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ccidentally Froze My Wine. Is It Ruined?
大家都知道有些葡萄酒需要冰鎮後飲用效果更佳,但如果不小心把它凍住了,還能喝麼?
ABSTRACT: It’s a common sense that the wines need to be conserved under a low temperature, but what if the conserving temperature is as low as the freezing point?Is that still drinkable?
設想一下如下場景:邀請了朋友周五晚上來家裡開派對,但是早上上班前卻忘了把葡萄酒放在冰箱裡冷藏,到發現時距離派對開始只剩不到一小時了。這時候,你趕緊放一瓶桃紅葡萄酒在冰櫃冷凍層裡,希望它能迅速降到適飲溫度。朋友們陸續趕到,你默默決定讓自己的酒再冷卻一段時間以展現其最好的狀態。可由於派對上玩得太過盡興,你把冷凍層裡的那瓶桃紅葡萄酒給拋之腦後了。
於是問題來了:這瓶酒還能喝嗎?為此,有專業人士做了一個相關實驗:準備兩瓶桃紅葡萄酒,一瓶放在冷凍層裡冷凍,另一瓶則放於冰櫃保鮮層中正常冷藏,存放時間為下午五點至第二天中午。
在這個實驗裡,儲藏時間(下午五點至翌日中午)、酒款(750ml的桃紅葡萄酒兩瓶)都是控制變量,而葡萄酒的儲藏環境(一個是標準的冷凍層,另一個為標準的保鮮層)則是實驗變量。不過,在此期間有一個小插曲:在打開冷凍層的冰櫃門之後,發現放在這裡的桃紅葡萄酒的瓶蓋已經崩開,並有一些凍住的酒液溢出。但為了將實驗繼續進行下去,必須將葡萄酒冰凍一整天,實驗操作者又很快把冰櫃門給關上了。
午後,實驗者把兩瓶酒都從冰櫃取出。冷凍層裡的桃紅葡萄酒酒在此時已是「一片狼藉」,瓶塞遭到破壞,凍住的酒像是半融的雪泥,從瓶口處溢出來,而放在保鮮層的酒卻仍舊完好無損。照此看來,冷凍層葡萄酒的外觀已經遭到破壞,那麼它的口感如何呢?為了一探究竟,實驗者用長匙將一部分凍酒搗在酒杯裡進行品嘗,接著,又倒了一些保鮮層的葡萄酒嘗試味道,將二者進行對比。
實驗的結果是:凍住的酒嘗起來比較苦澀,並且像水一樣,口感鬆軟。與此同時,它還失去了原本帶有的果味,口感也沒有正常情況下那麼清新。一小時後,待凍酒基本融化,實驗者又喝了一口,這一次它的口感沒有那麼鬆軟了,但依然十分苦澀。
至此,開頭的那個問題也有了答案。在冰櫃冷凍層裡放了一天的桃紅酒已經不適合飲用了。不過,這其中到底蘊含著什麼科學道理呢?
事實上,在冰凍的過程中,酒液的體積會增大,從而擠開瓶塞滿溢出來。若是葡萄酒在空氣中暴露的時間過長,它就會被氧化,其風味也會遭到破壞。如果冰凍的是起泡酒,甚至還會有爆炸的危險。所以,千萬不要把起泡酒放進你的冷凍層!
而對於桃紅葡萄酒來說,冰凍雖然沒有這麼危險,但也會使其本來的風味變得沉悶。這是因為葡萄酒在冰櫃裡冷凍時,不僅會流失部分水分,還會被空氣氧化,在這般雙重「夾擊」下,便也不再適合飲用了。
但凡事都不是絕對的。一些葡萄酒反而會在釀造過程中刻意進行低溫處理,比如使用冷過濾工藝(Cold Stabilization)過濾掉酒石酸鹽(Potassium Bitartrate,一種不易溶解的結晶體)。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過濾法主要用於廉價酒的處理。說到這裡,請大家記住一點:千萬不要把你的葡萄酒隨意放進冷凍層!(文/Lav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