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您的愛家裝修解說員,希望通過小編之手,讓你更加徹底的了解家裝的世界!這樣布置的衛生間,還是衛生間嗎?馬桶間獨立出來,真少見
衛生間的裝修,提得最多的可能就是乾濕分離,那麼到底如何設計才算真正意義上的乾濕分離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走進日本普通家庭中的衛生間,發現他們設計中最大的亮點居然是馬桶間的獨立區域。
像上圖這種衛生間,面積非常大,如果不做任何涉及的話,是不是顯得過於空曠?那麼如果要設計的話,是做成乾濕分離、三分離式or四分離式?
在此,我先來科普下所謂的三分離式:浴室、如廁、洗漱分別獨立;四分離式:浴室、如廁、洗漱、洗衣相互獨立。
上圖是日本常見的四分離式!
如果衛生間呈長條形,那麼設計四分離式完全沒有問題,不過大部分的家庭,衛生間面積沒有這麼大,基本能設計成三分離式都不容易了,個人覺得目前大部分家庭都只是乾濕分離。
乾濕分離也有巧妙的設計方式,通過把洗漱臺外移的方式,讓簡單的乾濕分離變成了三分離式,這樣一來空間的使用率就得到提升,在同一時間的共同使用頻率也得到了滿足。
而,今天要說的內容,日本人在裝修衛生間的時候,移出來的並非是洗漱臺,而是馬桶???
到底是什麼情況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吧:
在我國,移出洗漱臺成為了既定模式,也是符合我們使用習慣的一種手法,因此,開發商在建造房子的時候,就會把下水管道預埋好。
雖然,有些人會在馬桶與洗漱臺之間加一堵隔牆,形成簡單的三分離式。不過對於設計師來說,最完美的三分離式,必然是每個功能都有一個獨立的區域。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日本人是如何把馬桶外移的?
這樣的操作不得不說考慮非常周全,既能保證如廁區的乾燥;又能避免串味的情況。而且使用體驗感非常棒!下面我們從具體的戶型結構來談這種操作方式:
1、正方形衛生間
不管是什麼功能房,只要是正方形的,那麼空間利用率就會得到提高。如下面這個衛生間,接近正方形的布局,馬桶間獨立,進入洗漱區後又有一個門可以進入到洗浴區。
方形的衛生間,可以如下圖這種設計一樣,雙邊開門+洗漱臺的形式,這樣的布局最大優勢在於,把進出水管道集中在了一個區域。
2、長方形衛生間
我們常見的一字型衛生間,就屬於長方形的一種,一般會把洗漱區布置在中間,兩邊分別是如廁和淋浴區,三者可以同時使用,互不打擾。
如下圖這種,單獨移出來的如廁區,恍惚與衛生間沒有了關係,其實我們根據行為習慣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樣的布局並沒有任何不便利的地方。
有人可能會說,如廁完之後,難道不要洗手的嗎?看看日本人是如何處理的?在馬桶的對面,安裝了一處小小的洗手臺面。
公寓類(民宿)的暗衛,也通常會讓馬桶獨立,乾濕分離的非常徹底。
4、馬桶間在走道的對立面
從上面那個案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布置如廁區的時候,並不是一定非要擠在衛生間的溼區,只要符合下水口的要求,單獨移出來也是可以的。
那麼,說了這麼多,在我國這樣的設計方式到底適合嗎?
如果要移動如廁區,我們就需要先考慮排水問題,如果過於複雜或者不允許移動的話,是不是就不能移動呢?其實最省力,最懶的又最方便的方法進行移位就是——採用壁掛馬桶。
解決下水問題之後,你會發現馬桶移動就不會再有困惱了,獨立的如廁區也並不是什麼難事。三分離的洗手間就只要把馬桶外移,獨立出來就好了。
好了,以上內容正是小編今天要跟大家關於衛生間設計解說的全部內容,從日本的設計中,我們依舊可以發現更多合理的設計手法,再與本地的使用習慣結合,這樣才能形成符合我們自身需求的衛生間設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