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低溫接近同期極值 已開啟9臺尖峰鍋爐應對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新京報訊 (記者王碩)北京首場雪昨日降臨。市氣象臺表示,截至21日10時,北部地區、城區以及東南部地區出現中到大雪。雪後四級北風起,氣溫速降,今冬首個寒潮藍色預警拉響。預計21日-23日,北京地區最低氣溫降幅達8℃-10℃。

  今冬發布首個寒潮預警

  昨日,市氣象臺認定,本場降雪符合「初雪」條件,為今年入冬以來的首場降雪,且雨雪持續時間長,相態轉換複雜。

  監測資料顯示,19日半夜開始,北京大部分地區陸續出現降雨,東北部的部分地區雨夾雪;20日中午前後開始,西部和北部的山區出現雨夾雪或小雪,延慶站16時左右雨夾雪轉雪,22時-23時城區大部分監測站轉雨夾雪,半夜前後轉雪。21日上午,降雪逐步結束。

  雪後北風起,北京市氣象臺於昨天6點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據了解,這是今冬以來北京首個寒潮預警。

  寒潮藍色預警是指48小時內最低氣溫將下降8℃以上,最低氣溫小於等於4℃,陸地平均風力可達5級以上;或者已經下降8℃以上,最低氣溫小於等於4℃,平均風力達5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昨日最高溫跌破冰點

  根據預報,受強冷空氣影響,21日-23日北京地區最低氣溫降幅達8℃-10℃,平原地區最低氣溫將降至-10℃左右,山區降至-14℃左右。21日-22日伴有4級左右偏北風,陣風可達6、7級。

  昨天白天,南郊觀象臺最高氣溫已跌破冰點,為-0.4℃,至17點10分,南郊觀象臺氣溫已降至-2℃,入夜後還將進一步下降,探底-8℃。

  此外,根據預報,23日早晨最低氣溫明顯下降,平原地區可達-10℃左右,接近11月下旬歷史同期極值(為1970年11月30日的-12.3℃)。

  ■ 釋疑

  為何降雪遲到?

  市氣象臺表示,這主要是由於暖溼氣流比較強盛,冷空氣南壓的速度受阻,北京大部分地區的氣溫沒有預期的那樣快速降到零度,雨雪相態轉換推遲到20日半夜前後。這樣一來,降雨量就比預期的大,隨之降雪量略偏少。並且21日早晨之前,地表溫度基本都在零攝氏度以上,雨夾雪或雪落地即化,無法形成明顯的積雪,所以市民看到的雪,也比實際降雪顯得更少一些。

  市氣象臺監測顯示,截至21日10時,北部地區、城區以及東南部地區出現中到大雪。城區最大降雪出現在平谷玻璃臺8.3毫米,大興採育7.5毫米,朝陽豆各莊7.2毫米。

  是否達到中到大雪標準?

  氣象局表示,截至21日10時,北部地區、城區以及東南部地區出現中到大雪。為何市民只看到薄薄一層雪?氣象專家介紹,氣象標準的中到大雪和市民期待的中到大雪並不是一個概念。從氣象標準來看,中雪指12小時降水量在1毫米-2.9毫米,大雪則是在3毫米-5.9毫米,超過6毫米的為暴雪。根據20日23時至21日8時降水量信息顯示,全市降水量監測站平均2.6毫米,這意味著在9小時內,城區已經達到中雪量級,東南部是大雪,大興採育則已經達到了暴雪量級。

  ■ 相關新聞

  供熱企業投訴率高將被曝光

  新京報訊 (記者信娜)據氣象部門預測,本周北京將經歷30年同期最冷一周,更多市民擔心,家裡溫度能否達標。昨日,記者從北京市城管委供熱辦了解到,目前,北京已下發低溫預警,根據天氣情況隨時調整,保證室溫達標。北京熱力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開啟方莊供熱廠6臺及雙榆樹供熱廠3臺尖峰鍋爐,運行平穩。

  已下發升溫令保證室溫達標

  北京市城管委供熱辦主任王愛民介紹,供熱部門已提前與氣象部門聯動,11月17日下發「升溫令」,要求各供熱單位根據天氣情況隨時調整,保證室溫達標。

  記者從北京市熱力集團了解到,集團下屬的左家莊供熱廠、方莊供熱廠、西八裡莊供熱廠和雙榆樹供熱廠4家尖峰供熱廠,共有28臺尖峰鍋爐可為供熱管網補充熱源。目前,熱力集團的供熱網增加了9臺尖峰鍋爐為居民的暖氣加熱,方莊供熱廠啟動6臺,雙榆樹供熱廠啟動3臺。

  市供熱辦相關負責人解釋,通過室外溫度變化,可計算出供熱所需熱量。在電廠提高熱量輸出的基礎上,會根據需要,統一調度是否開啟尖峰鍋爐及開啟數量,向供熱大網輸送能量並升溫。其餘的區域鍋爐房則根據室外溫度,適時提升供熱運行參數。

  供熱投訴多反映暖氣不熱

  據市供熱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昨日17時,市級報修熱線12345共接聽供熱電話約1500個,相比前兩天每日1000多個電話有所反彈,主要反映房間不夠熱。但他介紹,相比去年同期遭遇寒潮時的電話,數量有所下降。

  此外,他介紹,到11月底,供熱主管部門將統計今冬採暖季初期投訴率較高的供熱企業,進行媒體曝光,並納入量化考核。採暖期中期,還將對市民進行回訪,了解供暖滿意度。

  對於整個採暖季投訴率均較高,且設施設備老舊等問題的供熱單位,上述負責人表示,將督促其明年更換改造老舊設備,保證供熱質量。

  ■ 花絮

  「風不正經」 氣象局成「網紅」

  北京初雪姍姍來遲,且雪量小於「預期」,引發網友吐槽,甚至有網友給氣象臺「支招」:以後別預報大雪、小雪,只報有雪就好了。昨天上午10點32分,中國氣象局在其官方微博上,就今冬北京初雪發布了一條「重要通知」,勸告美女最近不要穿裙子,容易被撩,雪是好雪,但風不正經!再次切中網友「槽點」。

  中國氣象局微博中稱,原約定於今天來的暴雪,因半路氣溫過於熱情,把「白茫茫」變成了「溼漉漉」,並「請市民原諒」:「老天爺不容易,氣象臺就更難了!」

  之後,還發布了「氣象臺溫馨提醒」:今天下午如果不下雪,明天不下雪的話,這兩天就沒有雪了。氣象臺鄭重勸告美女們最近幾天不要穿裙子,容易被撩,雪是好雪,但風不正經!

  此條微博一出,立刻引發網友熱議,經媒體轉載報導,中國氣象局官微迅速成為「網紅」。不過,記者昨晚再訪問中國氣象局微博時發現,此條微博內容已經被刪除。

相關焦點

  • 北京熱力集團:9臺尖峰鍋爐已點火加熱
    記者從北京市供熱辦獲悉,從上周四開始,市供熱辦就陸續向全市各區供熱辦、大型供熱企業下發低溫預警通知,要求加強應對措施,提高服務質量,根據天氣情況隨時調節工況,確保居民家中室溫達標。記者上午從市熱力集團獲悉,集團下屬的左家莊供熱廠、方莊供熱廠、西八裡莊供熱廠和雙榆樹供熱廠4座尖峰供熱廠,共有28臺尖峰鍋爐可為供熱管網補充熱源。
  • 北京熱力集團啟動9臺尖峰鍋爐補熱源 保障室溫達標
    從昨晚開始,市熱力集團共開啟了9臺尖峰鍋爐,為市政熱網補充熱源。市熱力集團共有雙榆樹、方莊、左家莊、西馬四座尖峰供熱廠,共有18臺尖峰鍋爐。市熱力集團共開啟了9臺尖峰鍋 資料圖 葉曉彥 攝「如果氣溫過低,市政大網的熱源量不能滿足居民室溫達標,就得把尖峰鍋爐派上場。」市熱力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只要出現低溫天氣,集團調度部門會隨時調配尖峰供熱廠的供熱力量,根據天氣情況隨時調整廠內的尖峰鍋爐的數量,給市政大網補充熱源。
  • 北京市供熱尖峰鍋爐9臺點火運行
    據北京市供熱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從11月17日下午就陸續向全市各區供熱辦、大型供熱企業下發低溫預警通知,要求根據天氣情況隨時調節工況,確保居民家中室溫達標。除了四大熱電中心提高供熱輸出功率之外,北京市熱力集團下屬的4個尖峰供熱廠、28臺尖峰鍋爐已準備就緒,隨時可以點火運行,為北京市政熱網補充熱量。
  • 北京熱力集團啟用11臺尖峰鍋爐保證居民供暖,8支應急搶險隊待命
    針對本場降溫降雪,市熱力集團已啟動11臺尖峰鍋爐,為市政熱網輸送熱量。為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北京熱力集團安排了3000名工作人員、100餘輛搶修車、8支專業應急搶險隊伍24小時值守,隨時待命。截至目前,北京熱力集團供熱運行整體平穩。
  • 「二九」頭天北京再發升溫令,14臺尖峰鍋爐助市民溫暖過節
    應對嚴寒,全市再發「升溫令」,提出「氣溫下降、室溫不降」的要求。葉曉彥 攝記者了解到,與以往隨氣溫實時調節供熱溫度不同,今年為確保「萬無一失」,在降溫來襲的前一兩天,便已提前做足了「升溫功課」。記者了解到,截至今天上午,北京熱力集團已開啟14臺尖峰鍋爐,其中左家莊4臺,方莊2臺,雙榆樹4臺,西馬2臺,北辰2臺。
  • 北京將度過漫長寒冷周 最高溫度均在0℃附近
    截至昨天15時,北京最高氣溫為-0.4℃,處於冰點以下。  由於降雪與低溫,道路溼滑,導致了嚴重的交通事故。11月21日上午9時許,海澱區學知橋北100米由南向北的主路上,因雨雪天氣導致十餘輛車發生連環追尾事故,上午十點,事故車輛沿主路最外側車道停了一排,記者注意到不少車輛都是前後保險槓受損。
  • 一南一北造成今冬格外寒冷 北京低溫創歷史同期第二極值
    今天清晨,北京南郊觀象臺最低氣溫達到-19.6℃,破近20年歷史同期冬季氣溫極值,也是繼1966年出現-27.4℃的低溫後,冬季同期低溫的第二低值。今冬為何這麼冷?氣象專家稱主要原因是「一南一北」。10個站點低溫破歷史同期極值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雷蕾介紹,受西伯利亞南下強冷空氣影響,昨天本市出現大風、強降溫天氣,大部分地區偏北風5級左右,陣風八九級。今天早晨,氣溫大幅下降,全市20個國家級氣象站中有10個站最低氣溫跌破1月上旬歷史同期極值,其中石景山、通州、順義、昌平、霞雲嶺、上甸子6個站跌破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
  • 北京氣溫突破2000年以來同期最低記錄
    其中,觀象臺-17.9℃,已突破2000年以來1月上旬極端最低氣溫(-16.7℃)。  6日夜間氣溫將繼續下降,預計7日早晨平原地區氣溫-20℃左右。  關注1  本次寒潮還要持續多久?  冬天氣溫變化屬正常,不可能持續暖冬  今年入冬以來,已經有三次寒潮影響我國,而多地氣溫接近或達到歷史極值。這個冬天是冷冬嗎?  張明英表示,近些年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冬天顯得越來越暖和了,到了冬天感覺好像也不那麼寒冷。
  • 氣溫達1966年以來最低 北京能源保供持續加碼
    低溫致使多省取暖用電負荷激增,隨著電煤運輸告急,鐵路部門採取措施強化運輸。為應對此輪寒潮,電力、天然氣等能源企業也在持續加大保供力度。用電負荷激增在1月7日召開的北京市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氣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梁豐介紹,入冬以來,全市平均氣溫為-5.2℃,較常年同期氣溫(-3.2℃)偏低2.0℃。受強冷空氣影響,1月6日開始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範圍大風和強降溫天氣。
  • 兩次突破歷史同期極值 太原未來幾天還會持續低溫
    近期兩股冷空氣接力來襲,「凍」力十足,兩次突破歷史同期極值,為何今冬這麼冷?1月7日,市氣象臺給出了答案。2020年12月28日至31日,我市出現大風寒潮天氣,全市七個氣象站點顯示最低氣溫降幅為7.6℃至12.5℃,城區南部最低氣溫-20.6℃,突破了歷史同期極值。
  • 寒潮期北京為何沒下雪?專家:水汽條件和冷空氣配合不好
    ■ 追訪北京14臺尖峰鍋爐保障供熱 出水溫度比上周提高超10℃本周北京迎來今年最強寒潮,氣溫呈「斷崖式」下降。記者昨日從北京熱力集團了解到,目前北京熱力集團已啟動方莊、花家地、雙榆樹、西馬、北辰尖峰供熱廠的14臺尖峰鍋爐,為市政熱網補充熱量。
  • 北京多個氣象站最低氣溫跌破歷史極值 未來十天仍偏冷
    中新網北京1月7日電 (記者 杜燕)1月6日起中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範圍大風和強降溫天氣。北京20個國家級氣象站最低氣溫均在-18℃以下,有10個站最低氣溫跌破1月上旬歷史同期極值,其中6個站跌破建站以來歷史極值。1月7日,市民在北京的寒風中出行。
  • 兩次突破歷史同期極值,太原未來幾天還將「乾冷」!
    兩次突破歷史同期極值,太原未來幾天還將「乾冷」!2020年12月28日至31日,太原市出現大風寒潮天氣,全市七個氣象站點顯示最低氣溫降幅為7.6℃至12.5℃,城區南部最低氣溫-20.6℃ ,突破了歷史同期極值。
  • 北京11月中旬最高氣溫已追平歷史同期極值
    (記者鄧琦)今天(11月12日),北京地區最高氣溫為20.5℃,為1951年以來11月中旬最高值,和1995年11月11日並列第一。除了南郊觀象臺,海澱、豐臺、石景山、門頭溝、房山、大興等站最高氣溫也超過或追平歷史同期極值。入冬後為何還這麼暖?
  • 中國氣象局:2019年2月全國平均氣溫接近常年同期
    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中新網2月28日電 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張祖強28日透露,2019年2月份全國平均氣溫接近常年同期。2019年2月(1-27日),全國平均氣溫-1.4℃,接近常年同期(-1.8℃)。
  • 北京今冬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2℃
    新京報快訊(記者李玉坤)1月7日,記者從北京市氣象局了解到,入冬以來(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6日),全市平均氣溫為-5.2℃,較常年同期氣溫(-3.2℃)偏低2.0℃。全市多站最低氣溫跌破歷史極值受強冷空氣影響,昨日(1月6日)開始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範圍大風和強降溫天氣。全市20個國家級氣象站最低氣溫均在-18℃以下,有10個站最低氣溫跌破1月上旬歷史同期極值,其中石景山、通州、順義、昌平、霞雲嶺、上甸子共6個站跌破建站以來歷史極值,懷柔站追平建站以來歷史極值。
  • 北京多站最低氣溫跌破歷史極值 風寒效應明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月7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北京市氣象局了解到,入冬以來(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6日),全市平均氣溫為-5.2℃,較常年同期氣溫此次冷空氣給北京造成的天氣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多站最低氣溫跌破歷史極值。全市20個國家級氣象站最低氣溫均在-18℃以下,有10個站最低氣溫跌破1月上旬歷史同期極值,其中石景山、通州、順義、昌平、霞雲嶺、上甸子共6個站跌破建站以來歷史極值,懷柔站追平建站以來歷史極值。
  • 北京最低氣溫跌破歷史極值啥原因?市民需要注意啥?權威回應
    他表示,2020年12月以來,西伯利亞高壓和東亞冬季風偏強,導致強勁的西北風帶來的強冷空氣頻繁侵襲北京及華北地區,此次出現的極端低溫天氣過程是在2020年12月28日-30日寒潮天氣過程造成的持續性低溫基礎上再次降溫的結果,同時大風天氣,使得風寒疊加效應明顯。
  • 北京多地區氣溫跌破歷史極值 來看看全國「冰箱冷凍」地圖!
    ,較常年同期氣溫(-3.2℃)偏低2.0℃。此次冷空氣給北京造成的天氣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多站最低氣溫跌破歷史極值。全市20個國家級氣象站最低氣溫均在-18℃以下,有10個站最低氣溫跌破1月上旬歷史同期極值,其中石景山、通州、順義、昌平、霞雲嶺、上甸子共6個站跌破建站以來歷史極值,懷柔站追平建站以來歷史極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