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情況是怎樣的,排名如何?日前終於有份權威的榜單出爐了。
尼爾森與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通過對各城市的綜合經濟,交通城建,科教與醫療多維度的評比做了個排名:
上海高居榜首,北京屈居第二,香港只得了探花。上海在經濟方面的評分跟香港差不多,但交通城建,科教醫療的評分要比香港高。說交通城建比香港好,這點我是認同的。上海不管是機場客運量,還是港口貨櫃吞吐量都遠超香港,更不要說上海的高鐵建設水平了。
上海東方明珠
北京之所以能奪得第二,主要是科教與醫療水平太強了,這點不用多說,其他城市在這方面都不是對手。
同樣為一線城市的廣州排名第四,深圳第五。深圳的GDP在18年就已經超過廣州了,然而綜合排名卻輸給了廣州,主要還是科教與醫療上的短板。深圳缺乏一流的大學,拿得出手的像深圳大學,這麼多年來一直不溫不火,後起之秀南方科大畢竟根基尚淺,想要服眾尚需時日。雖然也有些名校在深圳建了分校,但那畢竟是分校,其辦學規模和實力跟母校不可同日而語。
改開這麼多年,深圳的經濟是壯大了,但科教醫療方面的短板豈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彌補的。將深圳的排名放在廣州之後,這點我是認同的。
黃鶴樓
武漢奪得北上廣深之後,內地第五城。與它GDP相當,平時打得火熱的成都只排第9。記得有個新一線城市排名,老是把成都放在武漢之前,新一線首位,不過這次尼爾森發布的綜合城市排名就很不一樣。
武漢能獲得好成績主要得益於科教與醫療這一項。武漢有兩所排名前10的985武大華科,有7所211。醫療方面有同濟,協和,中南,它們這次在疫情中發揮了出色的作用。
中部的兩座城市,長沙排名第14,鄭州第19,勉強進入了前20。要知道鄭州可是國家中心城市啊!鄭州主要在科教方面是明顯短板。只有一個211的鄭州大學很難撐起門面。作為河南人,在這裡想說,支持下河南的高等教育吧!
對於這個排名,還有哪些認同,哪些不認同的,說說看!
城市綜合實力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