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死病流行的歐洲中世紀,醫生當時怎樣防護的?「鳥人裝」

2020-12-06 送歷史個救生圈

過年期間,新型冠狀病毒在我國爆發,從一開始的物資緊張,防護服、口罩供不應求,到現在對抗病毒變得越戰越勇,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共同努力終將迎接戰勝病毒的勝利。可是,匯集眾多報導以及前線抗擊病毒的信息,我們不難發現醫生護士在對抗病毒時,防疫服、口罩成為他們必不可少的兩件裝備。

而厚重的防護服不僅穿上需要大量的時間,而且穿上之後脫下來更費時間。再加上一開始儲備的緊張,醫生和護士都儘量穿得久一點。最直觀的還要數口罩的佩戴,鏡頭中廣大醫護人員在摘下口罩時,那清晰的印痕,以及因為長時間擠壓而出現紅點,無不引起我們的敬佩。但我們也要看到,即使是醫療條件發達的現在,我們的防護措施依然有所不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那麼,在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的時間裡,在瘟疫肆虐的那些時間中,當時的醫生,又是如何防護的呢?

歷史上最著名也最可怕的傳染病,莫過於歐洲中世紀時期的黑死病。當時黑死病對整個歐洲的影響都特別大,很多人一旦得了黑死病,一開始只是發燒,逐漸嚴重之後很可能突然就去世,根本防不勝防。可是作為醫生,治病救人是他們的天職,為了在救人的同時還保護到自己,「鳥人裝」被發明出來了。

這種「鳥人裝」主要就是由長袍、帽子與面具組成。鳥人裝長袍由多層布料製成,嚴嚴實實罩住全身。布料通過塗蠟的方式處理過,可以有效防止唾液或血液的噴濺,當然,也可以防止肌膚與空氣有所接觸。頭上戴的寬邊沿帽象徵著醫生的地位,也為了避免空氣接觸頭部。最令人感興趣的是烏鴉嘴面具,可以起到防毒面具的作用,而「鳥人裝」也因這面具而得名。

「鳥人裝」的防護,儘管現在看起來十分的簡陋,但在當時,無疑對遏制疫情的傳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通過古今醫護人員防護措施的對比,我們不難看出,即使現在的防護條件有所不足,但相較過去的幾百年,已經有了極大的進步與發展。並且,回顧人類對抗黑死病的歷史,我們也更有信心去對抗如今的新型冠狀病毒,在當時那麼簡陋的條件下,黑死病依然被人類打退,如今,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我們應該更有自信,相信勝利的黎明終將到來。

相關焦點

  • 神奇的「鳥人裝」,卻能在中世紀黑死病橫行的歐洲保護醫生,厲害
    即使在我們今天,科技如此發達,醫生在接觸患者的時候,依舊可能被傳染,那麼,在中世紀的時候,歐洲曾經爆發過一場觸目驚心的黑死病災難,當時的醫生又是怎麼去自保呢?他們那個時候有現在的那些技術麼?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走進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災難中,去了解一下當時的醫生為了救人和自救,他們究竟用什麼辦法自保呢?
  • 在黑死病橫行的中古歐洲,醫生該如何自保?答案就是「鳥人裝」
    一身黑色長袍,頭戴寬簷帽,再罩上一個烏鴉嘴面具,這看上去如同死神一般古怪的模樣,卻是中世紀歐洲醫生的標準準備。1619年,法國人查爾斯·梅洛發明了這套服裝,取名「鳥人裝」。一經問世,迅速流行於整個歐洲大陸,成為歐洲中世紀黑死病橫行期間,醫生們最為普遍的打扮。從五世紀開始,歐洲大陸就不斷受到各類傳染病的侵襲,鼠疫、天花等等等等,如雪花一般降臨歐洲大陸。十四世紀,歐洲爆發了黑死病,許多人認為是蒙古人將這種可怕的傳染病帶到了歐洲大陸,但時至今日,這個說法仍得不到確切肯定。
  • 恐怖電影經常出現的「鳥人」服裝,竟然是中世紀醫生的防護服
    在中世紀瘟疫盛行的歐洲,醫生們自有辦法,他們不僅把一套外型奇特的「鳥人裝」當作隔離衣,也自有各式各樣的奇方妙術對抗傳染病,種種措施都讓今日的我們大開眼界!(圖/取自維基百科) 用超詭異「鳥人裝」防疫,真的有用嗎? 一身黑色長袍,頭戴寬沿帽,加上臉上的鳥嘴面具,看上去模樣簡直像死神般古怪嚇人!但這可是中世紀瘟疫醫生的標準配備。1619年,法國名醫查爾斯·梅洛發明了這套「鳥人裝」,之後流傳到整個歐洲,成為中世紀感染病盛行時,瘟疫醫生們的常見打扮。
  • 中世紀歐洲黑死病中的聖戰士——鳥嘴醫生
    加上當時歐洲的天主教會統治思想極端,認為貓是魔鬼的使者,是女巫的僕從,於是瘋狂捕殺貓,老鼠在歐洲缺少天敵,又有良好的生存條件,在城市大量繁衍也就不奇怪了,而老鼠身上的跳蚤咬人後也會致使鼠疫的傳染。但當時的歐洲人並未研發出治療黑死病的藥物,對這種疾病的起因和傳播渠道也不清楚。據統計,這場瘟疫造成歐洲至少2500萬人死亡,整個歐洲都差點因此毀掉。
  • 疫情籠罩下的歐洲——中世紀黑死病
    不知歐洲各國人民在居家隔離之際,是否會回憶起曾經席捲整個歐羅巴,致使歐洲人口銳減三分之二的黑死病。黑死病肆虐期間的醫生防護裝備黑死病,是曾經肆虐歐洲的鼠疫的代稱,因患者的症狀之一是皮膚之上會出現許多的黑斑,因此這一特殊瘟疫也被人們稱作「黑死病」。
  • 中世紀歐洲醫生,為嘛要戴鳥嘴造型面具?沒辦法,黑死病知道不
    這個就是中世紀鳥嘴醫生的裝備。話說七百年前,歐洲大陸之上,正流行一種大規模傳染性疾病,便是所謂黑死病。這種疾病,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而當時整個歐洲的人口也不過7500萬左右,所以可以這麼講:三個歐洲人,必死其一。這個死亡率有多高呢?
  • 肆虐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差點毀滅整個歐洲
    OleJrgenBenedictow在他的著作《 1346-1353年的黑死病:完整的歷史》(Boydell出版社,2018年)中估計,歐洲人口中有50-60%死於黑死病,這一比例甚至比黑死病還要高。人們經常提到的「三分之一」的歐洲人死於這種疾病。
  • 中世紀的黑暗穹廬,導致歐洲人口銳減的黑死病
    正是因為蒙古人的一次生物武器攻擊,導致了臭名昭著的歐洲中世紀大瘟疫。這場瘟疫直接導致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當時的蒙古帝國可以說是草原上最強大的國家了,自從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各部,開始對外徵伐。亞歐大陸上的許多文明就在鐵馬金戈中支離破碎了。蒙古帝國三次西徵後,建立了四大汗國,而其中的金帳汗國就位於現在的中亞地區。
  • 中世紀歐洲奇特的醫學理念,在黑死病的肆虐下,他們是如何面對的
    一提起歐洲中世紀時期,一個有著超強存在感的字眼就不得不被提起,那就是「瘟疫」,從古至今,人類可以說是遭遇了無數的瘟疫,而其中最嚴重的一次,就是14世紀中期爆發的黑死病。從爆發開始,到之後將近300年的時間,黑死病肆虐歐洲,成了每個歐洲人的夢魘。據不完全統計,在最嚴重的時候,僅三天時間,歐洲就有近3千萬人喪生,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喪生的人口都抵不上這次災難的一半。
  • 摧毀歐洲中世紀的一記重拳——黑死病,天災與人禍的雙重打擊
    相比於其他地區轟轟烈烈的新帝國崛起、舊帝國覆滅,當時的歐洲打響的不是朝代更迭的戰爭,而是關乎著人類生死存亡的抗疫大戰,在這場戰爭中,歐洲犧牲了2500萬人口,相當於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這就是讓人聞之色變的歐洲黑死病大瘟疫。
  • 中世紀歐洲醫生防護服,詭異的鳥嘴面具有哪些功能?
    紅色玻璃在當時被認為可以隔絕邪惡,口鼻部用皮做成鳥嘴型,鳥嘴下方開小孔幫助呼吸,鳥嘴內部裝有香料和草藥布袋,布袋上灑上香水,用來隔絕有毒空氣,並減少聞到的異味,披肩和長袍都是過蠟的亞麻布或帆布製成,有時也全用皮製的。
  • 黑死病是如何席捲中世紀歐洲的?最終又是怎麼結束的?
    在人類對抗傳染病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場疾病的恐怖程度能與發生在十四世紀4、50年代的歐洲中世紀大瘟疫相比。在短短六年時間裡(1347年至1353年),這場空前的浩劫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黑死病的功與過
    著名的「鳥嘴」面具,其實是中世紀醫師們的防護服大約在1347-1353年期間,黑死病在歐洲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爆發,幾乎可以說是席捲了整個歐洲大陸,總計奪走了約2500萬人的性命,佔當時整個歐洲總人口的1/3,而據史料記載,即使是號稱人類史上最慘烈戰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整個歐洲死於戰火的人口數也不過只佔了總人口數的5%,由此可見當時這場瘟疫給歐洲人民帶來的災難是何等的可怕。
  • 中世紀黑死病中的逆行者:神秘而「邪惡」的鳥嘴面具下聖潔的靈魂
    在那個死亡陰影籠罩下的中世紀歐洲,鳥嘴面具就是穿梭於黑暗中的"幽靈",人們畏懼著它的到來,卻又渴望得到它的救贖,邪惡與聖潔,都只在一念之間。當時的瘟疫患者會呈現發燒嘔吐、皮膚露出藍紫色斑點的症狀,緊接著病人身上的淋巴部位就會潰爛壞死,最終全身發黑腫脹失去生息。從1347到1353年,短短六年時間,黑死病就奪走了歐洲三分之一人口,約2500萬人民的生命。
  • 古代歐洲遇到疫情是怎麼辦的?——中世紀歐洲瘟疫大流行
    在十四世紀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中世紀,對於歐洲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因為從1347至1353年的7年間,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硬生生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到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而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才為其人口的5%。
  • 人間煉獄:歐洲黑死病往事
    但這段敘述來源於薄伽丘的《十日談》——一部以1348年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真實瘟疫流行為背景展開的短篇小說集。事實上,如果你打開黑死病橫行時期的文學作品、編年史、歷史著作,甚至是醫生的行醫記錄來對照觀看,便不得不承認,他們的記敘幾乎有著「互相抄襲」般的一致。
  • 改變歷史的「黑死病」,結束的原因是什麼
    眾所周知,中世紀時期是歐洲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而黑死病的爆發又使其晚期被稱為「中世紀最黑暗的時代」。 黑死病奪走了歐洲超過2500萬的人口,佔整個歐洲的三分之一。 黑死病帶來的死亡和恐懼,超過了人類史上任何一場戰爭。除了當世的死亡和恐懼,對整個人類歷史發生了深遠的影響。
  • 歷史的記憶——中世紀歐洲黑死病曾引發了社會大危機
    ——理性看新冠(八)中世紀歐洲黑死病(鼠疫)大流行,引起的社會恐慌造成了社會信仰危機、人際關係與道德價值體系的重構。1665年倫敦有8萬人死於鼠疫大流行,被視為上帝對原罪和不忠的懲罰,結果導致了基督教大懺悔和宗教改革。當人們面對黑死病採取的一些措施不能奏效時,受宗教思想影響,將瘟疫的原因歸結於人類自身的罪孽引發了上帝的憤怒。人們開始四處尋找能讓上天懲罰洩憤的「罪犯」。貴族、殘疾人和猶太人相繼遭到了懷疑。
  • 在歐洲中世紀,那些頭戴神秘鳥頭面具的都是些什麼人?
    在一些西方的影視作品中,特別是在以歐洲中世紀為歷史背景的影片中,經常會出現頭戴著鳥人面具的人,看上去特別的陰森恐怖。那麼,他們究竟是什麼人?為什麼要戴這種奇怪的面具呢? 原來,他們是中世紀的醫生,而且不是一般的醫生,是專門救治瘟疫病人的醫生。
  • 黑死病與鳥嘴面具
    中世紀,鼠疫曾肆虐歐洲,使其人口嚴重銳減,某些地區減員率甚至超過了60%,黑死病所之處簡直寸草不生,歐洲人的平均壽命下降了二十歲。1347年至1722年之間,鼠疫的不斷爆發導致中世紀的社會秩序幾近奔潰,由於教會在鼠疫流行中的處理無力,神權逐漸失去影響力,民間研究醫學的人開始增加,古希臘蓋倫派醫學在這一階段走向衰亡,因為蓋倫派醫生認為,人體內有四種液體,血液,黑膽汁,黃膽汁,黏液,當這四種液體比例失調時,人就會得病。在當時的環境,外科手術成了最重要的醫療方式,但也並不是有辦法去治療這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