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旅遊,見得最多的就屬教堂了。但一座又一座大同小異的教堂,有點像,又有點不太像。讓人看的眼花繚亂,真的要說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作為長期居住在歐洲的留學生,不懂點歐洲教堂小知識可怎麼行(裝逼)呢?今天老中醫特別整理一期歐洲建築科普貼,讓大家輕輕鬆鬆辨別各個時期的教堂,成為歐洲建築達人。
看到這些圖,朋友們反應一定是歐洲的。有去過可以指出:這是索菲亞大教堂、這是倫敦橋等等。那我們經常聽到所謂的羅馬式、希臘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哪又是如何來分別的?
借用張Dr.John Sherlock的歐洲建築脈絡圖幫助我們建立索引:
好吧,那就用一張簡單明了的圖說明:
所以整個歐洲,不管我們聊什麼都可以說:先有希臘文明起其先,後有羅馬文明承其後。整個歐洲都是建立在希臘、羅馬文明之上。我們按照年代來劃分歐洲建築,一個一個順著講,第一個就是希臘式建築。
▼
時代關鍵詞:人才輩出
建築關鍵詞:三角門楣
形象代言人:三明治
希臘式的建築非常容易辨識,三角形的門楣,下面一根根的希臘柱。就像古希臘先賢阿基米德所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支點有了(三角門楣),棍子有了(希臘柱);這就是希臘式建築。
▼
時代關鍵詞:誰徵服誰
建築關鍵詞:混泥土
形象代言人:包子
羅馬人對建築工程的重大貢獻,是發明了一種被稱為「黏漿」 (Caementum)的萬用材料。這是一種用火山灰巖、石灰和水拌成的石漿,再加上碎石或碎磚,用之於建築業,非常堅固,又增添色彩。這就是世界上第一種足以支撐大跨度建築的混凝土。
羅馬人發明了混凝土,從此大拱門、大圓頂、大拱頂就都能獨立,而無需像古希臘建築那樣靠許多柱子來支撐了,從而成為世界建築史上劃時代的創舉。
古羅馬詩人霍雷斯說過,我們羅馬人徵服了希臘,可是文化上卻被希臘所徵服。所以羅馬人的的建築也就是在希臘建築基礎上加上拱。我們看看如果在希臘建築後面加個包子(拱)就變成了這樣:
如果在上面加個包子(拱)就是這樣的:
也有單獨放個包子(拱)的:
還有把包子(拱門)放盤子裡的:
於是因為各種拱,造就了羅馬式的建築:
▼
時代關鍵詞:東西交融
建築關鍵詞:萌萌噠
形象代言人:洋蔥頭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隨著君士坦丁大帝的去世,分成東、西羅馬帝國。而東羅馬帝國隨著東進,與東方文明的交融、碰撞,形成了與羅馬式大同小異的建築風格——拜佔庭式建築。
如何辨認拜佔庭風格,主要是看它的頂。和羅馬式一樣,在建築上加一個大圓頂,但風格又有所不同。羅馬式直接加個半圓,而拜佔庭式則是在半圓的底部略微內收,就像是一個洋蔥頭:
還有這個——洋蔥頂:
更東邊的俄羅斯人喜歡吃洋蔥,他們覺得一個洋蔥不夠,所以就放了好多個:
因為帝國的分裂而導致兩個宗教產生最後影響各自建築形式的發展。所以在歐洲羅馬式建築與拜佔庭建築可謂涇渭分明。我們把歐洲切一半,羅馬式的在西邊(像法國、義大利),而跑到東邊就都變成了拜佔庭式建築(像捷克、波赫)。
▼
時代關鍵詞:天主教
建築關鍵詞:骨感
形象代言人:玉米棒子
羅馬帝國覆滅了,基督教卻在歐洲生根發芽,到了中世紀天主教成為了西歐的唯一宗教。神權時代來臨。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腐敗,天主教在西歐一家獨大之後,所謂的神權大於皇權。出現了贖罪券、十一稅等為天主教搜颳了大量的財富。
原來希臘式、羅馬式風格通通不要。什麼三明治、包子、洋蔥,都站一邊。天主教的風格就是——
為什麼要高?天主教徒相信人生最後要面臨的四件事:1) 死亡;2) 審判;3) 天堂; 4) 地獄(這是所謂的萬民四未)。
首先第一件事,死亡。人死後要葬在墓地,歐洲人的墓地就是教堂。死了之後由神靈對你審判。要是身前是個壞蛋,直接下地獄。要是個好人,恭喜你,你就可以與耶穌、瑪利亞、天使和聖人相聚。他們組成天上的教會,在那裡看到天主,與至聖聖三生活於愛的共融內,並為我們轉禱(聖經原話,不是瞎編的)。
那麼,問題來了。下地獄的話還容易點,棺材原本就是埋在地下的,帶個鍬,往下挖挖就到了。可是好人要咋辦?他們可是要與耶穌、瑪利亞、天使和聖人相聚的。
在哪聚?
天堂。
天堂在哪裡?
天上。
於是當時的人們就想把教堂建高,造的高,才能越加的接近上帝。原來希臘、羅馬、拜佔庭式哪些大圓頂通通不能要。因為頂重,就要用又厚又重的石牆去支撐,從而導致建築高不起來。改用尖塔,為了讓建築更高,還發明了飛扶壁。
飛扶壁(英語:Flying buttresses)是一種起支撐作用的建築結構部件,凌空跨越下層附屬空間(如走道、小祈禱室等)連接到頂部高牆上肋架券的起腳部位,用於平衡肋架拱頂對牆面的側向推力。由於飛扶壁通常以半個拱券的形式出現,所以又稱飛券。
既然是宗教建築,哪當然會與上帝息息相關。上帝說了啥?
哥德式建築上的玻璃百花窗其功用主要有三:
1) 減輕建築的整體重量,使得可以建的更高。
2) 透光: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內部神秘燦爛的景象,從而改變了羅馬式建築因採光不足而沉悶壓抑的景象,並表達了人們嚮往天國的內心理想(玻璃著色主要以藍、紅色。藍色代表天堂,紅色代表基督之血)。
3) 教化百姓:古時歐洲和我們中國一樣,讀書識字只是貴族們的權利。老百姓不識字怎麼辦,好在每個星期都要去教堂。於是就用彩色玻璃在花窗上拼出一幅幅的聖經故事。教徒可以根據圖案來理解聖經。
▼
時代關鍵詞:復興文藝
建築關鍵詞:對稱次序
形象代言人:書
文藝復興。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復興文藝,復興什麼時候的文藝?羅馬、希臘時期的文化,藝術。文藝復興這四個字從背景、起因、發展等又是一個專題,以後有機會和大家聊。今天我們只講建築。
文藝復興式建築的特點很簡單——左右對稱。
從中間一分為二。左邊一根柱,右邊一根柱。左邊一扇窗,右邊一扇窗。左邊一扇門,右邊一扇門。
我們也可以這樣——像一本書:
▼
時代關鍵詞:炫富爭權
建築關鍵詞:無金不巴
形象代言人:金子
請朋友們注意,這次的小標題上沒有用建築二字。巴洛克式是個統稱,更應該把它叫做風格。風格之下有巴洛克式的建築、巴洛克式的家具、巴洛克式的服裝等等。
巴洛克式風格源於17世紀的義大利,之前的文藝復興時期為義大利帶來了大量的財富也權勢。於是義大利人原本的文藝復興建築,添上新的華麗、誇張及雕刻風氣。從而形成了巴洛克。
關於如何辨認巴洛克式風格,給大家好記的四個字——無金不巴,沒有金色就沒有巴洛克。如果你看到一樣東西(建築、家具、服裝等等),從裡到外,從上到下,都是金光閃閃,Bling Bling的。巴洛克就是他了。
巴黎歌劇院:
凡爾賽宮:
再來一個超級巴洛克晃瞎你……
關於洛可可:洛可可式是巴洛克末期風格的代表。洛可可風格其實更應該算是一種室內裝飾風格。我們可以把洛可可看做巴洛克2.0版本。更加的奢華、更加的金碧輝煌。所以我們就用一張圖解決它……
在歐洲除了上文所說的哪些皇帝、教皇、貴族們建的「高大上」建築之外,還有平民式的建築風格。下面我們來舉兩個例子:
以前的老百姓可沒有皇室貴族這麼有錢,他們的房子多數都按照當地的氣候地形所建。例如德國山形牆建築,中間高,兩頭底。它外立面像我們漢字的山,顧得名——山形牆:
那為什麼德國人要建這種山形牆的建築,原因很簡單,我們來看一下德國氣候:
德國的氣候類型是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這種氣候很像我國北方地區的氣候類型,就是冬天冷夏天熱。冬天一到德國入目所見,白雪皚皚。如果把房層建成平頂的話,以前也沒有現在的建築科技,雪越壓越厚,直接就把房子壓垮。於是德國人就發明了山形牆,便於雪的滑落。
山形牆這種建築風格並不是德國獨有,世界上只要冬天下雪的地區都會出現這種風格,例如中國的東北、歐洲的瑞士等等。
聖託裡尼島:
在地中海沿岸,我們看不到像德國山形牆之類的建築。其特徵為"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終年無雪,所以古時候人們選擇平頂式建築,並在外牆漆以冷色調(多以白色、藍色為主),用來反射陽光,降低室內溫度。
建築,它可以說是一種起源、一種文化、一種歷史、一種藝術。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朋友們簡單的了解歐洲的那些建築。大家學會了嗎?!
▼
四 · 月 · 線 · 下 · 活 · 動
有抽獎哦
波恩科隆兩城一日遊,春日和老中醫去德國踏青
▼
往 · 期 · 回 · 顧
神奇傳送門
當學長賺錢| 三月活動| 三月電影| 桑拿特價| 32種玩法
遊歐洲必備網站| 英國籤證| HPV疫苗| 土耳其荷蘭撕逼
電話卡| 租房| 銀行開戶| 必備App| 延畢| 超市裡的魚
冬季生存寶典| 反搭訕| 古堡婚禮| 異國戀| 單身| 交友
馬城品酒| 五角星村| 小鎮旅館| 過山車樂園| NS| 影院
男士衣櫥| 歐洲帥哥| 護膚美妝店| 鬍子工廠| 鹿特丹小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