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棄省重點高中上藝校,張也25次上春晚,卻為父治病停工5年?

2020-12-21 心靈探索者

在春晚的舞臺上,走出過太多優秀的人,你曾記住多少?說起春晚的常客你又會想起誰?陳佩斯、趙本山、潘長江、郭冬臨……

這些似乎都是小演員,那麼春晚舞臺上的歌唱家,你又會想起誰?宋祖英、蔡國慶、彭麗媛?那麼你是否也會想起張也,這個如今一直站在春晚舞臺上的"釘子戶"?

張也,1968年出生在湖南長沙一個文藝工作者家庭,父親張興民是長沙市歌舞劇院專業戲劇創作員,母親是湖南省花鼓戲劇院的演員。

在這樣的氛圍裡長大的張也,心中自然會對於藝術多幾分偏愛,何況她還有一個超級厲害的乾媽——李谷一。

李谷一開創了中國樂壇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相融的先河,開創了一代歌風,這是媒體對李谷一極為中肯的評價。

當你身邊有這麼一個熠熠生輝的人物時,你如何能不求上進?在李谷一的鼓勵和激勵之下,張也自然也走出了她不平凡的人生。

李谷一與張也父母的關係極好,張也還曾在節目上公然曝出李谷一是看著她長大得的"愛媽媽"。

"愛媽媽"這又是一個什麼神仙詞?原來這是張也對李谷一獨有的稱呼,意思是比媽媽還要親,這親媽得有多吃醋呀!

張也與李谷一的親近可見一斑,而她之所以稱李谷一為媽媽,是因為李谷一不僅自己唱歌好聽,還會非常認真地教她唱歌,並且在生活上對她也是關懷備至。

李谷一自己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歌唱家,對於同樣天賦卓越的張也自然非常惜才,而且張也從小就非常懂事,這樣可愛聰明,還懂事有天賦的小姑娘誰能不喜歡呢?

在父母和乾媽的精心培育下,張也4歲時,就能在幼兒園的舞臺上,表演"小常寶"、"小鐵梅"了。

卓越的天賦,也需要後天的培育,不然就會上演"傷仲永"的悲劇,於是在李谷一的建議和支持下。

14歲剛從初中畢業的張也,放棄了自己以優異成績考取的省重點高中,隨後考入了湖南省藝術學校學習戲曲。

或許,會為她放棄省重點高中而感到遺憾,但"得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學校與專業。

1982年放棄省重點高中上藝校的張也,在4年的學校生涯裡,受到了藝術方面的專業訓練、唱腔、形體,以及文化課程都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1986年,18歲的她還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第二屆青歌賽,但成績並不是很理想,不過在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的學習,卻讓她進步神速。

1987年,19歲的張也首次登上了春晚的舞臺,在聯唱《民族團結大聯唱》中演唱《瀏陽河》,還沒到雙十年華,她卻早已登上了春晚的舞臺,令人羨慕,也令人敬佩。

次年,張也再次參加央視電視臺舉辦的第三屆青歌賽,這一次他拿到了專業組民族唱法銅獎,再接再厲的她。

在21歲時,第二次站在了春晚的舞臺上,這一次她獨唱《採檳榔》,而且一開口就驚豔全場,觀眾剎那間就被他的嗓音所徵服。

23歲她才大學畢業,但此之前,她卻2次上春晚,張也的人生必然不可限量。

張也的聲音具備多種特質:嬌柔、溫馨、祥和、靚麗、清脆、甜美、歡欣、快樂、婉轉、純潔、真誠,幾乎全可以用在她的身上。

因而她適合演唱不同風格的民族歌曲,無論是柔媚的民歌小調,還是技巧高超,音域寬廣的民族歌劇選段,她都能駕輕就熟,將其完美的演繹。

可就在她事業的上升期,噩耗卻傳來了,父親被查出良性腫瘤,病情惡化住院,她得知消息後,立馬停下手邊的工作,接父親到北京做身體檢查。

可是檢查結果卻不容樂觀,她突然意識到,自己這些年一直奔波在外,並沒有太多的時間陪在父母身邊。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就不待",父親生病的消息,為她敲響了警鐘,工作永遠忙不完,但盡孝卻不能等你忙完了再開始,世事難料,愛父母要趁早。

於是張也果斷終止了自己的全部工作,全心全意陪在父母身邊,她陪父親治病,帶著他們四處旅遊,看遍祖國的大好山河,然而天不遂願,僅僅5年,父親最終因光膀腫瘤惡化離世。

或許有人會為她錯過了最好的年華,沒有趁熱打鐵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但是她不後悔,反而很慶幸,這五年來,她一直陪在父親的身邊。

事業什麼時候都可以重新開始,但父親只有一個,她愛他的父親,在成長的路上父親給予了她太多的關愛,沒有父親就不會有今天的她。

如果沒有這五年的陪伴,哪怕今後的她再成功,她都得抱憾終身!

1994年,工作停歇5年的張也重新回到舞臺,就此成為了春晚的"釘子戶",除了2004年,2005年,2013,2014,這4年間,她沒有在站在春晚的舞臺上,此外的23年中,她在春晚的舞臺上從未缺席。

1998年,她的一首《走進新時代》讓我們心情澎湃,耳熟能詳的歌詞,曾藏了多少心中的夢,"總想對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麼豪邁,總想對你傾訴,我對生活是多麼熱愛……"

多少人是聽著這首歌長大的,多少人懷著對未來的夢一起吟唱,我們期待著改革開放富起來,我們期待著走進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憑藉《走進新時代》她徹底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歌手,從而齊名董文華。

《吉祥頌》、《多情的東江水》、《人間第一情》、《咱老百姓》、《歡聚一堂》、《祖國頌》、《走在小康路上》、《看山看水看中國》、《春風十萬裡》等都是她在春晚演唱的歌曲。

她的歌唱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回憶,她的歌聲唱出了時代的發展與轉變,在她的歌聲中,看到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如今的張也已經52歲,可年過半百的她卻婚史成謎,曾一度傳聞說她的前夫是著名導演關錦鵬,夫妻兩個都是工作狂,因此結婚後,兩人見面的機會依舊很少,從而導致了兩人的感情逐漸變淡,最終只能分道揚鑣。

對此卻有人站出來說:這些網傳都是假的,張也到今天也沒有結婚,她仍然是獨身一人,雖然她的事業是成功的、美滿的,然而作為一個女人,終身不結婚,沒有孩子終歸是有遺憾。

可面對網絡上的眾說紛紜,卻沒有任何官方信息予以肯定,網友也只能猜了又猜,議論不斷,卻仍沒有一個定論。

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生,在我們不斷得到的同時,也會失去一些東西,張也事業上的極度成功,估計也令人很多男人自慚形穢,覺得高攀不起吧!

52歲仍單身未婚的她,或許是有些遺憾的,但相比一些人將感情視作兒戲的分分合合,張也寧缺毋濫的態度其實更令人敬重。

對於她的感情或許我們會持有不同的態度,但對於父母,她卻是十足的孝女,她的好朋友孫悅也說"張也都是性格好,很女人,特別溫柔。張也還能做一手的好菜,對父母更是特別的孝順,是圈中有名的孝女。"

結婚也好,單身也罷,只希望如此好的她,幸福就好!

相關焦點

  • 國家一級演員張也:登25次春晚,享一生榮耀,晚年生活卻悽涼無靠
    不管是娛樂圈還是影視界,似乎都有著後浪推前浪的不變規則,不管在哪個圈子中,時時刻刻都湧現著新生代,但那些老藝術家卻站在高處,讓後輩人所佩服,張也就是其中一個,這個連登上25年春晚的國家一級演員,享盡一生的榮耀,晚年生活卻悽涼無靠。
  • 19歲上春晚唱《瀏陽河》的張也:連登25年春晚,52歲為何無人敢娶?
    張也唱的不是流行歌曲,雖然是比較小眾的民歌,但依然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和認可,上過25次春晚的她,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春晚專業戶」了,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曾經也在巔峰時期隱退過。
  • 她是國家一級演員,連續25次登上春晚,52歲無兒無女,為何無人娶?
    如果用一首歌來代表春晚,那一定是《難忘今宵》了,這首歌陪伴了觀眾幾十年,每當前奏響起,大家便忍不住跟隨李谷一老師一起唱。 已經七旬高齡的李谷一,依舊堅持每年登上春晚的舞臺,為全國人面帶來這首經典的歌曲。
  • 她是李谷一的「女兒」,連續25年登上春晚舞臺,52歲仍孤身一人
    臨近歲尾,各個電視臺的跨年晚會都已經提上日程了。雖然各大衛視百花齊放,但春晚老大哥地位從未被撼動過。很多歌曲也佔據春晚了很多年,比如《難忘今宵》,已經70多歲的李谷一還堅持在舞臺上。春晚上有不少優秀歌唱家頻繁出現,為觀眾演唱一首首經典歌曲。今天聊到的這一位歌唱家,有著溫柔的聲音,曾經給大家帶去很多歡樂,她叫張也。
  • 著名歌唱家李谷一的「女兒」:連續25年登上春晚,52歲仍無人敢娶
    雖然現在很多人都感慨看春晚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種感覺了,但是春晚依舊是所有節目中的老大哥,地位是撼動不了的。能夠登上春晚的舞臺,對於一些歌唱家來說,是實力上的肯定。春晚上也有一些常駐嘉賓,他們幾乎每一年都會出現在電視機前和大家見面。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她是著名歌唱家李谷一的「女兒」:連續25年登上春晚,52歲仍無人敢娶。
  • 張也的流蘇耳環火了,與旗袍搭配相得益彰,已成為春晚的文化符號
    或許連張也自己也不會想到,一直站在春晚舞臺上的她,會因為自己戴的流蘇耳環登上熱搜,作為中國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張也已經24年參加央視春晚,每一年春晚的亮相,旗袍搭配流蘇耳環已經成為了張也的標配,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已然成為了春晚的一種文化符號!
  • 張也是李谷一的女兒?曾嫁給香港知名導演?聽她自己怎麼說
    1968年出生於湖南長沙的張也,是國家一級演員,她的嗓音甜美、清脆,形象溫婉大氣,《走進新時代》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讓張也的名字一下子飛進了千家萬戶。能上春晚表演是眾多演員和歌手的超級夢想,而張也就憑著自己的實力連續上了25次春晚,怎不讓人感嘆佩服。在一次央視公開節目中,當李谷一說出張也是她的女兒,並且還說張也的小名字叫「貓咪」時,臺下觀眾一陣譁然,這到底是真是假?連主持人都一臉詫異。
  • 張也呂繼宏在福建體驗摘水果、包餃子,合作多常被觀眾誤會是夫妻
    張也呂繼宏在福建慰問演出體驗摘水果、包餃子,合作多常被觀眾誤會是夫妻最近,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赴福建古田慰問演出《從古田再出發》已經順利完成錄製,在武平雲寨村裡,張也、呂繼宏兩位著名的歌唱家不僅現場為老區人民帶來了好聽的歌曲,還在節目組安排的外景小分隊體驗活動中
  • 考不上重點初中就難上重點高中,考不上重點高中就無緣重點大學?
    考不上重點初中就難考上重點高中,考不上重點高中就無緣重點大學,這說得對嗎?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種說法不對,甚至會拿身邊的例子來證明,很顯然這句話只是從概率大小上面來說的,重點就意味著大概率,不是重點就意味著小概率。
  • 江蘇有5所「百強高中」,重點高中比普通高中,優勢表現在哪裡?
    第二屆中國名校校長發展論壇發布了《2020中國百強高中》榜單,江蘇省所有普通高中,共有5所學校上榜,它們分別是南京外國語學校(省內第1名,國內第27名),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省內第2名,國內第58名),南京金陵中學(省內第3名,國內第61名),江蘇省蘇州中學(省內第4名,國內第87
  • 這位溫州人把《茉莉花》「種」進央視春晚
    得知這個消息,陳曉難掩激動,但難題接踵而來,央視春晚導演組希望《茉莉花》的表演形式要變得更加符合央視春晚的形式。  「我們之前跳的形式比較清雅,不符合春晚的喜慶氛圍。後來楊東升導演和劉婷婷老師飛到美國,對這個節目進行改編,最終使節奏更緊湊歡快。為了適應春晚1號廳的舞臺形式,這支舞蹈也由原來的25人編制增加到49人。」
  • 馬思純全面停工,出國治病,網友祝福:早日康復歸來
    馬思純全面停工,出國治病,網友祝福:早日康復歸來馬思純,也算近年來比較火爆的小花了。年紀輕輕就金馬影后加身,未來可期啊。別看馬思純年紀不大,但是戲齡可是不短了。1995年的時候,馬思純就參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到2016年奪得金馬影后,其實馬思純也用了21年的時間。只是人家起步早,外界就沒有感覺到,還以為馬思純出道沒幾年就拿影后呢,了不起!不過即使有著這樣的經歷,馬思純也很了不起了。但是這樣的成績,也給了馬思純不小的壓力。拿了影后的馬思純,關注度更是比原來多了幾倍。
  • 快訊:張也閻維文演唱《幸福讚歌》 歌頌好生活
    零點鐘聲剛一結束,音樂聲立刻響起,張也、閻維文登臺唱響歌曲《幸福讚歌》,所有演員都融入到節目快樂的氣氛中。張也閻維文演唱《幸福讚歌》。【點擊看視頻】網易娛樂2月3日報導 2011年央視兔年春晚正在進行。
  • 李梓豪:把氣球從街頭玩上了央視春晚
    他還能用氣球為模特量體裁衣,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氣球T臺秀。  成為專業「氣球人」  2018年2月15日晚,當狗年央視春晚結束後,李梓豪滿頭大汗地從四米高的狗狗氣球玩偶中鑽出,這才意識到自己確實上了一次春晚。  雖然這是一次沒有露臉的春晚,卻是他朝著自己的夢想奮鬥近十年的成果。
  • 歷史上的郵資票品發行日:1982年12月25日,《西周青銅器》
    背景資料由貴陽武稚剛提供歷史上的郵資票品發行日:1982年12月25日,中國人民郵政發行《西周青銅器》特種郵票一套8枚。郵票志號:T-75。郵票設計:邵柏林,雕刻者:(8-1)高品璋、(8-2)(8-3)孫鴻年、(8-4)呼振源、(8-5)閻炳武、(8-6)趙順義、(8-7)李慶發、(8-8)姜偉傑。8枚郵票發行:187.01萬套。8枚郵票面值分別為:4分、4分、8分、8分、8分、10分、20分、70分。8枚郵票圖案分別為:何尊、伯矩鬲、利簋、牛首夔龍紋鼎、折觥、蟠龍獸面紋罍、燕侯盂、日己方彝。
  • 四次上春晚,元宵晚會假唱,轉入影視,為楊紫電視劇配樂!
    四次上春晚,元宵晚會假唱,轉入影視,為楊紫電視劇配樂!2018年成為過去,馬上就是春節了,每年最期待的日子就是一家人一起圍坐在電視劇旁,看著春晚,聊著天,別提多開心了,而今天要說的這個人,也在春晚出過名,只是如今的狀態有點糟糕。
  • 演藝圈的搖籃,香港有無線藝員訓練班,臺灣也有華岡藝校
    【演藝圈的搖籃,香港有無線藝員訓練班,臺灣也有華岡藝校】   香港無線電視臺TVB被稱為香港娛樂圈的少林寺,因為TVB為整個華語娛樂圈培養了無數演藝明星和幕後人才,它開辦的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是香港乃至整個華人娛樂圈最著名的造星工場,號稱演藝圈的黃埔軍校。
  • 麥當勞廣告短片拜年 25年來首次上「春晚」
    上海2015年2月16日電 /美通社/ -- CCTV春節聯歡晚會是除夕夜親友共聚的必備節目。今年,麥當勞將首度亮相「春晚」,「你就是我的新年」廣告短片將陪伴全國觀眾一起守候2015春節的到來。這是麥當勞進入中國25年來第一次在「春晚」前的黃金時段投放廣告,以期用地道的方式向中國消費者拜早年。
  • 「熊貓組合」呂繼宏、張也;「鯉魚組合」李勝素、于魁智……這些...
    「熊貓組合」呂繼宏、張也 「熊貓組合」經常出現,無論是在春晚舞臺上,還是各種演出中,都有他們的身影。《看山看水看中國》《幸福中國一起走》等都是他們演繹的深受人們喜愛的作品。 話說,別人家的組合,絞盡腦汁起名字,使勁推都不一定能火。
  • 宋丹丹2020年是最後一次上春晚,1次失誤讓她每次登臺都壓力山大
    相信大家有一段時間,沒有在春晚上看見範偉了,原因是他在2005年的春晚小品《功夫》上說錯了臺詞,於是他便不再上春晚,他覺得春晚直播非常嚇人,而且要卡時間,要保證不延誤後面的春晚節目。似乎上過春晚的人都會有同樣的緊張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