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AnKang),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水橫貫東西,河谷盆地(安康盆地)居中,安康市面積23391平方千米,耕地28.9萬公頃,2016年安康市常住人口265.6萬人。 該地區為中國北亞熱帶動植物典型代表區,有羚牛、朱䴉、大熊貓、雲豹、大鯢等珍稀動物。是陝西省及西北地區最主要的茶葉、蠶繭、油桐、生漆主產區。因境內土壤含硒元素豐富,又被譽為「中國硒谷」 。隨著西康高速、西康鐵路(雙線)全線貫通,安康全面融入西安2小時經濟圈。
香溪洞風景名勝區距安康市區3公裡,南依巴山,北臨漢水,分為香溪洞、三天門、文武山、蜈蚣山、牛蹄嶺5個景區。山上有道觀,始建於明成化初年。風景區周圍山環峰繞,層巒疊嶂。山下溪流蜿蜒。山谷間野花香草,色彩絢麗。其中有花名為「香團刺」,花色黃白相間。陽春三月,花香遠播,漫谷飄香,故名「香溪」。溯溪而上,谷狹山峭,懸石夾道。相傳呂洞賓曾在此修道成仙。後人在此架橋築樓,鑿巖開洞,名之「香溪洞」。香溪洞為道教石窟。據現存碑文及地方志記載,創建已有500餘年。歷經各代修茸增築,樓臺殿閣,橋梁洞府俱有。
主要景點有特大斜拉橋、電站樞紐工程、天柱山、白雲寺、玉興島、關平島、牛郎織女石、漢代古墓等。瀛湖是省級風景區之一,位於安康市區西南18公裡處的的天柱山腳下,是安康水電站建成後形成的西北地區最大的淡水人工湖,周長540公裡,水域面積77.5平方公裡。雄踞在火石巖峽谷中的電站大壩,壩頂總長541.5米,壩高128米,故有「陝西第一壩」的美稱。每當洩洪時,飛瀑高懸,雷霆萬鈞,蔚為壯觀。壩側是久負盛名的佛教勝地天柱山白雲寺,壩下不遠處是一座我國自行設計並建造的特大鋼構斜拉橋,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南宮山景區位於陝西省嵐皋縣境內,是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地質公園,享有「雲中淨土,世間桃源」的美譽。南宮山是陝西拜佛、陝西旅遊的絕佳去處,是西部最理想的度假休閒勝地。高僧宏一大師在金頂圓寂百年真身不腐,世人稱奇。北宋靖康年間(公元1126年),朝廷在此修建行宮,名曰「南宮」,遂有「南宮山」之稱。至清代逐漸演變成佛教勝地。公元1820年七月初二,高僧宏一達慈和法眾達鑑同時在金頂圓寂,真身百年不腐,為南宮山增添了濃厚的神秘色彩。
筒車灣景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秦嶺南坡腹地,汶水河中遊,寧陝縣筒車灣鎮,距寧陝縣城約19公裡,走西漢高速距西安126公裡,年平均氣溫14℃,降雨量900~1100毫米之間,景區水資源豐富,並具有河、溪、瀑、泉、潭等多種水體景觀。筒車灣景區位於筒車灣鎮,位於寧陝縣西南部,距縣城29公裡,在建的西漢高速公路貫穿全鎮26公裡。該鎮於1996年由原五龍鄉、筒車灣鄉、油房坳鄉合併而成。筒車灣景區位於秦嶺南坡腹地,汶水河中遊,而汶水河由西北向東南流經景區,河道總長101.36公裡,其中在景區內河道長12公裡,流域面積約1.4平方公裡,是寧陝縣最大的河流。
天書峽位於陝西省南端,大巴山主峰之一化龍山西北坡平利縣城東南部八仙鎮與正陽鄉之間。該峽谷源出化龍山,峽谷長12.8公裡,目前開發約25平方公裡。因該峽谷曾是八仙修道處,世傳八位仙人在巴山中-時,匯集天上奇書萬卷,閱盡人間世俗萬象,修成正果而雲遊四海後,讓這些天書化成為奇石,堆放在山谷中。其巖石呈垂直節理,千層疊合,象似偌大書架上一層層、一疊疊的無字天書,隱藏著無法破譯的天機,故名「天書峽」。天書峽原屬獨特自然封閉,相對原始的無人居住區,當地人俗稱「黑老扒」,因十分荒野,又時常有虎、豹、黑熊等兇猛動物出現,一般無人敢隨意進入。它帶給人們一種神密的欲望。
漢江燕翔洞景區漢江燕翔洞景區位於陝西省石泉縣境內,佔地80平方公裡,北依秦嶺,南接巴山。景區依託漢江,將漢江三峽、熨鬥古鎮、富水河、燕翔洞天、靈雀山及肖家古寨、獅嶺風光、長嶺峽谷等十幾個風光旖邐、生態完美的主題景區、近150個景點珠玉相綴,巧妙搭配,凸顯出秦巴腹地、漢江兩岸特有的原生態之美,並與悠久的漢水文化相結合,形成了融山、水、巖、洞自然景觀及古鎮、寺院、宗祠、戲園等人文景觀為一體、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生態自然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