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戰爭期間,飛機場、火車站等交通樞紐以及工廠等都是最容易被攻擊的目標,可是存在一個戰略目標,雖然它並沒有直接為戰爭工作,但是它對於戰爭的走向卻有著重大的影響,充當著一場戰爭的重要支撐,一旦這項工程受到損害,敵人後方就會存在很大的問題,也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支援前線了,這項工程就是指水壩!我們都知道,水壩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是一種利國利民的戰略性工程,雖然大家時常對它的利弊展開激烈的討論,但總的來說都是利大於弊的。並且自古以來就有摧毀大壩放出洪水,利用傾斜的洪水攻擊敵軍的戰例,於是在戰爭期間水壩往往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水庫大壩也成為了主要的戰略打擊目標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著強大工業實力的德國仿佛有著無限的戰爭潛力,二戰爆發初期就已經戰勝了多國軍隊。魯爾水壩是當時德國的典型建築之一,德國民眾為此驕傲不已,為千萬德國民眾帶來了巨大福祉,該水壩為當時的德國提供了主要的電力,對德國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一直以來推動著德國工業區正常運作的魯爾水壩,對德國工業的發展也做出了重要貢獻。
魯爾河上的大壩就是魯爾工業區的主要電力來源,如果這些大壩被炸彈炸毀,德國大批軍工企業將會停止運作。因此魯爾水壩也就成了同盟軍的重點打擊對象,英國在受到美國慫恿後,便組建皇家空軍轟炸了魯爾水壩,在水壩被5枚特殊炸彈擊中後,水庫中的4億噸洪水奔湧而下,下遊的3萬多平民頓時就被洪水淹沒。
即便德國的高射炮將英國的轟炸機擊中,但是依然剩下一架英國轟炸機成功投下炸彈,並成功擊中了壩體,在英國轟炸機的旁敲側擊之下,大壩裡面的4億餘噸的洪水瞬間噴湧而出,將整個德國的魯爾工業區淹沒。據統計,此次轟炸使得三萬人被洪流吞噬,長達80公裡的煤礦以及超過200座軍需工廠遭受損壞而停止生產,3000公頃的農田被吞噬,德國後方大部分地區停水停電,無數個兵工廠直接停止了生產,拖累了前方的戰場。在這次轟炸事件中的德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害,給同盟贏得了休整的時間,在極大程度上將德軍推進二戰進程的速度拖慢了。
大家在直呼英國炸得好的同時,也被英國的冷漠無情震驚到,在這次毫無人道主義的轟炸行動中,德國的兩座水壩被毀,其餘水壩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大量無辜百姓丟掉了性命,蘇聯強迫勞動者佔了大部分。英國的行為是瘋狂的,導致很多無辜的人犧牲了。二戰結束後,1977年日內瓦公約的修正案中規定,不準對平民有重大影響的設施進行攻擊,不然會有大量無辜人民因此喪命。可這畢竟是條約,真正戰爭爆發的時候,沒有誰會顧慮這些規則。就好比抗戰時期的花園口慘案,同西方國家的殘忍並沒有區別。