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的母親河——伊河

2020-12-16 百家號

來到美麗的洛陽,看過氣勢軒昂的盧舍那大佛,去過浪漫溫馨的薰衣草莊園,又怎麼能夠少得了?去洛陽的伊河之濱的伊河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洛陽數一數二的伊河。大家應該都知道依洛河而建的洛浦公園,而伊河和洛河就是擔起伊洛文明的兩大河流,伊河,是中國黃河岸支流洛河的支流之一,源於洛陽市的欒川縣,有流經嵩縣伊川,蜿蜒於熊耳山南麓,伏牛山北麓,穿龍門,伊闕向北而來,在馬村西北部轉了個彎,然後向東奔去,與洛河交匯成伊洛河,最終流入母親河,黃河。

水清,沙淨,石圓,就是伊河最大的特色,伊河水質非常好,所以,在人們口渴的時候,就會習慣性的用手,捧起水,張口就喝。大家平,時只喜歡出去遊山玩水,去各種各樣的,出名的旅遊景點,可是都有認真的看過這條,在城市裡面的伊河嗎?伊河是洛陽的母親河,洛陽的整座城也是依伊河而建,不僅如此,龍門石窟,東,西山石窟,也是在伊河兩側,更有香山寺和白園。沿著伊河走,能夠看到很多的景點,當然最重要的,應該就是龍門石窟了,特別是,沿著河兩邊密密麻麻的,依山而建的石窟,絕對讓你震撼的一逼。會驚嘆到,洛陽竟然還有如此景點,能夠看到不一樣的龍門石窟。

伊河在古代的時候又被叫做鸞水,並且河道上下形態更是大不相同,從源頭到廟底彎曲非常的多,而且落差也大,也正是因為如此,伊河將龍門石窟,分為西山石窟,東山石窟,兩個景區。特別是在天氣晴朗的時候,你帶上你的朋友,順著伊河,一直走,溫暖的太陽照在身上,照在河流上,聽著周邊的鳥語花香,聽著河流,流流不息的聲音,在談論著你們所見的奇聞異事,這一切該是多麼美的畫面,看一看伊河,體會一下洛陽的別樣風光,屬於伊河的風姿。

並且你們也可以,幾個人結伴而行,在伊河上面擺渡,渡船會順著河流而下,讓你在船上面,看一看不同視角的伊河,在平時沒有人擺渡的情況下,伊河安靜的就像是一個溫婉的少女,特別的嬌羞可愛,溫柔矜持,而且伊河,清澈見底,在河邊你就能夠看到河床上的鵝卵石,並且在鵝卵石之間的,小魚小蝦在遊動嬉戲,還會有各種的水鳥在河面上翩翩起舞,真的可謂是歌舞昇平,日日狂歡啊!在水深的地方,和面非常的平靜,波瀾不驚,皎潔如月,這時候要是來上一陣風,和面就會呈波紋形一層一層的散開,看起來也是非常的有感覺,非常的有韻味。

在水淺,而且有坡度的地方,河流更是奔流不息,譁譁之聲不絕,甚至,你還能夠看到小的瀑布,不過可能有點過於的迷你,在河邊那些鵝卵石下面可能就藏著許許多多的螃蟹哦,你伸手去翻,絕對是一翻一個準,而小編去伊河,就喜歡在伊河的河面上打水漂,在河邊撿起,一塊薄薄的石頭片,然後衝著河面上用力一甩,就能夠看到十片機器的一串串水花,像是一個又一個小型的水橋,最後速度越來越慢,石頭沉入河底。

到最後傍晚時分,太陽落山的時候,你坐在伊河河邊,看著那緩緩落下的太陽,看著旁邊村子裡面的嫋嫋炊煙,這一切如詩如畫般的美景,都像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悄悄的用她那溫柔的手,撫摸著你的臉頰,讓你都不捨得走,可是已然到了飯點,是你該離去的時候了,再不捨得走也是要回家的呀!小編給你們講了這麼多,不知道這種唯美的畫面有沒有產生在你們的腦子裡面呢?有沒有勾起大家對伊河嚮往之情呢?來洛陽遊玩的網友們可以去看一看洛陽的母親河,伊河,洛陽當地的網友們更是要去看一看!好了,你們的小便就先告退了!祝大家在洛陽之行玩的愉快,玩的開心!

相關焦點

  • 伊河——遊覽洛陽伊河有感!
    伊河為洛陽眾多河流中的一條,和洛陽洛河相比,它不算太大,水流也不湍急,但它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兩邊的山不是常見的適合樹木生長的土丘公元25年,東漢王朝建都於洛陽。公元68年漢朝皇帝派人去西域尋求佛道,在大月氏國尋到了兩位梵僧。皇帝為這兩位高僧在洛陽建白馬寺,供其譯經書,講佛學,佛學在東漢得到了快速傳播。佛學影響了越來越多的人,對我國歷史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在東漢白馬寺建立時的400年前,在古希臘北部有一個貧瘠落後、默默無聞的城邦在慢慢崛起。
  • 伊河上的明珠-伊河橋
    伊河伊河,源於欒川縣陶灣鎮,流經嵩縣、伊川、洛陽洛龍區、東北至偃師注入洛河,與洛水匯合成伊洛河。全長264.88公裡,流域面積6100多平方公裡,是洛陽境內非常重要的一條河流。伊河,不僅孕育了兩岸樸實、善良的勞動人民,還撐起了河洛文化的一翼厚重,「伊洛文明」被西方一些歷史學家稱讚為「東方的兩河文明」。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就誕生在伊河兩岸。
  •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賞伊河風光,觀龍門山色,嘆萬尊佛陀
    伊河風光。伊河位於河南洛陽,黃河南岸支流洛河的支流之一,穿伊闕而入洛陽,與洛水匯合成伊洛河。伊河、洛河撐起了洛陽的「伊洛文明」,令這座洛陽城有了靈氣。洛陽,也因地處洛水之陽而得名。伊河風光。伊河,古稱鸞水,伊水,伊川,洛陽地區的主要河流,伊河兩岸風光秀麗。
  • 伊河東岸,龍門對面,洛陽謐境,香山白園
    說起十三朝古都洛陽,大家馬上會想到龍門石窟。白園……香山寺,就位於龍門東山、伊河左岸後在公元690,唐天授元年,武則天在洛陽稱帝,梁王武三思奏請武帝予以重修,正式命名為「香山寺」。伊河東岸,龍門對面,洛陽謐境,香山白園。
  • 書寫新時代洛陽的「水經注」
    12月1日,該書系首發式暨研討會在洛陽市舉行,洛陽市有關單位和五十多位來自鄭州、三門峽、南陽、平頂山、陝西洛南等地的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闡述和挖掘了該書系的多重意義,對該書系的文學和學術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是洛陽文化界對流經和發源於洛陽的諸條母親河第一次全面系統地探訪考察和解讀寫作,是對河洛地區河流現狀和歷史文化的全面梳理和展示,是新時代的「水經注」,是一項在文學創作和河洛文化研究領域均具有創新意義的重要文化成果
  • 伊洛匯流:歷史的迴響(伊河故事 10)
    古老的伊河,是一條流淌著許多故事的河流。  正如歷史一回眸,便能看見洛陽,在這裡,伊河和洛河一起撐起了河洛文化的厚重,照亮了華夏文明的源頭。  行走伊河,你看到的不僅僅是風景。  伊汭與二里頭  夾河灘人崇拜的治水英雄黃守才,家住偃師市嶽灘鎮王莊村。
  • 雨中遊洛陽龍門石窟,領略超震撼的中國石窟氣勢,看伊河美態
    2015年6月初,我有幸二上洛陽。雖然在這之前,我曾經去過一趟洛陽,但來去匆匆,除了吃過一次水席外,洛陽城裡哪裡也沒有去逛過。兩者都是洛陽的標誌和典型代表,看了這兩個地方,儘管是走馬觀花式的,但總算是真正到過洛陽了。龍門石窟在洛陽城南13公裡處的伊河兩岸,因龍門山而得名,被伊河分為東西兩山。東山又稱香山。西山也叫龍門山,包括盧舍那大佛在內的主要石窟均位於西山。
  • 河南伊川:伊河溼地 潤城惠民
    2020年11月16日,航拍的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伊河國家溼地公園,美不勝收。俯瞰伊河國家溼地公園 梅佔國 攝公園內設有健身步道 梅佔國 攝鳥兒在園內翱翔 梅佔國 攝公園內保持自然風貌 梅佔國 攝溼地美如畫 梅佔國 攝
  • 嵩縣伊河漂流景區閉園通知!!!
    嵩縣伊河漂流景區於今天已正式閉園可別白跑一趟了!嵩縣伊河漂流閉園通知親愛的遊客朋友們以及各位合作夥伴們,感謝您在2020年對嵩縣伊河漂流的支持與厚愛,因天氣轉涼、連日的下雨天;水溫下降,考慮到廣大遊客的身體健康和安全,嵩縣伊河漂流秉承為遊客服務的理念,特告知廣大嵩縣伊河漂流的粉絲朋友們:嵩縣伊河漂流將於2020年8月24日正式閉園,敬請廣大遊客朋友們相互告知!
  • 伊河漂流:人在水上 夢在畫中
    嵩縣伊河漂流總是讓人嚮往。炎炎夏日,來伊河森林漂流景區吧,在漂流時感知自己心中的森林、在衝浪時尋找一世情感的緣分。   伊河漂流位於洛陽嵩縣,緊臨洛欒快速旅遊通道,被嵩縣白雲山、天池山、陸渾湖和欒川重渡溝、雞冠洞等環抱。  伊河漂流全程18公裡,為目前全國自然漂流最長河段之一。
  • 伊河*故鄉的記憶
    、伊川段溼地公園和故鄉平等附近的伊河河灘、河岸現狀、以及五十年來滄海桑田的驚人變遷。鑑於生長在伊河邊上,又吃著伊河魚、喝著伊河水長大的我們這一代人,對伊河不知有多深的感情和眷戀,而看到伊河五十年來變遷,以及眼前的現狀,甚感觸目驚心,所以閒暇之餘常拍點伊河巡禮小視頻、圖片,以回憶感慨美麗伊河的過往,以及那兩岸千畝葦園,萬畝稻田的曾經芳華……說起伊河,它不知在地球上形成了多少年,或萬古千秋。
  • 「問鼎中原」處 仍憶陸渾戎(伊河故事 4)
    在嵩縣和伊川一帶的伊河流域,人們對陸渾戎的故事都不陌生。  《太平御覽》云:「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陸渾戎是姜戎的一支,起初在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今甘肅敦煌一帶)活動,後遷到秦嶺以北,成了秦國的心腹之患。秦國一直在尋找時機,想消滅這個強鄰。  與秦國不同,晉國一直與諸戎結好。晉獻公曾娶陸渾戎之女,並生了兒子夷吾,即後來的晉惠公。
  • 伊河、洛河登上《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洛河美景  「這裡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張衡在濤聲中觀測天象,蔡倫在水濱造紙;伊河、洛河的清流一路流淌出《詩經》、建安文章和唐詩宋詞……」10月最新出版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用這樣一段文字讚美洛陽。
  • 圖說洛陽丨伊川:伊河國家溼地公園成生態新名片
    午後,行走在伊河大堤上,水鳥翩翩,楊柳依依,一派和諧的自然景觀,令人心曠神怡。這是伊川縣眾多居民在伊河國家溼地公園遊玩時的共同感受,而這一切得益於伊川縣持續不斷建設伊河國家溼地公園所取得的顯著成效。發展中的伊川縣城 2015年12月,國家林業局批覆建立伊川伊河國家溼地公園。
  • 伊河、洛河登上《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洛河美景  「這裡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張衡在濤聲中觀測天象,蔡倫在水濱造紙;伊河、洛河的清流一路流淌出《詩經》、建安文章和唐詩宋詞……」10月最新出版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用這樣一段文字讚美洛陽。
  • 行走相公莊 說說呂蒙正(伊河故事8)
    今日「寒窯」呂蒙正故事繪畫(資料圖片)  古老的伊河  正如歷史一回眸,便能看見洛陽,在這裡,伊河和洛河一起撐起了河洛文化的厚重,照亮了華夏文明的源頭。  行走伊河,你看到的不僅僅是風景。  寒窯苦讀一書生  伊河過龍門後,曲折流向東北,經過伊濱區佃莊鎮相公莊村。
  • 兩河之上嵌「明珠」 ——寫在洛河東湖、伊河東湖兩壩主體完工之際
    河洛文明的脈絡便是沿著洛河、伊河兩條河流延伸開去的。 2015年12月30日,又是一個可以載入洛陽水利發展和城市建設史冊的日子—— 在隋唐洛陽城、漢魏洛陽故城兩大都城遺址相夾的伊洛河水生態文明示範區,洛河東湖、伊河東湖同時立壩,具備蓄水條件。兩湖攔河壩都堪稱洛陽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標誌性工程。
  • 伊河上的明珠-伊河橋(二)
    前兩天,有一個朋友在我之前發表的《伊河上的明珠-伊河橋》中評論說,伊河伊川段從伊龍橋往南還有三座伊河橋。今天下午抽出時間跑了一趟,看到了這三座伊河橋。伊河大橋伊河大橋-雙莘橋伊河大橋-雙莘橋伊河大橋-白元橋在回來的路上又發現一座正在施工建設中的伊河橋
  • 伊河遊園李樓溼地:水清景美 生態惠民
    五彩樂道、親水棧道、亭臺園林、景美民樂……這是記者近日在伊河遊園李樓溼地拍攝到的美景畫面。伊河遊園李樓溼地位於洛龍區,西起新區汙水處理廠、東至李樓鎮石罷村,東西長6.5公裡,南北寬約300米,總佔地2600餘畝。
  • 洛陽市市長劉宛康為洛陽代言
    9月4日,CCTV4發布微博、微信,官宣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晚會「落戶」洛陽。 同日,洛陽廣播電視臺發布城市宣傳片,洛陽市市長劉宛康為洛陽代言,宣傳片一經發出引來無數好評,河南洛陽,正以一種厚積薄發的姿態展示它的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