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農民朋友,搞農作物種植,都在追求新、奇、特,那些既能博眼球又能吸引大家購買慾的新型作物,就成了部分村民的首選。
比如,今天我們聊的這種植物,在南方很常見,在北方卻鮮有種植,也只是最近幾年,剛有農村人從南方引進,並試種成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種植效果。
在亳州市十八裡鎮的集市上,來自附近村子的王金珍大叔,就在路旁擺了個攤位,腳下的筐子裡,放著他這兩年致力推廣的新型作物,按照他的介紹,這種瓜叫「吉祥瓜」,是他試種的南方植物。
種在庭院裡,搭上棚架,可以像葡萄一樣為小院撐起一片陰涼,既是一種觀賞植物,又是一種極具潛力的蔬菜,因為該瓜的嫩梢是可以吃的,就像南瓜梢、絲瓜梢一樣,每到秋後,一個個的「吉祥瓜」像是拳頭一樣掛滿棚架,多到你不敢想像,即便種植一棵,一家人也是吃不完的。
王大叔口中的「吉祥瓜」,學名叫佛手瓜,因為長相像是抱在一起的佛手,因此而得名,所謂的「吉祥瓜」,應該也是通過佛手的吉祥寓意而來吧。
王大叔還介紹,這種瓜是去南方做生意的時候引進的,當時咱們當地還沒有種植,我呢,那是純粹出於好奇,因為很多植物不是靠種子種植,就是靠秧苗移栽,可佛手瓜不同,它很特別,種植要連同整個瓜一起種植。
當時很隨意在院子裡埋了一棵,當年的佛手瓜就結到吃不完,看到這種情況,我就萌生了繁殖佛手瓜進行大田種植的想法。
大田種植佛手瓜,每畝只需要30-40個瓜種,於來年四月份露天種植,由於其生命力頑強,藤蔓十分發達,即便是大田種植,也是要搭建棚架的,一旦任植株爬上棚架,以後基本就不用怎麼管理,就等著到時候摘瓜就行了。
大田種植的佛手瓜,每畝產量可達15000斤左右,按照當市場價格1元/斤,每畝也可收入15000元左右,關鍵是不用太多成本,由於這種瓜生長期基本上沒有病蟲害,所以稱之為綠色植物一點也不為過。
像這樣的佛手瓜果實,等到成熟之時摘下來,也是非常容易儲存的,可以埋沙子裡,也可以在框子裡放著,也可以催芽後當作種子賣,我的計劃就是通過佛手瓜種植,讓周邊的農戶都積極跟進,一旦種植面積達到規模,就比較容易把周邊市場打開。
說到佛手瓜銷售,王大叔也坦言,雖然佛手瓜在南方很普遍,無論是當作蔬菜還是水果,銷售渠道都非常成熟,但在北方,由於人們剛開始接觸佛手瓜,市場還屬於初始化階段,從消極的方面來講,就是消費者不認可,推廣難度比較大,一旦創不開市場,也就宣告規模種植的失敗。
從積極的方面分析,市場潛力巨大,一旦被認可,經濟價值不可估量,因此,被稱為潛力蔬菜是一點也不為過。
對於佛手瓜,在你們家鄉有沒有呢?它的功能究竟如何,會有發展種植的潛力和價值嗎?歡迎大家積極分享,交流種植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