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美國川普總統於2018年退出伊核協議後,開始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政策,全方位地遏止、打壓、威懾伊朗,其對伊朗恢復的以及追加的多種制裁,具有長臂管轄的性質,幾乎隔斷了伊朗同外界的經貿金融聯繫,甚至也切斷了伊朗的對外科技聯繫。但是,伊朗自身的某些地緣政治優勢,某些國家的重要發展利益的實現要求,以及美國自身的某些政策目標的實現要求,使得伊朗哪怕在「極限施壓」下也能夠「見縫插針」拓展其影響力。日前,伊朗和阿富汗首條鐵路線的開通,就說明了這一點。
據美聯社報導,伊朗和阿富汗領導人周四(12月10日)為兩國之間的第一條鐵路舉行了落成典禮。這條140公裡長的鐵路線從伊朗東部延伸到阿富汗西部,最終將擴大85公裡,到達阿富汗城市赫拉特,為這個內陸國家提供關鍵的交通聯繫。在落成典禮上,貨運列車從鐵路線的兩端發車。
這個耗資7500萬美元的項目始於2007年,伊朗為邊境兩側的建設提供資金,作為其對阿富汗發展援助的一部分。
跨境鐵路線的開通,必將深化伊朗同阿富汗之間經貿及政治等方面關係。伊朗總統魯哈尼在視頻會議上表示,這是兩國關係中「歷史性的一天」。魯哈尼表達了在「極限施壓」下,這條鐵路建成並開通的不易。阿富汗總統加尼稱這條鐵路是「來自伊朗的珍貴禮物」,將有助於恢復絲綢之路,這條古老的、在整個亞洲傳播繁榮的貿易路線。
伊朗已經與土庫曼斯坦、巴基斯坦和土耳其有鐵路連接。伊朗希望將自己轉變為地區運輸樞紐,使阿富汗和其他亞洲內陸國家能夠將貨物運往其位于波斯灣和阿曼灣的港口。本條鐵路的開通,對伊朗實現自己的這一目標無疑會起到積極作用。
印度長期以來對參與伊朗的恰巴哈爾港的開發和運營興趣濃厚,重要原因是印度將該港口視為與阿富汗和中亞其他國家展開貿易的門戶。出於獲得美國的支持以有效應對中國,以及獲得以色列的支持對抗巴基斯坦的考慮,印度近來在發展與伊朗這個美國和以色列的敵人的關係上表現得不夠積極。本條土鐵路的開通,很可能會增加伊朗對印度的吸引力。
伊朗與阿富汗跨境鐵路的建成通車,體現了美國霸權的限度。
美國總統川普為其政府在阿富汗問題上設定的主要目標是從該國早日撤軍,為此他領導的政府不惜與塔利班進行耗時18個月的談判,雙方終於在2020年2月29日,在多哈籤署了和平協議。但是協議墨跡未乾即成廢紙,塔利班在3月3日24小時內發動了33次襲擊。
儘管和平協議被撕破,也儘管北約盟友對提前撤軍表示強烈的擔憂,但是11月17日,美國代理國防部長米勒宣布,現任總統川普已下令,要求國防部在明年1月15日把在阿富汗的美軍從4500人減少到2500人。
美國要想實現自己從阿富汗撤軍的目標,就要以撤軍後阿富汗能夠儘可能地基本保持和平為前提,要使阿富汗和平,就要鞏固和提升阿富汗現政權的統治能力,發展阿富汗的經濟。鑑於伊朗與阿富汗地相鄰、民相親(阿富汗西部是曾經的波斯帝國重點統治區域,伊朗與阿富汗有一定的種族、宗教、語言文化等方面的聯繫),同時,伊朗又與塔利班不和,因此,對美國而言,伊朗在阿富汗安全與穩定方面能夠發揮積極作用。
至少在阿富汗問題上,美國默認伊朗與阿富汗的合作以實現其從該國撤軍的目標優先於打壓伊朗、阻遏伊朗與阿富汗的合作。此條鐵路就是在這一情境下建成的。這體現了美國霸權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