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縣氣象局

2020-12-24 中國天氣

歷史沿革 1958年10月,建立莒南縣氣候站,站址位於縣城西北良種繁育場。1960年3月1日,更名為莒南縣氣象候務站,屬於一般站。1966年1月,更名為山東省莒南縣氣象服務站。1968年5月,更名為山東省莒南縣農場氣象站、革命委員會。1971年4月,更名為山東省莒南縣革命委員會氣象站。1976年1月1日,遷至十字路鎮城西南「紅旗嶺」。1978年10月,以氣象站為基礎,設立莒南縣氣象局。1984年8月,更名為莒南縣氣象站。1985年9月,由原址向南擴40米。1987年,更名為莒南縣氣象局。2007年1月1日,本站級別調整為國家氣象觀測站二級站,站名更改為莒南國家氣象觀測站二級站。觀測場位於北緯35°15′,東經118°50′,海拔高度113.8米,區站號54939。

管理體制  莒南自建站至1964年6月,歸屬莒南縣農業局;1964年7月,歸山東省氣象局領導,轉交臨沂市氣象臺(代省接管);1971年4月,歸縣革命委員會和人民武裝部雙重領導,並以人民武裝部為主;1973年7月,歸莒南縣革命委員會領導;1978年10月,歸屬臨沂地區氣象局;1980年11月,莒南縣氣象局體制歸屬中央氣象局管理。1982年4月,全國實行機構改革,氣象部門改為部門和地方雙重管理的領導體制,由部門領導為主,這種管理體制一直延續至今。

人員狀況  年建站時有職工5人。現有氣象在編職工6人,聘用8人。其中,其中在編人員大學以上學歷1人,大專學歷2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名,初級專業技術人員4人;年齡50歲以上2人,40-49歲2人,40歲以下2人。

第二章  氣象業務與服務

第一節  氣象業務

莒南縣氣象局的主要業務是完成地面基本站的氣象觀測,業務還包括製作天氣預報,開展農業測墒工作。氣象觀測工作,每天向省氣象臺傳輸三次定時觀測電報,製作氣象月報和年報報表。

1.氣象觀測

地面觀測 1959年1月1日開始地面觀測,每日進行1、7、13、19時四次地方時觀測,晝夜不守班,開始觀測項目有:雲、能見度、天氣現象、空氣溫度和溼度、氣壓、蒸發、風向、風速、地面狀態、降水、雪深、日照、雪壓觀測;1961年1月停止地面狀態觀測; 1960年7月20日,進行02、08、14、20時四次觀測; 1962年1月1日到1970年5月31日進行08、14、20時三次地面觀測測; 1968年4月23日向濟南民航臺發航危報; 1970年5月18日氣象臺站增加02時觀測; 1971年3月31日向臨沂民航站發航危報;1972年1月1日晝夜守班,並改為四次觀測; 1972年8月1日停止夜間守班仍為四次觀測站; 1981年1月1日由四次觀測站改為三次觀測站,02時用自記代替;1993年6月1日起至8月13日編發小圖報; 1994年增加降水量(二)報; 1994年6月1日起全年編發(SL2)報,每天6時、12時、18時三次; 1996年3月1日編發人工增雨報; 1998年2月1日增加降水量(一)12時、18時報; 1976年4月氣象站互發災情報並拍發颱風聯防報; 2005年11月1日取消(SL)雨量報、旬月降水量報; 2008年6月1日,增加強沙塵天氣、積雪、雨凇、雷暴、霧等重要天氣報告編發。

現代化觀測系統 20世紀末,縣級氣象現代化建設開始起步。2000年1月1日,業務開始應用計算機運行《AHDM4.1》軟體,編報、計算、製作報表。2003年底,縣局CAWS600-B型大氣探測自動氣象站建成,實現大氣要素資料實時監測,監測資料每分鐘上傳。2004年1月,開始執行新版《地面氣象觀測規範》,使用《OSSMO 2004》軟體編報、計算和製作報表;人工站與自動站平行觀測第一年,以人工站資料為主,並增加配備相應的自動觀測儀器。 2005年1月1日人工站與自動站平行觀測第二年,以自動站資料為主。2006年1月1日,自動站進入單軌運行階段。自動氣象站觀測項目有氣壓、氣溫、溼度、風向風速、降水、地溫等。

2005年開始建設鄉鎮區域自動觀測站。在坪上、嶺泉、相溝、文疃、道口5個鄉鎮建立了兩要素自動監測站,在澇坡、板泉、洙邊、團林、坊前、朱蘆、大店、汀水8個鄉鎮建立了四要素自動監測站,2006年建成20公裡格距「地面中小尺度氣象災害自動監測網」。

2.信息網絡

    方式演變1984年前,氣象站利用收音機收聽上級臺站播發的天氣預報和天氣形勢。1984年配備了氣象傳真機,縣氣象局可直接接收日本、歐洲中心、北京等地數值預報產品。1988年氣象局增設高頻電話機,可直接與地區氣象局及兄弟氣象局通話交換氣象信息。1991年建立30米以上氣象警報發射塔,實現開通了縣、鄉、村三級氣象科技信息服務網。批1995年購置微機一臺,與市局聯網。1999年2月開通公用數據信息網。同年,建立了地面氣象衛星接收站。2000年,開通辦公自動化網絡。2005年,開通省市縣視頻會商系統,並開通光纜,接收從地面到高空各類天氣形勢圖和雲圖、雷達等數據,為氣象信息的採集、傳輸處理、分發應用、會商分析提供支持。

資料歸檔[就是帥沒辦法2] 2002年2月,莒南縣氣象局成立了檔案領導小組,組織專人對2000年以前的各類檔案進行全面整理歸檔。共整理出文書檔案301卷,會計檔案269卷,氣象業務檔案14卷,設備檔案5卷,聲像檔案23卷,實物檔案46卷。

3.氣象預報20世紀60年代,收聽大臺廣播,室外看天報天氣。1963年,自主創新的「溫、壓、溼預報氣象模式」成為主要預報方法,並推廣。1979年,通過收音機收聽天氣形勢並記錄實況要素,然後填到天氣圖上進行手工繪製天氣形勢圖,再結合壓、溫、溼三線圖等製作天氣預報。1984年,本局新增123傳真機,用來接收日本數值預報、歐洲中心數值預報產品及天氣實況資料,利用這些資料繪製天氣圖,製作24、48、72小時天氣預報。1986年,根據日本數值預報和歐洲中心數值預報產品,每周製作未來一周晴雨天氣預報。1986年5月6日,利用歐洲中心500百帕120小時預報圖研製的秋季中期逐日晴雨「MOS」預報方程正式投入使用。2000年起,開展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業務和供領導決策的各類重要天氣報告等。2006年,開展臨近預報。

4.農業氣象1959年9月開展農氣工作任務,觀測土壤溼度,農作物生產期觀測。同年,開始編發氣象旬月報,配備的儀器有烘箱,天平,取土鑽,鋁盒等。1983年10月,完成《莒南縣農業氣候資源調查與區劃報告》一書的編寫。1984年6月完成「農業氣象業務四項基本建設工作」即:農業氣象基本資料、農業氣象基本方法、農業氣象基本工具、農業氣象基本檔案。2007年3月1日起增加乾旱觀測站點業務。2007年4月1日起增加地下水位觀測站點業務。2008年1月1日開始執行測墒站新規範,並增加了小麥、玉米物候觀測。

第二節 氣象服務

莒南縣氣象局堅持以經濟社會需求為牽引,把公眾氣象服務、決策氣象服務、專業氣象服務和氣象科技服務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1. 公眾氣象服務1991年起,逐步建立農村科技信息廣播網,每天兩次定時或不定時向農村播送氣象科技信息及天氣預報等。1998年1月,由縣氣象局應用非線性編輯系統製作電視氣象節目,在全縣開播電視畫面天氣預報。自20世紀70年代,每年發布各種氣候預測、監測、氣象信息和各類預報信息。2000年開始,每年麥收期間製作滾動天氣預報,為「三農」服務。2005年開始,每天兩次通過政府公眾信息網發布天氣預報。在「五一」、「十一」旅遊黃金周和春運、高考期間,組織人員提前製作專題預報,通過多種方式向社會發布。在紀念山東省政府成立60周年等重要活動中,氣象局提供氣象保障。2008年通過網絡、電視媒體,向領導及社會各界提供氣象信息900多次。

2. 決策氣象服務20世紀80年代前以口頭或電話方式向縣委縣政府提供決策服務。自1986年,每周製作書面氣象信息,向縣委縣府各部門提供氣象信息。20世紀80年代,開始製作重要天氣呈閱件、重要天氣報告、雨情通報送至縣委縣府。2007年,莒南氣象局建立重大災害性天氣預警服務平臺,並分類建成縣、鄉(鎮)黨政領導、安委會成員單位領導、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領導、防雹炮點炮長、氣象協管員、行政村領導、中小學校長、電子顯示屏等七類號碼信息庫,其中行政村領導號碼信息庫收集了全縣723個行政村領導的手機號碼,並分鄉鎮建立用戶群體,將針對災害性天氣發生程度及地質的不同情況,將信息發送到相應用戶群體。到2008年底,全縣已建設完成鄉鎮災害性預警電子顯示屏19個,建立手機簡訊息預警號碼1000餘[LU3] 個。

3. 專業氣象服務1985年開展專業有償服務工作。20世紀90年代,對絲綢、菸草、農業、交通、水利、保險等部門開展專業氣象服務。1996年,開展慶典氣球施放服務。1998年,全縣各類新建築物按照規範要求進行避雷裝置安全檢測並實行竣工檢測驗收。2000年,對新建工程建設項目開工前實施防雷圖紙審核。2001年,購置火箭發射系統,開展人工增雨防雹工作。2003年10月,成立莒南天恆科技服務有限公司。2005年,增置五門「三七」高炮,在五個鄉鎮設立防雹作業點。2001-2008年,共組織50多次人工增雨、消雹作業。

4. 氣象科普宣傳自2000年後,每年安全日、法制宣傳日、3.23世界宣傳日印製宣傳材料上街進行宣傳。2007年8月,莒南縣氣象局與莒南廣播局合作拍攝完成專題片《普及天氣預報知識,提高防雷減災能力》的製作,專題片以實地拍攝和採訪的形式,著重介紹了地面大氣要素的探測、天氣預報知識及預報過程、防雷知識、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的發布等。2008年3月23日世界氣象日期間,莒南縣氣象局在部分中小學校開展了「關注世界氣象日,爭做小小觀測員」活動,中小學生走進觀測場、會商室,學習了解氣象科普知識。

第三章       黨建與氣象文化建設

第一節 黨建工作

1.   黨支部建設  1981年,建立莒南縣氣象局黨支部,李金才同志任支部書記。1984年,更名成莒南縣氣象站黨支部,張錦祥任黨支部書記。1987年10月,更名為莒南縣氣象局黨支部。1996年11月,吳從敏同志任黨支部書記。1995年,被縣直機關黨委評為縣直機關先進黨支部。2008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8年底共有正式黨員4人。

2.   黨風廉政建設2001年,莒南縣氣象局與臨沂市氣象局籤訂黨風廉政建

設責任書,此後每年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活動。2002年2月,制定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度,制訂理論學習計劃及綱要。2008年,參加氣象部門「華風杯」反腐倡廉知識競賽。同年,參與在全省氣象部門黨員領導幹部中開展的「做勤廉表率、促科學發展」教育活動。

第二節 氣象文化建設

1.精神文明建設1987年,開展兩個文明建設活動,建設一流臺站。自2000

年,每年開展創建文明科室、文明標兵、文明家庭創建活動。2000-2008年陸續開展「三個代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等教育活動。2006-2008年,先後開展結對幫扶、援建農家書屋活動,為地震災區捐款、參與文明城市創建。1998年11月,在臨沂市氣象系統卡拉OK演唱比賽中獲得第三名。2004-2005年,積極參與省市氣象局組織的演講比賽,取得莒南縣婦聯組織的「慶三八新華杯」二等獎、臨沂市氣象部門反腐倡廉演講比賽一等獎、山東省氣象局組織的「氣象人精神」演講比賽三等獎。2006年,在莒南縣縣直部門第一屆運動會上,取得了自行車慢騎項目的亞軍。2007年8月,在臨沂市氣象部門老幹部象棋比賽中獲得第三名。

2.文明單位創建情況1993年,創建為縣級文明單位。2001年,創建為市級文明單位。2003-2004被評為縣級文明行業。

第三節 榮譽與人物

1.集體獲得的主要榮譽1978年,在山東省科技大會上,莒南縣氣象站「溫

壓溼分類模式」預報方法獲一等獎。1998年,被山東省人事廳、氣象局評為全省氣象系統先進集體。2000年,被市財政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審計科、監察局評為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化單位。

2.獲得省部級以上綜合表彰的先進個人1988年8月,國家氣象局授予康蘭

普[就是帥沒辦法4] 「為氣象事業工作奮鬥三十年」榮譽證書。2006年1月,山東省人事廳、山東省氣象局鑑於吳從敏同志在全省氣象工作中做出的成績給予二等功獎勵,獲得二等功獎章一枚。

第四章  臺站建設

1976年1月1日,莒南縣氣象局遷入現址,佔地面積8478.81平方米,建築面積[LU5] 2300平方米,綠化面積1700平方米。觀測場按25×25米[就是帥沒辦法6] 標準建設。2006年2月,投資130萬,按照四個一流臺站建設要求,建成新辦公樓。辦公樓建築面積886平方米,設立了圖書閱覽室、職工活動室、會議室等設施。2007年5月,投資32萬建成大屏幕會商系統。

相關焦點

  • 莒南縣城西小學報告廳裝飾項目中標公告
    一、採購人:莒南縣教育和體育局    地址:莒南縣人民路33號(莒南縣教育和體育局)         聯繫方式:15753933567         採購代理機構:臨沂邁輝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山東省省臨沂市市蘭山區縣
  • 臨沂莒南縣:奮勇爭先 打造全市經濟發展新高地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9日訊臨沂市莒南縣以建設「產業興旺、宜居宜遊、綠色生態」濱海新區為總目標,突出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等四項重點,守住脫貧攻堅、生態環保等四條底線,打擂攻堅、奮勇爭先,打造全市經濟發展新高地。
  • (縣區動態)臨沂莒南縣好客蔬菜合作社聯合社成立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9日訊6月28日上午,臨沂市莒南縣好客蔬菜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成立暨直播帶貨發布會在莒南縣筵賓鎮舉行。臨沂市莒南縣筵賓鎮黨委書記孫泉城說:「我們將緊緊抓住好客蔬菜合作社、聯合社成立的機會,進一步把握現有資源挖掘特色優勢,充分發揮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戰鬥堡壘作用,扛起壯大集體經濟的擔子,帶動村集體和農民增收,搭建鄉村振興新平臺。」
  • 臨沂市莒南縣:以科技創新槓桿撬動縣域經濟發展
    去年,在莒南縣工信局的推動下,該公司與江南大學機械專家盧立新院長開展產學研對接,並成功申報泰山產業領軍人才項目,目前山東省財政撥付的200萬元項目專項資金已到位,技術攻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今年,莒南縣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企業創新發展,將科技創新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動力引擎,引導和支持企業利用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力度,通過科技創新,加快了企業智能化和產品高端化進程。企業利用自主研發、校企合作、引進人才、引進技術等多種方式,積極培育新能源、新產業和新業態,增強了逆勢發展的新優勢。
  • 莒南縣農業綜合開發助推「美麗鄉村遊」
    10月3日,在莒南縣澇坡鎮城子村,「民俗遊」農家樂的主人看著自家餐館遊客爆滿一臉興奮地說。能有這火爆的經營場面,得益於近年來該縣實行的農業綜合開發。  城子村是借力莒南縣農業綜合開發,打造「美麗鄉村遊」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莒南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依託天馬島景區豐富的旅遊資源,以地域特色為主色調,大力發展馬鬐山前萬畝生態觀光旅遊,著力打造綠色鄉村旅遊品牌,並推出了一系列旅遊商品。
  • 莒南縣坊前鎮「兩新」組織:用「三心」戰疫情
    莒南縣源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王一成在向坊前鎮人民政府捐贈5萬元時堅定地說道。「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越是風疾雨驟,越考驗責任;越是關鍵時刻,越見證擔當。坊前鎮「兩新」組織黨組織堅決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試金石。
  • 民族歌劇《沂蒙山》(臨沂版)莒南縣專場成功上演
    10月14日晚,民族歌劇《沂蒙山》(臨沂版)莒南縣專場在臨沂大劇院成功上演,莒南縣組織黨員幹部職工400餘人觀看演出。演出一開始,取材於「淵子崖保衛戰」的第一幕就將莒南縣的黨員幹部職工帶入到劇情之中,引起心靈強烈共鳴。
  • 莒南縣:茶葉名片吸引遊客來觀光
    張富民炎炎夏日,如果你走進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金龍湖畔鬱鬱蔥蔥的茶園,對著波光粼粼的湖水,空氣中飄蕩著陣陣炒茶的清香,一種清爽的感覺就會從心底升起。幾十年前,「南茶北引」讓有著千年歷史的中國茶葉在金龍湖畔紮根發芽,萬畝茶園在這裡匯聚成一片浩瀚的綠海,茶葉產業逐步成為當地重要的特色支柱產業之一,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現代農業的發展,成為莒南縣農業綜合開發的一張名片。「茶葉產業已成為莒南縣重要的特色支柱產業之一。
  • 臨沂市莒南縣榮獲「首批國民休閒旅遊勝地」稱號
    " />   20日上午,記者從臨沂莒南縣人民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莒南縣榮獲「首批國民休閒旅遊勝地」稱號,並作為全國旅遊發展創新案例成功入編《國民休閒旅遊發展與品質報告(2018)》案例篇。
  • 王永保訴莒南縣政府政府信息公開及臨沂市政府行政複議案
    再審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山東省莒南縣人民政府。住所地:山東省莒南縣民主路9號。法定代表人郇恆賽,該縣縣長。原審第三人山東省莒南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住所地:山東省莒南縣南環路中段。法定代表人張華,該局局長。
  • 劉姓是莒南縣洙邊鎮的大姓,族譜記載他們的原籍在東海
    從臨沂市莒南縣的縣城出發,沿著峰山路一直向南,走約二十裡路,就可以來到一個叫做「洙邊」的鄉鎮。洙邊鎮,是一個地理位置比較特殊的鄉鎮。它地處莒南縣城的正南方,位於蘇魯兩省的贛榆、莒南、臨沭三縣交界處,多條交通要道從該鎮穿過,如同莒南縣的南大門。(洙邊鎮的位置示意)經常到洙邊鎮的朋友,在跟當地人打交道的時候,或許會發現這樣一個人文現象:當地姓劉的人很多。雖然李王張劉本來就是大姓,但在洙邊鎮周邊,劉姓村莊尤其得多。探究他們的淵源,大多出自同一大支系。
  • 看圖:走進莒南縣板泉鎮東高榆村,探訪木梳第一村的傳說
    早就莒南縣有個村莊以製作木梳而出名,不過一直沒能去探訪。前段時間,友人從臨沂市區去莒南縣板泉鎮辦事,提前聯繫我說:「你想看的那個村莊就在沿途,想不想去看看?」於是,筆者欣然前往。板泉鎮距離臨沂市區很近,從河東區跨過沭河,進入莒南縣的地界之後,就是板泉鎮。而我們要探訪的村莊,就臨近沭河,它的名字叫做「東高榆」。東高榆是莒南縣的美麗鄉村之一,在公路上就能看到它的標牌,進村之後,街道整潔,窗明几淨,果然名不虛傳。這個村莊有四百多戶人家,以丁姓、陳姓居多。
  • 看圖:走進莒南縣板泉鎮東高榆村,探訪木梳第一村的傳說
    早就莒南縣有個村莊以製作木梳而出名,不過一直沒能去探訪。前段時間,友人從臨沂市區去莒南縣板泉鎮辦事,提前聯繫我說:「你想看的那個村莊就在沿途,想不想去看看?」於是,筆者欣然前往。板泉鎮距離臨沂市區很近,從河東區跨過沭河,進入莒南縣的地界之後
  • 山東莒南縣、臨沂臨港區總投資480億元項目開工!
    3月14日,莒南縣、臨沂臨港區20個項目集中開工,各項目投資帶動性強、項目業態新、科技含量高、綜合效益好,對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培植壯大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將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 燦爛的中華文明 輝煌的銅器文化 ——莒南縣舉辦館藏青銅器展
    5月17日,值第43個「5•18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由莒南縣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莒南縣博物館承辦的系列慶祝活動暨莒南縣博物館館藏青銅器展啟動儀式在莒南縣博物館舉行
  • 山東臨沂市莒南縣澇坡鎮白沙通貨花生米價格略顯弱勢
    原標題:山東臨沂市莒南縣澇坡鎮白沙通貨花生米價格略顯弱勢   2020年12月1日,山東臨沂市莒南縣澇坡鎮基本不上貨,本地貨交易不快,多外調貨交易為主,花生
  • 山東省莒南縣屬於哪個市在哪 文化古國的歷史還真不少
    莒南縣是一個非常不一樣的地方,這裡有好山好水好風光,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莒南的位置,今天我們一起看一下莒南在哪裡吧。   莒南縣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地處山東省東南部魯蘇交界處,東與山東省日照市相鄰,緊靠嵐山港,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接壤,西與臨沂市河東區毗鄰,北與莒縣相接。
  • 省農業農村廳專家組到臨沂市莒南縣考察當前花生生產情況
    6月29日,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孟慶水副站長、山東農業大學省花生體系首席專家李向東教授、山東省花生研究所張智猛研究員等一行6人對莒南縣花生播種面積與田間長勢、新技術示範推廣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開展現場考察。莒南縣副縣長張傳超、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董玉彬及相關人員陪同。
  • 中國共產黨莒南縣紀律檢查委員會檔案安全保護智能化綜合管理系統...
    中國共產黨莒南縣紀律檢查委員會檔案安全保護智能化綜合管理系統建設工程成交公示 作者: 發布於:2018-08-23 17:44:00 來源:中國政府採購網
  • 莒南縣北京音樂噴泉價格,門前廣場有噴泉設計說明價格公道
    莒南縣北京音樂噴泉價格,門前廣場有噴泉設計說明價格公道   宜興市嘉銘噴泉專業生產銷售噴泉設備,有專業的安裝團隊。經驗豐富,服務稱心,歡迎新老客戶來電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