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頭堵地漏,梳頭纏掃把,頭髮一抓一大把...相信是很多人的親身體驗。然而,「90後脫髮活成60後」上了熱搜,真是聽者傷心聞者落淚呀。
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春風裡,跟隨網際網路的腳步成長,聽著周杰倫的流行音樂度過了青春叛逆期。90後曾是前輩眼中垮掉的一代,也是還沒長大的新新人類。
但仿佛一夜間,90後站到了這個時代的廣場中央,聚光燈下人們突然發現,他們不僅晚婚了、晚育了、離婚了、出家了,連健康也出了問題:胃垮了、油膩了,啤酒肚了,甚至脫髮了、禿頂了。
頭可斷血可流,頭髮不能丟,對於很多90後年輕人來說,頭髮已經是他們最後的尊嚴啦。因此很多人都說手腳斷了都沒事,但頭髮是萬萬不能脫的。
盲目養生不如查找脫髮的「元兇」
近年來, 關於90後的養生話題頻上微博熱搜,比如「90後的朋克養生」、「90後佛系養生大法」等。以90後為首的年輕人,已經正式步入了養生行列。
如果打開知乎,就會發現很多關於養生提問,比如「年輕人怎麼養生」、「90後是怎麼看待養生的」、「90後的小女生適合喝什麼養生茶」、「90後20歲的女生如何養生」……在網際網路時代,到處都是關於年輕人的養生話題。
不知何時起,脫髮、熬夜、失眠、頸椎病這些詞,進入了年輕人的生活。
脫髮早已不是中年人的專屬,年輕人也難以逃脫。於是不少人開始嘗試各種偏方,用生薑擦拭頭皮,吃各種雜糧,盲目養生,可頭髮依舊越來越少。與其耗費時間與精力,不如查找脫髮的「元兇」。
昆明新生植髮黃威偉表示,巨大的工作壓力,不良的生活習慣,讓很多年輕人面臨著「臉色暗沉蠟黃,黑眼圈、脫髮、身體抵抗力差、頭暈心悸」等問題和困擾,快速的生活節奏,使很多年輕人沒有時間就醫,無暇好好調理,以至於身體情況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土壤不行 想長出好「莊稼」也難
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約有2.5億脫髮人群,每6個人裡面就有1個人脫髮,其中男性約1.63億,女性0.88億。我國脫髮人群以20至40歲為主,30歲左右發展最快,60%的人在25歲就出現脫髮現象,比上一代人的脫髮年齡足足提前了20年。
脫髮不僅僅是「脫」那麼簡單,脫髮原因大致可分為兩類:一個是正常性脫髮,另一個是病理性脫髮。正常性脫髮是由於身體每日新陳代謝所致。病理性脫髮就必須重視,其根本因素是遺傳基因,元兇是二氫睪固酮,分泌過量會對毛囊產生影響,導致長不出髮根,發量稀疏。
「病理性脫髮,我們一般建議患者先做好頭皮、頭髮的養護,待毛髮生長的微環境改善至正常水平之後,再進行植髮。」黃威偉醫師說,毛囊就像種子,把種子撒下去,如果土壤不行,想長出好「莊稼」,也難。
「動態美學」 核心是「動感美」和「自然美」
當代青年,不能輕易安於現狀,尤其是脫髮現狀。今年7月份,新生植髮對TDDP植養護體系進行再造升級,並將頭皮健康管理理念和3D植髮技術分別融入「植」、「養」、「護」各個環節中,幫助患者更好的養護頭皮健康。
據黃威偉醫師介紹,TDDP植養護體系將「三維一體技術」、「動態美學技術」、「雙極速技術」三者有機地融合到一起,並根據患者需求推出的一種集植、養、護為一體的毛髮種植體系。其中,「動態美學」植髮技術運用3D成像動態設計系統,配合精密的測量工具並導入黃金分割法,輔助醫生進行術前設計;同時引入智能手術保障系統,最大程度地避免手術過程中的受損。「動態美學」技術的核心價值點就是「動感美」和「自然美」,它使毛髮種植受術者的個人形象不但得以彌補,而且自然生動;不但受術部位得到修復,而且整體自然和諧、生動美麗;不但表態美觀,而且富有動態美感。「動態美學」植髮技術引入國際先進智能手術保障系統,術後恢復速度更快,效果更完美。
殘酷的現狀需要去改變而不是放任不管。雖然脫髮是當代青年的十大高發症之一,但要想方法解決,脫離這一高發症。黃威偉醫師提醒,脫髮嚴重的患者應早日查清原因進行治療,才能有效解決脫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