐、纏枝蓮象耳爐等,應是我國元代晚期作品。在《宋史·外國列傳》中記載:「大食國」本波斯之別稱。史料中有記載的最早的景泰藍——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鼎式爐元朝屬於景泰藍發展的初期,在工藝製作水準上較為粗糙,其工藝尚未成熟,能夠流傳下來的作品也相對較少,現市面上能見到的一般都為仿製品。
  • 《國器2019》景泰藍大龍罐在北京首發
    她期待未來景泰藍行業不斷創新,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傳承文明薪火,再續中華文脈。  為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迎接紫禁城落成600周年,以大英博物館館藏《明宣德掐絲琺瑯雲龍紋蓋罐》為原型,在釉料、色彩、工藝等方面全面升級,《國器2019》景泰藍大龍罐由此誕生。原央視《鑑寶》欄目製片人兼主持人羅晰月親臨現場並致辭。
  • 中國景泰藍第一人張同祿全新力作《宮禧葫蘆》震撼亮相服貿會
    服貿會文化服務主題展區張同祿,1958年投身景泰藍藝術創作,從藝60多年來創作經典無數,是當今唯一掌握景泰藍全部製作工序的頂級大師,諸多作品更是榮登國禮贈與聯合國及外國元首,特別是早期創作的《座龍花薰》在
  • 劉永森大師耄耋創作《五牛金尊》,首創可以變形的景泰藍傳家寶
    景泰藍誕生於皇宮,是明清宮廷御用的皇室之寶,備受歷代帝王青睞,乾隆皇帝更是專門在紫禁城設置宮廷造辦處,網絡工匠,精研技藝。其工藝紛繁複雜,集中國傳統工藝之大成,被譽為「燕京八絕」之首,自古便有「一件景泰藍,十箱官窯器」的說法。
  • 北京有哪三寶?景泰藍,象牙雕,北京烤鴨呱呱叫
    北京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是「四大古都」之一,有許多充滿地方特色的民風習俗。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北京的「三寶」。它們還被連成了一句話:景泰藍,象牙雕,北京烤鴨呱呱叫。首先來看景泰藍。明朝景泰年間,這種特種金屬工藝達到了一個新的頂峰時期,它的釉色具有內涵的亮度和純度,放射出寶石的光芒,在以後任何時期也沒有達到這種水平,因此被稱為「景泰藍」。2006年,景泰藍被國家列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幾百年來,景泰藍一直屬於御用器具,被皇家所壟斷,因而價值非凡,有「一件景泰藍,十箱官窯器」的說法。
  • 張同祿大師扛鼎新作景泰藍《千秋偉業》百年大鼎隆重首發
    ,北京工美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魏連偉,中國國家博物館原鑑定中心主任嶽峰,文化部中國演出管理中心前主任周廣莊,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秘書長毛增印,藝術機構代表謝水蓮、周劍共同為《千秋偉業》百年大鼎揭幕那麼,這件被專家們交口稱讚的《千秋偉業》百年大鼎究竟有何獨到之處,能使其執行業牛耳呢?
  • 景泰藍《錦繡如意》亮相納斯達克 張同祿世園唯一獻禮耀目世界
    作品不僅以元寶如意開光與如意外觀的中國館珠聯璧合,並且將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為推崇的福祿壽喜、財富吉祥絕妙呈現,獨具匠心。景泰藍第一人張同祿首創獨立開光與全景一體作品瓶體足部及口沿分別飾以蓮瓣紋、如意紋,寓意連連高升、吉祥如意。
  • 七寶燒:日本的「景泰藍」
    景泰藍傳自於西方,自誕生以來的600年間一直為宮廷御用之物,從未走出過皇宮,明代景泰皇帝對景泰藍極端鍾愛,所有御用陳設無不用景泰藍製作,被稱為「天下一絕」。無獨有偶,一種與景泰藍相似的器物悄然出現,這就是在日本被奉為「無國上品」的七寶燒。日本「景泰藍」——七寶燒
  • 景泰藍《中國牛轉乾坤》詳解——張同祿大師巔峰巨作
    1、最牛造型 作品有別於常規景泰藍的瓶、罐造型,以繁複異型器呈現,給人以耳目一新的震撼視覺,是張同祿大師「繁複異型器」的新裡程碑巨作。
  • 「銅道·鍾仁」國際藝術展啟幕,跨界景泰藍《五牛中國尊》在京首發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秘書長袁敏道,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原中央工藝美院院長、著名藝術教育設計家常沙娜等來自國內文化藝術界的領導、專家與大師共襄盛會,共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鍾連盛帶來的銅雕、景泰藍藝術精品,體驗兩大非遺技藝的非凡魅力,並共同見證兩位大師首次跨界聯袂創作的景泰藍作品《五牛中國尊》華麗亮相。
  • 景泰藍花絲是什麼工藝,花絲工藝製作過程是怎樣的?
    景泰藍作為我國代表的特色工藝藝術品之一,以它精緻的外表與精湛的工藝為我們帶來了極高的審美感受和藝術價值。而且因為現在的生產條件遠比五百年前的古代要好上許多倍,所以近代製作的景泰藍藝術品不僅沒有工藝上的退步與丟失,反而擁有了新興技術與新時代審美碰撞出的新興藝術品。
  • 菸灰缸、果盤、烤肉架……都是景泰藍工藝?!這位「景二代」的創作...
    (央視財經《創業英雄匯》欄目)銅胎掐絲琺瑯距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在明代景泰年間達到其藝術巔峰,後世稱之為「景泰藍」,它是工藝美術世界裡的璀璨明珠。趙志輝從小就在景泰藍的瓶瓶罐罐間長大,他的父親趙寶樹原本在一家景泰藍廠工作,工廠解體後,趙寶樹感到就這樣放棄太可惜了。於是招聘了二十幾位精兵強將,1991年成立了工廠繼續製作景泰藍。他吸取村辦廠的教訓,決定走技術含量高的精品路線,按照傳統工藝,全部採用手工製作,並邀有「景泰藍第一人」之稱的張同祿大師親自設計圖樣,指導工藝。
  • 驚世誘人的「藍」之美,景泰藍首飾,帶給大家不一樣的風格和裝扮!
    如果說起我們中國古代製作首飾的技術,那麼景泰藍一定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項。它擁有的顏色非常漂亮,是我們言語不可描述的美,看起來高貴典雅大方。如果說點翠太過於殘忍,那麼景泰藍則是點翠首飾很好的替代,景泰藍自存在以來就讓人非常的喜歡,藍色如大海般的深邃,配上黃金色富貴而大氣。
  • 曠世之瑰寶——景泰藍的色彩,無法被歲月洪流衝刷
    它是中國史上最為璀璨的手工藝,故收藏界有言:「收藏若無景泰藍,藏盡天下也枉然」,此生若能窺見它的面孔,大概如同窺見了盛世最美的煙花。也有相關人士認為,景泰藍是中國傳統金屬工藝融合外來琺瑯工藝而成,總而言之,每一個版本,似乎都有它的依據,然景泰藍的身世,依舊是一個動人的迷,卻也為它綺麗的面貌,更添了一抹神秘的傳奇色彩。景泰藍,經久不滅的璀璨無論琺瑯技術最早源於何處,「景泰藍」之名源於中國。
  • 中國最驚豔的景泰藍,不在北京故宮,不在臺北故宮,竟然在盛京!
    景泰藍,即通常所說的琺瑯器,是中國古代工藝品中形成較晚的一個品種,在明清兩代備受皇室喜愛。明代宣德至景泰年間,琺瑯器的製作工藝達到巔峰,釉色勻潤肥厚,飾紋千變萬化,又因當時的琺瑯器多為藍色,故稱「景泰藍」。
  • 景泰藍鑑賞與傳承系列之八新中國第一份國禮的設計者錢美華
    工步營造深夜小面上一篇我們講到2014年APEC會議上,為參加會議的各經濟體領導人贈送的禮品,是景泰藍的《四海昇平》賞瓶。那麼您知道在60多年前,新中國的第一份國禮是什麼?它的設計者又是誰呢?對了!在林徽因的指導下,錢美華等人一方面對景泰藍傳統圖案進行整理挖掘,另一方面從造型、色彩和圖案等幾個方面入手,對景泰藍進行設計創新,將新時代的精神注入其中。為更加深入地了解景泰藍的發展歷程,梁思成給錢美華推薦了一位老師——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沈從文先生。沈先生告訴錢美華,故宮的景泰藍很多,有幾個房間甚至都摞到了房頂,他給錢美華出了個點子,讓她去故宮臨摹。
  • ...見證景泰藍《中國牛轉乾坤》《千秋偉業》百年大鼎隆重首發
    2020年9月6日,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指導,北京工藝美術行業發展促進中心、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聯合主辦,北京榮會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張同祿琺瑯藝術中心承辦的「『天耀中華·鼎成大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同祿八秩之慶藝術啟幕展暨景泰藍《中國牛轉乾坤》&《千秋偉業》百年大鼎全國首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