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母雞打鳴家道衰,公雞上房黴運來」,到底是啥意思?

2021-01-11 鄉土鄉人

自古以來都是公雞打鳴,母雞下蛋,各司其職。但是有時候,母雞也會打鳴,不過這種現象也是比較少見的,農村人一旦聽到母雞打鳴,就會把母雞殺掉吃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有句農村俗語叫做:「母雞打鳴家道衰,公雞上房黴運來」,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母雞打鳴家道衰

其實母雞打鳴的事情自古就有,在《尚書·牧誓》中說:「牝雞司晨,惟家之索」,意思就是如果母雞在清晨學公雞打鳴的話,就是顛倒黑白,這個家庭就會因此而破敗。人們常用這句話來形容如果女性掌權,就會導致家破國亡。

在古人眼中,母雞的本質就是下蛋,公雞的職責就是打鳴,如果母雞又會下蛋,又會打鳴,要公雞還有什麼意義呢?如果公雞沒有存在的意義,那就必然會被主人吃掉的。然而在男尊女卑的社會裡,母雞這樣做,就好像是要奪權一樣,也就就意味著家道衰敗。所以就有了「母雞打鳴家道衰」的說法。

其實這句話最初來自於武王伐紂時,周武王在誓師大會上說的一段話,當時商紂王獨寵妲己,對大臣們的話毫不理會,只聽妲己一個人的話,導致朝政腐敗,很多忠臣都被妲己殘害,後來周武王帶兵討伐紂王,在距離朝歌還有七十公裡的牧野進行誓師大會。

周武王在誓師大會上說了一段話,大概意思就是:人們常說雌雞不會打鳴,若雌雞代替雄雞打鳴則家盡,婦人奪取丈夫的政權則國家要亡,紂王一心只聽妲己的讒言,是亡國的根本。這是紂王把自己逼到 了絕路,只好逃回朝歌自焚了結了。

從此以後,人們就認為「母雞打鳴」是不好的徵兆,一旦有母雞打鳴,主人就會把母雞抓住吃肉的。這句話也是用來比喻家裡女人當家,就會家道衰敗的。有句話叫做「女人當家,房倒屋塌」,與「母雞打鳴」的意思差不多。

都說母雞打鳴容易,公雞下蛋難,其實母雞打鳴主要是因為環境因素或者激素導致的,如果體內雌激素分泌過少,就不能抑制右側的雄性系統發育,從而母雞就變成了會下蛋的公雞,所以「母雞打鳴家道衰」只是一種自然現象而已,對於家庭是沒有任何影響的,只不過以前人不知道而已。

公雞上房黴運來

相傳太陽就是玉帝的女兒叫彩枝,後因犯天條被貶入地府,從此就沒有了白天和黑夜,人們根本無法生活,於是觀音就派鴨子和鵝去地府叫彩枝,但是鴨子和鵝在門口叫了三聲不敢進去,後來就派公雞去叫,公雞邊走邊叫:「彩枝出來啊,彩枝出來啊!」一直走完地府十二殿,在後山的彩枝終於聽見了,就紅著臉走了出來。

公雞見到後趕緊跑上去迎接彩枝,並把觀音讓她戴罪立功的意思告訴了她。於是彩枝每天都準時從東山出來,把光明和溫暖帶給人間,而公雞每天打鳴就是來迎接彩枝的。為表彰公雞,觀音就賜給了公雞一件大紅袍和一把紅木梳子,公雞穿上了大紅袍但不會用梳子,就把梳子背放到自己頭上,年長日久,梳子就長到肉裡面了,從此公雞就有了雞冠子,下面就是梳子上的兩根紅綢子。

不過從此人們就認為公雞是來自地府的動物,再加上公雞好鬥,有時候還會攻擊人類,所以公雞上房就有「欺主」的嫌疑,於是就有了「公雞上房黴運來」的說法。當然這也是毫無根據的。

相關焦點

  • 俗話說:「母雞叫疼,公雞叫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以前的農村,人們根本沒有鐘錶,早上起床主要是聽公雞打鳴。當然每個季節,雞叫的時間都不同,一般雞叫三遍之後也就天亮了。有時候母雞也會叫,但是兩者的叫聲卻不同。有句農村俗語叫做:「母雞叫疼,公雞叫停」,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說起農村的俗語俗話,可能有些朋友會略知一二,因為這些俗語俗話,都是經歷了幾千年而流傳下來的。像有句俗語叫做,「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乍一聽,可能就知道這是和雞打鳴有關係,它的字面意思是說,平時都是公雞打鳴,母雞不會啼叫的,但如果母雞啼叫了就是不好地徵兆;如果在三更半夜的時候,雞打鳴了,那麼接下來家中可能會發生不好的事情。下面就帶大家,來細細的解讀一下,這句話裡面所包含的深層次的意思。
  • 農村俗語:「母雞鳴叫只因疼,公雞鳴叫為送行」,是啥意思?
    前幾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母雞鳴叫只因疼,公雞鳴叫為送行」。雖然我對這句俗語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弄懂這句俗語的意思。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母雞鳴叫只因疼母雞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會鳴叫?一般來說,只有在下蛋後才會鳴叫。關於母雞在下蛋後為什麼會鳴叫的問題,可謂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 俗話說:「老狗上房,家敗人亡」,是啥意思?老狗為何不能上房?
    不過農村人認為狗是不可以上房頂的,有句俗語叫「老狗上房,家敗人亡」,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大家都知道,狗是一種很恐高的動物,一般情況下,狗都是在院子裡臥著的,特別是一些年齡較大的狗,更不會去比較高的地方。
  • 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大自然的規律下,每天按部就班的。村民們每天都在忙碌著同一件事情,如果碰上一些比較反常的現象,村民們都認為那是一種不吉利的表現。就像我們覺得在農村,男女之間就應該分工明細,要按照規矩來參考。
  • 母雞不用交配,天天在下蛋,那公雞存在有啥用?
    你可能會想,那就算是母雞可以忙過來,那公雞能忙過來嗎?它們是不是有點太辛苦了,其實不然,養殖場裡只有母雞,沒有公雞;這些母雞並不需要公雞給予受精,就能正常下蛋,而且每天一個蛋不成問題。我們現在每天吃的雞蛋,只要是在超市買的,而不是家裡散養的雞下的蛋, 基本上只有母雞的功勞,跟公雞沒啥關係。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了?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雞生蛋,蛋生雞」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但是讓我們了解的很清楚,母雞產蛋蛋孵小雞,整個過程貌似沒有公雞啥事,因此有的小夥伴就好奇了,公雞的存在有何意義?看「眼神」,竟然說公雞沒用從常規道理來講地球上數百萬個物種發展進化到今天,形成了統一的繁殖模式,都是雌雄分別提供一半基因進行基因上的交流,最後誕生擁有親本雙方基因的後代。
  • 農村有句俗語,母雞鳴叫只因疼,公雞鳴叫為送行,是什麼意思呢
    從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來看,是農村經常養雞的人歸納總結出來的一句話,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又請教了一個養雞的老農,他告訴我,農村的這句俗語,要這麼樣理解才對。、母雞鳴叫只因疼。母雞在什麼情況下會鳴叫呢,在農村養雞的人都知道,就是在母雞下蛋以後,母雞會咯咯咯的叫,母雞為什麼要叫呢,有幾種說法。有的說母雞下蛋以後鳴叫,是提醒主人趕緊來收雞蛋,生怕雞蛋被別人拿走或者是被其他的動物破壞,這是一種說法。
  • 「為啥母雞沒有公雞就能生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哈哈哈
    02.不是說豬不能上樹不能上房的嗎?怎麼這豬不僅上房了,並且還如履平地呢?03.哎呦喂,你們兩的脾氣不小啊,竟然敢挑唆人家羊群04.哈哈哈,老師你怎麼一點原則都沒有啊?05.螃蟹:你們來評評理啊,這是人幹的事嗎?
  • 公雞連「作案工具」都沒有,它是怎麼讓母雞生蛋孵小雞的?
    母雞能生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如果只是生蛋的話並不需要公雞的存在,要不然那麼多產蛋的母雞,公雞都要累死了!為什麼母雞獨自就能生蛋,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為什麼還需要公雞這個物種呢?
  • 母雞為什麼和公雞不交配就能產蛋?那公雞存在的作用是什麼?
    不過雞的繁殖方式讓很多人會產生這樣的疑惑,之前家裡養過雞,但沒有養公雞啊,為何母雞每隔幾天都會下蛋?難道母雞都不用交配的麼? 尤其是那種大型養殖場,那裡的母雞是專門用來下蛋的,難道它們也用交配就可以下蛋?既然母雞自己能下蛋,那要公雞幹啥?
  • 煲雞湯,用公雞還是母雞,到底哪個營養更好?看完漲知識!
    煲雞湯,用公雞還是母雞,到底哪個營養更好?看完漲知識!雞湯是生活中很常喝的一種美食,它不僅僅營養豐富口感好,還有很好的滋補左右,而且老少皆宜。那麼煲雞湯,應該用公雞還是母雞,到底哪個營養更好?下面給大家詳細說一下,喜歡煲湯的要看看了。先說母雞。母雞分2種,一種是未下過蛋的,這種只能算小雞仔。想要煲湯,必須要下過蛋的,最好親自孵過小雞苗的,年齡一般在1.5年左右最好,基本上就是養了400天以上的母雞,才算是比較好的老母雞。
  • 農民一旦發現家裡的母雞學公雞叫就會把母雞殺掉,這是什麼原因?
    嗨,大家好,歡迎來到《趣味奇聞事》,讓小編帶你走進《趣味奇聞事》的大世界,如果你對這種題材比較感興趣,請點擊上方藍色「關注」字樣,每一次對小編的肯定,都是小編努力的理由,那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主要內容是:農民一旦發現家裡的母雞學公雞叫就會把母雞殺掉,這是什麼原因?
  • 母雞沒有公雞也能下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母雞下蛋不需要公雞,但是母雞下的蛋並不都能孵化出小雞,只有受精的雞蛋才能孵化,而受精無疑需要公雞的存在,母雞自己無法完成這件事。繁衍就是公雞存在的最大的意義。家養的雞群時常會配少數幾隻公雞,公雞因為體格更加健壯,且羽毛的顏色更加鮮亮,遇到危險的時候公雞能一定程度上保護母雞,它需要挺身而出展示自己的雄性魅力。另一方面因為羽毛更為限量,也常稱為天敵攻擊的對象。鳥類中尤其是雞形目的物種,因為性選擇,雄性通常比雌性長得更加鮮亮,體型也更大,公雞、公孔雀等等都是這樣。
  • 坐月子期間,產婦到底吃公雞還是吃母雞好?很少人知道,產婦注意
    女性生孩子是一件特別大的事情,不僅僅是因為一個小生命的降臨,還因為產後女性身體一旦沒有恢復好的話就會造成影響一輩子的病根,因此當女性生產後都需要大約42天的時間來做修復身體。在產婦的滋補身體的食譜上有一位常客就是雞湯,對於雞湯的食材到底是公雞更滋補還是母雞更滋補的問題上很多產婦都比較糾結,坐月子期間,產婦到底吃公雞還是吃母雞好?很少人知道,產婦注意。首先、產婦食用母雞湯有什麼好處?母雞中含有很多的胺基酸和卵磷脂物質,這兩種物質對於女性的健康和恢復元氣都具有不錯的效果。因此產後食用母雞能夠更好的促進身體的修復。
  • 母雞為什麼不需要公雞也能下蛋?公雞存在的還有意義嗎?
    但是,我們飼養下的母雞就是個例外,它不管受精與否,幾乎每天都在產卵,而且它們甚至不需要異性就能產卵。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樣的話公雞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到了這個季節,雄性原雞會通過鳴叫的方式來吸引異性,不過,不同的原雞繁殖的習性也有一定的區別,比如亞洲地區的原雞大都是平時群居,到了繁殖期會成對出現,而斯裡蘭卡的原雞(黑尾原雞)則是一妻多夫制的。
  • 為什麼母雞學公雞叫,就會被殺掉?原來另藏奧秘!
    在農村裡可以說家家戶戶都養著有雞,而且還是母雞養得多,但一直都是為了母雞下蛋,吃不完的雞蛋和雞都是可以拿去集市上售賣的,然後可以補貼家用。不過,談到母雞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就是母雞一旦學公雞叫,就會被立刻殺掉,這是為什麼呢?
  • 一九一隻雞,進補吃公雞還是母雞?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侯茜主治醫師提醒,冬至進補,選擇公雞還是母雞,需根據體質分而辨之。冬至時陽氣開始復生,要適當進補,精心調養。《內經》提出雞肉有「溫中補虛」的作用,適合羸弱之人、病後體虛、產後不足、老衰之軀,可食養調補。在中醫上認為,雞性熱,入心、心包經,可溫補、鼓舞心經氣血。
  • 沒有公雞,母雞會不會下蛋?什麼樣的雞蛋才能孵出小雞?
    那時候村民們也不買小雞,一般都是找一些新鮮的雞蛋,用自己家的母雞孵一些小雞來飼養。每年春季天氣變暖的時候,有些母雞就開始長時間趴在窩裡,並且體溫升高,就算用手碰一下它也懶得動,會發出咕咕的叫聲,有經驗的農民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時候母雞就可以孵小雞了,農村人俗稱「趴窩」。
  • 公雞會下蛋?母雞也打鳴?專家:雞或出現「性反轉」
    公雞突然變模樣 還下起了蛋 「大家好,我的一隻公雞,住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田心鎮的坪溪村。我的主人是況大爺,今年2月份,他從集市上把我買回了家。買來的時候,我被賣家閹割了一下,成了不會打鳴的公雞。我每天幾乎足不出戶,就在院子裡吃吃蟲子,啄啄泥土。不過,近段時間,我發現自己身體好像發生了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