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日報1月15日6版整版
徐哲普聶聰超/文 韓存瑞 朱 濤/圖
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趙縣經濟社會發展歷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趙縣縣委、縣政府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動力,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全縣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緊緊圍繞建設「經濟強縣、文化名城、美麗趙州」的奮鬥目標,攻堅突破、擔當作為,全年生產總值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全縣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向好、穩中有進的良好發展態勢。
美麗趙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大考之年,趙縣縣委、縣政府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全面在從嚴治黨上發力攻堅,鞏固拓展「雙創雙服」和「三深化三提升」活動,深入開展「三創四建」活動,以「四種類型經濟」為架構,大力發展現代產業,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推進建設經濟強縣、文化名城、美麗趙州取得新成效。
基礎設施全面提升城市面貌華麗蛻變
趙縣歷史悠久、文化璀璨,趙縣縣委、縣政府強力推進縣城建設攻堅,城市承載力顯著提高,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居民生活品質大幅改善,城市建設取得重大歷史性突破。2017年,趙縣榮膺「第一屆河北省文明縣城」榮譽稱號;2018年,趙縣成功創建「省級園林縣城」;2019年,趙縣順利通過「省級潔淨城」覆核評審。連續三年,趙縣以一年創一城的速度,捧得文明城、園林城、潔淨城三項省級城市榮譽桂冠,縣城建設工作考核提升至石家莊市第7名。
佔地500畝的澄波公園免費開放,成為人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2019年以來,趙縣開拓思路,大膽創新,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累計投資20多億元實施了33項重點建設工程。緊緊圍繞鞏固深化省級文明城、園林城創建成果,全力爭創「省級潔淨城市」,下足「繡花」功夫,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大力實施以環境淨化、市容美化、交通序化、道路硬化、園林綠化、工地無塵化、管理精細化為內容的「七化」行動,基礎設施全面提升,城市面貌華麗蛻變。
在城市建設中,趙縣始終把和民生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放在工作首位。為切實解決縣城建設檔次偏低、容貌髒亂、管理粗放等問題,形成常態化、精細化管理機制,出臺了《趙縣縣城建設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實施方案》,對照《縣城街道環境容貌整治標準》和《城區交通秩序治理標準》,重點開展環境容貌、園林綠化、基礎設施、交通秩序、廣告牌匾、經營秩序、施工圍擋、梳理創園指標八項攻堅,集中力量對城區環境容貌徹底整治。
大力推進縣城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實施李春大道管網改造、308國道雨汙管網清淤等重點工程,市政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投資5億多元,全力推進西外環支線、果王線、國柏路等道路建設,進一步拉開城市框架。開展東晏頭村棚戶區改造,柏林大街北延、永通路西延等道路和公園提檔升級等工程,對5條道路進行了「白改黑」、7條道路進行了新建改造、11條道路進行了便道改造,縣城交通道路狀況進一步改善。
投資2.2億元,對23處公園廣場、4個城市出入口、8條主要街道綠地進行提檔升級,新建望漢雲臺園、「街心」公園,高標準完成國柏路綠道綠廊建設,縣城建成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隨著佔地500畝的綜合性公園澄波公園免費對公眾開放,城區已建成23個公園廣場綠地及配套設施,縣城內綠化總面積達到560.59萬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84平方米,城市綠量大幅提升。新建免費公共停車位超過13000個,免費停車場達到23個,被評為全省縣城停車設施建設試點。人們工作之餘在公園休閒健身、林蔭綠道上漫步,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經濟發展後勁十足
2019年以來,趙縣以「三深化三提升」機關效能革命為契機,深入轉變作風、錘鍊作風,大力開展「項目落地年」行動,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共實施規模以上項目81個,總投資165.8億元,其中42個億元以上項目列入全市「4+4」現代產業項目庫,全市排名位列第五。
趙縣高標準編制了生物醫藥、農機製造、紡織服裝等特色產業發展規劃,紡織服裝產業列入省級重點縣域特色產業集群,農機製造產業定位為全市區域特色產業集群。同時,深入開展「百企轉型」行動,金怡化纖等9個項目列入全省重點技改項目庫,欣港藥業等13家企業被評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經濟發展後勁十足。
河北興柏藥業集團是河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主導產品阿維菌素是綠色環保生物製品。
為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趙縣制定了《關於加快推進籤約和在建重大項目進度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對15個市重點項目頒發了《石家莊市重點建設項目綠色通道證書》。深化領導幹部包聯重點項目制度,制定了《趙縣2019年重點建設項目分包責任分解表》,對全縣投資規模較大的50個重點項目和15個省市以上重點項目落實領導幹部「一對一」包聯幫扶制度和「六個一」工作機制,為企業提供點對點精準服務。
把招商工作與效能革命相結合,提升招商頻率和精準度。2019年以來,趙縣與市商務局成立了聯合招商工作領導小組,緊緊瞄準京津冀技術轉移、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及高科技、高附加值項目實施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縣黨政主要領導分赴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開展外出招商活動,帶動各部門增強招商引資積極性。全年共開展招商活動60餘次,籤約項目13個,其中內資項目11個,總投資53.64億元,外資項目2個,總投資2.54億美元。全年預計利用外資超過1600萬美元,創歷史新高。
縣發改局、工信局等部門廣泛徵求各類企業在生產經營、辦事審批等方面的問題建議,結合趙縣實際情況制定了《趙縣2019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推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完善了網上受理、審批、公示、查詢、投訴等功能,形成網上服務與實體大廳、線上與線下功能互補的政務服務新模式,104項審批事項實現「網上辦」和微信「碼上辦」。
農業發展邁入快車道鄉村振興實現新突破
趙縣是國家農業部確定的全國首批整建制推進糧食高產創建示範縣。2019年,趙縣全縣糧食生產實現「十六連豐」,小麥單產保持全省第一,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趙縣是我省首批國家級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承擔著農業農村部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試驗項目,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率達95%,農機裝備結構調整向大型複式高端發展,農業發展邁入快車道。
趙縣梨園面積25萬畝,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雪花梨之鄉」,是省級出口鮮梨質量安全示範區。近年來,趙縣大力實施梨果產業轉型升級,全縣梨果專業合作社194家,帶動農戶1.2萬戶。梨果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全縣從事梨果產業的農民達到14萬人,全縣梨果產業年實現總收入30億元,市場開拓、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逐步增強,果品遠銷歐美、東南亞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2019年12月份,趙縣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目前,全縣登記備案的農民合作社達到368家,家庭農場281家,土地流轉面積124353畝,涉及農作物種植、梨果、畜牧養殖、農機服務、鄉村旅遊等。其中,國家級示範合作社3家,省級示範合作社13家,市級示範合作社44家,縣級示範合作社72家。合作社發揮了握指成拳、抱團打拼的巨大作用,已成為農村社會發展新驅動。
趙縣沙河店鎮大誥鋪村村民在自發參加環境管護,共建美麗家園。
韓村鎮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大安一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近年來,趙縣按照省市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大力實施農村產業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建設並取得明顯成效。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經濟合同清理全面推進,被評為全省先進單位;以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為導向,以農村生活垃圾處置、廁所革命、生活汙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為主攻方向,全縣271個村莊實現生活垃圾100%有效處理,改廁2.4萬座,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觀。
全域旅遊引來八方客千年古橋再添新使命
萬頃梨花競相綻放,宛如人間仙境。
每年4月初,趙縣萬頃梨花競相綻放,宛如人間仙境,吸引遊客數以萬計。9月初,萬頃梨園金果滿枝,採摘遊客更是絡繹不絕。趙縣縣委、縣政府牢固樹立「全域旅遊」發展理念,深度發掘趙州橋、柏林禪寺、萬頃梨園等歷史文化資源,瞄準全國頂尖、世界一流的目標,高起點、高站位、高標準、大手筆謀劃超大規模的全域型旅遊項目,推動旅遊產業實現一系列脫胎換骨式的轉變提升,全力打造「京津冀休閒旅遊度假目的地」。
聞名天下的趙州橋每年都吸引數百萬遊客前來參觀遊
近年來,趙縣將旅遊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產業來培育,陸續推出一批在省內外有影響力的景區景點和旅遊線路,構建起全域旅遊新格局,旅遊經濟呈現持續向好發展態勢。2019年4月份,成功舉辦第十九屆「梨花節」、第二屆龍文化旅遊節和省會第二屆「清明詩會」等旅遊文化活動,推出賞花休閒、經典探古休閒研學、尋古探源採摘賞花研學和歷史文化尋根等4條精品旅遊線路。「五一」小長假、梨花節、採摘節、國慶節期間,趙縣以豐富多彩的旅遊內容、和諧宜人的生態環境,掀起一波又一波旅遊高潮。2019年接待各地遊客300多萬人次,旅遊行業收入突破18億元。
享譽世界的歷史古蹟趙州橋是趙縣旅遊資源中最璀璨的明珠,進入新時代,趙縣縣委、縣政府利用各種機會、採取多種形式,不斷開發趙州橋的歷史文化潛力,讓趙州橋成為國與國、城市與城市之間文化交流的使者。2013年,趙縣政府與美國麥迪遜郡籤署合作協議,趙州橋與美國羅斯曼廊橋締結為姊妹橋,聯合打造以「橋」為核心的旅遊精品線路;2013年,趙州橋與揚州個園正式締結友好景區;2019年4、5月份,以趙州橋為原型的「絲路金橋」分別亮相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趙州橋化身「交流使者」再次為世界所矚目。
聚焦民生恪守初心書寫溫暖幸福答卷
趙縣始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加大社會保障和民生改善力度,惠民實事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幹,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2019年全年民生支出27億元、同比增長30%。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該縣更是嚴格落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抓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等。目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
深化教育改革。大力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持續提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不斷推進高中教育多樣化、特色化,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集團化辦學,採取「名校+弱校」構建5對初中城鄉教育聯盟和6對小學城鄉學校聯盟;投資4314萬元33所中小學改擴建、修繕工程正在抓緊推進。公開招聘223名中小學教師,全縣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育質量和均衡程度不斷提升。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開展縣域醫共體建設、鄉村衛生健康服務一體化管理改革、康養惠民工程等工作,群眾就醫負擔逐步減輕。對趙州鎮8個鄉鎮衛生院改造提升,全面提升公共醫療服務水平。趙縣被評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縣醫院被確定為省級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單位,縣婦幼保健院被國家衛健委確定為全省唯一一家婦幼保健機構機制創新工作試點單位。
趙縣常青樹職業培訓學校培訓現場。
零距離服務就業創業。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作用,建立了培訓、就業、維權「三位一體」工作模式,形成了縣、鄉、村三級勞務培訓及輸轉的領導機制和信息網絡。利用縣各類職業學校、技工學校等培訓基地,開展了中烹麵點、電子電工、紡織、農業機械、物流管理、家政服務、電腦基礎知識及應用等多個培訓項目,建立技能檔案,增強了外出務工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目前,趙縣已與石家莊、北京等20多個大中城市100多家用工單位建立了穩固的勞務輸出合作關係,勞務輸出實現規範化、規模化、品牌化,每年異地轉移勞務3.5萬多人次,增加勞務經濟收入10.5億元。
來自:趙州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