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拜佔庭帝國
拜佔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是歐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東羅馬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臘古城拜佔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起初其疆域包括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到了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時,又將北非以西、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東南併入版圖。拜佔庭帝國共歷經12個朝代,93位皇帝。1204年,帝國的首都新羅馬(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軍東徵攻陷,直到1261年收復。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軍攻入君士坦丁堡(今為伊斯坦堡),東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第五位:大漢帝國
差不多位於同時期的大漢帝國和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從西漢到東漢,奠定了龐大的中華版圖,向東達到了朝鮮地區,南至越南地區,向西為蔥嶺,北邊是蒙古地區的陰山。此外,西漢全國人口達六千多萬,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佔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第四位: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由其領土、自治領、殖民地、托管國及其他由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組成,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視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達到約3367萬平方公裡。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日不落帝國」。但在兩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國力和國際話語權明顯減弱。
第三位:俄羅斯帝國
俄羅斯帝國,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俄羅斯帝國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俄羅斯帝國開創於1721年的彼得一世,截止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
第二位:蒙古帝國
蒙古帝國,是西方史學家對在13世紀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與四大汗國等蒙古政權的統稱。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在對外徵戰中,開拓了東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的遼闊疆域,國土橫跨亞歐大陸,極盛國土面積達三千多萬平方公裡(含西伯利亞北部),僅次於大英帝國。
第一位: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是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正式名稱為元老院與羅馬人民,中國史書稱為大秦。羅馬帝國的統治區域,西起西班牙、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遊,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內海,是世界古代歷史上最為強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