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流域國家寮國,泰國,緬甸,柬埔寨越南共享瀾滄江水文信息

2020-12-16 騰訊網

瀾湄流域是亞洲乃至全世界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該河上遊發源於中國,經雲南出境後被下遊國家稱作湄公河,依次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全長4880公裡,流域面積79.5萬平方公裡,流域內生活有3.26億民眾。

2020年,湄公河流域變化非常大,也就是說湄公河流域的水位越來越低。於是引起湄公河下遊的柬埔寨和越南擔心影響到水產資源和缺乏用於耕種的水源。

雖然專家解釋湄公河水域的水位變化是因氣候變化引起,但也有人指責此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在中國和寮國建設的水電站水壩。

瀾湄合作第三次領導人會議於通過視頻會議舉行,湄公河5個國家,包括寮國、泰國、緬甸、柬埔寨和越南國家領導人與會。沒有提到湄公河流域的水位變化的,只有中國和越南才提到此問題。

瀾湄合作第三次領導人會議上中方表示,從今年開始,與湄公河國家分享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共建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更好應對氣候變化和洪旱災害。

越南是湄公河最下遊的國家,最受到湄公河流域水位變化的影響。越南總理阮春福在會議上提到越南對此受到影響的問題。對中方將與湄公河國家分享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表示大力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湄公河流域國家寮國、泰國、緬甸、柬埔寨越南共享瀾滄江水文信息
    瀾湄流域是亞洲乃至全世界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該河上遊發源於中國,經雲南出境後被下遊國家稱作湄公河,依次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全長4880公裡,流域面積79.5萬平方公裡,流域內生活有3.26億民眾。
  • 美國將「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來監控瀾滄江流域中國大壩的水位...
    路透社記者: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今天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瀾滄江流域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請問中方對該項目有何評論?汪文斌:近年來,中國與湄公河國家排除外界雜音幹擾,不斷推進瀾湄水資源合作,取得了許多實實在在的進展。一是信息共享合作不斷深化。中方自上月起開始向湄公河國家提供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也於近日開通運行。瀾湄六國還通過水資源合作聯合工作組機制及時通報水電站重大調度情況,分享有關數據。
  • 瀾滄江生態環境改善 惠及下遊湄公河流域
    圖為瀾滄江在山谷間奔湧流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孫昌嶽攝瀾滄江與湄公河,一水二名。瀾滄江,自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發源,流經西藏、雲南兩省區,出境後被稱作湄公河,依次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從越南注入南海。瀾湄六國因水結緣,瀾湄合作因水而興。
  • 美媒稱湄公河下遊國家旱情是因中國建水壩 外交部發言人:與事實不符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2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小茹)美國《紐約時報》4月13日報導稱,中國在湄公河上遊築壩蓄水發電嚴重加劇了下遊國家的旱情。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1日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時回應說,《紐約時報》的這篇報導與事實不符,毫無根據。
  • 湄公河流域國家記者團到訪長江委
    中國水利網站3月16日訊 應外交部邀請,湄公河流域五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媒體記者團於3月11日訪問長江委,就進一步推動中國和湄公河流域國家水利交流合作與長江委專家進行座談。長江委副主任馬建華出席座談會並講話。
  • 中國水利部部長鄂竟平:湄公河流域可持續發展正逐步實現
    ,湄委會的轉型和本土化,使湄公河流域可持續發展願景正逐步實現,推動和促進了湄公河沿岸國家的友好合作和共同發展。資料圖:湄公河上的「龍舟賽。 中新社記者 黃耀輝 攝  鄂竟平說,作為對話夥伴,中國與湄公河委員會已連續開展了21次對話,有效增進了理解和互信。2003年起,中國已經連續15年向湄公河委員會無償提供瀾滄江汛期水文數據,在湄公河流域遭遇嚴重乾旱及颱風等緊急情況時,及時通報上遊水電站調度信息,為湄公河下遊防汛抗旱減災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中國代表團赴泰國華欣出席首屆湄公河委員會峰會
    相反,通過水壩削峰補枯的調節作用,瀾滄江水電開發還能改善下遊通航條件,有益於下遊防洪抗旱和農田灌溉。    宋濤指出,有關數據表明,當前瀾滄江-湄公河流域乾旱問題系由極端乾旱天氣造成,湄公河水位降低與中國瀾滄江水電開發無關。中國也是此次大旱的受害者。為幫助下遊國家更好地抗旱減災,中方已向湄委會應急提供今年旱季允景洪、曼安2個水文站水文資料,得到下遊國家的高度評價和讚賞。
  • 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加強合作應對山洪地質災害
    原標題: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加強合作應對山洪地質災害  新華網武漢11月10日電(記者黃豔)10日,來自越南、柬埔寨、泰國、寮國、緬甸、尼泊爾6國的15名水利技術人員順利結束了在中國為期10天的技術培訓。
  • 湄公河流經哪六個國家?
    而流經6個國家的,有亞洲的湄公河。哪六個國家呢?從上遊到下遊分別是:咱們國家、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因為流經國家眾多,湄公河也被人稱為東方多瑙河。這種叫法是非常不公平的,是站在西方角度看的,為何不把多瑙河稱為西方湄公河?還有什麼東方這(西方的某)、東方那(西方的某),甚至引以為榮,自信心何在?
  • 湄公河,其上遊是中國境內的瀾滄江,下遊三角洲在越南境內
    湄公河幹流全長4908千米,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世界第七長河流,亞洲第四長河流;主源為扎曲,發源於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流經中國雲南省、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於越南胡志明市以南省份流入南海。
  • 發源於我國的湄公河,流經哪六個國家?
    眾所周知,歐洲的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的沿岸國有德國、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摩爾多瓦、烏克蘭。其實,摩爾多瓦與多瑙河的接觸不過幾百米。如果以東歐劇變以前的標準,多瑙河只有8個沿岸國。而流經6個國家的,有亞洲的湄公河。哪六個國家呢?從上遊到下遊分別是:咱們國家、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
  • 東方多瑙河----瀾滄江
    世界第七長河、亞洲第三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上遊我國境內稱為瀾滄江,下遊東南亞五國境內稱為湄公河,素有「東方多瑙河」之稱。瀾滄江發源於中國西南地區,是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最後從越南注流入南海的國際河流。
  • 推動綠色合作 實現區域共贏 瀾滄江生態環境改善惠及下遊湄公河流域
    瀾滄江與湄公河,一水二名。瀾滄江,自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發源,流經西藏、雲南兩省區,出境後被稱作湄公河,依次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從越南注入南海。瀾湄六國因水結緣,瀾湄合作因水而興。作為長江、黃河、瀾滄江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青海省被喻為「中華水塔」,肩負著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使命。三江源生態保護不僅事關中國,也直接關乎瀾湄流域其他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 美要搞「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 外交部:堅決反對惡意挑撥
    原標題:美要搞「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 外交部:堅決反對惡意挑撥參考消息網12月15日報導據路透社12月14日報導,美國資助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將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瀾滄江流域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
  • 「瀾滄江·湄公河之夜」歌舞篝火晚會!
    瀾滄江是世界十二大河流之一,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全長4880多公裡,流經中國、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從越南流入南海,是我國進入東南亞各國的黃金水道。主體民族為傣族,每年四月中旬的「潑水節」是傣族的傳統節日。
  • 可不可以給湄公河下遊國家斷水?
    湄公河,發源於青海玉樹雜多縣,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流入中南半島泰國、緬甸、柬埔寨、寮國、越南等國被稱為湄公河。湄公河幹流全長4909千米,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是世界第七長河,亞洲第三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
  • 湄公河下遊國家旱情是因中國建水壩?外交部發言人:與事實不符
    針對近期有報導稱中國在湄公河上遊蓄水發電加劇了下遊國家旱情,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1日表示,降雨量減少、非正常季風和極端厄爾尼諾現象是造成這次旱情的主要原因,沒有理由把下遊國家所遭遇的旱情歸咎於中國,中方將同湄公河國家進一步加強水資源信息共享與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洪澇災害的挑戰。
  • 中國加強與湄公河流域五國水利技術交流
    來自越南、柬埔寨、泰國、寮國、緬甸等湄公河流域5國及湄公河委員會秘書處的11名水利技術人員24日結束了在中國的培訓。  這是中國連續第二年為湄公河流域國家舉辦水利技術培訓。中國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司長高波說,這樣的技術培訓不僅推動了這一區域在水資源領域的合作,還增進了相關國家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 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圖
    瀾滄江和湄公河一水二名,是6國間重要跨國河流。該河上遊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在中國境內稱為瀾滄江,經雲南出境後被稱作湄公河,依次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全長4880公裡,流域面積79.5萬平方公裡
  • 美國監控瀾滄江挑撥流域關係,汪文斌闢謠:中國實實在在做事
    14日外交部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說美國國務院將啟動一項「監控瀾滄江」的項目,對此發言人汪文斌表示,近年來中國與湄公河國家排除外界雜音幹擾,不斷推進瀾湄水資源合作,取得了許多實實在在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