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記憶中媽媽的味道——芋頭飯

2020-12-13 尋餚記

芋頭飯,在我的家鄉是一道非常普遍的食物。幾乎每家每戶一年到頭都會時不時的煮上幾頓。以前在外地時,想起那香噴噴的芋頭飯,是遠方的我對家的思念。

這個周末回家,媽媽看我回來,特地叫爸爸去田裡挖些芋頭回來煮芋頭飯。媽媽煮的芋頭飯特香,而且是用柴火燒芋頭飯,那有著兒時記憶中的味道。

從來都是媽媽為我們燒菜做飯,今天就讓我燒一頓給爸爸媽媽吃。

芋頭,又叫芋艿,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食物。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鈣、鎂等,還具有開胃生津的功效。常吃芋頭還可以增強免疫力。

食材:芋頭、大米、鹹肉、姜、鹽、雞精、味精。

第一步:首先,大米淘洗乾淨泡半個小時,芋頭皮去乾淨。

第二步:把芋頭洗乾淨切成塊狀,鹹肉、姜洗乾淨都切成絲。

第三步:把柴火燒開,鹹肉放入鍋裡熬出油,油熬幹肉成金黃色時,把薑絲加入鍋中爆香。

第四步:把切好的芋頭倒入鍋中翻炒,加入適量鹽和雞精味精。

第五步:芋頭翻炒至五成熟,往鍋內倒入適量水,蓋上鍋蓋燜燒幾分鐘。

第六步:芋頭燜燒差不多熟了,倒入大米和適量水,蓋上鍋蓋用小火慢慢將鍋裡的米煮開上氣。

第七步:等有著淡淡的米飯香時,將火撲滅,讓芋頭飯在鍋裡燜十幾分鐘。

第八步:把米飯和芋頭攪拌均勻就可以起鍋開吃了。

兒時記憶中的味道又出現了,這頓飯吃得讓我有滿滿的幸福感!

相關焦點

  • 記憶中兒時的味道 | 傳統小桃酥(豬油版)
    一個專注0基礎免費學烘焙的平臺微信號:bake360記憶中兒時的味道,小時候每次媽媽帶我上街,都吵著媽媽帶我去街上最大的合作社買桃酥吃,買完菜,一手吃著桃酥,一手牽著媽媽的手,穿過狹窄的小巷回家。前兩年再回老家,小巷已經沒有了,合作社也早已不在,到處都是寬闊的馬路高樓林立,記憶流轉中,那桃酥已經是腦海裡最好的美味了。
  • 記憶中兒時媽媽的味道,慢火細燉,軟糯香甜,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提到紅燒肉,相信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對於這道菜不同的記憶,不管是解饞還是滿足於對舊時的懷念,它都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我知道幾乎對於很多人來說紅燒肉都屬於媽媽的味道,是我們小時候物資匱乏時,母親在改善夥食或者逢年過節時做的一頓美味,所以對於大家來說更是對於兒時的一個很美好的記憶。
  • 青腳土雞燉粉條,兒時媽媽的記憶
    青腳土雞來自小時候媽媽的記憶每當過年媽媽總會殺一隻青腳母雞用鐵鍋慢火燉煮加上紅薯粉條青腳土雞那時的生活很苦吃一隻青腳土雞就能滋補一年營養的缺失如今,早已生活富足青腳土雞的記憶青腳土雞燉粉條過年了在遙遠的海之南一鍋青腳母雞燉粉條讓我想起兒時媽媽的味道
  • 土豆燉排骨這做法才家常,兒時的記憶,媽媽的味道,上桌搶著吃
    兒時的記憶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媽媽的味道還有沒有印象呢。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吃的莫過於土豆燉排骨啦。但是要怎麼做才好吃的呢?土豆燉排骨這做法才家常,兒時的記憶,媽媽的味道,上桌人人搶著吃。土豆和排骨都是很常見的食材,兩種平凡的食材結合在一起,真的滿滿的是兒時的味道啊。土豆燉排骨,它不僅可以美容瘦身,也可以美容養顏噢,還有益智安神的效果呢。
  • 老麵包子、餃子,記憶中兒時幸福的味道
    將生活與情感融入到一枚包子中        說起包子,最能吃到兒時味道的恐怕就屬老麵包子了
  • 媽媽陪著女兒遛彎兒,尋找兒時記憶,這也成了孩子的記憶
    在西四的包子鋪吃三鮮包子;在綢布店看一匹匹彩色的布料堆成小山;夏天到什剎海銀錠橋上看荷花遊船;到景山上,吹著涼風看北京城四面的風景……在當年並沒有多少娛樂生活時代,遛彎兒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也給我的童年帶來了很多快樂。如今,我也當了媽媽,陪著孩子遛彎兒,讓我重溫了童年記憶。「咱們出去溜達溜達吧。」2歲的孩子已經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願,然後自己戴上遮陽帽,穿上鞋,準備出門遛彎兒去了。
  • 兒時記憶裡媽媽的味道,好吃不膩的東坡肉,你們還記得嗎?
    #兒時的回憶#東坡肉是一道紅遍大江南北的家鄉菜,記憶中小時候媽媽經常做我吃,東坡肉好吃不膩口感順滑的美味讓我至今難忘,如今你們還記得其中的味道嗎?紅燒肉看起來不僅從顏色上面,還是吃起來的口感上與味道上,都是值得稱讚的。這道菜不管在如今的大江南北還是其他地帶都是備受推崇的一道美味,想必紅燒肉就是大家公認為的一道好菜!可是身邊還是有很多朋友不太會做,有的做出來的肉質要麼吃起來很硬,要麼味道有些帶腥味。
  • 虔榮憶餐廳 尋找兒時記憶中的味道
    連環畫、小霸王、飛行棋、木頭課桌……還記得這些在記憶中很美好的東西嗎?  時光匆匆過,偶爾停下忙碌的腳步,跟老友、兄弟、閨蜜一起在年代感的十足的環境裡,聽著懷舊音樂,吃喝胡侃懷舊抒懷一番,也是很不錯的感受哦!
  • 家鄉的美食粘豆包,軟糯香甜,既是兒時的記憶,也是媽媽的味道
    兒時的記憶,那是媽媽的陪伴,一顆糖、一串糖葫蘆都會讓自己欣喜若狂,生活雖捉襟見肘,但有一點好吃的,就會很滿足,到了冬天,粘豆包便是最好的美食,坐著小板凳,看著媽媽將那豆包一個一個包好,放入鍋中,我看著那熱氣騰騰的蒸汽,心中充滿了期待。
  • 想念兒時的美味:菊花茄,媽媽的味道
    小時候覺得媽媽是萬能的,什麼都會做,什麼困惑都能幫我解決。我們小時候是個物質貧乏的年代,那時買不起零食,也沒有零食可買。不忙的時候或下雨陰天的時候母親就給我們做好吃的。記憶中母親在自家菜園子裡摘幾個茄子,洗好後切成細細地片兒,但每一刀不要切到底兒,然後把茄子上下、左右方向顛倒,用同樣的方法再切。切好後的茄子在夾層中放入花椒和鹽醃製,醃製30分鐘左右後會出水,用手稍微擠一下水分兒,鍋中放油,加熱,放入茄子,想吃脆的就多炸會兒,炸至金黃撈出就可以吃了。
  • 兒時最難忘的「麻婆豆腐」媽媽的味道
    兒時最難忘的「麻婆豆腐」媽媽的味道。小的時候家裡不怎麼富裕,生在農村的我基本都是吃一些自己種植的青菜,蘿蔔,玉米,紅薯,跟自己用豆子磨的豆腐等。那時候媽媽總變著法的給我們做豆腐吃,有豆腐湯,炒豆腐,蘸汁豆腐,另我最難忘的還是麻婆豆腐,她每次做一大盤我們全家都搶著吃,因為我們把豆腐當肉吃,老家有一句話說「有肉不吃豆腐,豆腐也是肉」現在我們都長大了,媽媽也年邁了,該我們給媽媽做菜的年齡,我每次回到家都用心做好每一道菜,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麻婆豆腐」的製作分享!
  • 八十年造一味·秦記月餅 記憶中的兒時味道
    秦記老月餅就是傳統中式老月餅中的佼佼者,它的味道是地域文化積澱下世代傳承、根植在靈魂深處的味道……第二代傳人秦寬生之子秦紅巖自少年時便隨父親走村串鄉製作月餅,成年後繼承父親的手藝,獲得如「一級麵點師」「二級白案麵點師」諸多榮譽,成為上黨地區最好的傳統點心月餅製作師之一。第三代傳人是秦紅巖的女兒女婿,二十餘年來陪伴在父親身邊潛心學習,努力守護著長治百姓記憶中的老月餅味道,守護手工技藝,一脈相承,綿延不斷。
  • 一鍋單調的芋頭飯
    我們家的芋頭飯就是這麼單調,連蔥花也不加,芋頭的香噴噴已足夠吃上三大碗,再好就是底下有一層香脆的鍋巴。這是媽媽在每年秋分或霜降都要做的一頓飯,是秋季的一個儀式。為什麼要在秋天吃芋頭飯?陳曉卿說過:就是在這些剛剛就能達到的溫飽之需裡,一些關於食物的記憶便深深埋下了種子,歷經數十年都難以改變。也許是媽媽的童年裡埋下了種子,後來又在我的童年裡埋下種子。可惜這顆種子長到半路被荒廢了。我離家讀高中後,開始沒能準時在秋季吃上她的芋頭飯了。上大學後,媽媽病倒繼而去世,更不再有。
  • 謝霆鋒:念及兒時媽媽的味道,新研發兩款滋補湯40歲開啟養生之路
    著名男歌手謝霆鋒2020年11月24號晚上18:00,在其個人社交平臺發文稱:到了養生的年紀,格外想念兒時的湯於是自己動手「鋒」衣足食與此同時,謝霆鋒還曬出了一則時長達00:51秒的短視頻,在該視頻中,謝霆鋒身穿一件淺灰色的毛衣,戴著一架黑框眼鏡,看上去斯文中透露著一絲陽光帥氣,因為在視頻中又大談養生及家人團聚時光
  • 記憶中兒時的味道—辣椒麵糊
    兒時的味道 辣椒麵糊我是菏澤農村孩子。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尤其到了冬天,更是難得有菜吃。這個時候,俺娘就會用大火旺灶做一鍋辣椒麵糊,搭配著剛出鍋的手工饃饃,那叫一個香,一個過癮!一種就是蒸,只需把麵粉、鹽、幹紅辣椒末、青辣椒末、蔥花等,同放一個大碗中,加入清水攪拌成稀稠適中的麵糊,然後再入籠中蒸熟即成。母親平時並不專門蒸製辣椒麵糊,總是在蒸卷子或饅頭時蒸一大碗,供我們大快朵頤一番。所幸那時我們弟兄較多,飯量也出奇的大,蒸出的一大鍋饃,三兩天就吃完了。所以,每隔三五天我們就能吃一次辣椒麵糊。不過,說也奇怪,雖然隔三岔五吃的那麼勤,但從不曾生過厭倦的念頭。
  • 家常菜之蒸肉餅,兒時的回憶,媽媽的味道
    家常菜之蒸肉餅,兒時的回憶,媽媽的味道小時候的記憶當中,印象深刻的就是媽媽做的蒸肉餅了。媽媽每次買豬肉回家,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這也難怪,她總喜歡挑肥揀瘦,還愛佔小便宜,肯定是和檔主鬧不愉快了。不過,當媽媽進入廚房,開始做肉餅的時候,臉上又開始陽光燦爛啦。把豬肉剁成肉末,沒有任何技術含量,需要的只有時間。待肉餅端上桌,已經是睌飯時候了,爸爸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忙了一個下午,就只做一盤肉餅,真有你的」。
  • 勾起兒時記憶的小碗瀏陽蒸菜——蒸水蛋
    1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特別喜愛的美食,這些美食通常都是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媽媽經常做給我們吃的,能勾起我們兒時的記憶。小編的老家是瀏陽河的源頭——大圍山,這裡是客家人的集中居住地,也是瀏陽蒸菜的發源地。3 蒸水蛋的做法很簡單,現在一般是把水燒開攤涼,放點油、鹽、雞精,把蛋打入水中攪勻,放入飯甑或蒸鍋中蒸個幾分鐘就可以了。但客家媽媽們為了小孩喜歡吃,都會另外放幾粒豆豉、一勺幹辣椒粉、幾滴醬油,蒸出來能看到表面偶爾浮起來的豆豉和辣椒粉,由於滴了醬油顏色也會稍深一些。
  • 兒時記憶中的冰淇淋,味道已悄然改變,我們曾經吃過的冰棒
    隨著我們的長大,許多記憶中的零食,隨著時間的不斷變遷,味道也慢慢發生了改變。這究竟是我們的心態變了,還是他們的味道變了。小編就帶著大家來回憶一下童年的味道。 1,老冰棒
  • 童年的回憶,兒時零食記憶滿滿
    美夢總是骨感的,哪怕回不到小時候,時常回憶還是可以的吧,身體無法縮小,味蕾卻可以穿越到過去,尋找到埋藏在記憶深處的童年味道。—1—網紅辣條大禮包手工麻辣味兒時的味覺記憶中,少不了的是辣條的味道,價格便宜又好吃的辣條當然是孩子們優先選擇的對象,雖然總是因此被爸爸媽媽教育,但是真的好好吃呀!
  • 尋找兒時記憶味道之80後零嘴兒 小豆冰棍PK北冰洋汽水
    都說舌頭上的味蕾是有記憶的,一旦品嘗到舊時的味道,斷掉幾十年的味覺就會一下子被激發出來,那些被歲月埋藏的感情、場景將一一浮現。北京最冷的冬天裡老媽燉的白菜粉條滿屋子飄香,和東鄰小夥伴一起偷偷拔來的胡蘿蔔即使帶著土都是最好吃的;夏天滿胡同亂竄,跑得滿頭大汗時到冷飲店來瓶北冰洋,那沁心涼的味兒會一直扎到頭髮根兒……還好,這些北京的老味道正在逐步恢復,選一個陽光透過窗子的日子,我們一起去尋找這些老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