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山產業技術研究院年內成立
研究人員在聯合光電的無塵密封車間內工作。南方日報記者 王雲 攝
為服務中山企業,解決其技術創新難題,中山市將成立市級產業技術研究院。該研究院以電子科技大學為依託,計劃培養和引進一批高素質人才,對口服務中山的高精尖產業,如機器換人、光學光電等。8月12日,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副院長劉常坤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該研究院正在選址中,計劃年內建成。
設立背景市長建議學院做創新驅動引擎
據了解,今年7月4日,中山市市長陳良賢在參加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理事會第五次會議時指出,作為中山自己的高校,中山學院應成為中山科技創新的主陣地和主引擎;應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孵化器,孵化出創業創新人才的同時,也孵化出技術和成果。
對此,中山學院院長徐建華表示,中山學院有責任有義務發揮人才高地作用,提升創新能力,主動融入到中山市創新驅動戰略的各項事業中。這就要求搭建科技創新大平臺,形成技術攻關合力,助推中山產業轉型升級。在當天的理事會上,他首次提出建設新研究院的設想,並得到理事會成員一致認可。
在隨後的企業調研中,他們發現大家對這一想法表示贊同。「他們迫切需要建在家門口、緊貼自身需求的研發平臺。」劉常坤說。規劃中的產業技術研究院與中山現有其他的研究院錯位發展,將圍繞目前較為高端的產業,如新能源、機器換人等進行合作,實現關鍵共性技術的突破,為產業升級提供技術支撐。在研究的過程中,還將孵化新興企業和產業。
平臺規劃引入近百名高層次研究人才
按照計劃,研究院一方面將通過新的機制整合科研和創新力量,培養屬於中山自己的創新隊伍;另一方面,將圍繞中山市支柱產業,在政府牽引下與企業共同開展新技術開發與新產品研製工作。
在運行機制方面,研究院除從現有師資隊伍遴選外,還將通過面向全國公開招聘、項目牽引等方式吸納高層次人才,並通過項目提成、成果轉化或技術入股等創新運作機制,激活研究院活力。同時,研究院將與研究生人才培養工作相結合,使「廣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創新的關鍵是人才,中山不是一線城市,企業要留住人才比較難。藉助研究院這個平臺將人才引進來,他們可以具備雙重身份:中山學院老和企業研究人員。」劉常坤說,研究院計劃逐步引入100名高層次人才,這其中既有中山學院現有的老師,企業現有的技術骨幹,也將引進一些新的人才。
在劉常坤看來,該平臺最大的優勢是靈活,接地氣。「我們堅持市場為導向,行業、企業是科研項目的主要來源;引入的人才既是長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以項目為主的。」劉常坤說。
企業反應首期合作聯合光電擬投4000萬
產業技術研究院的成立引起了多家企業的關注。據劉常坤介紹,目前聯合光電、歐普照明、大洋電機等多家知名企業都表達了合作意向。以聯合光電為主,該企業原計劃前往深圳或北京尋找研究院合作,得知中山設立研究院後,隨即確定「加盟」。「他們計劃投入4000萬元,與我們合作進行技術攻關。」劉常坤說。
8月13日,記者電話採訪聯合光電總經理龔俊強證實了此事。他說,目前該公司已找到了第三合作方——深圳市一家博士團隊。按照計劃,他們將與電子科大中山學院合作,藉助技術產業研究院的平臺,建立一個長期的項目研發團隊,進行新型技術研發。
「中山適合做基礎性和長期性研發,產業技術研究院可以吸引很多人才過來。」龔俊強稱,中山現有的人才政策不大接地氣,產業研究院正好可以彌補這一點。「如果研究院能按照規劃來做,對中山企業極為有利。做得好,我們後期還會加大投入。」(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