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元帥,多才多藝,還善於結交三流九教,搞統戰。在抗日戰爭時,蘇北的道士、半仙都匯聚在他的手下,參與了抗戰。
其中,一個叫管有為的「半仙」,後來成為革命烈士,就是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
管有為,江蘇丹陽人,家境貧寒,早年流落江湖,在上海以「奇門相術」——以相面、拆字、批命書混飯吃,掛的布簾上寫的是「管半仙」。上海淪陷後,他回到家鄉,依然相面、拆字。
陳毅率部東進茅山後,一次,丹陽抗日自衛總團總團長管文蔚(中共黨員)向他談到了他的這個族人。因為覺得他是搞迷信活動的,管文蔚只是隨便提了一下,而且說:「他自稱『半仙』,很是可笑。」
出乎管文蔚的意外,陳毅很感興趣,說:「要他來見見。」
「管半仙」來了。陳毅和他打過招呼,問了他的經歷,知道他主要是看手相的,就開玩笑說:「你看看我這個大頭兵的『手相』如何,將來能不能封王封侯?」
管有為並不知陳毅是何許人。他對陳毅仔細端詳一番,又從口袋中掏出一把七八寸長的小尺子,量了量了陳毅左手的長短,然後再把隨身帶的相書翻了一翻,隨即說出了陳毅的生辰(居然說中了),又誇讚說:
「你是大將人才,八面威風!」
陳毅哈哈大笑。
「我哪有這麼大的福分,哪有什麼八面威風!」陳毅止住笑說,「我們共產黨從來不準擺威風。擺威風,群眾就要把他打倒。照你這麼說,我將來該被群眾打倒的了。」
這話又引起大家鬨笑。「管半仙」很不好意思,只是說:「瞎說,瞎說,江湖訣,混飯吃……」
管有為告辭後,陳毅立即對管文蔚說:「此人有用。」
「他有用?」管文蔚十分驚訝。
「鎮江敵人那邊,需要有人去摸清情況。管有為去,很合適。鎮江日軍幾個頭目都迷信,管有為這一套江湖訣,他們可能相信。讓他打進日本鬼子內部去,就可以搜集到敵人的戰略情報。江湖術士替我們做工作,敵人是不大注意的。」
陳毅這麼一說,管文蔚恍然大悟:「這是一個好主意!」
陳毅交代他說:「所謂戰略情報,就是敵人對國民黨、對偽軍以及對我軍的方針、政策、兵力部署。至於敵人『掃蕩』、擴大偽軍、追捕人犯和敵偽頑矛盾情況,屬於戰術情報,可以另派人去搞,不要管有為搞,因為搞這種情報最容易暴露。這點要和管有為講清楚,切勿大意。你和他保持單線聯繫。不準他和鎮江我們的任何組織和個人發生關係。你還可以給他一個秘密的官銜,這對他是一個很大的安慰,但絕對不能洩漏。如有需要,可以把他的家屬搬進城去,撥一點錢,做點小生意。總之,要安排周密,一定不可以馬虎,我們派人去工作,不是把人送進虎口,千萬!千萬!」
管文蔚回去後,把管有為找來。
管有為比管文蔚大幾歲,但從宗族輩分算卻是管文蔚的侄孫。管文蔚向他說了此事。管有為沉思了一會,斷然地說:
「這個事情弄不好,要殺頭的。但是,為國盡忠、為族盡孝,我顧不得自己的身家性命了!」
他接受了任務,領取了200塊銀元活動費走了。
管有為到了鎮江,重操舊業,很快「管牛仙』名聲大振,不但敵偽士兵找他,日軍聯隊長、偽地方專員也找他算命,甚至與他成了無話不說的「知己」。於是,日、偽軍下鄉「掃蕩」,也先叫他卜個兇吉,算算出動的時辰、朝哪個方向出動。可是,管有為忘了陳毅只去搞戰略情報的交代,想方設法把這些戰術情報送給管文蔚。
在一年多時間中,他的情報對新四軍大有幫助。一次,根據他的情報,新四軍在鎮江東面丁崗附近伏擊去埤城「掃蕩」的日軍,殲其大部。結果,日軍對他產生了懷疑,扣起來審訊。
他始終沒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最後壯烈地犧牲。
對此,管文蔚十分沉痛。
管文蔚在抗戰時先後擔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第一縱隊司令員、蘇中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擔任華中野戰軍七縱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後,擔任省委副書記。幾十年後,他還對人說:
「假如我能嚴格照陳總指示,把戰略情報和戰術情報分清楚。管有為的暴露也許可以避免。但是,他的犧牲是光榮的。如果不是遇到陳老總這樣的領導人,他在舊社會只能一輩子當江湖術士,東飄西蕩,然後默默無聞地死去。怎麼可能走上抗日救亡的道路,成為永垂不朽的烈士呢?不過話又說過來,陳老總真是料事如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