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客村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與廣州塔相鄰,日日抬頭見廣州塔;
食肆林立,吃喝不是問題,變胖才是;
地鐵3號線與8號線的中轉站,交通便捷;
與珠江新城僅有一江之隔,上班通勤時間短....
總的來說,做客村人,幸福指數很高。
交通
先說交通吧。
對於在珠江新城上班的人來說,簡直不要太爽。出門走幾步路就到公交站,坐3個站就到公司,通勤時間極短。
公交線路多又密集,每天坐公交就像選妃一樣。重重篩選之後才會登上一輛人少且有位坐的巴士,舒服地發個呆就到公司。
不塞車的時候,10多分鐘就能到珠江新城。當然也會有道路擁堵、公交龜速行駛的時候,畢竟在廣州大道中,很難做到一路暢通無阻。
曾經有個朋友問我:「你怎麼忍受這麼塞車的廣州大道?」
我說:「再塞車,也不會超過20分鐘到公司。」
確認過,我是個住在市中心的精緻白領社畜沒錯了。
要去其他區,也有很多公交線路選擇。近到海珠、天河、越秀,遠到荔灣、白雲、番禺,基本上都有直達公交。
而且,通常都有位,從來不懂站著乘車是什麼感覺。
可能有人會說:「客村明明很多人啊,我每次都被擠到呼吸困難。」
沒錯,客村地鐵站確實很擁擠。
作為地鐵3號線與8號線的換乘點,客村站早晚高峰限流、讓人擠到變形的車廂,早已成為常態。相信很多人若不是有中轉需要,或者以此為目的地,都極少在客村停留。
我只有在出去玩的情況下才會選擇搭乘地鐵,但不可否認的是,轉乘一次就能到1號線、2號線、5號線以及廣佛線的客村地鐵站,真的很方便。
住宿
客村在CBD旁邊,接近市中心區域,房源需求量較大,房租不便宜。
地鐵站附近的小區房,單臥房價位在2k-2.5k左右;老小區的兩房一廳大概需要3k;青年公寓的一房一廳在3k+;城中村的單間或一房一廳是1k-1.5k。
又要放出這張圖,雖說客村是【有錢人的豪宅】,但像我這種連表面光鮮都維持不了的社畜,就只配住城中村。
好在客村物價並不會太高,不像珠江新城這種真正的土豪區,水果貴到飛起,商超裡的一瓶礦泉水都要奪走5塊錢。
剛出來工作時,我和朋友住在1000塊的小單間裡,租期結束後,我們又合租了兩房一廳。
對比以前10多平的窄小房間,現在50m²的兩房一廳真的過分大了。採光又好,陽光明媚時看著窗外茂盛而充滿生機的綠葉,心情也會變得超級美麗。
我住的房子距離地鐵站大概10分鐘路程,對於我來說,走路不超過20分鐘都不算遠。畢竟多多走動,有益身體嘛(自我安慰)。
吃喝
在客村,美食聚集的區域是珠影星光城、麗影廣場、藝苑南路、T.I.T創意園這四個地方。
我幫襯最多的是前三個地方。
- 珠影星光城 -
珠影星光城的前身是電影製片廠,如今已演變為大型商業美食圈,匯聚了各地美味。
周末和小姐妹聚會時,我都會拉她們去珠影大吃一頓。雖然人均至少100塊,但不時吃上幾次,我還是承受得住的。
做人嘛,最緊要開心啦。
每個月必吃的太二酸菜魚
發工資才吃的海底撈
偶爾小資一下的摩打食堂
滋味濃鬱的歓月亭壽喜鍋
想轉換口味時吃的年輕廚房·泰式料理
自帶「鮮」氣的牛少·首創牛花粥
珠影有40多家食肆,囊括火鍋、烤肉、下午茶、川菜、東南亞菜、日料...你想吃的全都有,幸福指數能不高嘛!
- 麗影廣場 -
麗影廣場的美食主要集中在C區和D區,大牌如陶陶居,人氣高,經常排隊。快餐類有麥當勞和必勝客,已經滿足需求。
我經常去的是C區的茶飲店,下地鐵時買喜茶,或去一點點買奶茶,是我解壓的方式。
除了吃的,還有許多品牌店,比如優衣庫、小CK、屈臣氏等,想買東西很方便,不用特意跑到天河。還有電影院、KTV、健身房等,吃喝玩樂一條龍。
負一層有沃爾瑪超市,完全解決日常所需。每晚8點,沃爾瑪的熟食買一送一!我經常去撿漏,手速鍛鍊得賊快。
- 藝苑南路 -
和珠影、麗影這些商業區不同,藝苑南路是客村最接地氣的美食路,流動著時而忙碌時而悠閒的市井生活氣息。
路的盡頭是老舊樓房,整條街都是食肆,都是便宜的腸粉店、燒烤攤、快餐店、小吃店。附近職校的學生、隔江CBD的白領,都在這裡匯聚一街,一同開餐。
疫情期間,藝苑南路許多商鋪都在苦苦掙扎求存。以前經常幫襯的小店倒閉了大多數。這裡仿佛被按下暫停鍵,再也不見往日的喧鬧。
臨近下班時刻,街上行人漸多,但較去年,人流量明顯減少。希望藝苑南路可以快快恢復元氣,我好想念路邊的豆花和烤香腸、滷豬手呀!
- 自家廚房 -
相比在外面就餐,其實我更喜歡在家裡煮飯。在廚房忙碌的熱氣騰騰的瞬間,都會讓我暫時忘記煩惱。
▲爸爸媽媽來時,給他們做的涼拌豬蹄
▲周末給自己加餐
▲和朋友一起炸的炸雞
▲在家調酒,小酌一杯
這些都是結束一天繁忙工作後,自我消除疲憊的方式,它們讓我的生活變得美味、安然。
///
客村,是許多廣漂人第一個落腳處,夢想啟航的地方。
這裡不夠CBD光鮮漂亮,又不像老城區安逸有韻味,但它讓我在都市生活中感受到富有生命力的快樂。
這些快樂可能是breadtalk裡的熱麵包,是巷子深處的蘿蔔牛雜,是開在村口的平價麻辣燙,是每晚摩肩接踵人群帶來的熱鬧,是紮根生存的安心感。
客村見證了我的成長,我的喜怒哀樂,我所有的脆弱與心酸。這裡,承載著太多回憶。
即使離開客村,我也不會忘記這裡。
晚間營業的大排檔,老闆忙著和客人嘮嗑,客人們卸去白天的疲倦,圍坐著享受美味宵夜,喧囂聲和酒杯碰撞聲輪番響起。每次經過這樣的場景,我都覺得生活在有人情味的客村真的太好了。
本文轉自公眾號【潮嘆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