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卡帕多奇亞的路上,禧孫兒倚在我的身邊,無不擔憂的問:"我們下面去的地方是不是很可怕啊"?我奇怪,寶貝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難道是因為看清真寺和遺蹟太多的緣故!"怎麼會很可怕呢"?我問。禧說:"如果不可怕的話,它的名字怎麼會叫可怕多奇亞呢"?哈哈,我忍不住笑了,原來寶貝把"卡帕多奇亞"聽成了"可怕多奇亞"。
喜歡看戲的人都知道,一場戲中,往往把最精彩放在最後壓軸,而我們這次土耳其之行,除了返回首都伊斯坦堡還有少許景點外,鄉野似的土耳其內地遊,卡帕多奇亞應該是最後一站了,這一站的確是精彩無限。熱氣球已經讓我們興奮不已,接下來的參觀,每一處都會有視覺震撼的感受,也只有到了這裡,才能真正體會到,為什麼稱土耳其是世界最大的天然博物館,這些都是觀後的體會了。
看完熱氣球,回賓館吃完早飯,琳達就帶著我們去探索這座天然的博物館。可以說在土耳其的安納託利亞高原上.卡帕多奇亞就像一幅上天造化的巖石立體畫卷橫空鋪展,這裡是世界上最壯觀的巖石"風化"區。
聽琳達說,數百萬年前.在這裡先後有三座火山大爆發.火山灰覆蓋了卡帕多奇亞地區.巖漿冷卻.自然風化及雨水衝刷.將軟土和泥沙帶走.堅硬的石灰巖突兀挺立形成巖錐、山谷或磨出平滑的石頭波浪。
巖石一波一波卷向前方.隨陽光的變幻.由白到粉紅再變成暗紫色。巖漿冷卻後.人類的足跡就踏上了卡帕多奇亞。5000多年前.這裡就有了女神崇拜、精巧的珠寶及陶瓷手藝。"卡帕多奇亞"是在《聖經》裡記載的名字,意思是"美麗的馬鄉",是波斯人自歐洲跨海而來後給這裡起的名。
早上我們已經在一起山道上目睹了卡帕多奇亞的美景,只是當時天還沒有完全亮,而且我們一心只想著熱氣球,所以對美景並沒有太介意地去關注。現在重新回到走過的路上,我們不得不被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景色折服。
許多描寫未來世界的漫畫和電影都想像地球會遭到大殺傷力武器的攻擊,人類將躲進地下深處生活。其實早在3000多年前,卡帕多奇亞人就已經興建了可容納上萬人的地下城,甚至可讓30萬人躲到地下生活。
迄今人們在這裡發現的地下城市不下36座,各城之間都有地道相連。有人說,卡帕多西亞最讓人震撼的並不是一望無垠的奇異地貌,而是在隱藏在這些奇異地貌中的穴居巖洞,這才是卡帕多西亞真正的靈魂所在。百萬年前的火山熔巖淹沒了這片地區,經過風化侵蝕,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奇特地貌。
因為當地的山石的主要成分是柔軟的凝灰巖,在很早以前,當地居民就開鑿山石作為房屋。看著那些聳立的巖石柱上、風化的亂石坡中的穴居巖洞,那種陰森鬼魅讓人後脊梁直透涼風,感覺每一穴都隱藏著難以探知的故事。
很難想像,當時的人是如何在這種環境裡生活的。禧說的"可怕"多奇亞還真有一些道理
分布在卡帕多奇亞上千平方公裡範圍內的穴居巖洞如今已幾乎被全部廢棄.挺琳達說有些靠近交通要道或地勢相對平緩的洞穴被善於經商的土耳其人改造成了舒適的旅館。我不知道,我們住的賓館是不是洞穴改造的,更無法得知這些經歷過無數自然歷史變遷的洞穴曾經是什麼,發生過什麼……如果在深夜醒來,細想下去,難免會"汗毛立正,細胞跳舞"的……
琳達介紹,卡帕多奇亞曾是基督教徒心目中的最虔誠之地,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在11世紀佔領安納託利亞高原後,這兩大宗教以及先來後到的居民們和平相處,到13世紀,卡帕多奇亞的山洞和地下城已密如蜂巢,教堂和清真寺相鄰,彌撒也曾和誦經聲相聞,這是一段難得而短暫的和平時期。
琳達最先帶我們參觀就是一些在洞穴中的教堂、教學院。那些只有矮的我都得低頭才能進的傳教聖地,(琳達說是教徒們上課誦經的地方)最多只有十個平方的大小,又黑又潮,也只有心靜的人才能潛心在此攻讀。這些洞穴並非自然天成,而是人工在巖石上開鑿出來的,很難想像,在純手工作業的遠古時代,人們是怎樣創造出這人間奇蹟的。(可惜,洞穴中不讓拍照)有老外坐在地上拍照。
我最感興趣的不是這些洞穴和穴中教堂,而是卡帕多奇亞的自然風光。數百萬年前火山噴發留下延綿數百裡的火山巖,
這些火山巖在經過無數日日夜夜的風吹日曬,洪水侵襲後,形成了今天猶如月球一般的奇異石柱溝壑,無計奇數的石柱森林就如同煙囪一般直衝雲霄,因而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石柱又被稱為"神仙的煙囪"。
(在看到我們的行程上安排著參觀"神仙的煙囪"這個項目時,我就為禧高興,那一定是一個夢幻世界。)卡帕多奇亞"神仙的煙囪"18公裡長的景區裡,豎立著無數根高高低低的黑帽子"煙囪,有的有40多米,由於風化嚴重,有的已經快支撐不住"仙人帽"了。
老的煙囪遭受侵蝕的時候,新的又在悄然形成。卡帕多奇亞最出名的景致就是這三根"仙人煙囪"了,朝陽鋪灑在壯闊的火山地貌上,衝擊著我們的視覺和心靈。
鴿子谷,自認為是比較吸引我的一個地方,因為那兒有一棵掛滿了藍眼睛的枯樹,陶罐旁鴿子自由自在地飛著,令人心曠神怡。
下午二時許,是太陽最毒的時候。琳達帶我們參觀卡帕多奇亞的"皇宮的後花園"。琳達說:"這裡是卡帕多奇亞最美的地方,你們可以自由地選擇喜歡的地方漫步,許多來參觀的人都是在這裡流連忘返的"……
可惜,我們的那幫美女害怕太陽的照射,尤其是聽說還要爬山,都怯步不前,躲在樹蔭下不肯出來了。非戰鬥減員5人,剩下的勇敢者照樣前行。果真,這裡是卡帕多奇亞的精華所在,一步一景,一景一品。
近距離觀賞神仙的煙囪更是奇特。神仙的煙囪都是多頭式的,戴著形狀各異的尖帽的,傳說精靈就住在這些煙囪裡面,所以才會有神仙的煙囪的名稱。一頭駱駝模樣的神仙煙囪,真的是很像,從這個角度看才特別的傳神,仿佛是專門雕刻出來的。聰明的土耳其生意人拉著駱駝在這裡兜攬生意,到給了我一個拍攝機會,真假駱駝來了張合影。
藍天白雲和奇巖石柱美到讓人窒息的程度。儘管烈日炎炎,我沒有想到庇蔭,因為我生怕因為自己的懈怠,而讓美景從我的鏡頭前滑失。
我為因為怕曬而沒有來參觀的美女們嘆息,千裡迢迢來到卡帕多奇亞,怎麼能放棄這最美的觀景點。
下午四點後,團友們都很疲勞了,駕駛員送他們回賓館休息。而我卻選擇了從另一個角度參觀了這雄偉壯闊的奇石景觀,那就是乘坐吉普車。乘吉普車是自費項目,一個小時要90美元。聽聽價格有點嚇人,團隊中禧不符合乘坐的條件,而絕大多數的團員都放棄了。
一輛吉普車必須有四人才能成交,我和30度決心最大,到不是為了尋刺激,因為琳達告訴我們,乘吉普車能看到許多旅行車不可及的景色,這就足以讓我動心。潤英女士和妹妹看我乘意已決,也參加進了四人隊伍,我知道,他們又很大成份是在照顧我,真心地感謝哦。
我們的吉普車駕駛員叫alir(阿里),是個伊斯坦堡的小夥子,駕技嫻熟,非常熱情。為了行進中的交流,30度問他:"懂英語嗎"?他回答:"懂一點點"。哈哈,懂一點點就夠了,我們懂"半點點"加上肢體語言也可以交流了,何況比我們還要多半點點呢。 他首先帶我們衝上了卡帕多奇亞的制高點。居高臨下,放眼望去,大自然的神奇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風吹雨刷將火山熔巖大地切割出山谷,波浪石以及仙人煙囪。站在這個山頭向下望去,經過十多世紀的風化和天然侵蝕,形成非常特別的筍狀石柱和煙囪狀的石叢,環繞著古老的村莊和山脈。廣闊的玄武巖圍繞著的小鎮依稀可見,別致的半圓形門,和巖石一樣顏色的平房,古老滄桑的村落纏繞著自然的洗禮和歷史的變遷。
接下來的,alir表演了他高超的車技。他駕車離開了公路,向草叢駛去,雖然沒有道路,他的車速帶著"嗚嗚"的吼叫往前衝,車上的女士們不時的發出尖叫。突然我的心拎到了嗓子眼,因為坐在副駕駛的我,發現alir竟然是在峽谷的邊緣衝車。尖叫聲更加劇烈,alir卻"嘿嘿"地笑了,對於它們來說,這種尖叫早已司空見慣。
Alir總是把我們帶到他認為最好的景點停車,讓我們能盡情地拍攝。也許經常陪哎攝影的客人,他懂得攝影者的需求,還打著手勢要幫我們拍合影。 在我們的邀請下,alir和我們一起合影。
行進中我們還了解了,alir的愛車是路虎,用了一百萬裡拉買來的。一百萬!天哪!四百多萬人民幣耶!
路虎的威猛很快就讓我開了眼界。行進中,突然有一個陡壁攔住了去路,alir問我:"yes","not"?媽呀!眼前的豆坡起碼有六、七十度,難道alir要駕車衝破?我一邊慌不擇言的"not"、"not"、"not",一邊急匆匆的去拉保險帶,還沒有等我口上保險帶,路虎已經"嗚"的一下衝上了陡坡,緊接著一個急剎車,穩穩地停在了坡頂。往前一看,天哪!竟然又是停在懸崖旁,如果車子稍微晚剎一點,後果……
Alir駕著他的吉普車,載著我們衝衝殺殺,戰戰兢兢地奔馳著,轉眼已經超過一個小時。雖然我覺得這車子過於刺激,但能跟著它多看幾個地方總是好的,我為alir忘記了時間而竊喜。後來我才發現,alir送我們會賓館的時候,有意繞過賓館帶我們去看古堡的夕陽,
原來不是alir忘記了時間,他被我們的興致感染,以一種特有的方式向我們表示友好,竟帶我們看了二個多小時。alir熱情和淳樸讓我感動不已。哈!我們的90美元賺啦!
來到卡帕多奇亞,在卡帕多奇亞遊走,什麼城市、什麼喧鬧,一切只是虛無,唯有這奇石和壯麗的美景讓我久久凝神。
難免在久經歲月磨洗的歷史刻痕裡陶醉,我突然想到,也許就在現代人醉生夢死的喧囂呼號中,這些風化了的古蹟才顯得無比的雄渾、遼闊、久遠,散發出高貴而悲壯的光芒,有一種由駭俗的美引起的久久的震撼。那些曾經讓人們驚嘆的巖石,就這樣被時光蹉跎而變遷,就像是神奇的夢幻世界,成為人世間永恆的奇蹟。
作者簡介
易禧外婆,杭州人,長期從事行政工作,愛好旅遊、攝影和寫作。有一百多篇遊記刊登各大網站。辦過小型個人影展,有數十篇論文在相關行業雜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