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極喬治王島風光旖旎(組圖)
位於南極喬治王島上的智利費雷站教堂(1月7日攝)。喬治王島是南設得蘭群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氣溫較高,風光旖旎,不僅是海鳥、企鵝、海豹等極地動物的聚集地,也是南極地區科學考察站最為密集之地。新華社記者張建松攝 我國南極長城站所在的喬治王島風景(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張建松攝 停泊在南極喬治王島附近的「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1月7日攝)。
-
南極喬治王島眾生相 智利站見聞錄
隨筆:南極喬治王島眾生相 在南極喬治王島上,有9個國家分別建有考察站,分別是東歐、亞洲和南美洲的國家。在那裡近2個月的時間,只去看了其中的幾個。主要是因為路途遠,交通不便。另外人家不邀請,也不好去打擾。
-
國務委員劉延東考察喬治王島中國南極長城科考站
12月25日,國務委員劉延東考察位於南極喬治王島的中國南極長城站。新華社記者 鮑菲菲 攝 新華社喬治王島12月25日電(記者鮑菲菲)中國國務委員劉延東在結束對智利的正式訪問後,於25日飛抵南極喬治王島,考察中國南極長城科考站,代表黨中央、國務院看望慰問我長城科考站全體科考隊員,轉達胡錦濤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問候和新年祝福。 劉延東說,南極與整個人類社會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
-
距離南極洲僅120公裡,科學家意外發現塑料汙染,正被加速擴散
去年下旬,一隊英國生物學家乘坐飛機抵達南極地區的喬治王島進行科考,結果並不樂觀,塑料汙染已經影響當地。喬治王島是南設得蘭群島其中最大的島嶼,距離南極洲最北端只有120公裡,船舶航行一天就能抵達南極大陸。
-
我的四次南極科考(科技名家筆談)
因為毫無準備,又是第一次出國,出發前對南極洲的了解甚少,但我們登上南極大陸的社會影響很大,其意義是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實現了我國幾代科學家的夙願,開啟了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的新篇章。 第二次前往南極考察是我主動要求的,在澳大利亞南極戴維斯站參與越冬考察,一方面做我的專業——地貌與第四紀環境變化研究,另一方面學習澳大利亞建設和管理南極考察站的經驗。
-
深圳衛視年度奉獻大型紀錄片《中國南極記憶》
內容涵蓋了南極的自然生態、人類探索南極的歷史、中國人考察南極的關鍵事件、生活趣聞、命懸一線的驚悚時刻、以及人類還不曾認知的重大科學懸疑。不僅是一部中國人探索南極的歷史文獻片,還是一部全景式認知南極、了解南極的科普紀錄片,更多地關注了人與自然和關係,科學與探索的夢想,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理念。《中國南極記憶》很好地體現了中國故事,人類情懷的時代內涵,是我國紀錄片創作中少有的好題材,好作品。
-
最高,最冷與最大:南極的科考站的那些「最」
海拔最高的科考站:崑崙站崑崙站是由我國自主建設的一個科考站,它位於冰穹A西南方向上,海拔高達4087米,超越了俄羅斯的東方站,是海拔最高的南極科考站。2005年,我國科考隊員張勝凱登上了冰穹A,成為了登上這裡的第一人。南極之所以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主要原因就在於它的冰蓋。南極冰蓋平均厚度在2000米以上,它使得南極變成了一個白色的高原。最冷的科考站:東方站東方站由蘇聯於上個世紀50年代建設,蘇聯解體後歸俄羅斯所有。上面兩個科考站是最南和最高的,俄羅斯的東方站是所以南極科考站中最冷的。
-
我國開放南極長城站旅遊申請!每年9月15日至30日可遞交
新中國第一「長城站」的絕美風光南極素有「科學天堂」之稱。1985年2月20日,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宣布落成,填補了我國科學事業上的一項空白。絕美南極!喬治王島冰川、積雪景觀(中國南極)長城站位於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喬治王島西部的菲爾德斯半島上,東臨麥克斯維爾灣中的小海灣——長城灣,灣闊水深,進出方便,背依終年積雪的山坡,水源充足。在長城站,可以欣賞喬治王島冰川和積雪的美景。
-
科學家發現南極洲有更多不尋常的綠雪
劍橋大學和英國南極服務中心的科學家們將衛星數據與地面觀測相結合,繪製出了有史以來第一張生活在南極半島沿線雪地表面的微藻的大規模地圖。作者使用了歐洲航天局 "哨兵2號 "在2017-2019年拍攝的空間圖像,以及在萊德灣、菲爾茲半島、阿德萊德和喬治王島兩個野外季節的地面數據。
-
活動|我國開放南極長城站旅遊申請 每年9月15日至30日可遞交
新中國第一「長城站」的絕美風光南極素有「科學天堂」之稱。1985年2月20日,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宣布落成,填補了我國科學事業上的一項空白。No.1絕美南極!喬治王島冰川積雪景觀(中國南極)長城站位於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喬治王島西部的菲爾德斯半島上,東臨麥克斯維爾灣中的小海灣——長城灣,灣闊水深,進出方便,背依終年積雪的山坡,水源充足。在長城站,可以欣賞喬治王島冰川和積雪的美景。No.2常年科考站!冰雪王國的微型城鎮目前,在南極地區,常年科學考察站有50多個。
-
從此,南極不再「難及」!
新中國第一「長城站」的絕美風光南極素有「科學天堂」之稱。1985年2月20日,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宣布落成,填補了我國科學事業上的一項空白。 絕美南極!喬治王島冰川、積雪景觀 (中國南極)長城站位於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喬治王島西部的菲爾德斯半島上,東臨麥克斯維爾灣中的小海灣——長城灣,灣闊水深,進出方便,背依終年積雪的山坡,水源充足。在長城站,可以欣賞喬治王島冰川和積雪的美景。
-
2018年春節--南極&阿根廷18日探險旅行
半月島呈新月形,邊沿長達1.5英裡;捕鯨者於1821年就發現了這個地方;半月島是帽帶企鵝的重要棲息地。如今在這裡有阿根廷夏季站,取名 Camara(卡馬拉站)。遊輪繼續航行至南設得蘭群島最大的島嶼喬治王島。氣溫較高,喬治王島風光旖旎,不僅是海鳥、企鵝、海豹等極地動物的聚集地,也是南極地區科學考察站最為密集之地。
-
無處不在的塑料:微塑料已進入南極陸地食物鏈
在南極洲的一種小型無脊椎動物身上,來自義大利錫耶納大學、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和義大利的裡亞斯特同步輻射實驗室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發現了最新證據。塑料汙染已成為全球範圍內最值得重視的環境問題之一。從北極積雪、珠穆朗瑪峰最頂峰到海底最深處,幾乎每個生態系統中都存在微塑料碎片。
-
【人民日報鏡鑑】記者赴南極:那裡有海水點豆腐、南極奧運會和地球...
1 跟著「大力神」去南極 蓬塔阿雷納斯位於智利南部,是麥哲倫海峽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進入南極的門戶,我國科考隊員和長城站的補給也多從這裡過去。 從這裡前往長城站所在地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喬治王島西部的菲爾德斯半島有兩種途徑,要麼乘智利的破冰船,要麼坐飛機往返,單程約2個半小時。由於乘船時間相對較長,科考隊員們都會選擇空路。
-
與企鵝接觸、在長城站看極光……明天起,南極歡迎你
南極長城站(資料圖)圖片來源:北晚新視覺新中國第一「長城站」的絕美風光南極素有科學天堂之稱。1985年2月20日,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宣布落成,填補了我國科學事業上的一項空白。絕美南極!喬治王島冰川、積雪景觀長城站位於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喬治王島西部的菲爾德斯半島上,東臨麥克斯維爾灣中的小海灣——長城灣,灣闊水深,進出方便,背依終年積雪的山坡,水源充足。在長城站,可以欣賞喬治王島冰川和積雪的美景。
-
科學家發現「活化石」腔棘魚 生存環境堪憂(圖)
科學家發現「活化石」腔棘魚 生存環境堪憂(圖) 比如1955年7月,在印度洋葛摩群島近海150-270米的深處,德國科學家們發現了最少15條這種魚;1997年,在印尼的蘇拉威西島,人們發現了另一種腔棘魚的近緣種;1998年7月,印度尼西亞漁民用深水鯊網捕撈到腔棘魚,而這一地點距西印度洋腔棘魚群棲息地約有1萬公裡;2010年,一支考察隊又在南非的索德瓦納灣發現腔棘魚…… 印尼腔棘魚與葛摩腔棘魚有著很明顯的不同——後者呈藍色,而前者為棕色
-
南極傳來好消息,中國助巴西科考站建成,網友:巴西強力回歸南極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基礎建設的要求和需求越來越高,說起基建,就不得不提起被稱為「基建狂魔」的中國,近年來,我國幫助國內外修建了不少基礎設施,近期,我國基建項目在遙遠的南極洲傳來好消息,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據媒體報導:由中國企業承建的巴西費拉茲司令南極科學考察站近日在南極喬治王島舉行了落成典禮。
-
飄揚在南極高點的中國國旗——中國人實現「南極最後一個夢想」的...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16年前我國科考隊首次確定了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實現了「人類在南極的最後一個夢想」!中國的南極事業,一路坎坷,後來居上,從海內外媒體的報導就可見一斑。在新世紀開端的2000年末,他策劃了「全球首次人文學者南極行」,帶領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周國平、北京大學教授何懷宏、新華社著名記者唐師曾、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邵濱鴻,跨越萬水千山,叩訪南極,拜會企鵝,在喬治王島考察生活了58天,共出版圖書三部、一部12集的電視記錄片,飲譽一時,被譽為是「一個偉大的創意」。
-
我國首次在南極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
「向陽紅01」船首次南極科考的科考隊員時了解到,「向陽紅01」船在我國南極科考比較薄弱的南極大西洋扇區,進行了物理海洋與氣象、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海底地形與測繪、海洋化學與生物生態和海洋環境熱點等六大學科領域調查,取得了豐碩科考成果,特別是在全球首次發現了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
-
南極冰層下發現神秘物質,科學家:像一團凝膠!
在我們學習自然科學的第1堂課上就知道地球三分是陸地,7分是海洋,所以相對來說,人類還有大面積的區域,還沒有去探究,尤其是南北兩極有大面積的冰川,這對於人類來說更值得去探究一下,南極洲給人的印象往往都是白雪,茫茫,大部分都是冰川,而且南極有很多企鵝,但是大家千萬不要覺得南極只有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