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推出消費信貸業務、返券促銷而聞名京城的宣武門莊勝崇光百貨(以下簡稱「莊勝崇光」)今年註定無法為19歲生日慶生。隨著多家奢侈品、化妝品、鞋類服飾等品牌大規模撤離,新館區域大面積關閉,商場留守人員僅稱目前正在調整中,此外不便對外透露任何信息。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走訪該商場北館看到,一層的蘭蔻、迪奧、茱莉蔻、希思黎、SK-II等知名化妝品專櫃,早已不見蹤影,鞋品區域也只剩兩三個不知名品牌。整個一層大廳被健身器材、床上用品、家居用品、內衣特賣的花車佔據。
在特賣區挑選商品的雷女士表示:「以前逢年過節搞促銷,這裡櫃檯前排隊圍得水洩不通是常事。誰知道現在竟是這般光景。」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從一層至六層的部分滾梯已經停運,整個北館門可羅雀,午間除了6層的美食廣場人氣較旺,各樓層許多知名服飾、家居品牌均已撤離,個別專櫃僅留下品牌招牌。即便是耐克、翠貝卡、大嘴猴等個別服飾品牌仍然在售,但也打出特賣的字樣。在莊勝崇光6層,從去年10月入駐的皮草工廠店導購比顧客多,一位導購表示,皮草廣場在這裡是臨時租用場地,並將於14日左右關閉。
商場裡一位服裝銷售員說,她們這些一線導購只知道商場要轉型,「只要公司沒通知第二天不用上班了,我就還會在這兒幹。」不過她說,眼看樓層近三分之一的品牌專櫃已撤空,她心裡也有些發慌。
多位消費者反映,從去年開始就陸續收到了莊勝百貨裡品牌店即將撤店的通知簡訊。居住在附近的趙先生近期曾陪家人來這裡逛了一圈,「前幾年,莊勝百貨預付卡使用最興盛的時候,黃牛黨扎堆守在大門口,不愁沒生意。現在,一個黃牛都不見。很多大品牌都撤了。」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目前莊勝崇光負責收款的收銀臺已被「架空」,改為由各專櫃自行收銀。四層一家服裝品牌導購表示,整個樓層僅有一個收銀臺,顧客如果想買東西,錢款也可以由各專櫃通過POS機刷卡。
收銀臺工作人員介紹,使用崇光卡的消費者可前往收銀臺進行支付;使用現金、銀行卡付款的消費者可以要求在款臺付款。「如果遇到質量問題需要退貨退款,款臺退款更加及時,專櫃退款時間無法保證。」該工作人員提醒。
據了解,莊勝崇光百貨一度因推出消費信貸業務、返券促銷、「男女分館」等經營模式,成為北京百貨業創新的領頭企業。但是2013年5月起,崇光百貨啟動了新館調整計劃。本次長達三年有餘的調整不但未能讓莊勝崇光經營狀態邁上新高度,反而讓商場業績急轉直下,跌出北京主流百貨第一梯隊。截至目前,莊勝新館2至5層仍未營業,一層前往樓上的電梯早已封閉多時,一層也儼然成為雜牌的特賣場。
莊勝崇光此前表示商場將進行業態調整和轉型升級,位於商場高層的部分店鋪圍擋也顯示「內部調整敬請諒解,精彩值得期待」,然而去年,莊勝崇光曝出拖欠巨額貨款的糾紛,Boss、Cartier、Calvin Klein等知名品牌也相繼撤出。
北青報記者昨天從部分化妝品品牌商了解到,他們去年底與莊勝百貨的合同已經到期,之後沒有再續約。「至於這麼大型的百貨將如何調整,店方並沒有給出方案和思路。」一家不願透露姓名的化妝品負責人表示。
在商場地下一層一處辦公區,這裡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該商場企劃部等部門的崗位已經沒有了,不少員工已經離職。「只能說商場正在調整中,何時調整完畢、怎麼調整都不清楚,而且公司目前也無人能接待媒體採訪。」另有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商場今後或將變身寫字樓,莊勝崇光惟一會保留的是位於6層的美食城。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表示,莊勝崇光早期曾風光一時,但彼時母公司莊勝百貨集團的商業資金並未支持百貨業的發展,而是被用做支撐其他領域,沒有充足的投入,也無法支持百貨更好地發展。
賴陽認為,莊勝崇光的萎靡與商場未及時做調整有直接關係。百貨業整體走向衰亡時,莊勝崇光仍在堅持傳統百貨經營模式,擴建後規模雖然變大了,但實體百貨業整體在萎縮,莊勝崇光增加規模後沒有進行戰略轉型,仍維持傳統百貨模式運行,業績不佳,與合作夥伴的關係也大不如前,導致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