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必須了解一下什麼茶才需要保存起來慢慢喝,什麼茶是要喝鮮爽的,不同的保存方法對茶葉後期的轉化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看茶泡茶說到底就是要看茶葉的轉化程度來泡茶。
目前我喝過的要趁鮮喝的茶有:福州茉莉花茶、綠茶、黃茶、白水觀音、漳平水仙等茶。其它茶類都可以適當等幾年轉化後再喝。對於上面這些要喝鮮爽的茶,最佳短期保存方法是密封后放冰箱冷藏保存,爭取早日喝掉才是硬道理,這類茶放的越久香氣口感就損耗的越多,不適合長期存放,如果你一定要放幾年後喝也可以,茶葉只要沒有發黴變質都可以喝的,就是口感和滋味會有不同,變的不好喝了。
現在我們來重點說一下需要保存時間長一點的茶如何來存儲。我們都知道茶葉之所以能夠喝是因為其自身的藥用價值,所以茶葉必須有一定的含水量才能完成後期的轉化,正常情況下是7%的含水量最好,但是也有特例如巖茶焙到5%封箱9年後開箱。無論是日曬還是焙火,都是為了確保後期的長期存放,含水量大了就容易發生返青等問題,對於發黴的茶葉我們必須堅決不喝,有些茶友說什麼發黴的茶洗三遍後可以喝,千萬不要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喝茶衛生安全第一位。
解決好茶葉本身含水量後,正常我們會建議第一層錫薄袋包裝,不要抽真空就輕輕壓實就好,再套一層錫薄袋外面用紙箱包裝好,放在離地面一米以上的位置,避光通風處存放就可以了,溫度不要過高過低,避免異味雜味的汙染,煙味和化妝品的味道很會串味,茶葉特別能吸異味,我們經常把喝過的茶葉放在冰箱裡除味。抽真空包裝其實是不利於茶葉的轉化,只是為了減少茶葉的存放空間。
我的建議是存茶要多一點整箱保存最好,在密閉的空間裡茶葉會相互轉化,小泡袋包裝的茶葉沒有整箱轉化的好。有條件的話儘量選擇散茶存放,壓餅其實是對茶葉後期轉化有一定影響,因為壓餅的工藝還有緊壓和松壓的不同。這個在早期壓老壽眉餅中體現的最清楚,因為帶茶梗反而讓茶餅有了一定空間利於轉化,加上梗中的水分傳到葉子裡,增加了茶葉的營養成分和甜度。早期白茶壓餅都是緊壓的,壓餅也是近十幾年的事情,散茶才有老白茶,你要非說老茶新壓我就不和你爭什麼了。
說到巖茶的存放,我公開一位老師的方法,真的是蓋了一棟房子給茶住!他家的茶從來沒有當年做好就發給朋友喝的,老師一直堅持正巖傳統工藝,從種植開始就不要施化肥,保證巖茶的品質,是我喝過記憶深刻的那種好茶。離地一米鋪木板,上面蓋石灰和木炭防潮,在鋪第二層木板打造隔層方便空氣的流動,防曬除溼恆溫,在外圍用不喝的茶葉焙足火堆著,中間才是焙好火封箱擺放的好茶,茶葉在這裡靜靜轉化幾年後才陸續發貨給早就付過錢的朋友,不要說什麼貴,我想買還沒有茶,因為量少朋友多都不夠分,有去武夷山我都想去噌喝一杯茶,只有在老師家我才不敢喝超過三泡茶,基本上喝兩泡茶我就扶著牆出來了。
我們個人不需要專門的倉庫來放茶,只要放茶的地方沒有異味,通風乾燥就好,最佳選擇就是書房或者客廳的上層位置,避免日曬和潮溼環境,總結一下就是:1、保存茶葉中的含水量;2、避免日曬和潮溼;3、避免異味和細菌汙染;4、通風透氣避免高溫。至於茶葉會轉化出什麼味,目前為止還沒有肯定有效的方法,除非你建茶倉庫花錢來控制茶。我知道國外就有專門放紅酒的銀行,期待我們國家的第一個放好茶的茶行。
這裡還要特別提醒大家一下,老茶在喝之前最好要「醒茶」,就是把要準備喝的老茶餅全部撬開裝到一個罐子裡,強烈推薦最好用紫砂缸,一周後開始喝它口感會更好,這和紅酒醒酒的原理是一樣的,茶桌上的醒茶也有很多種,不對的方法我就不寫了,特別說一下洗茶不等於醒茶,下面我介紹幾種正確的方法:1、溫杯或紫砂壺後倒入茶葉,通過搖晃讓茶葉加熱聞香,這個過程就是「醒茶」;2、用碳火煮水的,可以拿老茶在碳火上烤一下再泡,普洱茶產茶區老的做法就是直接丟木炭進去焙茶;3、對於緊壓式的茶磚和摟成珠裝的鐵觀音,可以用沸水快速醒茶,這種就是用洗茶代替醒茶,前提是茶葉耐泡緊實。感謝您耐心看完我的一篇原創文章,感覺好請轉發朋友圈,您的點讚和轉發是對我最好的支持,再次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