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門東—在古香古色的深巷中,品一品舌尖上老南京味兒
有一個地方
承載了南京城的古老記憶
刻畫出整個城市的歷史符號
歷史印記與現代文化的碰撞
古老中透露著新鮮的活力
這裡就是「老門東」
因位於古城牆中華門以東而得名
見慣了城市的喧囂和步履匆匆
試著慢下來走走停停
逛一逛古香古色的深巷小院
品一品舌尖上老南京味兒
看一看原汁原味的老城生活
粉牆黛瓦、馬頭牆輕輕勾勒著天際
傳統中式木質建築散發著年歲感
陽光下閃耀著金色的糖人兒
五彩斑斕的面人
滿街跑的孩童
老城南的面貌仿佛在眼前一一浮現
老門東的每一條街巷都有自己的故事,有剪子巷、箍桶巷還有三條營……
古街每一處雕像都描繪出一個生活場景,有黃包車夫、糖芋苗、老郵差、學童進私塾……仿佛穿越回明清時的南京,歷史之門被緩緩打開,當時的明清民居生活場景就在眼前。
老門東古稱「門東」, 位於南京市秦淮河畔、中華門外以東,是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老門東古街北起長樂路、南抵明城牆、東至江寧路,是六朝古都城牆外的歷史街區和南京傳統民居聚集之地,自古就是江南商賈和世家大族集聚之地。
老城南·門東歷史文化街區於2013年9月29日正式對外開放,是集歷史文化、休旅遊景觀和閒娛樂於一體的文化街區。
老門東總佔地面積約70萬平方米,穿越南京中華門城堡即可到達,這一帶早在三國時期就有民居聚落出現。到明朝時已是重要的商貿和手工業的集散地,這裡既有民國韻味更有來自明朝甚至宋朝的商業文化繁榮氣息,曾是南京最為繁華的地方,記載了幾千年老南京城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對於南京來說,最具有老南京味兒的是老城南,而最城南的就是老門東。無論何時來到這裡,都能體會不一樣風情。穿過「老門東」牌坊,即走進了老城南傳統民居生活,一條條老街巷將讓人重新感受老城南風貌。
歷史上的老城南是南京商業及居住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有許多老南京人共同的生活記憶。如今這裡在保留原有老建築的基礎上進行保護並按照傳統樣式建有中式木質建築、精美的磚雕工藝和馬頭牆,集中展示傳統文化,並且再現老城南原貌。
現開設有南京白局、金陵刻經、德雲社以及手制風箏、竹刻、剪紙、布畫、提線木偶等民俗工藝,並推出了多種南京地區傳統美食小吃。
夜色中的老門東街市更是別有一番韻味,青磚灰瓦、綠藤攀爬,飛簷翹角、燈籠高掛,新鮮、時尚的老門東3D建築立體投影秀,與老宅舊巷的古色古香交相輝映,以3D互動、光影變幻展現老城南的歷史積澱和保護復興。約上三五好友一起或者自己慢悠悠走著,來這裡夜遊尋味,尋到的不僅有地道的南京滋味,更有穿越古今的城南韻味。
步行其中,仿佛還能感受到當年繁華的街景,另外小吃尤其不錯,來南京一定要來此地一逛。體驗獨一無二的「逛、吃」之旅。如果趕上春節前來,還能體驗下古都裡濃濃的年味兒。
南京是相聲的發源地之一,來了南京,不妨到老門東的德雲社坐一坐,聽一場「南京味兒」。南京的德雲社是老門東劇場建築為中式傳統的建築,票價低廉、服務優質,是中外遊客了解傳統文化,感受現代風情的好去處。在金陵戲坊可以領略傳統戲曲文化的魅力,感受傳統戲劇文化之美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被美國CNN稱未「年度最美書店」的先鋒書店·駿惠書屋也是「南京第一木雕樓」,另外一個門頭一件由書法大家何紹基題匾的精美徽派磚雕,已有400年歷史。在這古樸的建築裡,靜靜讀上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會感受到千百年知識海洋遨遊的樂趣。
老字號博物館匯聚了各行各業的老字號,每個月輪換一批,就像是一個「老字號的大牌聚會,每一次都有不同的驚喜。
老門東有很多百年老店,小吃遍布街頭巷尾,可以吃到地道的南京味道。比如小鄭酥燒餅、蔣友記牛肉鍋貼、雞鳴湯包、陸氏梅花糕、徐家鴨子、侯記砂鍋、司記豆腐腦等,隨便走進一家小店,都可能吃到令人驚喜的美食。
小鄭酥燒餅,因位於鄭和公園附近而得名。店內的酥餅有多種味道,尤其剛出爐的非常酥脆,香酥甜膩,入口即化;藍老大糖粥藕甜而不膩,帶著糯米的清香,絕對令你對甜食有一種全新的認知;蔣有記牛肉鍋貼為「秦淮八絕」之一,表皮酥脆,肉汁四溢,一口咬下去,特別滿足。
來南京怎能少了湯包。「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說的就是湯包的吃法,雞鳴湯包皮薄汁多,口感甜、鹹、鮮,有蟹黃、雞汁、蝦仁等各種口味,搭配赤豆元宵、糖芋苗等一系列的小食,簡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