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產業技術研究院年內成立 擬引入近百名高端人才

2020-12-16 廣東頻道

原標題:中山產業技術研究院年內成立

  研究人員在聯合光電的無塵密封車間內工作。南方日報記者 王雲 攝

  為服務中山企業,解決其技術創新難題,中山市將成立市級產業技術研究院。該研究院以電子科技大學為依託,計劃培養和引進一批高素質人才,對口服務中山的高精尖產業,如機器換人、光學光電等。8月12日,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副院長劉常坤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該研究院正在選址中,計劃年內建成。

  設立背景市長建議學院做創新驅動引擎

  據了解,今年7月4日,中山市市長陳良賢在參加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理事會第五次會議時指出,作為中山自己的高校,中山學院應成為中山科技創新的主陣地和主引擎;應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孵化器,孵化出創業創新人才的同時,也孵化出技術和成果。

  對此,中山學院院長徐建華表示,中山學院有責任有義務發揮人才高地作用,提升創新能力,主動融入到中山市創新驅動戰略的各項事業中。這就要求搭建科技創新大平臺,形成技術攻關合力,助推中山產業轉型升級。在當天的理事會上,他首次提出建設新研究院的設想,並得到理事會成員一致認可。

  在隨後的企業調研中,他們發現大家對這一想法表示贊同。「他們迫切需要建在家門口、緊貼自身需求的研發平臺。」劉常坤說。規劃中的產業技術研究院與中山現有其他的研究院錯位發展,將圍繞目前較為高端的產業,如新能源、機器換人等進行合作,實現關鍵共性技術的突破,為產業升級提供技術支撐。在研究的過程中,還將孵化新興企業和產業。

  平臺規劃引入近百名高層次研究人才

  按照計劃,研究院一方面將通過新的機制整合科研和創新力量,培養屬於中山自己的創新隊伍;另一方面,將圍繞中山市支柱產業,在政府牽引下與企業共同開展新技術開發與新產品研製工作。

  在運行機制方面,研究院除從現有師資隊伍遴選外,還將通過面向全國公開招聘、項目牽引等方式吸納高層次人才,並通過項目提成、成果轉化或技術入股等創新運作機制,激活研究院活力。同時,研究院將與研究生人才培養工作相結合,使「廣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創新的關鍵是人才,中山不是一線城市,企業要留住人才比較難。藉助研究院這個平臺將人才引進來,他們可以具備雙重身份:中山學院老和企業研究人員。」劉常坤說,研究院計劃逐步引入100名高層次人才,這其中既有中山學院現有的老師,企業現有的技術骨幹,也將引進一些新的人才。

  在劉常坤看來,該平臺最大的優勢是靈活,接地氣。「我們堅持市場為導向,行業、企業是科研項目的主要來源;引入的人才既是長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以項目為主的。」劉常坤說。

  企業反應首期合作聯合光電擬投4000萬

  產業技術研究院的成立引起了多家企業的關注。據劉常坤介紹,目前聯合光電、歐普照明、大洋電機等多家知名企業都表達了合作意向。以聯合光電為主,該企業原計劃前往深圳或北京尋找研究院合作,得知中山設立研究院後,隨即確定「加盟」。「他們計劃投入4000萬元,與我們合作進行技術攻關。」劉常坤說。

  8月13日,記者電話採訪聯合光電總經理龔俊強證實了此事。他說,目前該公司已找到了第三合作方——深圳市一家博士團隊。按照計劃,他們將與電子科大中山學院合作,藉助技術產業研究院的平臺,建立一個長期的項目研發團隊,進行新型技術研發。

  「中山適合做基礎性和長期性研發,產業技術研究院可以吸引很多人才過來。」龔俊強稱,中山現有的人才政策不大接地氣,產業研究院正好可以彌補這一點。「如果研究院能按照規劃來做,對中山企業極為有利。做得好,我們後期還會加大投入。」(高薇)

相關焦點

  • 到2018年 火炬區力爭實現中山健康產業
    未來,中山計劃打造健康千億產業集群。●南方日報記者 王謙 通訊員 塗莉創新資源以高端人才為依託搶佔產業風口「我們是中山第一家開展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的企業,除此之外,還可進行腫瘤基因檢測、染色體異常基因檢測,以及開展新生兒篩查等檢測技術。」
  • 第二批山東省智庫高端人才擬入庫專家名單公示
    中青在線濟南11月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邢婷)經申報、資格審核和專家評審,第二批山東省智庫高端人才公示名單出爐,公示期為2018年11月1日至2018年11月7日。進入此次公示名單的共120人,擬納入山東省智庫高端人才隊伍。
  • 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技術研究院成立
    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醫研院)近日成立。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院士、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理事長趙自林,教育部科技司基礎處處長鄒暉,科技部社發司生物技術與醫藥處處長張兆豐,國家衛健委醫管中心藥械處處長趙靖,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機械處三級調研員趙奉傑出席大會並致賀辭。
  • 中山「3·28」各鎮區上報招商項目近百個 五大組團加快錯位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葉志文 攝今年中山3·28期間,中山各鎮區和部門上報招商項目近100個,按性質劃分,這些項目涉及戰略合作類、產業類、公共服務平臺類、人才科創研發平臺及教育類等類別,其中不乏科創平臺、高端技術和研發團隊、產業龍頭等重大項目。組團鎮區抱團招商引智,著眼優化產業鏈布局,而隨著鎮區引進新項目和新產業,五大組團產業錯位互補發展的新方向也進一步明晰。
  • 阿里雲、青軟實訓將聯合在中山建立人才實訓基地
    11月18日,第十三屆健康與發展中山論壇之「產教融合創新發展專題論壇」將在中山產教融合基地舉辦。論壇上,阿里雲、青軟實訓和中山火炬開發區管委會將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合作共建產業技術培訓平臺,將在火炬區引入高校共建二級學院、產業研究院和人才培養基地。
  • 中科院計算所數字經濟產業研究院杭州分所落戶杭州智慧網谷小鎮
    中科院計算所數字經濟產業研究院(杭州分所)揭牌儀式於昨日上午在杭州智慧網谷小鎮城市客廳舉行。近百名科研院所專家、金融和科技界企業家、政府代表相聚一堂,共同見證。中科院計算所數字經濟產業研究院(杭州分所)項目,是由中科院計算所與拱墅區政府共同合作成立,是杭州市「三名」工程重點項目,也是中科院計算所在浙江省唯一深度合作布局的產學研項目,計劃在智慧網谷小鎮設立「一院一基金一園區」,即數字經濟產業研究院、數字經濟產業基金和產業發展園區,全力推動中科院計算所科研成果轉化,打造拱墅乃至杭州未來數字經濟發展新增長極。
  • 廣州:荔灣區力爭5年內引進百名產業領軍人才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張李源清)嶺南牌坊、時空隧道、貨櫃打卡箱……在12月18日舉行的2020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上,廣州市荔灣區在展位現場創意設置了諸多亮點,展示西關傳統文化的同時,大力推介「一帶兩區」發展新格局,多層次展現宣傳現有產業發展大方向,誠邀海內外人才走進荔灣,共筑西關。
  • 在馬鞍島上發現一個不一樣的中山!
    一個上午,籤約項目超20個,動工項目總投資逾200億——儘管從規模來看,這並非「大數」,卻讓中山「有著數」:今年第四季度,中山新開工重點項目近30個,總投資額約275億元。也就是說,當天動工的項目,翠亨新區佔了大頭。 在2020年最後一個月的開端,我們看到了一個幹勁滿滿的中山。
  • 廣西大學成立中國邊疆經濟研究院
    12月13日上午,廣西大學中國邊疆經濟研究院在2020中國邊疆經濟開放發展論壇開幕式上正式揭牌,這是我國首個邊疆經濟研究院。廣西大學中國邊疆經濟研究院揭牌儀式現場。吳明江攝據悉,該研究院立足經濟學理論研究和沿邊開放開發應用研究,推動邊疆經濟學理論研究和體系開創,開展邊疆經濟學理論研究型人才和沿邊開放開發應用型人才培養,服務國家沿邊開放發展戰略及廣西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 ...泰安市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泰安分院)建設...
    ,加快泰安市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泰安分院)(以下簡稱泰安產研院)建設發展,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推動創新發展的框架意見》(魯政字〔2019〕26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半導體研究院落戶中山
    記者了解到,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半導體研究院由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與中山市中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致力於家電晶片研發及應用落地。研究院合作者之一的中晶智能創建於1996年,是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擁有一支掌握核心技術的晶片設計團隊,在家用電器晶片和消費型電子控制器和微處理器、無線通信晶片研發服務、智能電器晶片雲控制等領域處於領先水平,並掌握了晶片設計、晶片製造、晶片測試、晶片封裝等各項晶片核心工藝技術,擁有近百項技術專利,其中發明專利超過30項。
  • 香港科技大學創新中心落子廣東中山
    記者從28日揭幕的「2018年中山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洽談會暨第五屆中山人才節」(簡稱「洽談會」)獲悉,中山最新定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先進位造業基地,打造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產業創新中心;而目前落戶港企已突破2000家,並新引入香港科技大學中山聯合創新中心。
  • 中山金馬科技提交IPO申請 創業板或迎來"中國遊戲遊藝第一股"
    近兩年營收增長率超過20%,利潤增長率超過60%。   據了解,目前金馬科技有一支135人組成的創意、策劃和研發團隊,佔員工總數15.10%,7名核心人員是大型遊樂設施製造行業專家,參與制定了多項大型遊樂設施技術標準。總經理劉喜旺兼任廣東特種設備行業協會專家、中國遊藝機樂園協會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等社會職務;副總經理林澤釗、陳朝陽也兼任多個行業社會職務。
  • 河北省中醫藥研究院在保定安國市成立
    9月27日,河北省中醫藥研究院在保定安國市成立。據了解,河北省中醫藥研究院按照「政府主導、企業運作、智能化管理、社會化服務」模式運行,是一所以解決中醫藥產業集群科技供給能力不足、集群內企業研發能力欠缺,推進中醫藥產業發展創新為目的的新型研發機構。
  • 2020福建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創新研究院招聘第二批高端人才編內26...
    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2號)、《平潭綜合實驗區創新研究院引進高端人才管理辦法(試行)》(嵐綜委〔2020〕27號)文件精神,經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批准,平潭綜合實驗區創新研究院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第二批高端人才26名。
  • 中山引育計劃擬招聘100名博碩人才
    中山啟動「333」引育計劃 擬招聘引進100名博碩人才近日,中山市為進一步優化幹部隊伍結構,加強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幹部人才支持,決定開展「333」緊缺急需專業博(碩)士研究生引育計劃。
  • 峽山區:以才為楫闊江天——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以高層次人才...
    濰坊市峽山區,以湖聞名,亦以人才薈萃的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引人矚目、被寄予厚望。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點項目,山東省與北京大學合作成立的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落戶濰坊市,項目人才招聘工作已於2019年啟動。
  • 重慶北碚成立高層次人才發展促進會 212名(家)會員智匯北碚
    據了解,該聯盟首批聯合重慶市內外智能傳感器研究開發、生產、裝備製造、產業應用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和科技社團58家,將全方位聚集空間、企業、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助力重慶市傳感器特色產業基地建設。
  • 美的發布人才規劃:2021年在全球引入2060名博士碩士
    9月30日下午,順德區召開2020年順德區人才工作大會,會上,美的集團總裁助理、人力資源總監劉敏作為企業代表發言,介紹了美的集團才人才引入、人才培養方面的情況和舉措,以及美的未來人才規劃。目前,隨著美的的業務轉型、新業務拓展及全球化的進程,目前集團在人才引入方面進一步加大了力度。重點關注高層次技術人才、全球化人才和高潛力人才。在高層次技術人才方面,科技領先是美的集團的重要戰略,過去幾年美的建立了三個一代的研發體系,加大了對先行研究的投入。
  • 川菜產業研究院和鄉村旅遊研究院在成都郫都區掛牌成立
    11月2日,「川菜產業研究院」「鄉村旅遊研究院」掛牌啟動儀式在成都市川菜產業園舉行。活動啟動儀式上,郫都區相關負責人對這次合作寄予厚望。面對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打造中國經濟第四極的戰略部署,郫都區正大力推進川菜產業園等產業功能區建設,奮力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尤其需要高校院所深度參與,尤其需要高端專業人才、研發團隊協同創新,共同構建川菜產業鏈和供應鏈,創新構建文化旅遊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