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去教堂是因為他們是彼此分隔的人。他們希望,至少有片刻時光,能從那包圍著他們並稱作唯一真實的現實中脫身,進入到另一種現實之中。日常現實堅硬,野蠻,殘酷,難以忍受。人類之「我」有一個柔軟的核心,無時無刻不在懷疑它是否適應這個世界。」
——切斯瓦夫米沃什 《米沃什詞典》
教堂,是人類建築史上偉大的智慧結晶之一,也是不同宗教文化最直觀的展現形式。今天這篇內容,我來帶領大家領略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四大宗教教堂的不同建築特點。
先從基督教開始說起。基督教教堂的主要建築風格有羅馬式(Романский стиль)、拜佔庭式(Византийский стиль)和哥德式(Готический стиль/Готика)。羅馬式教堂就是仿古羅馬長方形會堂樣式及早期基督教的「巴西利卡」式。
拜佔庭式的主要特點是半圓形的穹頂立在一個方形的平面上,然後採用四個獨立的柱子支撐起整個建築,扶壁和柱廊是主要特徵。最典型的拜佔庭建築就是聖索菲亞大教堂。聖索菲亞在希臘語裡的意思是上帝智慧,教堂位於現土耳其伊斯坦堡。
歷史上隨著東羅馬帝國的滅亡,這種建築由先前的大穹頂變成小穹頂群。並且後來又因為土耳其的入侵,所剩無幾。歷經了約1000年的文明就這樣銷聲匿跡了。是一幢典型拜佔庭式建築,氣勢恢宏,蔚為壯觀,展現出無以倫比的教堂建築藝術,後來該教堂稱為伊斯蘭清真寺的設計模板即拜佔庭式風格。
(聖索菲亞大教堂)
哥德式教堂相信大家就很熟悉了,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就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哥德式的建築特點是高聳的尖塔,立柱採用很有特色的十字拱形,有的還配有花窗玻璃,整個建築營造出一種飛天感。
很多小夥伴們可能看到這還是一臉懵:對不起,你說的藝術我理解不來,那麼怎麼一眼就看出這個教堂就是基督教堂呢?很簡單滴,基督教的十字架上是沒有耶穌的,因為基督教教徒認為耶穌已經升天了,而天主教的十字架上是保存了耶穌像滴。
怎麼辨別天主教教堂呢?天主教從歷史上來講算是從基督教分裂而成,因此建築上有很多和基督教的相似之處,其外表樣式主要包括巴洛克式(Барокко)、哥德式、羅馬式、拜佔庭式等。巴洛克在義大利語中意為「畸形的珍珠」,它比較注重內部的裝飾(壁畫、雕塑),外部常為曲面和橢圓結構,典型的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就是羅馬耶穌會教堂,也有人稱它為第一座巴洛克建築。
怎麼一眼就看出這個教堂是天主教堂呢?上一段說基督教的時候已經介紹了方法一,還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天主教堂的堂頂通常會有「天主堂」三個字樣(驚不驚喜),而基督教的堂頂一般都是「基督教會」或「基督教堂」字樣等。
再來說東正教。東正教主要採用拜佔庭式的建築風格,拜佔庭的洋蔥頂在傳入俄羅斯後,俄羅斯就把一頭轉變為了多頭,講究錯落有致和層次感。典型的代表作就是聖瓦西裡大教堂。東正教教堂的內部畫像經常有很多,雕塑卻很少,十字架也加了上下兩橫:第一橫代表著耶穌的頭,第二橫代表著耶穌的腳。這個小知識點是非常有意思的。
(聖瓦西裡大教堂)
(東正教教堂的十字架)
最後說新教。新教的建築特點用兩個字就可以總結——簡單!所以當你們走進一個外表看起來非常樸素的教堂(當然內部也非常樸素)、四面都是白牆、中間掛著一個十字架,哈哈,那差不多就是新教教堂了。
到今天為止,相信大家對各個宗教的特點和歷史淵源都已經了解得很清楚了,我的宗教篇人文社科部分至此也全部結束了。下一篇我開始為大家講講,在俄羅斯那些奇奇怪怪的、你平時想像不了的節日,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這個了不起的戰鬥種族~
作者: Double | 中英譯者
編輯: 雲譯客 | 匯聚譯客的專業社群
原創不易,轉載請先聯繫雲譯客
想成為專欄作者?
請添加【雲譯客專欄作者QQ群】:633068340
請備註語種--行業--年限--現居地信息及意向分享的內容類型
想找到一起交流分享的讀者小夥伴?
請添加【雲譯客專欄讀者QQ群】:61314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