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從數位音樂服務中分成多少?

2020-12-12 雷鋒網

當各種各樣的網絡音樂電臺、流媒體服務、音樂應用崛起的時候,我們都忍不住想要問一問:流行音樂的處境本身已經不好,這種數位化的音樂是給歌手們帶來了福音還是對他們原本就微薄的唱片收入的剝削?

或者用數據說話,音樂人從這些音樂服務中獲得了多少報酬?答案可能比你想像的要少。

以四種主流的數位音樂服務運營商為例說明。

Bandcamp

Bandcamp的運營模式跟其他的數位音樂運營商不盡相同,它不需要上架服務費,只收取音樂銷售收益的15%(收益超過5000萬美元則下調至10%)。

音樂人在Bandcamp上賺取了多少?據Bandcamp官方數據:音樂人總共在其網站上盈利27,628,084美元,僅最近30天盈利1,891,269美元;共完成4,102,728次付費下載(平均每筆交易為藝術家賺取6.73美元)。

這個簡單地算一算,假設網站有一半的下載是按10%的比率分成(粗略估計),那麼網站最近30天共盈利270,000美元,歷史共計410萬美元。

這個數字很振奮,但只要你知道Bandcamp有35萬藝人時,用小學數學算一下也知道:他們總體的平均收入也不過80美元(這裡面包括賺的盆滿缽滿的知名藝人,兩極分化很嚴重)。

雖然賺得不多,但對於把音樂當職業的人來說,音樂一定要貨幣化才能有繼續下去的可能,因此他們還是得依靠Bandcamp。除此之外,他們還可以選擇Pandora和Spotify。

Pandora和Spotify

不幸的是,這些被光環籠罩的流媒體服務商處境可謂是泥菩薩過江,他們自己都沒能賺到什麼錢。以8月份為例,3300萬用戶使用Spotify,一億五千萬用戶使用Pandora,這麼龐大的數字也沒能給他們帶來盈利:Pandora2012年第三季度淨收入僅僅210萬美元,而且下一季度預計還會再降低6到9個百分點。當然,大家對Pandora的虧損已經見怪不怪,因為它從沒盈利過。

Spotify的處境也很艱難,2011年財報顯示它的收益降低了5700萬美元。這兩年Spotify的下載量是增長的,為什麼還會虧損?因為內容更貴了,2011年版權和一些其他的費用消耗了兩億多美元。

Pandora和Spotify付給音樂人的總額是遠遠超過Bandcamp的,但不幸的是,音樂人基數太大,分攤到每個人頭上就少得可憐。Spotify支付的比例尤其少,拿作曲家Zoë Keating為例:他的作品在2011年10月到2012年3月攻擊被播放了72000次,但他僅僅獲得了281美元報酬——每一次播放不到3美分。同一時段,他在iTunes上賺了不止46000美元。

據數位音樂在線報導,Spotify的版權費為每次播放5美分(雖然根據不同的藝人有不同的標磚,但總體來說比Spotify宣稱的要低得多)。Spotify在打造了用戶眼裡的音樂艦艇形象,但他對音樂人遠遠沒有對用戶那麼好。

未來音樂聯盟的調查佐證了上述推測:54%的被調查音樂人表示他們沒有從類似Spotify的流媒體服務上獲得過收益;至於Pandora則更離譜,這個比例是74%。

iTunes 和 Amazon

在上述兩個流媒體音樂運營商的襯託下,Bandcamp居然都變得有吸引力,更不用說iTunes和Amazon MP3了——這兩家將收益的30%分給獨立音樂人。iTunes無疑是數位音樂的領導者,它總計賣出了150億首歌曲(平均每年40億,根據去年的報告),2011年蘋果通過賣音樂賺了63億。

Amazon MP3沒有蘋果那麼成功,但是也佔據了14%的數位音樂份額(蘋果佔據64%),到底營收多少很難統計,但估計離蘋果不會太遠。雖然這量兩家要求音樂人支付上架費用,但對比起來仍然是眾多音樂人首選的電子音樂銷售渠道。

結論

對於音樂人來說,貨幣化是唯一能使他們繼續把音樂當成職業的條件。所以Spotify這類的音樂服務商處境很危險,不管它在技術上做得多先進、多被用戶接受,它沒有給與音樂人這個群體應有的回報。

作為歌迷來說,如果想要支持自己喜歡的歌手,應該去那些能給歌手帶來收益的渠道購買、下載歌曲,其它的方式不僅不是支持,反而是一種戕害。

Via : digitaltrends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網易雲音樂推出「雲梯計劃」 扶持音樂人及原創視頻作者
    網易雲音樂宣布,平臺將通過廣告分成、原創內容激勵、自助數字專輯售賣、音樂人資源推廣等一系列產品功能的創新改進和運營機制的制定,扶持廣大內容創作者,推動其與平臺共享數位音樂產業發展成果。獨立音樂人可在網易雲音樂平臺開通歌曲評論區廣告分成功能,其後,音樂人可從相關歌曲的評論區廣告中獲得最高80%的收益分成。二、短視頻現金激勵:升級短視頻現金激勵計劃。今年3月,網易雲音樂推出短視頻現金激勵計劃。此次升級,網易雲音樂將在原有基礎上,再從新上線的視頻頁面信息流廣告中拿出30%收益,共同構成激勵基金,為更多音樂相關原創優質視頻作者提供更豐富激勵。
  • 酷狗音樂開放平臺新增「機構入駐」 為廠牌音樂人打造「量體裁衣...
    數位音樂產業的發展為無數獨立音樂人和機構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當前,隨著各大數位音樂平臺的開放,許多獨立音樂人找到了新的發展空間。同樣,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對於唱片公司、廠牌、工作室等機構來說,入駐專業的數位音樂平臺早已成為大勢所趨。
  • 廣告分成、現金激勵……網易雲音樂推出「雲梯計劃」扶持內容創作者
    網易雲音樂宣布,平臺將通過廣告分成、原創內容激勵、自助數字專輯售賣、音樂人資源推廣等一系列產品功能的創新改進和運營機制的制定,扶持廣大內容創作者,推動其與平臺共享數位音樂產業發展成果。(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在「音樂原聚力」營銷盛典現場演講)朱一聞表示,作為國內最活躍的音樂社區,網易雲音樂有責任讓更廣大的內容創作者通過平臺獲益。
  • 酷狗音樂人星曜唱片計劃數字專輯單月銷量超12萬張
    華語樂壇新人輩出,音樂的創作不分年齡,更不論背景,酷狗音樂開放平臺推出的全新音樂人扶持計劃——酷狗音樂人·星曜唱片計劃,正是如此。這項計劃打破傳統發行模式,首創零門檻自助發行數字專輯,且價格自定,100萬元以下100%分成,讓更多的音樂人的成果得到最有效的回報。
  • 騰訊音樂人推動中挪音樂文化交流,讓來自北歐的聲音不同凡響
    12月16日,由騰訊音樂人和挪威駐華大使館攜手舉辦的專輯發布會在京舉行,多名行業領袖、音樂從業者以及媒體人士到場參與,分享對中挪兩國音樂文化的認知及看法。發布會上,騰訊音樂人和挪威駐華大使館對外宣布「北歐回聲」音樂計劃第二輯《極光落在北回歸線》正式發布,將兼具經典與創新之魅的音樂作品回饋聽眾,推動中國音樂人與挪威音樂人的深層次交流。
  • 首創零門檻自助發行數字專輯,星曜唱片計劃收入100萬全歸音樂人
    在數字專輯售賣和付費訂閱成為主流音樂消費方式,且音樂產業基本形成以數位音樂平臺為驅動的發展模式下,數字專輯迎來了「高光時刻」,但目前,受益的仍是多數頭部音樂人。此次,「星曜唱片計劃」的出現,便意在讓更多音樂人加入到數字專輯售賣行列中,為音樂人創收的同時,也帶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
  • 酷狗音樂人·星曜|看見計劃上線 「音樂+直播」助力音樂人實現理想...
    酷狗將直播收入一萬元以內的分成比例提高至100%;超過一萬元的部分,分成比例也提升至60%。假設一位音樂人當月直播收入1萬元,原分成收入是4000元,在「星曜|看見計劃」的扶持政策下,分成收入將達到1萬元。  在「星曜|看見計劃」中,酷狗音樂人不僅積極讓利,還助力音樂人實現自主流量推廣,拓展粉絲經濟。
  • 騰訊音樂人助力中國原創音樂出海 開啟《北歐回聲II》音樂計劃
    聆聽神秘回聲探討音樂文化輸出 騰訊音樂人傾情獻唱專輯曲目發布會當天,受邀嘉賓相聚在挪威駐華大使館,共同探討中挪音樂文化差異,聆聽來自「神秘北極圈」的回聲。《北歐回聲:極光落在北回歸線》正式發布 騰訊音樂人助力中國原創音樂出海騰訊音樂人自2017年7月上線至今,一直致力於優質原創音樂內容的生產,三年以來為音樂人帶來超過5.9億收入,在付費歌曲分成、數字專輯售賣、廣告分成、伴奏分成、直播收入、巡演贊助、禮物打賞分成等方面進行一些列收益扶持。
  • 解決音樂人長期成長痛點 網易雲音樂雲梯計劃2020新增千億播放量...
    據悉,「雲梯計劃2020」中新增的扶持舉措將於2月14日正式生效,音樂人即日起即可預約參與。  流量+收益+關懷金 網易雲音樂發布「雲梯計劃2020」  據悉,網易雲音樂「雲梯計劃」於2018年5月推出,扶持包括音樂人、視頻作者在內的原創內容創作者;致力通過音樂人點播分成
  • 52%音樂人沒音樂收入,版權收入兩極化
    音樂人門檻越來越低 版權收入日趨兩極化52%音樂人沒音樂收入錢該怎麼掙?  在對來自40多個城市的104名音樂人調研後,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教授張豐豔近日發布了《2020中國音樂人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其中透露,過去一年,中國音樂人來源於數位音樂平臺或短視頻直播平臺的收入呈上升趨勢,但目前音樂人的音樂收入仍處於偏低水平。
  • 3年前他關掉流媒體音樂網站,3年後他的音樂人服務平臺「樂童音樂...
    高曉松、宋柯高調加入阿里音樂,何炅加入阿里音樂,王力宏加入QQ音樂,鄭鈞則帶著他的產品「合音量」加入了太合音樂。據悉,2015年這一年,音樂行業的融資事件至少有16起,粗略計算總融資金額不少於23億元。第二次數位音樂版權大戰,在2015年年底算是塵埃落定,阿里、騰訊以及海洋音樂成為三巨頭。
  • 豆瓣音樂與VFine合併,要成為數位音樂的送水人?
    數位音樂市場並沒有因為巨頭格局的形成而固化,反而是暗流湧動。數位音樂巨頭Spotify於4月3日晚在紐交所直接上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數字專輯屢破紀錄,網易雲音樂在下架周杰倫的同時在成都與亞朵合開一家酒店。最近又有媒體報導,豆瓣音樂已從豆瓣分拆,並與音樂版權服務平臺V.Fine 合併。
  • 騰訊音樂人攜手挪威駐華大使館 開啟《北歐回聲II》音樂計劃
    聆聽神秘回聲探討音樂文化輸出 騰訊音樂人傾情獻唱專輯曲目發布會當天,受邀嘉賓相聚在挪威駐華大使館,共同探討中挪音樂文化差異,聆聽來自「神秘北極圈」的回聲。挪威駐華大使館副館長Tom Knappskog、騰訊音樂人總經理、資深樂評人王磊,以及代表製作人Morten Luxhøi的朱敏發表講話。
  • ...彭爾|薇婭|廖大想|qq音樂|音樂人|獨立音樂|巴士樂隊
    王晶(化名)是一名音樂愛好者。在這次直播中,他被綠巴士圈了粉。微博雲音樂會綠巴士的宣傳海報(有裁剪)「以前聽歌時,覺得這是一支偏向校園民謠的樂隊,沒想到直播時樂隊成員這麼好玩!」他看到了音樂人在歌聲背後的另一面。但王晶不知道的是,彭爾本是一個講話時語調亢奮,手舞足蹈的人。
  • 音樂創作之外,獨立音樂人如何學會版權保護?
    混音階段中,正常來說一首歌軌道有30軌,每一軌需要製作人單獨處理,低頻不好的地方要切掉、有些頻率要拉大或拉小、每個樂器要擺在什麼位置、混響時間長度是多少等細節都需要製作人耐心調整;最後就是設計歌曲封面、文案等工作的母帶階段。做完一首歌,痛並快樂著,但音樂人們將面臨更多待辦事項。
  • 獨立音樂網站能讓音樂人賺錢麼?
    9月1日,名為Myvox的網站預計將正式上線,提供與iTunes類似的服務,並結合豆瓣等網站的成功經驗,主要以推廣搖滾、電子、民謠等非主流獨立音樂為主。值得消費者欣喜的是,幾乎不用花錢就能夠下載音樂,而消費者一旦下載某首歌曲,音樂人或音樂公司將因此獲得約八成的利潤分成。
  • 音樂人靠音樂賺錢,到底有多難?
    同時獨立音樂人也聞到了春天的氣息,蝦米的「尋光計劃」,騰訊音樂的「原力計劃」,網易雲音樂的「石頭計劃」,都向原創音樂人拋出了橄欖枝。事實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一年多後的音樂人依然焦慮。知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在媒體採訪中道出了緣由:「平臺是跟唱片公司談的打包,唱片公司和個人結算是另外一回事。」
  • 周杰倫天價授權費背後:為什麼數位音樂會走向付費時代
    數位音樂也尚未進入全面付費時代,但似乎這已只是腳步快慢而已。   為什麼要付費   「音樂收入只佔我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宋黛霆在11月8日舉行的第六期E法數位音樂論壇上說。   她在去年騰訊音娛舉辦的發掘獨立音樂人的節目「原力計劃」中獲得了全國亞軍,並在今年發行了自己第一張個人專輯。
  • 讓世界聽見夢想,QQ音樂開放平臺×騰訊音樂人助音樂人出圈成名
    流量資金升級激勵,加速成就音樂夢想去年12月12日,QQ音樂開放平臺就已推出"億元激勵計劃1.0",以"分成比例高達100%"的優渥分成方案,吸引了大量優質原創音樂人入駐。1、 加注億元資金激勵,推動優質作品變現為吸引更多原創音樂人入駐,QQ音樂開放平臺"億元激勵計劃2.0"傾力打造了更具誠意的高額分成及現金激勵政策,在延續1.0版本獨家單曲"20萬元以下100%分成"的同時,更新增獨家音樂人"100萬元以下100%分成,超出部分60%分成"方案,豐厚的變現收入無疑為音樂人的潛心創作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 全產業鏈服務助力原創音樂繁榮 騰訊音樂人獲「2020年中國版權年會...
    12月10日,中國版權協會在珠海召開「2020年中國版權年會」,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閻曉宏、廣東省宣傳部副部長杜新山蒞臨出席,同時在大會舉辦的「2020年度中國版權最佳版權實踐獎」頒獎儀式中,憑藉中國領先的原創音樂線上平臺「騰訊音樂人」對原創音樂人權益和版權保護做出的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