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死病橫行的中古歐洲,醫生該如何自保?答案就是「鳥人裝」

2020-12-08 大獅

一身黑色長袍,頭戴寬簷帽,再罩上一個烏鴉嘴面具,這看上去如同死神一般古怪的模樣,卻是中世紀歐洲醫生的標準準備。

1619年,法國人查爾斯·梅洛發明了這套服裝,取名「鳥人裝」。一經問世,迅速流行於整個歐洲大陸,成為歐洲中世紀黑死病橫行期間,醫生們最為普遍的打扮。

從五世紀開始,歐洲大陸就不斷受到各類傳染病的侵襲,鼠疫、天花等等等等,如雪花一般降臨歐洲大陸。十四世紀,歐洲爆發了黑死病,許多人認為是蒙古人將這種可怕的傳染病帶到了歐洲大陸,但時至今日,這個說法仍得不到確切肯定。

不管是不是蒙古人將黑死病帶到了歐洲,但黑死病的傳染力之強是有目共睹的,這種可怕的傳染病造成歐洲30%到60%的人口死亡。當時的歐洲人儘管意識淡薄,對生死看得也比較淡薄,但能活著誰也不願意game over。遠離死亡的辦法就只能是遠離那些得了黑死病的患者,平民可以遠離病患,但醫生卻無法遠離,他們的職責是救死扶傷,不會輕言離去。

為了杜絕感染,發明一套可以防止病人與醫生接觸的特殊服裝是至關重要的,於是,「鳥人裝」出現了。在當時的歐洲,這無疑是最棒的「隔離服」。

鳥人裝長袍由多層布料製成,嚴嚴實實罩住全身。布料通過塗蠟的方式處理過,可以有效防止唾液或血液的噴濺,當然,也可以防止肌膚與空氣有所接觸。頭上戴的寬邊沿帽象徵著醫生的地位,也為了避免空氣接觸頭部。

最令人好奇的烏鴉嘴面具,可以起到防毒面具的作用。當時的人們只知道黑死病的可怕,卻不知道黑死病的傳染途徑是經由飛沫傳染或接觸到空氣中的鼠疫桿菌所造成。烏鴉嘴面具的作用並不是防止飛沫,而是用以阻擋那些難聞的屍臭。烏鴉嘴面具的喙部是中空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放入各類香料,如丁香、樟腦、玫瑰花、龍涎香等等,這些香料的作用對疾病的保護能力有限,但可以阻擋來自屍體的異味。

事實上這些穿戴「鳥人裝」的醫生對於黑死病也呈現束手無策的狀態,當時的歐洲大陸很多地區處於蠻荒時代,人們只是自稱文明而已,實際上根本做不到文明國度,對於疾病的治療,也處於原始狀態。例如黑死病,當時認為治療黑死病最好的療法是「放血療法」,結果導致許多人沒有死於黑死病,卻死於血液感染或失血過多。

因為黑死病會讓人出現淋巴結腫大想現象,醫生會把螞蟥放在病人的淋巴腺上,讓螞蟥鑽入皮肉內吸血,藉此為淋巴結消腫。

這種怪異荒誕的治療方式和醫療技術,對於現代人來說很是不可思議,但對於當時的年代而言,這些願意戴上面具,懸壺濟世的醫生們是病患的唯一希望,往往也是陪著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段時間的精神依靠。

相關焦點

  • 神奇的「鳥人裝」,卻能在中世紀黑死病橫行的歐洲保護醫生,厲害
    即使在我們今天,科技如此發達,醫生在接觸患者的時候,依舊可能被傳染,那麼,在中世紀的時候,歐洲曾經爆發過一場觸目驚心的黑死病災難,當時的醫生又是怎麼去自保呢?他們那個時候有現在的那些技術麼?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走進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災難中,去了解一下當時的醫生為了救人和自救,他們究竟用什麼辦法自保呢?
  • 在黑死病流行的歐洲中世紀,醫生當時怎樣防護的?「鳥人裝」
    可是,匯集眾多報導以及前線抗擊病毒的信息,我們不難發現醫生護士在對抗病毒時,防疫服、口罩成為他們必不可少的兩件裝備。而厚重的防護服不僅穿上需要大量的時間,而且穿上之後脫下來更費時間。再加上一開始儲備的緊張,醫生和護士都儘量穿得久一點。
  • 恐怖電影經常出現的「鳥人」服裝,竟然是中世紀醫生的防護服
    他們又是如何跟可怕的疾病與細菌博鬥? 在中世紀瘟疫盛行的歐洲,醫生們自有辦法,他們不僅把一套外型奇特的「鳥人裝」當作隔離衣,也自有各式各樣的奇方妙術對抗傳染病,種種措施都讓今日的我們大開眼界!
  • 中世紀歐洲醫生,為嘛要戴鳥嘴造型面具?沒辦法,黑死病知道不
    這個就是中世紀鳥嘴醫生的裝備。話說七百年前,歐洲大陸之上,正流行一種大規模傳染性疾病,便是所謂黑死病。這種疾病,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而當時整個歐洲的人口也不過7500萬左右,所以可以這麼講:三個歐洲人,必死其一。這個死亡率有多高呢?
  • 中世紀歐洲黑死病中的聖戰士——鳥嘴醫生
    這種情況持續到14世紀的時候終於發生質變,在對抗蒙古大軍一線的歐洲士兵開始有部分人員出現發熱、頭疼、淋巴腫大,繼而全身發黑的症狀。更要命的是該病症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在人群當中蔓延,等到人們意識到瘟疫已經到來之時,已然錯過了最佳防治期,於是困擾歐洲四百年之久的「黑死病」就此爆發。
  • 黑死病如何改變歐洲社會
    1562年,歐洲畫家老彼得·勃魯蓋爾描繪黑死病的作品《死亡的勝利》。黑死病如何改變歐洲社會文/黃嚴忠進入14世紀,歐洲社會邁入中世紀後期的門檻。這波鼠疫被稱為黑死病,一般認為,其名稱取自其中一個明顯的症狀,即患者皮膚上會因為皮下出血而出現許多黑斑。在當時歐洲的醫療條件下,醫生只知道放血治療,黑死病的死亡率幾乎是百分之百。1347年~1351年間,有2500萬到3000萬人死亡,佔當時歐洲人口(約1億)的1/3至2/3。
  • 橫行歐洲三百多年的黑死病是如何消失的?
    從1347年開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突然席捲了歐洲。在之後短短六年時間裡,可怕的瘟疫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由於感染瘟疫後死去的患者屍體呈現黑色,因此當時歐洲人稱這個瘟疫為黑死病,其實也就是我們現代醫學上所稱的鼠疫。
  • 人間煉獄:歐洲黑死病往事
    1665-1666年,黑死病在倫敦大規模暴發醫療手段和藥物都是徒勞,僥倖逃脫的人少之又少。瘟疫來勢洶洶、傳染性極強,健康的人只要接觸病人就會被傳染,然後在極短的時間內死去。法國醫生西蒙·德科維諾寫道:「一旦瘟疫入門,幾乎全家遭難。」
  • 黑死病橫行歐洲,病毒為何在中國蔓延不起來?多虧一人救命
    十四世紀中期的歐洲,在病毒的恐懼中掙扎,席捲了整個歐洲的鼠疫,也就是俗稱的"黑死病",在恐怖的氣氛中傳播。當時佔歐洲總人數的三分之一的人都死於黑死病,據統計大概有2500萬人,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就算與號稱人類史上傷亡最慘烈的二戰相比,歐洲的死亡人數也比戰死的人數多得多。
  • 讓2500萬歐洲人死於非命的黑死病,如何催生了文藝復興
    答案是三個字:黑死病。從1347年開始,一場黑死病瘟疫在歐洲蔓延,造成大量人員死亡。由於死人太多,英國和法國徵募不到足夠的士兵,不得不宣布暫時停戰。直到黑死病瘟疫在歐洲消失,雙方才拿起武器,重新開戰。連戰爭都要為黑死病繞行,可見黑死病的威力。
  • 瘟疫橫行的日子,中世紀歐洲人如何逃離黑死病噩夢
    源於東方、始於卡法戰役,這是黑死病最主流的說法。  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只能說這是最合理的推測,我們對黑死病的了解其實很有限。  從傳播軌跡看,確實與海運脫不開關係。歐洲第一站是西西里的摩西拿港,而後是地中海海港城市的熱那亞、君士坦丁堡、威尼斯。而後就是法國、西班牙,最後連英倫三島也淪陷了。
  • 改變歷史的「黑死病」,結束的原因是什麼
    14世紀20年代,黑死病開始在歐洲各地擴散。這種流行病的一種症狀,就是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這種恐怖的瘟疫被人們叫做「黑死病」。黑死病奪走了歐洲超過2500萬的人口,佔整個歐洲的三分之一。 黑死病帶來的死亡和恐懼,超過了人類史上任何一場戰爭。除了當世的死亡和恐懼,對整個人類歷史發生了深遠的影響。
  • 肆虐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差點毀滅整個歐洲
    OleJrgenBenedictow在他的著作《 1346-1353年的黑死病:完整的歷史》(Boydell出版社,2018年)中估計,歐洲人口中有50-60%死於黑死病,這一比例甚至比黑死病還要高。人們經常提到的「三分之一」的歐洲人死於這種疾病。
  • 中世紀歐洲奇特的醫學理念,在黑死病的肆虐下,他們是如何面對的
    一提起歐洲中世紀時期,一個有著超強存在感的字眼就不得不被提起,那就是「瘟疫」,從古至今,人類可以說是遭遇了無數的瘟疫,而其中最嚴重的一次,就是14世紀中期爆發的黑死病。從爆發開始,到之後將近300年的時間,黑死病肆虐歐洲,成了每個歐洲人的夢魘。據不完全統計,在最嚴重的時候,僅三天時間,歐洲就有近3千萬人喪生,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喪生的人口都抵不上這次災難的一半。
  • 中世紀黑死病中的逆行者:神秘而「邪惡」的鳥嘴面具下聖潔的靈魂
    前言當我們翻看有關於中世紀歐洲的影視文學作品時,總能在其中發現一個神秘的物品,那就是鳥嘴面具。在很多劇作中,鳥嘴面具就是代表邪惡的符號,是為人所不喜的,但是追根溯源,鳥嘴面具在誕生之初卻是善良和奉獻的化身。
  • 曾經橫行歐洲的黑死病曾導致兩千多萬人死亡,為何又突然消失了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歐洲曾爆發了一次被稱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在這場幾乎席捲整個歐洲的瘟疫當中,2500萬人被奪走了生命,死亡人數佔到了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那麼這場大瘟疫又是如何結束的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瘟疫本身致死性太強。
  • 黑死病:歐洲疫情,猶太人為啥成為替罪羊?
    「方圓數英裡滿目荒涼,橫屍遍野……」義大利作家薄伽丘在《十日談》中,這樣描繪黑死病流行時的鄉村景象。城市同樣是慘狀,天天都有人沿街收屍,像小販叫賣一樣:收死屍了,收死屍了……每天死去的人都成百上千,因為死難者人數激增,一時沒有空餘的坑穴掩埋,屍體隨意丟擲。這就是14世紀時期義大利的西西里。
  • 黑死病是如何席捲中世紀歐洲的?最終又是怎麼結束的?
    我們現代人都知道,造成這場大災難的源頭是由黑死病導致的,也就是醫學上所稱的鼠疫。那麼問題來了,黑死病究竟是如何席捲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的傳染源是鼠類和其他嚙齒類動物身上所攜帶的鼠疫桿菌。根據現有資料表明,造成黑死病的鼠疫桿菌源自蒙古沙鼠,而最早的黑死病病原攜帶者是大蒙古國四大汗國之一的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戰士們。
  • 黑死病時期鳥嘴醫生重現英國,新冠病毒疫情真的會徹底失控?
    熟悉歐洲歷史的人都很清楚,這套裝束是中世紀黑死病爆發時期,所謂鳥嘴醫生的標準裝束。黑死病14到17世紀肆虐歐洲兩百多年,是歷史上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反覆爆發,導致當時全球約7500萬人死亡,約30%到60%的歐洲人喪命。
  • 摧毀歐洲中世紀的一記重拳——黑死病,天災與人禍的雙重打擊
    相比於其他地區轟轟烈烈的新帝國崛起、舊帝國覆滅,當時的歐洲打響的不是朝代更迭的戰爭,而是關乎著人類生死存亡的抗疫大戰,在這場戰爭中,歐洲犧牲了2500萬人口,相當於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這就是讓人聞之色變的歐洲黑死病大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