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金魚養殖現狀及展望
金曉峰 張 濤
我國金魚的養殖傳承歷史悠久,已有一千多年的發展。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金魚的養殖在觀賞漁業越來越受到熱捧。金魚的分類較為多樣,按傳統分類大概分為草金魚、有背鰭及無背鰭。其中草金魚是魚市最常見的彩鯽;有背鰭又分為文種和龍種,代表品種分別為獅子頭和龍睛;無背鰭又分為蛋種和龍背,代表品種分別為蘭壽和望天眼。
一、國外金魚養殖現狀 從世界範圍內看,
金魚的養殖主要集中在亞洲,養殖規模最大及影響範圍最廣的為泰國及日本,另外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也有分布。泰國觀賞魚除頗有名氣的泰國鬥魚、泰國虎魚外,金魚中的泰獅、泰壽也頗受好評。泰獅跟國內獅子頭金魚相似,其特點是頭部高、頭瘤緊實,無鰓瘤,主要特點在於尾展,尾展要求上翹下垂,尾扇大而寬,尾部夾角小,尾柄粗壯,適合於家庭玻璃缸養殖,可側視亦可俯視,2018年品相較好的泰獅在國內價位大概在一千元乃至幾千元;泰壽屬蛋種金魚,又稱泰國蘭壽,其特點是彎刀型的背部及突出的吻瘤,十分適合側面觀賞,適合玻璃缸養殖,國內價位一般在五百元以上。泰國金魚場養殖不同於國內漁場的綠水養殖,一般選用清澈透明水養殖,且養殖密度低,一般10米
2 的方形池不超過
30尾,水深在40~60釐米;泰國氣候較好,一年四季均適合金魚的生長,因此,泰國當歲金魚規格一般較大,競爭力強。日本觀賞魚最有名氣的當屬日本錦鯉,其次,日本蘭壽在金魚業也佔據重要一環,日壽的特色是頭部肉瘤發達,重俯視、輕側視,遊姿穩健。日壽養殖注重品系發展,品系主要有協會系、宇野系等,不同品系金魚選育標準不同,形態要求有較大差異。日壽又稱「俯視蘭壽」,適合養殖在水槽、水池等方形俯視欣賞為主的器皿中。日壽在蘭壽中屬於晚熟品種,一般需要2~4年的養殖,觀賞性狀才可完美展現,有些類似國內的鵝頭紅金魚;相比較而言,日壽的養殖壽命較長。日壽養殖重於精緻,目前國內價位高,一條品相完美的日壽大多在1萬元人民幣以上。
二、國內金魚養殖現狀
1.我國金魚養殖歷史悠久,產量規模大 我國是金魚養殖最早的國家,經歷過興盛,也有過急速的衰退。1980年以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金魚養殖業發展迅速。目前除西藏以外的省份,均有金魚養殖場或觀賞魚交易市場。國內金魚以四大產區為主,為福州、京津、蘇杭、廣州。其中列於首位的為福州,2017年度福州金魚養殖場有近60餘家,面積2000畝,80多個品系,素有「中國金魚之都」美譽,年銷售額 4 億多元,出口創匯3000萬美元以上。目前,金魚市場最為火熱的是中國蘭壽,國壽與泰壽、日壽並稱「世界三大好壽」。福州是精品國壽的主要產區,國壽要求俯視與側視並重,頭瘤發達,梳子背(寬背),中長身、中小尾的發展趨勢,十分適合家庭玻璃缸養殖。北京、天津金魚養殖場以王字虎頭、宮鵝最具名氣,2015年統計數據,北京市觀賞金魚養殖面積近萬畝,總產值1.65億元;蘇杭金魚養殖場以蝶尾、水泡金魚聞名,2014年底江蘇省觀賞魚養殖面積近5000畝左右,產值過億元;廣州觀賞魚養殖規模大,全省養殖面積超過15萬畝,金魚養殖品種最具名氣的為鎏金,除此之外廣東還具有全國最大規模的觀賞魚交易市場 — — 花地灣。
2.我國金魚養殖中存在的問題 ①我國金魚
養殖數量大、品種繁多,但大部分養殖都為粗放式養殖,總體金魚品質偏低,質量差、價值低;體形小、色澤差、體質弱、壽命短。降低了金魚的觀賞性,導致大眾對金魚有價格低、壽命短的感覺。②國內金魚飼料開發不成熟。對於漁場來說,市面上基本沒有可供選擇的金魚專用飼料,只能依靠天然餌料資源或選擇鰻魚飼料、混合飼料等;對於玩家來說,國產飼料雖價格低,但相對於國外的高夠力、日動及德彩等高端金魚飼料,其質量相差較大。③國內金魚養殖科技水平低,知名企業品牌少,缺乏政府扶持引導。企業對於特色、名優品種的自我研發力量不足,缺乏與科研單位的合作;國內比較認可的金魚養殖品牌以福州的潘氏金魚、永傑金魚為主,但總體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低;目前漁業職能部門,對金魚養殖業的領導及扶持力度小,缺乏長期有效的保種育種研究。④金魚行業協會、組織功能不完善,中國漁業協會金魚分會已初步形成,但作用不完善,參與企業少,致使商戶和養殖場在行業內部低價競爭關係難以改善,沒有形成經濟利益共同體,不能提升整體經濟效益。
三、展望
1.從粗放式養殖模式轉變成高品質、精養模式 目前,國內金魚養殖從業者的養殖規模越來越大,競爭壓力日趨嚴峻。如今,經濟水平不斷提高,金魚愛好者的審美不斷提升,高端、精品金魚需求大,但供給不足。根據目前的金魚產業發展現狀、金魚的需求;養殖場應轉變思路,提檔升級,減產保質,向高品質精養模式轉變。因此國內漁場應提升種魚品質,同時加大苗種的篩選,減小養殖的密度,從金魚鱗片整齊度、品相、遊姿、規格及壽命多方面考量,提升金魚的價值,提高漁場的整體競爭力。
2.加大金魚飼料研發力度,開發出本土優質金魚飼料 國內水產飼料公司應加快金魚飼料的開發,彌補國內金魚飼料的缺陷,保障金魚養殖場的飼料需求,同時搶佔國內高端金魚飼料品牌的市場,減小與國外高端品牌的差距,讓國內廣大家庭金魚養殖愛好者能夠選擇本土的高端飼料。
3.加強與科研技術單位、漁業部門的合作,提升科技水平及打造知名品牌 金魚養殖從業者除了培養自身的技術人員,還應加強與科研技術單位的合作,充分利用科研單位的人才及技術優勢,提升漁場自身的技術水平,也為科研單位成果轉化、開展研究提供良好的平臺。漁業職能部門應長期、可持續地主導國內金魚的保種育種作,為養殖企業提供政策及資金扶持,打造國內金魚養殖大品牌,提升國際知名度。
4.構建合理化的行業協會,形成產業化、規模化養殖體系 國內金魚行業協會應依託國內有影響力的金魚養殖企業、科研部門及廣大養殖從業者。整合行業資源,杜絕個人主義的小農思維;著手建立價格協商機制;避免無序的低價競爭;提高金魚養殖的研究水平,拓展金魚的研究領域,推動我國金魚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