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篇巨製新編《神池縣誌》

2021-01-10 黃河講故事

鴻篇巨製新編《神池縣誌》

中視新聞觀察員 鄭志東

司馬遷的《史記》,世人無不知曉。其「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文史特色也成為從漢到明23史修史的典範。如今一部繼《史記》精華,上下兩冊,重十公斤,歷時五載,躬耕磨礪,傾注心血新編260萬字的《神池縣誌》問世出版。作為中華書局的重點書目,出版一年來就在山西省神池縣內外讀者群中廣為傳閱,索書者更是眾多,在當下疲軟的圖書市場上,此書現顯「吃香",也屬罕見,可謂鴻篇巨製。

「世有千載不刊之書,而無百年不葺之志。」

「修志事業,伴民族,隨歷史,代代相傳,永不斷章」,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文化強國的重大工程。新修《神池縣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採用述、記、志、傳、圖、表、錄諸形式,以200多萬字的篇幅,編者詳考山川沿革,概述政治風雲,縱析古今精華,橫陳各業興衰,分列人物風情,審察古今得失,褒揚俊秀,貶斥邪佞,拾遺補闕,記載歷史進步的腳印,闡述社會發展的裡程。編者還廣泛翻閱研學經典《史記》以前及各地多縣的縣誌,從中汲取精髓要義,千計百方來完成《神池縣誌》的編纂工作。記者通讀該志,覺得它凝千年為一瞬、集萬事於一志,補前志之所遺、勘前志之所誤、詳前志之所略、續前志之所無,堪稱「一方之寶鑑,百代之信史」,實為大部頭神池百科全書。

神池編修縣誌的歷史

神池編修縣誌始於何時?說來話長。根據真實史料記述,山西省神池境內縣誌編纂始於雍正年間,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共編纂3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編纂1次。

第一部《神池縣誌》為清雍正年間撰修,原書早遺失,作者不詳,僅雍正版《山西通志·風俗》卷46有引文2條。

第二部《神池縣誌》為清光緒五年(1879年)6月,山西巡撫曾國荃「勒令各州縣修輯志書、稿成,刻印送省」。當時知縣崔長清主持重修《神池縣誌》,由谷如墉、宮士式、李韶景撰文,其它10餘人分任採訪、校繕、譽錄、繪圖,翌年3月修成,共10卷5萬餘字。石印刊行。

民國年間,神池縣谷思慎編著《續神池縣誌》,民國26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遺失。

1980年,神池縣委、縣政府開始編修縣誌。1991年完稿。1999年付梓印刷。該志是神池縣有史以來的第二部縣誌,主編李保和。全書70餘萬字,上限始於清雍正三年(1725年),下限止於1985年。填補了神池縣270餘年的歷史空白。

2010年10月,山西省神池縣啟動了二輪修志工,根據山西省、忻州市有關精神,結合神池實際,決定重新編修《神池縣誌》。上限定於有史料記載以來,下限止於2010年底,將對前兩部縣誌進行遺漏補缺。同時還挖掘一部分塵封於歷史記載之外的史料,重點記載1978年至2010年改革開放30餘年,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個領域的歷史發展情況和重要人物事跡、民情風俗等,是神池文化建設傳世工程的重大成果。

《神池縣誌》裡的神池

人說神池好去處,這個彈丸小縣究竟好在哪裡?「黃塵迎春歸,綠草盛夏來,藍天仲秋至,白羊入冬肥」。這裡四季分明五顏六色,這裡民風淳樸,海量喝酒大碗吃肉是個很有特色的晉西北小城。《神池縣誌》裡這樣記述:神池,明正統十三年(1448)置神池口巡檢司,成化十五年(1479)築堡為神池堡,清順治二年(1645)改為神池營,雍正三年(1725)設神池縣,為寧武府府屬四縣之一。其東鄰寧朔,西扼陝蒙,南屏管涔,北俯雲朔。古為邊塞名堡,今以文明著稱。古居三關之中,洵東西往來之鎖鑰。自古兵家爭據屯墾,歷來胡漢拉鋸雜居,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交融發展,就是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結合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道情和秧歌之鄉;是一門忠烈楊家將馳騁的疆場,是遼金宰相虞仲文、元代高僧海雲國師故裡;更是萬民青年參軍參戰、七百兒郎血灑疆場的紅色革命老區。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已逝歲月,都成滄桑。現在未來,才更輝煌。近年來建成全省雜糧示範縣、有機旱作農業示範縣、養羊畜牧大縣、風電、光伏全市在前、眾志成城脫貧攻堅,穩步推進邁向小康社會。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神池人民以「百折不撓、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神池老區精神,在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神池人民以「誠實、苦幹、團結、奉獻」和「忍辱負重、開拓創新」的黃土坡拓荒牛精神,奏響出一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新神池」華彩樂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基本現代化建設的新徵程中,神池人民以「厚德篤行、開拓前行」的新時期神池精神,正描繪出一幅「雜糧生產大縣、養羊畜牧大縣、清潔能源之地、晉北旅遊勝地」……的壯美藍圖。

神池,新中國成立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為新修《神池縣誌》提供了彌足珍貴、經世致用的第一手資料,為主政者提供了盛世修志這一神聖使命的歷史契機。《神池縣誌》新修,承襲第一輪修志「黨委領導、政府主持、專家參與、眾手成志」的體制,以改革開放的精神,創新的思維方式、敢為人先的勇氣,嚴謹的史學態度,傳承「清苦、艱苦、辛苦,甘心、安心、專心」的史志人作風,殫精竭慮、筆耕不輟。新編《神池縣誌》這部鴻篇巨製的完成,既為繁花似錦、爭奇鬥豔的中華史志園增添了一朵奇葩,又為神池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貢獻。

新編《神池縣誌》有故事

縣誌是門什麼樣的學問?研究編纂縣誌的價值在哪裡?用什麼樣的態度和方法來編纂才能取得成就?新編《神池縣誌》如何進行的?其間遇到過什麼困難?怎樣克服?新志和舊志有何區別?新志有哪些特點?它的意義在哪裡?……帶著讀者普遍關心的問題,記者釆訪了該志編纂委員會有關同志。一個感覺:新編志有故事。新編志達到了求真求新求用的目標。

盛世修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為推動第二輪修志工作順利開展,中共神池縣委2010年7月將黨史研究室和縣誌辦公室合併成立縣史志辦公室,任命楊向東為主任,開始籌劃二輪修志工作。神池縣人民政府成立縣誌編纂委員會,組織召開了全縣二輪修志工作動員會,縣史志辦公室制定了《神池縣誌編纂實施方案》和其篇章目錄,並將資料收集任務細化、量化,分解落實到各部門。為儘快熟悉修志工作,史志辦公室組織人員赴河曲、寧武等縣學習,赴忻州、太原向省、市地方志專家請教。同時,積極向縣領導匯報工作,爭取獲得支持。2011年10月,在神池縣領導的支持下,縣史志辦始有正式辦公場所,並組織人員開始收集資料,求真是縣誌的生命,這是無毋庸置疑的。他們以電話核實、到單位查詢、託熟人幫忙等方式,想方設法查找原始檔案,核對具體數據,確保資料翔實無誤。為廣泛獲取各種資料,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媒體刊登徵集啟事,委託在外地工作的神池籍人士提供資料和信息,修志工作逐步推進。

2013年3月成立《神池縣誌》編輯部,縣史志辦公室主任楊向東任主編,聘請三位退休老幹部和一位中青年文史愛好者任編輯,並從教育部門借調四位中青年教師任工作人員,縣誌編纂工作正式展開。神池縣史志辦十分珍惜社會各界的支持,積極徵求各方人士意見;主編楊向東總覽全局,除領導和協調各方面工作外,與各位編輯一起研究和編寫。每位編輯人員負責聯繫相關單位,既是資料收集員,又是各篇章撰稿人。對資料稿篇目設置、資料的收集和資料稿編纂,都做到提前介入。這期間,神池縣政府三次召開縣誌編修工作座談會,促進編修進展。編輯人員先後深入100多個單位和部門,查閱有關文件、檔案2500餘卷 ,整理製作資料卡片2000餘張,撰寫筆記近30萬字。

2014年12月新編《神池縣誌》初稿完成,分送山西省地方志辦公室、忻州市史志辦公室領導和專家審閱。

2015年1月25日,《神池縣誌》評審會議召開,忻州市史志辦公室主任王奮中主持評審會,山西省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劉益齡、縣誌處處長馬正英、舊志處處長董劍雲、縣誌處調研員郝世文,以及忻州市史志辦公室副主任謝音呼等諸專家對志稿給予充分肯定,並提出詳盡意見和建議。此後,編纂人員進行梳理研究,整合各個部類,考訂蒐集,對志稿文字、圖表、數據進行核對和整合。主編楊向東對志稿進行總纂,再度訂審編章結構,對志稿史實、內容進行斟酌、調整,對行文規範和語言文字進行打磨、錘鍊,力使志稿日臻完善。

2016年10月報送省、市地方志辦公室通過終審。旋交中華書局審核出版,中華書局高級編審朱慧、李小明對志稿進行編輯、校勘、設計和排版。主編楊向東根據中華書局的意見對志稿進行進一步完善,至2018年8月終落錘定稿。

與時代同行,為人民編纂。新編《神池縣誌》吸納前志精華,借鑑優秀志書,立足縣域實際,突出地方特色;略古詳今,突現時代風釆。

一、創新篇目設置。根據神池縣域實際,參閱縣、市二輪修志篇目,設定篇目40編。篇前設大事記,篇後設限外輯要、索引。為凸顯地域產業特色,將養殖業從農業中分出而單獨設編;緊扣時代脈搏,特設扶貧開發編;為彰顯地方文化,增設藝文編。

二、為體現歷史連貫性,新編《神池縣誌》採用通志體例。在肯定、繼承前志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補充和完善歷史資料,重點記載改革開放30多年神池社會經濟的發展演變。

三、對境內特色農作物胡麻、莜麥、豌豆、南瓜、芥菜等均作較為翔實的記述;對月餅、麻糖等地方特產的生產歷史、製作技藝、產銷情況予詳細介紹;對神池道情、踢鼓子秧歌等地域文化,探本溯源,作了傳承性的記載。

四、為使記述清晰,新編縣誌採用述、記、志、傳、圖、表等形式,並在志首加設概述,編前增設無題小序,以為全志及各編之提示概覽。對為神池發展作出較大貢獻的各行各業人物,則採取以事系人的方法,將其事跡記入有關編章,以資存史。

新編《神池縣誌》,五度春秋,三易其稿,終成功付梓。首先得益於神池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有力支持。曾多次召開專門會議,研究解決編修中遇到的問題;三屆分管縣領導一以貫之督促關注。其次得益於全體編修同仁不辭勞苦、不計名利,克服重重困難,潛心編纂。再次得益於山西省地方志辦公室、忻州市史志辦公室領導和專家的關心、支持、指導及社會各界的鼎力相助。山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武玉芳親臨縣內調查採訪,撰寫神池方言;人民法院報山西記者站記者陳偉將自己多年調查、收集整理的武術資料,提供給編輯部;一輪修志主編李保和多次提供舊史資料、提出寶貴建議;縣內許多離退休老幹部,為編修縣誌提供資料或出謀劃策。

編修縣誌是一項浩繁的社會文化系統工程,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人文等諸多方面。新編《神池縣誌》由於跨越時空大,牽涉範圍廣,涵蓋內容多,編纂人員雖盡心竭力,然因修志經驗不足和水平所限,錯誤、缺失甚表遺憾。主編楊向東熱忱歡迎各界批評指正。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重視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通讀縣誌,才能弄清知曉,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才可牢記初心,不忘使命。由此增強愛黨愛國愛縣的情懷。新編《神池縣誌》出版發行,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它給我們提供了一筆寶貴精神財富,不僅讓今天的神池人,而且要讓今後的神池人,仍能看到歷史上的神池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的每一個印跡。我們更要吸取《神池縣誌》(新編)中給我們提供的經驗和教訓,繼承和發揚先輩們「崇文尚德、求實創新、包容匯通」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積極主動適應和把握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大力實施脫貧攻堅大戰略,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神池。

「修志問道,以啟未來。」新編修的《神池縣誌》正是為了讓我們了解認識神池歷史,總結和掌握歷史和社會發展規律,發揮志書「資政、教化、存史」的作用。新編《神池縣誌》以優秀的史學研究成果貢獻於社會,為全縣各級領導幹部充分了解神池縣情、借鑑歷史智慧、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神池篇章提供有益的輔政資源;以志書中豐富而翔實的史料,對全縣10萬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進行愛黨、愛國、愛家鄉、愛人民教育,提供鄉土教材,發揮教科書作用;把神池人民在前進道路上所經歷的成敗得失載入史冊,以史為鏡,以人為鑑,不忘前人,告慰先人,激勵今人,啟迪後人。

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才能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

今天,會是明天的歷史。我們又將拿什麼,留給天地,留給後人……

相關焦點

  • 「食在神池,實在神池」
    「神池院落·食在神池」主題院落是神池縣委、縣政府打造忻州古城推介神池特色產品的一個對外宣傳窗口,位於忻州古城草市巷,在明月樓以西、泰山廟以東A-16\A-17號院,分「食在神池」和「實在神池」兩個經營實體, 縣委縣政府以「神池院落·食在神池」為陣地,以「小題大作、借題發揮」為總體思路,找準定位、突出特色,把主題院落全力打造成為神池特色產品的重要窗口,使神池院落成為人們「走近神池、感受神韻」的新平臺,
  • 食在神池——忻州古城神池主題院落
    「神池院落·食在神池」主題院落是神池縣委、縣政府打造忻州古城推介神池特色產品的一個對外宣傳窗口,位於忻州古城草市巷,在明月樓以西、泰山廟以東A-16A-17號院,分「食在神池」和「實在神池」兩個經營實體,總面積378.21平方米。於7月10日對外試營業。「神池院落·食在神池」試運營以來,開展了兩場專項活動。一是深度挖掘地方文化。
  • 逛忻州古城,看神池秧歌,品神池美食
    -----國慶期間10月6日在忻州古城舉行神池旅遊文化專題推介活動遊古城就是品忻州。「神池院落·食在神池」主題院落是神池縣委、縣政府打造忻州古城推介神池特色產品的一個對外宣傳窗口,位於忻州古城草市巷,在明月樓以西、泰山廟以東A-16\A-17號院,分「食在神池」和「實在神池」兩個經營實體,總面積378.21平方米。
  • 國慶期間:逛忻州古城,看神池秧歌,品神池美食
    「神池院落·食在神池」主題院落是神池縣委、縣政府打造忻州古城推介神池特色產品的一個對外宣傳窗口,位於忻州古城草市巷,在明月樓以西、泰山廟以東A-16\A-17號院,分「食在神池」和「實在神池」兩個經營實體,總面積378.21平方米。於7月10日試營業。
  • 神池長城
    神池境內的北齊長城現存明顯的有四處:一是龍泉鎮的南山上,即黃花嶺達摩天嶺即壩堰梁這一段,這裡是一個大的分水嶺,是古時北齊與稽胡民族的界山,說明神池在北齊時期即是稽胡民族所佔的地區,不是北齊管轄。二是項家溝一帶,與明長城平行,成界溝狀。三是在烈堡鄉大井溝村東的山梁上,與明長城平行向西北方向行走。四是在烈堡鄉野豬口東山,與明長城有合有分,形成月牙形的構圖,十分壯美。
  • 逛忻州古城,看神池秧歌,品神池美食——國慶期間山西忻州古城舉行神池旅遊文化專題推介活動
    「神池院落·食在神池」主題院落是神池縣委、縣政府打造忻州古城推介神池特色產品的一個對外宣傳窗口,位於忻州古城草市巷,在明月樓以西、泰山廟以東A-16\A-17號院,分「食在神池」和「實在神池」兩個經營實體,總面積378.21平方米。於7月10日試營業。
  • 美味是神池文化的深情表達
    今年的活動主題為靈薈神池、月餅飄香、產業扶貧、振興鄉村。神池縣委常委、政府常務副縣長李利東主持大會。中共神池縣委副書記賈平華致辭並宣布第四屆神池網上月餅節暨消費扶貧月開幕。據了解,此屆網上月餅節由中共神池縣委、神池縣人民政府主辦,神池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區管理委員會、山西農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承辦。中聯創投集團公司、神池縣月餅協會、神池縣電商協會協辦。
  • 這是我的家鄉——山西 · 神池,歡迎您來做客!
    偶爾走在大街上,或者在車上能聽到一些我們神池本地人或者是外地人「嫌棄」神池的聲音:有的抱怨神池小、有的抱怨神池交通差、抱怨神池工資低
  • 中秋節文化與神池月餅趣話
    說起月餅,作為山西人腦海中馬上會想起「神池月餅」,那「皮酥餡香、口味濃鬱、鬆軟不膩、久存不變」的特色贏得了晉陝蒙京津冀等全國多個大中城市人們的喜愛,追溯「神池月餅」製作工藝和傳承也有著令人傳奇的歷史故事。立秋剛過,一場秋雨洗去了夏日的酷熱,筆者驅車從省城太原向位於晉西北黃土高原的神池進發,約2.5個小時便來到我省海拔最高的神池縣城。
  • 鄭連生在神池寧武調研
    鄭連生在神池寧武調研 2020-11-06 2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在路上 山西神池偏關自駕遊
    (原標題:在路上 山西神池偏關自駕遊)
  • 嵐縣飲馬神池換裝一新等你來!
    賦予傳奇色彩的河口景點——飲馬神池: 飲馬池,因初唐名將尉遲恭酒後醉罵皇叔被貶嵐州牧馬,一晚仙人託夢,第二天依仙人所託在飲馬神池邊偶得千裡良駒的古典故事而得名。直到現在,傳說中的飲馬神池依然存在。
  • 胥繩武與乾隆《萍鄉縣誌》的修纂
    乾隆《萍鄉縣誌·鰲洲書院圖》  凌焰、吳文偉  在尚崇年主修了康熙志以後,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至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起的100年時間裡,《萍鄉縣誌》再也沒有新的纂修。在胥繩武任知縣的諸多政績裡,甚有功於萍邑的事件之一便是道光志中提到的「纂輯邑乘」,即主持修纂清代第三部《萍鄉縣誌》。
  • 稀罕:神池脫皮胡麻籽餅中秋吃香
    神池月餅名聲在外,但高油高糖是此業發展的一大瓶頸。如何突破壁壘?成了此業的攻關難題。就在金秋,一個長久致力於此的神池人破天荒搞出了大名堂,生產出當地獨一無二,全國也極其少見的胡麻籽茶點小餅,享譽業界,成為美談。鄧佔國的名字,在山西省神池縣食品界十分響亮。究其原因:一是此人在神池食品界是由食品向商品過度最早的創業者之一。
  • 神池特產!
    美食小吃土特產月餅神池月餅以白麵粉、胡油、食用糖為重要原料,拌以玫瑰花、桂花醬、新鮮的核桃、花生米、葡萄乾、芝麻等輔助材料生產加工而成。具有色香味俱全、酥而經久不散,久放不餿之特點,每到中秋佳節時節遠銷忻州市各地及太原、大同市、朔州、北京等地。神池也被稱為"月餅天堂"。
  • 太原美食配山西省非遺美食,神池月餅,歷史悠久,特色傳承!
    清徐灌腸首先我們先來說說太原的美食吧!接下來我們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山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神池月餅吧!看看太原的小吃和非議沒事你更喜歡哪個吧!山西省非遺美食:神池月餅神池月餅;是山西省的非遺美食之一,屬於山山西省忻州市神池縣中秋節傳統特產美食,在山西特別的著名,以至於現在全國也比較著名。
  • 神池這個村子要出名啦,是你們村嗎?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神池老鄉俱樂部」,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
  • 【神池便民平臺】500輛ofo小黃車明日亮相忻州!
    >"神池便民民平臺【拼車】【神池、寧武↔️北京】7座商務車,途徑代縣、繁峙、靈丘、淶源、每天早上5-6發車,天天發車,全程高速,縣城周邊免費接送,北京返回中午1—2點,坐車請提前預約,訂座電話13610607120 18500898456 承攬包車、旅遊服務,微信同號 【招聘】金河洗浴住宿部,誠聘總臺,上一天休一天,工資待遇:底工資+提成+全勤獎=2300左右,要求,20--40歲以內,從事過服務行業優先.聯繫:15103509191地址: 神池縣崞水路金河洗浴住宿部【拼車】【神池-寧武往返北京】豪華商務客車
  • 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新編集版 什麼是新編集版 新編集版什麼意思
    《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官方 Twitter 公開了動漫第一季的【新編集版】宣傳片,據悉本部作品的時長為1小時,將帶領粉絲們在元旦節一同回顧第一季的內容,這也將很好地幫助粉絲們在等待第二季來臨的同時,對之前講述的故事進行更加順暢的連接。
  • 中視新聞特稿----王俊峰 : 開創餐飲品牌的神池人
    ▲新當選的忻州市餐飲烹飪協會副會長王俊鋒先生在會場(右一)在忻州要吃得勝河撈、吃神池燉羊肉、地處市開發區中國電信對面的俊峰飯店常常因這一「面」一「肉」的招牌菜引的食客爆滿。在尋求餐飲真諦中,定襄縣的名廚閆玉偉和王俊峰相互交流各自「絕活」,閆師傅教會俊峰定襄蒸肉手藝,俊峰把神池燉羊肉技術展示給閆師傅,他們師徒在授學過程中結下深厚的友誼,有時電話裡針對菜品餐飲的前途的相關話題,一討論就是個把小時。如果有塊自己的陣地,可能更會施展用武之地,其後王俊峰創辦了自己的飯店,經營神池特產羊肉、粗糧等特色食品,深得這方土地上人們的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