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地餐飲業務看大家樂集團的優與劣

2020-12-15 金融界

來源:財華網

去年以來,因公司股價跌跌不休,香港連鎖餐飲企業大家樂集團(00341-HK)難以歡樂。但稍有欣慰的是,業績連續4年增收不增利後,大家樂近期盈利能力有所回升。

業績繼續回暖

大家樂於1968年成立於中國香港,1987年在港交所上市,目前集團旗下擁有連鎖快餐品牌「大家樂」、「一粥面」,機構餐飲品牌「泛亞飲食」、「活力午餐」,以及自創休閒品牌「上海姥姥」、「意粉屋」等。

大家樂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實現營收84.27億元港元,同比增長6.74%;股東應佔淨利潤4.59億港元,同比下降9.08%。到了2018/19年中期,大家樂業績改善顯著,增收又增利,收入約41.99億港元,同比小幅上漲約1.71%;淨利潤約2.39億港元,同比增長約16.25%。

值得留意的是,大家樂2018/19年中期的淨利潤增幅達到14年以來的新高,在香港餐飲市場表現不佳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達到16.25%的增速,對大家樂來說實屬不易。

來源:港交所

財報顯示,大家樂於香港及內地的業務收入都取得分別取得0.8%及7.7%的增長。 1992年正式進軍內地以來,大家樂在內地市場的業績表現喜憂參半,整體較為疲弱。於中國內地的快餐業務上,受競爭壓力導致關閉欠佳分店以及增值稅規則改變等因素影響,近幾年在中國內地業務的收入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降,使公司不得不在2017年撤出華東市場。近日公布的業績來看,大家樂交出營收淨利齊升的答卷似乎表明業績下滑期已過,大有迎頭而上之勢。

中國內地業務的良好表現,使大家樂計劃加快在大灣區開店速度,2019財年預計內地開店超20家。考慮到本土化戰略持續生效,更多新門店開立以及更多門店參與線上外賣業務,大家樂中國內地業務未來或繼續保持增長。

香港業務「老當益壯」,但餐廳擴張受阻

雖然香港市場零售銷售增長放緩以及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阻礙,但大家樂的香港業務仍然「老當益壯」,良好的韌性仍在,保持著低速增長。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佔總收入73.04%的香港市場快餐餐飲業務,收入同比微幅下滑0.4%,主要由於公司整合分店網絡。報告期內,公司該業務共有292間分店,較去年減少6間,其中大家樂(164間)、一粥面(50間) 和機構飲食包括汎亞飲食(78間)。休閒餐飲方面的收入達9.5%的增速,超過內地增速,其他業務則有2.1%的增長。

來源:港交所

而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香港業務保持低速增長,很大原因是大家樂對產品和服務進行了升級。一方面,大家樂透過科技應用,提升銷售點系統、推出全新自助點餐機,並改善門店輪候取餐系統,縮短顧客等候時間,提高了整體效率。另一方面,大家樂為了調整和改善分店地點的便利性,於2018年度共開設了12間大家樂快餐店,提升了產品銷量。

在2018年財年,大家樂香港業務的餐廳數量增設不夠理想,略有阻滯,香港大家樂快餐分店數量僅比2017年財年的166間新增了1間;休閒餐飲分店新增4間,為68間分店,這也是香港業務收入增速低於內地的原因。 2018/19年中期的香港業務的餐廳數量增減情況如何,公司業績報並沒有給出數據,估計增設也十分有限。

餐廳新增遇阻,與大家樂員工成本上升有關。截至2018年9月30日,大家樂有19297名員工,與上年度相比增加357名。現時香港人力市場競爭激烈,為吸引人才,提升員工留任率,大家樂去年加大了人力資源的投資,上調員工薪酬。目前公司員工留任率有較大提升,人力開支也有受到控制。

大家樂VS大快活

大家樂與大快活(00052-HK)實在太像了,經營風格類似,都是香港提供餐飲業務的連鎖企業,是競爭對手也是兄弟企業。通過兩者對比,財華社發現兩者的表現不分伯仲。

數據來源:港交所

市盈率方面,大家樂明顯高於大快活。近一年以來股價跌跌不休,大家樂市盈率卻高於19.86倍的行業平均值,表明大家樂估值仍處於被高估的階段。此外,大家樂25.64%的資產負債率相較於大快活資產負債率更保守,而大快活資產負債率為較為合理的46.82%。雖然較低的負債率反映債務風險較低,但也說明了大快活比大家樂更充分運用了槓桿的作用,對資金有效率的發揮優於大家樂。

毛利率上,大家樂毛利率常年維持在20%之下,2014年財年以來呈逐年下滑趨勢,被大快活趕超,如今下滑至12.3%。毛利率下行主要是因為大家樂近些年加大了在人力資源上的投放,因客戶消費仍然保持謹慎,公司對加價也相當克制,於2017年度平均單價只提升了1至2元,這也是其營收增速緩慢的原因之一。未來隨著人工租金等成本端壓力的繼續上升,對公司的毛利率會有很大的考驗。

衡量一家餐飲企業店鋪的平均盈利能力強或者弱那就得看單店收入了。 2018/19年中期,大家樂共經營453間店鋪,大快活共經營158間店鋪,兩家公司期內各新設新店相對有限。在2018年度,大家樂單店收入首次超過大快活,達2114萬港元。但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6個月,兩家公司單店收入又出現了轉換,大家樂單店收入為927萬港元,大快活單店收入為932萬元,大家樂繼續屈於大快活之下。

數據來源:港交所

而此次報告期內單店收入下滑,很可能是因為公司在速食餐飲及機構飲食業務方面整合分店網絡,使租金以及開設成本的增加,從而影響單店收入。在員工成本方面,公司定期按內部公平性及市場基準審視薪酬水平,各級員工的薪酬待遇均按個人經驗、資歷及職責而釐定。合資格員工均有資格參加與盈利和表現掛鉤的獎勵計劃以及股份獎勵及股份期權計劃。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的員工成本,但對於的公司服務體系以及經營業績都將是積極的一面,從而提升公司的單店收入。

中國內地業務的機會與風險

內地業務方面,截至2018年9月30日,大家樂在中國內地共有98間分店,新增了7家新分店。期內,公司於華南地區的快餐業務同店銷售增長達15%,O2O外送服務平臺繼續為銷售增長帶來重要貢獻。

中國內地業務年度內收入增長的主因是大家樂成功把握線上營銷線下外送(O2O),這迎合了中國內地餐飲業模式的轉變趨勢。大家樂目前在中國內地的營運焦點將集中於大灣區─尤其是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未來一年,公司計劃將O2O營銷擴展到更多店鋪。

但外賣市場在中國內地正迎來精細化的競爭環境,外賣平臺抽成上漲的趨勢不可逆,外賣平臺有自身的盈利需求,未來佣金率或會提升。這對於大家樂來說,需要進一步優化已有的外賣業務模式,提升效率以此減小因平臺成本上漲給公司帶來的成本壓力。

此外,中國內地O2O外賣送餐服務平臺(如美團和餓了麼)在餓了麼兼併了百度外賣後,促銷力度有所減少。這不利於餐飲企業的產品銷量,尤其是如大家樂此類產品價格偏高的餐飲企業。據悉,目前「大家樂」的客單價在30元~40元之間,屬中高端的餐飲。中高端餐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跟內地同業低價的競爭,但在外賣平臺促銷力度減少以及佣金率或有所提高的情況下,大家樂的銷量或會因此承壓。

總結:餐飲作為典型的實體經濟,有其自身的規律,老牌連鎖快餐品牌一旦跟上潮流,更容易厚積薄發。麥當勞與肯德基是老一批的連鎖快餐品牌,但為什麼消費者從來不覺得它老,因為它們一直在「趕時髦」,甚至是引領潮流。

大家樂作為老牌港式餐廳,企業品牌和產品日益面臨老化問題。面對競爭激烈的內地餐飲市場,品牌、產品以及服務都需要更多的創新。

相關焦點

  • 港式餐飲市場突圍 大家樂的大灣區戰略有何不同?
    、呷哺呷哺、味千(中國)等;二是從香港本地發家、近年來開始在內地拓展市場的港式風味餐飲,包括大家樂集團、大快活、  但從業務分布情況來看,大家樂集團在香港和內地的收入和業務結構並不平衡。2019財年大家樂香港本地的速食餐飲及機構飲食業務佔73.8%,香港休閒飲食業務佔10.7%,在香港的兩大業務合計佔比高達約85%,而內地業務僅佔13.6%。  門店情況與收入結構較為一致,該公司目前在香港運營包括大家樂、一粥面、活力午餐等速食門店298家,上海姥姥、米線陣等休閒餐飲門店60家,去年共新增19家分店。
  • 香港餐飲雙雄:大家樂、大快活誰更厲害?
    去年以來,因公司股價跌跌不休,香港連鎖餐飲企業大家樂集團(00341-HK)難以歡樂。但稍有欣慰的是,業績連續4年增收不增利後,大家樂近期盈利能力有所回升。  業績繼續回暖  大家樂於1968年成立於中國香港,1987年在港交所上市,目前集團旗下擁有連鎖快餐品牌「大家樂」、「一粥面」,機構餐飲品牌「泛亞飲食」、「活力午餐」,以及自創休閒品牌「上海姥姥」、「意粉屋」等。
  • 鈞明集團&大家樂強強聯手,新餐飲體驗賦能新商業
    昨日,鈞明集團和大家樂(需求面積:200-350平方米)集團展開深度戰略溝通,鈞明集團旗下各商業項目鈞明城、鈞明匯、鈞明裡、鈞明歡樂世界與大家樂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鈞明集團與亞洲最大的中式快餐集團大家樂將整體戰略協同、項目協同、業務協同,攜手打造商業資源共享大平臺。
  • 大家樂餐飲集團將中國總部落戶廣州
    距第一間內地餐廳開業至今已有近20年時間,全球最大的上市中式餐飲集團大家樂終於將中國總部落戶廣州。昨日,大家樂集團宣布其坐落於蘿崗區永和經濟開發區的中國總部大樓暨中央食品產制中心正式落成並開展營運投產。  據介紹,之前大家樂集團曾在深圳設有中國總部,但規模較小。
  • 華東水土不服,吃定大灣區 香港餐飲商大家樂集團這次想清楚了
    華東水土不服,吃定大灣區 香港餐飲商大家樂集團這次想清楚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11 23:11:50
  • 大家樂、大快活、翠華:香港老餐飲一線城市「撈金記」
    6月以來,沉寂已久的大家樂集團(00341)直接以一波連續的上漲收復年內失地,累計漲幅為23.05%,並創下52周新高,見23.7港元。兄弟公司大快活(00052)也同樣出現凌厲的升勢,累計升幅為7.33%,創下52周新高,見29.88港元。但同為香港餐飲行業老字號的翠華控股(01314)卻仍處於下跌的通道中,逼近歷史新低0.64港元。
  • 大家樂(00341-HK)內地業務V型彈
    來源:財華網大家樂(00341-HK)股東應佔溢利於截至2020年9月底的2020至21年達上半年達1.62億元,同比增長8.4%,而上年度同期少賺34.5%,難有同比,因現年度中期業務受困於新冠肺疫COVID-19,非上年度有新會計準則之困
  • 大家樂(00341)、大快活(00052)、翠華(01314):香港老餐飲一線城市...
    6月以來,沉寂已久的大家樂集團(00341)直接以一波連續的上漲收復年內失地,累計漲幅為23.05%,並創下52周新高,見23.7港元。兄弟公司大快活(00052)也同樣出現凌厲的升勢,累計升幅為7.33%,創下52周新高,見29.88港元。但同為香港餐飲行業老字號的翠華控股(01314)卻仍處於下跌的通道中,逼近歷史新低0.64港元。
  • 大家樂內地營收增速超香港地區 內地業務將聚焦華南市場
    內地市場戰略轉型大家樂集團於1987年在港交所上市,目前集團旗下擁有連鎖快餐品牌「大家樂」、「一粥面」,機構餐飲品牌「泛亞飲食」、「活力午餐」,以及自創休閒品牌「上海姥姥」、「米線屋」等。截至2018年3月31日,「大家樂」快餐品牌在全國範圍內共擁有167間分店。
  • 大家樂香港業務十年來首次倒退 轉推內地市場
    新浪財經訊 大家樂(香港) (00341.HK) 今日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止全年度業績,期內盈利為5.9億港元,年度收入為84.94億港元,同比增加0.8%。其中,香港區收入出現了十年來首次倒退,而內地業務反而增長不錯,大家樂在年報中稱,公司內地業務業績穩健,將繼續在華南地區加快網絡拓展步伐,積極於廣州和深圳開設新店,內地市場仍然會是增長動力所在。
  • 餐飲企業太難了!大家樂預計年度盈利下降85%至90%
    事實上,近年來,大家樂的香港業務已經出現飽和的狀態,主要進行門店整合優化資源。為了提振業績,大家樂已將更多目光投向內地市場。但疫情下大家樂的內地突圍計劃同樣變得更加不明朗,短期內已無法實現突破。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大家樂集團毛利率下跌至11.7%,去年同期為13.4%。據了解,大家樂於1968年始創於香港,1987年於香港股票市場上市,目前業務遍及港澳、內地、美國加州及加拿大等地;經營的項目有快餐、機構飲食、特色餐廳、 食品產制、分銷及海外的餐飲業務等。
  • 大家樂集團:兒子接班企業管理,女婿探索傳承之路,未來如何富過三代?
    大家樂的成長香港大家樂集團目前業務遍及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美國加州及加拿大等地,經營的項目有快餐店、機構飲食、特色餐廳、分銷及海外餐飲業務等。2016年是大家樂集團上市30周年,這家土生土長的香港企業正蛻變為多元業務的全球化機構。
  • 港式快餐之王:大家樂
    「大家樂」、「一粥面」、「泛亞飲食」和「活力午餐」這四個品牌在香港的收入屬於「香港速食餐飲及機構飲食」部門,這是大家樂集團收入最高的業務部門,2019財年的營收佔比達73.8%,約62.7億港元。 紮根於香港本土「大家樂」品牌,早在1991年已經在中國內地開設第一家門店,目前內地市場也是大家樂集團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 籤約8大地產商 大家樂集團內地開店提速
    大家樂集團執行長羅德承在活動現場透露,2018~2019年,內地市場對集團業績增長貢獻明顯,集團看重內地市場,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位於廣東的9個城市。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達到42716億元,比上年增長9.5%,首次突破4萬億元大關,在全國餐飲市場規模增長的同時,內地餐飲市場進一步擴大。
  • 兩大香港餐飲股業績定勝負:大家樂半年多賺一成 翠華盈利減半
    據香港明報報導,兩大快餐股翠華(1314)及大家樂(0341)昨日派發中期成績表,香港市場業務同為兩大集團主要收入來源,分別佔整體收入68%及87%。不過,翠華本港業務上半年表現遜色,其收入更是上市以來首次錄得倒退;相反,大家樂快餐餐飲同店銷售有增長,短期內計劃在港加開逾20間快餐店。截至今年9月底止上半年 ,受本港收入減少拖累,翠華整體收入減少2.2%至9.32億元,期內純利按年急跌48%至4223.4萬元。
  • 大家樂VS大快活十七年變遷
    大家樂集團:1968年10月成立、主要經營連鎖式快餐餐飲業務的集團,早期只在香港開設大家樂連鎖式快餐店,大家樂(00341)於1975年進軍中環,在雪廠街開設分店。大家樂還製造了香港餐飲業的諸多創舉:大家樂首次引入美式漢堡;1972年首創「半中半西」餐飲;1975年率先使用自助取餐模式;1986年7月18日於香港股票市場上市,1989年,大家樂在香港只有50家分店(第一家在銅鑼灣糖街,即樂聲戲院舊址後面),到了1992年大家樂開始進軍中國大陸及澳門市場,成立大家樂(中國),在廣東省開設分店,至今共95間分店,包括廣州(22)、深圳(21)、佛山(
  • 上市以來首次不派息 大家樂折射餐飲業之痛
    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香港作為亞洲美食之都,無論是當地土著還是全球遊客都對其餐飲文化津津樂道。2019香港旅遊業發展受重創,餐飲行業隨之受挫。誰能料到2020年初,一場新冠疫情再令香港餐飲行業雪上加爽。6月15日,香港老牌餐飲集團大家樂集團(00341-HK)發布截止3月31日止的年度業績,期內歸母淨利潤同比大降87.1%至7,363.4萬元。
  • 大家樂出售北美洲連鎖中式速食餐廳 專注香港及中國內地業務
    10月24日消息,據財華社報導,大家樂(需求面積:200-350平方米)公告,以約788.9萬加元(約5,440萬港元,出售北美洲業務經營連鎖中式速食餐廳。  大家樂指,截至3月底止,北美洲業務佔集團財政年度總收益約2.3%,認為出售業務不會對集團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構成重大影響,有利於集團專注於香港及中國內地的核心業務。
  • 大家樂集團年度淨利降87.1%至7363.4萬港元
    大家樂集團(00341)發布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業績,收入為79.63億港元,同比下降6.2%;毛利為7.31億港元,同比下降40.5%;股東應佔溢利為7363.4萬港元,同比下降87.1%。每股基本盈利為0.13港元。
  • 大家樂中國調整策略:重新聚焦華南市場
    「大家樂預計今年全年會新開10至20家門店,新開門店也將放在大家樂未來內地重點發展的華南地區。」大家樂中國區行政總裁楊斌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未來三年將陸續對內地市場的門店進行升級改造。  去年,大家樂對中國內地業務進行調整,關閉了上海的多家大家樂餐廳。對此,楊斌強調收縮華東戰線並不是因為業績不好,而是集團的策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