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門東:最南京的南京

2020-12-12 中國環境

  老門東在南京城南,主要指中華門以東的區域,這裡自古就是商賈雲集、人文薈萃、傳統民居聚集地,聽人說要了解南京的歷史就要到這一帶。

  尋常百姓人家

  在許多南京人眼中,這裡是最南京的南京,當地住民也認為自己是最正宗的南京人,他們土生土長,念茲在茲,對南京也確實最有發言權,就連地道的土話方言,在這裡也保存得非常純正,一絲不苟,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南京「標準音」,更重要的是,他們樂此不疲,在強化無障礙交流的當下語境中,他們也好像並不急於將自己的語言與現代表達方式完全接軌,仍不容置喙地把行腔語調停留在祖先的聲韻裡。

  當年這裡到處都是尋常百姓人家,積攢著許許多多的小平房,一家接著一家,基本連成一片,青磚白瓦,雕花門窗,綠苔石板,雨打瓦當,因為經年曆久,滄桑之感一目了然,有的院落甚至還殘存著石鼓、條石和字碑等,呼應著水到渠成的歷史底蘊,但鄰裡之間和睦相處,走門串戶,來往頻繁,異常親切。當年走在細窄蜿蜒的小巷裡,還可以看到諸如箍桶、做花燈、做空竹、修鞋、修傘、修種表等老行當,許多人家把竹竿往窗外一撐就可以晾曬衣服,仿佛天然的衣架,儼然成為城南一景。這裡民風質樸,民情純真,一點一滴、一草一木、一舉一動之中,都透露著源遠流長的味道。

  所有的風景都是心靈的風景

  忽然有人來告訴我,說老門東被開發出來了。因為當年印象較深,看的次數也比較多,去的地方也不少,不知不覺中已沉澱為潛在的心理文本,「一枝一葉總關情」,一聽說有了變化,立等興奮異常,馬上行動,故地重遊。東從江寧路,西到中華門城堡段內秦淮河,北到馬道街,南到明城牆,在歷史的年輪中痛痛快快地走了一趟。仿佛從遙遠的春秋時代,經過漢唐,走到明清,又走到了現實,沿著青青石板地面,順著一排排粉牆黛瓦,細數著層層疊疊城磚上留下的斑斕歲月,看流水的曼妙,聽花開的聲音,在一眼看不到盡頭小巷裡,發現左邊似夢,右邊如詩,突然一曲琵琶清唱從遠處飄來,餘音嫋嫋。應該說,穿過「老門東」的牌坊,就恍若隔世,也恍然大悟,一派鬱鬱蔥蔥的老城南風貌,竟如此真切地浮現在了眼前。

  遠遠望去,我們會看到「老門東」有一個四柱三門兩層的牌坊,仿佛就是從這裡打開了時光之門,白色的梁柱坊額,盡顯精美石雕,琴棋書畫,梅蘭竹菊,應有盡有,栩栩如生,牌坊基座上的抱鼓石,也好像沒有簡而單之,而是通過細刻雲紋,波湧浪疊,躍躍欲試地探訪著古典神韻。

  一眼泉水,一條壕溝,一對門當,一方庭院,一片掛落,一把桌椅,一壺茶水,場景化,生活化,日常化,傳遞出鮮活靈動的城南之美。其實走進這個裡面,時間都仿佛停止了,穿越城南記憶,總會讓人遐思無限,浮想聯翩,與當年的情形相比,味道是一模一樣的,氣質也是如出一轍,則不過現在更整飭,更端莊,更大氣,顏值也更高,好像收集起人們對老門東許多零散的、片斷的、個別的印象,並創造性地轉化為整體意象,經過統一的規劃安排,進行全面而集中的修復和保護。有的地方大刀闊斧,有的地方心細如髮,有的地方按部就班,有的地方出神入化。總之,出來的總體效果出人意表,令人驚嘆,在看透了世間人生百味之後,我們忽然發現這個老門東依然溫潤如玉,完美如初。

  所有的風景,都是心靈的風景,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最重要也許不是在這裡看到了什麼,而是這裡曾經烙印過自己怎樣的軌跡。記得當年這裡還有許多錄像室和小茶館,穿插在街頭巷尾。靜靜的小弄裡,老式建築裡的小店,瀰漫著咖啡豆的香氣,在碎花沙發上,手捧一杯,品茗甘甜,這時,好像已將爭分奪秒的高速節奏交給了溫柔的微風,用心平氣和的態度來享受溫軟如醉的瞬間,希望通過感受和體驗老門東的歷史變遷,來慢慢品味和找回自己曾經的記憶!

  舌尖上的城南記憶

  舌尖上的城南記憶最為深刻,琳琅滿目的小吃也被爆炒得最為直接。這裡匯聚著蔣有記、雞鳴湯包等老字號,還有藍老大糖藕粥、徐家鴨子、司記豆腐腦等,當年讓南京人魂牽夢繞的辣油小餛飩也是從這裡起步的。此外還有臺灣名點的高潮迭起,夫子廟式小吃的目不暇接。如此美食一條街,抓住了人們的胃,盯著了人們的口,把人們的舌尖滋潤得笑逐顏開,刻骨銘心。

  我忽然發現沈記臭豆腐,這裡排隊的人超多,但還是值得去排。記得小的時候,父親帶我到夫子廟玩,第一個推薦給我的就是臭豆腐,當時我很拒絕,但父親說聞起來很臭吃起來好香,果不其然,味口鮮美,正中下懷,直到今天,這種感覺還緊鎖在心。但不知為什麼,後來在許多小攤點上,都吃過臭豆腐,當然許多味道也不差,但好像不是原來的味道,這一次在這裡與久違的臭豆腐深情相遇,就好像與故人相逢,因此我一下子點了三份,就是想一次吃個夠。

  在許多人看來,歷史文化街區就應該凝固在歷史時刻,但我們看到老門東時常會有解凍的時候,這裡不僅沒有對現代感悟進行格式化,反而對現代技術保持著敏銳的洞察和迅疾的連結。徜徉在歷史的視野和深度中,確實不只是要回到博物館時代,還要在尋找記憶的腳步聲裡,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提煉精髓,寫實神韻。老門東對此心領神會,大膽嘗試,積極與許多新技術和新應用實現無縫銜接,我看到它們利用3D技術進行建築立體投影,把煙雨秦淮的城南記憶視像化,由此及彼地開拓出更加深遠的歷史空間,通過這種巧妙的嫁接,非但沒有違和感,反而與老宅舊巷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與今天的老門東相遇實在是一件很美的事情,猶如一樹花開,處處瀰漫著花香的味道,所到之處有時美得讓人窒息,以至於自己久久不願從夢幻中醒來,哪怕是走出了「老門東」牌坊,好像還不能抽身脫離。留住城南氣質,留住城南味道,留住城南感覺,老門東確實功不可沒,也因此脫穎而出,如絲如綿,如火如荼,讓人如痴如醉,如切如磋。

  (作者系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二級巡視員、中國作協會員)

相關焦點

  • 閒遊南京老門東
    南京的天,風輕雲淡,氣溫舒爽,下午閒來無事,逛逛老門東。 老門東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以東,因地處南京京城南門(即中華門)以東,故稱「門東」。門東是南京傳統民居聚集地,自古就是江南商賈雲集、人文薈萃、世家大族居住之地。
  • 南京歷史文化街區——老門東
    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北起長樂路、南抵明城牆、東起江寧路,西到中華門城堡段的內秦淮河。歷史上的老城南是南京商業及居住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門東一帶早在三國時期,此處就有民居聚落出現。清末以後,老門東、老門西等老城南地區逐漸成為以居住功能為主的區域,集中體現了南京老城南傳統民居的風貌。南京老門東。南京老門東。南京老門東。南京老門東。南京老門東。南京老門東。
  • 南京為何叫做「金陵」?答案在老門東
    進入中華門,東側即是老門東,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吃住娛」密集扎堆兒的一條古韻老街區。成都有寬窄巷子,西安有大皮院,福州有三坊七巷,南京則有老門東和熙南裡。老門東處在夫子廟秦淮風光中心位置,從夫子廟出來,一路溜達到老門東,吃完飯再爬上南門,可欣賞到城外大報恩寺琉璃塔的玄妙。
  • 南京老門東—在古香古色的深巷中,品一品舌尖上老南京味兒
    南京老門東—在古香古色的深巷中,品一品舌尖上老南京味兒有一個地方承載了南京城的古老記憶刻畫出整個城市的歷史符號老門東古稱「門東」, 位於南京市秦淮河畔、中華門外以東,是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老門東古街北起長樂路、南抵明城牆、東至江寧路,是六朝古都城牆外的歷史街區和南京傳統民居聚集之地,自古就是江南商賈和世家大族集聚之地。
  • 南京遊玩攻略之老門東
    小小上次跟大家聊到南京的大報恩寺和中華門的時候有提到南京老門東,小小之所以單獨把它來介紹是因為小小覺得這個地方值得大家去。甚至小小是比較推薦大家去遊玩一下的。下面就讓小小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南京的打卡聖地老門東。
  • 《金陵老門東》一本書說透南京老門東「前世今生」
    中國江蘇網5月9日訊 (記者 張可)昨天下午,由秦淮區方志辦編纂、南京出版社出版的《金陵老門東》正式首發。從街巷、典故、詩詞、童謠,再到名人故居、小吃老字號……這本書堪稱關於南京老門東的「百科全書」,系統地將老門東的歷史文化和當下文化、業態一網打盡,說透了老門東的「前世今生」。
  • 南京旅遊別總去夫子廟,老門東也值得一去,感受老南京的最佳去處
    #南京旅遊別總去夫子廟,老門東也值得一去,感受老南京的最佳去處南京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無比繁華的城市,本身南京地處長江下遊,憑藉距離海洋位置較近,佔足了各種地理優勢。老門東就在南京秦淮區,中華門以東位置處,早在古代時中華門是南京京城的南門,叫作「門東」,中華門以西則叫做「門西」,現在的老門東已經被譽為歷史文化街區了,佔地規模1050畝,按說是夫子廟核心區的一部分,現在已被國家列入5A級旅遊景點,也是夫子廟景點之一。
  • 南京老門東,比夫子廟更值得去的地方,承載著無數南京人的回憶
    老門東,位於南京秦淮區中華門以東,因此稱為「門東」。老門東距離夫子廟非常近,步行10分鐘即可到達,自2013年對大眾開放後,即成國家5A級旅遊景區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人遊覽過夫子廟後大多都會到老門東看一看。
  • 南京老門東:六朝古都的一個地標
    在人們的印象中古都南京城牆和秦淮河也許是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古蹟了,實際上南京的地標性古蹟遠遠不止這些。南京的古街到處都能看得到,其中這條古街就是一條南京歷史韻味頗濃的地標性古蹟了。走在這樣的古街是不是有一種穿越歷史的感覺呢?
  • 南京老門東,六朝古都城牆外的歷史街區
    如果說南京城是以城牆作為帝王與百姓行政區域的話,那麼南京老門東則是南京城牆下最具代表的地方了,這裡記錄著幾千年老南京城的百姓生活的一切一切。老門東是位居中華門以東的區域的街道,這裡曾經是南京最為繁華的區域之一。尤其是在民國時期繁華程度到達鼎盛,當時的商賈、高官以及貴族等都是集中居住生活下此地。南京老門東本來自古以來就是百姓集中的地方,當年的商業面貌繁華,如今的老門東也是南京城牆下最熱鬧的點之一,雖然比不上新街口,但是也別有一番風味。
  • 老門東開了個南京老字號博物館!
    >不僅是南京記憶的保存更關乎南京文化的振興因此,南京老字號協會選址老門東開設南京老字號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了解南京老字號讓南京的老字號品牌更亮老字號博物館位於老門東主街的中央店門外的櫥窗裡全都是大家熟悉的名字
  • 南京,不一樣的「老門東」,一樣的「夫子廟」
    經歷了上午鐘山半日遊,下午的總統府以及南京博物院其實已有些許的累了。從南京博物院出來已經下午四點半。坐在椅子上休息了片刻,還是決定出發去「老門東」。然後往向夫子廟前進。 老門東 下了地鐵。騎哈嘍單車3分鐘左右,便到了老門東牌坊。其實老門東和我想像中的有點兒不一樣。到老門東的時候,裡面人不是很多。更多的人集中在了牌坊的門口去拍照。順著牌坊往裡走,兩邊都是特色的餐館兒,以及特色的商鋪(還發現了德雲社)。
  • 帶你遊南京之老門東
    很多外地遊客來南京必去夫子廟,但是我個人更加推薦老門東。老門東建築為明清磚木風格在距離老門東很近的轉龍鄉還有蒼蠅小館絕對是最地道和傳統的南京美食。澆上辣油,和天堂對接。老門東附近停車場很多
  • 第二十一站:南京老門東——到南京旅遊必打卡的地方
    對於南京來說,最南京的是老城南,而最城南的則是老門東。不同季節的老門東各有它不同的風韻。老門東位於南京夫子廟箍桶巷和剪子巷的交叉處。如今的老門東保護區東到江寧路,西到中華門城堡段的內秦淮河,北到馬道街,南到明城牆。
  • 最文藝的老門東,外地人很少來,這裡的夜屬於南京年輕人的天堂
    門東是南京傳統民居聚集地,自古就是江南商賈雲集、人文薈萃、世家大族居住之地。我對於老門東的這個叫法還有點歧義,當地的朋友給我解釋說:我們南京說門東是個泛泛的概念,把中華門以東的區域均稱之為門東,但是,現在的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是狹義的門東概念。
  • 南京故事|秦淮河畔老門東
    南京,古稱「金陵、健康、江寧、應天」等,這是一座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城市,「六朝古都、十朝都會」足以說明南京的歷史地位。「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的《泊秦淮》可以說讓秦淮河家喻戶曉,秦淮河兩岸酒家林立,古時曾是豪門貴族、官僚士大夫享樂遊宴的場所,於是吃過晚飯便去夜遊秦淮河。
  • 老字號小吃匯聚 南京老門東授牌「必吃街」
    9月25日晚,夜享秦淮·大眾點評老門東「必吃街」授牌暨老門東7周年慶啟動儀式在南京老門東舉行。江蘇首條必吃街落地老門東。來南京旅遊的外地遊客,少不了會去逛逛老門東,這裡不但好看好玩好逛,更重要的是好吃。街區多元美食匯聚,入駐了匯集十餘家老字號小吃的「南京味道」。今年7月,大眾點評公布了33座城市的50條特色美食街區,人氣旅遊城市南京的必吃街就是老門東。
  • 南京老門東,讓生活在現代的人們多了一塊懷舊之地
    老門東位於中華門以東,東到江寧路,西到中華門城堡段的內秦淮河,北到馬道街,南到明城牆,都是歷史街區的保護範圍。南京老門東處於歷史街區的保護範圍。南京老門東歷史街區是一片讓人重新感受老城南風貌的傳統地區。
  • 南京老門東芥子園(下)
    南京老門東芥子園是清初名士李漁的居宅別墅,位於老門東街區東北角,三條營巷裡蔣壽山故居西側。芥子園「地止一丘」,佔地僅3畝,形狀微小,如同「芥子」,故名芥子園。園雖小,但經李漁精心設計和安排「可納須彌」,移步換景,別有情趣。曾是南京的居宅別墅一絕,有「園中之王」的美稱。
  • 在老門東走走轉轉,這裡有最地道的南京味道
    很多人說到老門東走一走逛一逛,可以找到老城南人甚至是老南京居民生活的影子。老門東,地處中華門以東,這裡自古以來人文薈萃,有富可敵國的沈萬三,也有匯聚英才的上江考棚......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保留了南京特色的建築風貌,當然少不了流傳百年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