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們敢想,願意去想,用群星點綴夜空,前方的道路便不在黑暗,灑滿星光。
來自一段孩童聲音的夢想,摘一顆星星,首先,你要有一把梯子,然後,你要有一個夾子,星星很燙,不能直接用手摘。
小時候,一位男生寫了一篇作文我的理想——摘星星,結果被老師罵不自量力,還被同學們嘲笑,甚至被父親甩了一個耳光。
然而想要摘那個遙不可及的星星,對於這個家境困難,長得困難的孩子來說,就註定了只能是一個困難重重的夢想……
十八歲,母親去世,家裡欠債,大學志願改報經濟專業。
當背著滿大裹行李,風塵僕僕地趕到學校報到時,他以為自己已經放下了對天文學的熱愛。
他將這裡當成新的起點,身在最知名的大學,周圍有最精彩的老師和同學,學經濟學專業,獲得了校方的學費減免,勤工儉學……
他努力地把自己的生活做成一個個看似打卡完成的對勾表格,只是好像還缺少了某一欄……
我們會拿什麼來定義一個人,是他所處的位置?
不是,是他前進的方向。
在這個藝術氛圍濃厚的學府,他也只是偶爾去旁聽那個教天文學的王老師的課堂。
如果夢想是一件衣服,那天文學是我穿不起的牌子。
當王老師發現了這個時常來旁聽的學生時,熱情地拉著他來到未名湖畔聊天。
面對王老師提出轉系的邀請,他無可奈何地說答應了父親的志願,畢業賺錢,天文系太奢侈太可笑了。
太可笑了?好啊,我跟你一起笑。笑完了,又能怎麼樣呢?一百多年了,我們這些人就是在別人笑完了之後,才來到這裡的。北大是中國唯一不用害怕別人笑你的地方。
那些無數嘲笑的聲音飄過了,又能怎麼樣呢?
什麼都不會改變而已。
然而,他或許已經被別人笑怕了,只是覺得星空不再適合自己。
在沒有抓住好牌的前提下,只能打好手裡的爛牌。面對現實,他更為需要選擇一條看似正確的路。
那個五歲孩童時期曾陪我哭過笑過玩鬧過的姑娘去了遠方。
在面對一貧如洗的自己時,還沒有拿出足夠準備去面見喜歡的她時,或許,你就不該打擾她,以免讓人笑話。
在郵箱裡一筆筆敲打下思念的信封,臨了,也沒有勇氣發給她,只能保存於草稿箱,亦如那個支撐不了現實的夢想。
在和王老師一次登山的途中,他滿天大汗地跟在老師的後面喘著氣,而王老師依舊精神奕奕地步行,只說了兩個字,前進。
面對王老師的邀請,和本專業的學生一同參加天體物理專業本科的畢業設計,向評委們展示成果。
這個讓他最接近夢想的一次機會讓他深深地陷入了沉思……
他拿著簡歷去面試所謂的高薪工作。
星空再見,你好現實。
就業中心傳來消息,他得到了那份國際投資銀行的工作邀請。
只是在那個燈火闌珊回去的地鐵上,一首稚嫩聲音傳來的兒歌,把他拉回了曾想像的星空中……
他眼中頓時溼潤,仿佛逝去的不僅是淚水,還有曾經兒童時期仰望的星星……
現在他再也不用擔心別人嘲笑了。
於是終於鼓起勇氣,將那積攢的1120份信封一股腦兒地發給了喜歡的姑娘,準備向她表白。
只是她提前一步來看他,對他說,「從五歲開始,我一直在等待的是,那個仰望星空追夢的男人……」
原來他失去的不僅是夢想,還有那份愛情。
別人對他說過一千次別做夢了,可王老師卻說,夢,才是最真的現實。
在徘徊的四年中,仿佛一直走著別人認為正確的道路,以至於真正耳語的聲音,現在才聽清。
不是現實支撐了夢想,而是夢想支撐了你的現實。
再見現實,你好星空。
他整裝待發,放棄銀行工作,開始建立動態星團資料庫,作為天文專業畢業設計。
在無數個日興夜寐的時光裡,他最終迎來了那個展示作品的舞臺。
緩步上臺,他怯生生地給底下的觀眾們鞠了一躬。
眼睛掃過一排排坐著的評委老師以及同學,他仿佛看到了那些曾嘲笑他的人們,傳來了一陣陣讓自己別痴心妄想的聲音……
在混亂之中,而王老師堅定的眼神也在看向他。他不在是孤身一人。
如果人只能活一次,就讓夢想比現實,高那麼一點吧!
他按下夢想裡的星空按鈕,當那一團團天體仿佛觸手可及的時候,底下開始傳來一陣陣驚嘆的聲音。
這一次,他終於摘到了星星。
只要多一份熱愛,夢想總有一天會照進我們的現實。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實踐於,那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易的堅持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