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記憶:高雄橋頭糖廠的百年歲月

2020-12-24 中國臺灣網

陳再居(二排中)、陳水能(二排左)、陳明發(前排中)一家三代為橋頭糖廠服務近一世紀

  1901年,日本人在高雄橋頭設立第一座新式製糖廠,開啟臺灣現代製糖工業。糖業全盛時期,人人以進糖廠為第一志願。1999年從橋頭糖廠退休的陳明發,祖孫三代為糖廠貢獻了近一百年歲月。他感慨:「陳家三代從煙囪會燻做到不會燻,企業若不能隨社會變遷而快速調整轉型,是過不了三代的。」 

  糖廠的煙囪,在一百多年前是橋頭的地標,至少有二、三千人要靠糖廠過活。當年糖廠社區有如另一個世界,不僅環境優美福利好,有幼稚園、小學、電影院、網球場、公共澡堂、冰品部等,羨煞許多人。

  陳明發祖孫三代為橋頭廠貢獻一世紀的故事,則已成為傳奇。1901年,陳明發祖父陳再居被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社長山本悌二郎聘為工友,幫忙打理辦公廳與住所(即橋頭廠第一棟巴洛克建築),後來晉升為廚師。陳明發父親陳水能在此出生,畢業於東京農業大學,二次大戰時一度被派到爪哇接收製糖所,最後又輾轉回到橋頭糖廠。

  「1999年2月6日是刻骨銘心的一天,橋頭糖廠的甘蔗壓榨機要功成身退了。」陳明發說,他接到通知時非常激動,決定拿起錄像機拍下歷史性的一刻。當年7月,他就申請退休了。陳家三代都在橋頭廠服務,也都在橋頭廠退休。

  「糖廠開工時,冷卻水接到每個家戶,可以洗個有甜味的澡。」橋頭廠副經理楊人慧在臺糖出生、長大,太太也是臺糖子弟,是典型的臺糖世家。他父親楊錫才於1946年來臺接收臺糖,先後擔任多個糖廠廠長。楊人慧說,父親擔任橋頭廠長時,全家就住在那棟巴洛克建築,這棟臺灣第一座水泥建築如今已變成古蹟。

  90年代,各地糖廠吹起熄燈號,橋頭廠變成全臺唯一的糖業博物館。在橋頭廠服務卅年之久的楊人慧看著糖廠一草一木與歷史建築,有許多說不完的故事。他希望趁還有精力時,把博物館保存得更好,讓年輕一代了解糖業在臺灣經濟發展中曾創下的糖金歲月。

相關焦點

  • 遊百年橋頭糖廠,糖業的消失與文創再現
    亦是臺灣農村50年代童年追著牛車跑,只為嘗口甘蔗清香甜味的那種甜蜜的回憶。然而在臺灣首座創建至今已有百年歷史的「糖業博物館」,座落於高雄市臺糖公司橋頭糖廠,它是臺灣第一座現代化機械式製糖工廠,又因廠內昔日古物保存完好,已被列為市定(原高雄縣)文化景觀。臺灣糖業自明代開始發展時,逐漸的成為臺灣重要出口物資,經由荷蘭人提煉外銷,開啟了臺灣的製糖事業。
  • 高雄百年老糖廠變身文創園區 重尋新生命
    臺海網2月21日訊 據中評網報導,糖業曾是臺灣日治時代的重要經濟支柱,1901年日本在高雄橋頭興建全臺第一座製糖廠,而該廠每年產出3萬多公噸甘蔗製糖,更打造出輝煌的糖金歲月。如今糖業與工廠功能不再,在即將沒入成為廢墟之際,文創的進駐成了滋養百年糖廠的青春活水。
  • 臺灣寫真:青年樂團翻轉百年糖廠
    臺灣寫真:青年樂團翻轉百年糖廠 2014-12-07 18:53:36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臺南12月7日電 題:青年樂團翻轉百年糖廠
  • 臺灣糖廠:重獲新生的休閒園區
    近百年來,臺灣的糖業從作為主要的出口地區轉為進口地區,當中的歷史進程見證了臺灣百年糖業在大環境中的無奈和落寞。
  • 臺灣還可以逛糖廠?
    (或玉裡)方向的公交車至光復鄉臺糖站,步行約5分鐘  橋頭糖廠高雄  橋頭糖廠距今已有百年的歷史,是臺灣第一間新式機械的製糖工廠,有著仿巴洛克式的熱帶殖民樣式建築及等身觀音銅像等十九處古蹟,為臺灣最大的古蹟保存區,也是臺灣早期製糖的重要據點工廠之一。
  • 臺灣的糖廠+文創 免門票哦!
    橋頭糖廠距今已有百年的歷史,是臺灣第一間新式機械的製糖工廠,有著仿巴洛克式的熱帶殖民樣式建築及等身觀音銅像等十九處古蹟,為臺灣最大的古蹟保存區,也是臺灣早期製糖的重要據點工廠之一。地址:高雄市橋頭區興糖路24號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 9:00~17:00門票:免費交通:搭乘高雄捷運紅線至橋頭糖廠站下車步行或搭乘火車至橋頭火車站下車步行約5分鐘
  • 百年糖廠的「文藝復興」
    原標題:百年糖廠的「文藝復興」  新華網臺北12月7日電(記者許雪毅 陳斌華)一座生產了近百年的老糖廠,11年前停工,眼看就要在時光流逝中被荒廢、被遺忘。就因為一個鼓樂團的進駐,它獲得重生,並開始「文藝復興」。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臺南市仁德區的十鼓文化村。
  • 臺灣高雄橋頭花田喜事,橋頭七彩花海爭豔
    導語:臺灣高雄橋頭花田喜事,橋頭七彩花海爭豔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每年入秋之後,臺灣許多稻田暫時停止耕作,進入休眠狀態。休耕之際,農民也會在田地上種植許多不同的肥料植物進行翻耕,在臺灣比較常見的有波斯菊、油菜花、太陽麻等等。
  • 來臺灣,遊高雄!高雄,三天三夜都玩不夠的城市
    之前浪客君西西給大家整理了臺灣高雄幾個區的旅遊攻略(臺灣高雄有什麼好玩?來旗津就夠了!走,臺灣當地人帶你逛遍高雄!),真的一邊做一邊想起當年在臺灣的生活,好懷念啊~今天,我們繼續玩遍高雄,這次為大家介紹左營區、橋頭區、彌陀區3個區共7個景點!
  • 高雄:一個海港城的文化復興之路
    港口的高度發展和集聚高雄的重化工業,以及後發優勢明顯的電子、食品、製鞋等輕工業發展,讓高雄經濟一直在全臺灣保持第一的水平。   然而,隨著大陸改革開放,越南、印度隨後經濟也實現崛起,臺灣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開始迅速下滑。直到上個世紀末,臺灣經濟開始亮起紅燈。
  • 鹽山滑雪糖廠懷舊 臺灣企業別樣的私家博物館
    鹽山滑雪糖廠懷舊 臺灣企業別樣的私家博物館     一年四季來臺灣鹽博物館七股鹽山圖片來源:《福建日報》   臺灣許多企業行銷產品,往往不是展示材料或參觀工廠,而是先打開專屬於企業的博物館大門。桃園金蘭醬油博物館、彰化溪湖糖廠觀光工廠、臺南鹽博物館等,這些跳脫傳統刻板展示套路、極具個性化的臺灣企業博物館,成為企業品牌和文化推廣的重要策略,也成為大陸居民赴臺遊的熱點線路。
  • 高雄捷運(高雄地鐵)
    高雄捷運全名為高雄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簡稱為高捷,是臺灣第二個都會區捷運系統,除了高雄市外也計劃在高雄縣和屏東縣部分地區提供服務,共有紅線、橘線、環狀輕軌、鳳山縣、棕線、黃線和綠線等路線,四通八達連結大高雄旅遊地區,不僅是臺灣南部交通的裡程碑,更是臺灣邁向國際化的一大步,高雄捷運預計未來全線完工後為高雄帶來更便捷的交通
  • 帶上索尼黑卡RX100M6 去臺灣高雄旅行
    2019農曆新年跨年,找北準備在臺灣度過。為了避開昂貴的「春運」票價,所以選擇早走早迴避峰出行,第一站找北選擇了臺灣第二大城市高雄。
  • 道上客 我在高雄打了個盹
    我在高雄的海風中醒來折騰完畢設,有些燥熱的下午被工作和未來折磨得有些狼狽的我得以靜下來思考一下我的⽣活⾛在校園⾥遇到⼀一個師弟師弟問我:「從臺灣回來了嗎?」 ⼀年前這個時候我正在高雄交換對未來充滿了樂觀和希望可一年快過去了, 這過去的一年我到底做了什麼我突然很迫切,很迫切地想回到⼀年前回到高雄,回到那⽚潮溼的海風裡高雄,舊稱「打狗」這個稱呼源自該地臺灣原住民平埔族、拉雅族的分支馬卡道族〈Makatao〉的稱呼
  • 去臺灣你還可以去逛這些甜蜜的地方!
    交通:搭乘火車至光復車站,往南步行約十分鐘或搭乘往花蓮(或玉裡)方向的公交車至光復鄉臺糖站,步行約5分鐘 橋頭糖廠 高雄 橋頭糖廠距今已有百年的歷史,是臺灣第一間新式機械的製糖工廠,有著仿巴洛克式的熱帶殖民樣式建築及等身觀音銅像等十九處古蹟,為臺灣最大的古蹟保存區,也是臺灣早期製糖的重要據點工廠之一
  • 旗津天后宮,高雄第一座媽祖廟,也是高雄唯一列入古蹟的廟宇
    瀕臨愛河旁的高雄歷史博物館,原是高雄市政府所在地。建築外部已被列為高雄市定古蹟,建築內部則陳列了高雄地區的歷史文物,是一座見證高雄歷史變遷的地方。博物館內部高雄歷史博物館內主要搜集及整理高雄地區的歷史文物,對古蹟及遺址作有系統的整理與歸類,未來將更加強典藏研究功能。
  • 你知道臺灣鐵路背後藏著哪些秘密嗎?
    接下來我們就來沿著越來越寬的「軌距」來看看臺灣鐵路背後的秘密吧~臺灣曾經盛產甘蔗,因此非常適合生產砂糖。因此日據時代,日本人在臺灣建設了臺灣製糖株式會社,下設很多糖廠,比較有名的有烏樹林糖廠、橋頭糖廠、新營糖廠等。橋頭糖廠停靠的五分車 臺灣糖業鐵路是日據時代為了運送甘蔗而建設的鐵路,也是臺灣軌距最窄的鐵路。
  • 乘坐夢時代摩天輪,觀賞高雄夜景
    每年5-9月是高雄的雨季,受西南季風影響傾瀉而至的暴雨甚至颱風儘管可能會一掃旅遊的興致,但在雨後卻會帶來難得的涼爽天氣。相較於冬春兩季陰冷多雨的臺灣北部,此時經常豔陽高照的高雄卻顯得更加適宜出行,不過不要忘記適當的防曬措施,否則短短一天的日曬便會嚴重曬傷皮膚。同時要提醒你的是,無論何時出遊,一把既可遮陽又能擋雨的隨身雨傘也是必不可少的。
  • 臺灣彰化溪湖糖廠,搭上糖廠五分車駛上懷舊的甜園軌道
    但位於溪湖市區不遠處有座溪湖糖廠,這可是遊客鮮少觸及的一個區塊。說到糖廠,我們印象總是停留在好吃的糖廠冰,又或者是如高雄糖廠可以體驗搭乘五分車。隨著現代人養成走馬看花打卡就好的旅遊習慣,已經很少人願意去考究這些曾經帶動臺灣風華的糖廠歷史。回溯臺灣早期,其實各地普遍種植著大量的甘蔗,這些甘蔗多為用來製糖,並且外銷至日本等地。
  • 高雄橋頭花海,花田喜事絕美景隨意看,花樣橋頭等你玩
    好久沒來高雄囉!這回,趁著南下的機會,好好的來一趟高雄之旅,雖然是短暫停留,但也走了幾個親切的高雄旅點,也看了新的、不一樣的高雄,還是深深覺得..... ....我愛這座城市啊!這篇,就先帶旅人們~來去最繽紛的高雄,好久不見了!這片大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