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比德國更勇敢?為何日本敢索北方四島德國卻不敢要東普魯士?

2020-12-13 靜夜史言

北方四島比東普魯士更重要?為何日本敢於向俄羅斯發難德國卻不敢

作為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也是領土爭端最多的國家之一。

在其400多年的大國崛起歷史中,俄羅斯領土猛增400多倍。而在領土猛烈擴張的背後,是周邊所有國家的遍體鱗傷甚至生吞活剝。這在導致它們對俄羅斯恨之入骨的同時,也留下了剪不斷理還亂的領土爭端。

而在俄羅斯面臨的所有領土爭端中,德國和日本可謂特點鮮明。

作為二戰的戰敗國,德國和日本在戰後都經過了包括蘇聯在內的戰勝國的嚴厲懲罰,尤其是為了防止法西斯勢力的死灰復燃,戰勝國對德國和日本都進行了殘酷的領土分割,尤其是德國的龍興之地東普魯士徹底脫離德國懷抱。

眾所周知,領土是一國的重要組成要素,尤其是小國,即便是寸土也是彌足珍貴,所以任何國家都不會嫌棄領土太大。典型如俄羅斯總統普京就一再強調「俄羅斯領土雖大,但沒有一寸是多餘的。」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同為戰敗國且國土面積不相上下的德國和日本,對待被俄羅斯佔據的土地態度卻迥然不同。在日本上躥下跳地爭取北方四島權益時,德國卻始終顯得無欲無求。

那麼,為何德國比日本更淡定呢?靜夜史認為根本原因在於德國沒有聲索的資本。

既然同為戰敗國,且經濟實力相差不大,那麼德國和日本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實力不足問題,畢竟在北極熊面前,本質上無論德國還是日本都不夠看。

但既然如此,為何日本敢於以卵擊石,而德國卻不敢呢?靜夜史認為根本原因在於日本在亞太地區對美國而言不可或缺,而德國卻不是美國在歐洲的唯一。

雖然都是如假包換的二戰戰敗國,但因為美英蘇等國「先歐後亞」的決策,再加上日本的負隅頑抗得到了兩顆原子彈的重點照顧,最終美國成為日本的單獨佔領者,日本也由此躲過了德國這樣領土被戰勝國五馬分屍的悲慘命運。

二戰結束後,作為日本太上皇的麥克阿瑟,對日本社會進行了從上到下、由內而外的深刻改造,在拔掉日本獠牙的同時,也讓日本越來越成為一個正常國家。

而美國眼中的所謂「正常」,也就是將日本作為遏制蘇聯、我們等社會主義陣營的跳板和橋頭堡。

如此不可或缺的棋子定位,讓日本雖然受到了美國的全方位控制,但卻也得到了全方位保護,在近水樓臺先得月地得到美國扶持迅速東山再起後,日本也被美國逐漸鬆開鎖鏈,右翼勢力也開始抬頭。

而德國因為二戰後領土被大卸八塊,即便冷戰開始後依然是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對立的局面,這讓德國雖然受到了美國的重點照顧,但卻也照顧不周。尤其是民主德國,即便在1990年德國統一後對美國的認同也不夠深。

相反,德國統一前,英法等國極力反對德國統一,反而是戈巴契夫遲鈍的反應最終壓過了英法的聲音,最終使德國江山一統。

而統一後的德國,為報答蘇聯的成全,除大力對蘇聯投資,更表明放棄其它領土繩索,這也是打消英法等國顧慮的必要手段。

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聲索東普魯士,首先挑戰了雅爾達體系,其次違背了自己的誓言。雖然國際社會中,很多誓言基本都是扯淡,但美俄英法等國不會健忘,這是德國最大的阻力。

況且,二戰結束後,蘇聯將東普魯士分別劃入了立陶宛、俄羅斯和波蘭的領土內,這意味著德國即便只聲索加裡寧格勒,立陶宛和波蘭也必然群起而攻之。

雖然美國不介意德國和俄羅斯爭得死去活來,但作為俄羅斯瞭望歐洲的窗口和插入西歐腹地的匕首,俄羅斯志在必得。

更重要的是,雖然當前的德國被美國全面控制,卻有藉助俄羅斯力量抗衡美國的野心,這也註定了德國為了大國崛起的大局,不會輕易在領土問題上做文章。

但日本不同,因為它的存在主要就是為了噁心俄羅斯和我們,所以即便以卵擊石,日本也必須要堅持撞下去。

而且更重要的是,北方四島問題本就是美國為離間蘇聯和日本關係的計謀。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為強化對美國的忠心以及安撫本國民眾情緒,必然要堅持聲索下去。

某種程度上說,北方四島的政治問題比領土問題更重要,所以日本和德國的選擇迥然不同。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日本為何不惜代價,也要收回北方四島呢?原因只有四個字
    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日本,日本二戰失去北方四島後,卻一直要收回來,幾十年鍥而不捨,現在日本甚至要為了北方四島不惜一戰。為此很多人不明白了,為何日本非要收回北方四島呢?為何不惜代價呢?其實原因只有四個字。
  • 德國統一後,為何放棄東普魯士?
    正當所有人都翹首以盼,以為新生的德國會索要東普魯士時,德國卻宣布「所有的德意志領土均已回歸」,自此從法理上完全放棄對東普魯士主權的聲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德國不想要這片土地嗎?當然不是。因此對蘇聯人而言,可以容忍東西德合併,但絕不可能允許東普魯士重新併入德國。再有就是蘇聯沿襲沙俄的統治思想,對新徵服的土地往往採取「要地不要人」的策略,所以在拿到東普魯士之後的數十年間,不斷驅逐當地原有的德意志人,同時將大量俄羅斯人從本土遷徙至此。
  • 二戰後,為何蘇聯敢強佔日本北方四島,而中國不敢要琉球?
    在日本投降後,蘇聯即依據雅爾達協定宣布擁有該地主權。1945年7月17日,美英蘇三國最高領導人在德國波茨坦會晤,波茨坦會議期間發表對日最後通牒式公告。由美國起草,英國同意,以美英中三國名義發布。當時蘇聯受《蘇日中立條約》約束,蘇聯於8月8日對日宣戰後加入《波茨坦公告》。
  • 日本最頭疼的「四個島」,收不回來,卻也不敢放棄
    所以現在的日本依然是強大富裕,但是對於日本來說,也有頭疼的。最典型下面這 四個島嶼,堪稱日本最頭疼的四個島,收不回來,也不敢放棄。這四個島嶼就是日本北方的四島,簡稱北方四島,分別是國後島,擇捉島,齒舞島和色丹島等。北方四島本質上其實也不是日本的,是日本在近代趁大清衰弱而奪取的。
  • 日本夢斷北方四島
    俄羅斯12月初在日本提出主權要求的北方四島(俄稱南千島群島)中的一個島上部署反飛彈武器,打破了日本對兩國籤署和平協定的夢想。德國之聲記者Martin Fritz就此從東京發來報導。12月初,俄羅斯在遠東地區部署了一個高度現代化的反導系統。
  • 蘇聯解體之時,日本為什麼不敢武裝奪取北方四島?慫!
    從戰略位置上來看,北方四島的價值無疑是十分突出的,特別是其與北海道島隔海相望,這使得日本更加對這些島嶼垂涎三尺,如果日本拿不到北方四島,那麼俄羅斯的飛彈部隊就會直接架到日本門口
  • 二戰後瓜分戰敗國,為何蘇聯只拿下北方四島,就停步不進攻了
    這次會議主要討論了戰後德國、波蘭、日本等地區的利益劃分問題。其中德國由美蘇英法四國瓜分。而日本則是由美蘇中英四國進行分治。二戰結束後,德國領土按照協議被美蘇英法佔領,但日本的分治方案卻並沒有實行。在麥克阿瑟率領美軍進入日本後,僅僅只有蘇軍搶奪了北方四島,而中國和英國則因為各種原因放棄了對日本的分治。
  • 為何美國在北方四島問題上不支持日本?
    那麼問題來了,明明是美國的犬子,為何作為慈父的美國卻不為日本兩肋插刀呢?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而蘇聯對北方四島的佔領,也標誌著二戰的合法性,誰要是在北方四島問題上作妖,首先就是挑戰奠定今日世界格局的雅爾達體系。雖然美國從來不知要臉為何物,但在「二戰正義性」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面前,還是有著清醒認識的,如果支持日本收回北方四島。首先就意味著美國食言而肥、否定自己的合法性。
  • 日本為什麼不使用武力奪回北方四島
    但是在二戰結束後把北方四島劃給俄羅斯的相關規定條約裡,卻沒有俄羅斯的正式籤字,加之後來英國、美國等當事國態度變得模稜兩可,於是日、俄兩國的爭端開始公開化,日本一直想著通過和平談判方式收回北方四島,但俄羅斯一直沒有答應。俄羅斯為什麼不願意把北方四島歸還日本呢?說到底還是為了利益,一是因為北方四島擁有豐富的資源。
  • 「討回」北方四島,歷史給了日本人四次機會,為何一次都抓不住?
    作為二戰後留下的領土糾紛,日本人所稱的「北方四島」問題至今沒有解決的跡象。從蘇聯時期到俄羅斯時期的幾十年間,日本人的「索島之路」可謂坎坷曲折,其執著的勁頭與「遭遇」類似的德國形成鮮明對比。其實,與前蘇聯有領土爭議的國家多了,別說戰敗國了,就是戰勝國也難討回個說法。
  • 日本為什麼不使用武力奪回北方四島?
    日本為什麼不使用武力奪回北方四島?晏子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北方四島地圖一是日本面臨一個強大的對手俄羅斯,而北方四島就掌握在俄羅斯手裡。晏子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如果現在侵佔日本北方四島的是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等國家,大家可以試試看日本會不會對這些國家發動戰爭來奪取北方四島?個人感覺這種概率是非常高的。當然,俄羅斯作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國家,日本國自然不敢貿然對俄羅斯發動戰爭來奪取領土。
  • 東普魯士作為德國的龍興之地為何如今成為了俄羅斯和波蘭的領土
    柯尼斯堡地處波羅的海的出海口,擁有天然的不凍良港,又扼守中東歐進入俄羅斯的北方通路之上。從13世紀條頓騎士團入駐此地之後的400年間波蘭、瑞典、立陶宛等波羅的海周邊勢力無不覬覦此地。1626年當地的統治者在整個城市外圍構建了一條堡壘林立、城牆高聳的防禦工事。8年後這項城防工事才最終完工,整個城牆足足有15米厚。
  • 普京稱:可以考慮把北方四島其中兩島給日本,為何日本不要?
    俄羅斯為何要把北方四島兩個島給日本,而日本卻不趁機收回?北方四島問題是日俄兩國之間最大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北方四島是蘇聯二戰後實際佔領,而且《雅爾達協定》當時得到美英兩國的認可,這是二戰結果。但日本始終不承認,以《舊金山和約》為由一直想要回北方四島。這個和約蘇聯沒參加,當然不會承認。
  • 為什麼有人認為日本很想收回北方四島?北方四島到底有何歷史?
    不是日本怕不怕俄羅斯的問題,而是北方四島價值太大,日本難以割捨,更何況,日本如此大膽的背後,還是因為美國不斷推波助瀾。日本所謂的北方四島,也就是俄羅斯所說的南千島群島,雖然只是個面積並不算大的一個島群而已,但且不論島上豐富的資源,更重要的還是這裡的戰略價值。
  • 蘇聯解體,日本為何不趁機搶回北方四島?答案:被打怕了!
    「北方四島」原來是日本領土,四處島嶼——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及齒舞諸島。總面積5000平方公裡。二戰末期,日本無條件投降,蘇聯根據《雅爾達條約》宣布四島歸屬蘇聯,並出兵佔領。「北方四島」雖然面積不大,但戰略位置極其重要。與日本北海道隔海相望,相當於讓蘇聯的飛彈安排到日本家門口。
  • 加裡寧格勒曾是德國領土,為何在俄羅斯卻從來不鬧獨立?
    既然是強行吞併而來,蘇聯強大時暫且不說,為何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也正值虛弱之際,距俄羅斯400多公裡之遠的飛地——加裡寧格勒,卻不趁機宣布獨立呢? 蘇聯在吞併之時,就考慮到了統治不穩的問題。因此,在獲得這塊原名為柯尼斯堡的東普魯士北部地區之後,蘇聯就處心積慮的將其全盤俄羅斯化。   70多年了,德國人為什麼不聲索東普魯士主權?   加裡寧格勒州的位置如此重要,蘇聯人也不敢等閒視之。按照俄羅斯留地不留人的傳統,加裡寧格勒地區的德國人被強制遷徙,所有財產都被充公。
  • 二戰後日本失掉四島不敢吭聲,至今未要回,到底是誰出賣了日本
    俄日爭議的四個島嶼,日稱為「北方四島」,俄稱為「南千島群島」,位於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和日本北海道之間,是原屬於日本的擇捉、國後、色丹、齒舞群島,總面積5036平方公裡,二戰後被前蘇聯佔領。此後,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一直實際控制著包括「北方四島」在內的整個千島群島。而在日本看來,其北方四島並不是和庫頁島相連的島嶼,因此不適用《雅爾達協議》,一直堅持對北方四島的主權。因此,戰後日方多次要求蘇聯和俄羅斯歸還上述島嶼,均未成功,「北方四島」爭端由此緣起。
  • 蘇聯解體是最佳機會:日本為何不武力奪取北方四島?
    二戰之後,北方四島問題成為了日本國民永久的痛,無論是日本上層還是底層大眾,都認為北方四島是日本領土,只不過二戰日本是戰敗國,被俄羅斯霸佔(當然俄羅斯方面並不這麼想)。縱觀二戰之後的歷史,蘇聯解體是奪島的最佳時機。
  • 二戰時,日本人佔領了南方很多省份,為何就是不敢佔領福建和江西
    二戰時,日本人佔領了南方很多省份,為何就是不敢佔領福建和江西?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參戰人數最多,涉及範圍最大,死的人也最多。二戰從哪一年正式開始?有的人說是1939年,因為那一年德國閃擊了波蘭,英法對德宣戰,所以二次大戰算是爆發了。可有的人說不對,應該是1937年,因為那一年日本人發動了盧溝橋事變,中國全面抗戰爆發了。中國的人口四億五千萬,日本的人口七千萬,當時全世界才幾億人?五六億人參加的戰爭,難道還不能叫世界大戰嗎?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人走在了德國人的前面,這體現了日本人性格中急躁冒進的一面。
  • 日本敢打南京上海,卻為何不敢攻打此地?戰後表明,日本人也不傻
    抗日戰爭是近代中國打得最慘烈的一場戰爭了,日本人對中國覬覦已久,早在抗戰爆發前,他們就來侵略過我國,只是當時我國的國力強盛,日本不敵我國只得作罷。後來,由於清政府腐敗,我國的國力期間衰微,加上當時國內的局面比較混亂,於是,日本人瞅準了時機,就蓄意挑起了戰端,發動了侵華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